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9:56:11 4

本發明涉及輪胎安裝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輪胎組裝方式根據產量主要有兩種:自動線組裝,人工輔助上線,人工輔助預裝,專用壓機壓入,人工輔助充氣及下線,工人勞動強度低,單班日產可達1400條(可生產200輛車),設備投資需80萬元,佔地約150平方米;人工裝配,人工在地面先將輪胎、輪轂、擋圈預裝,工人站輪胎上用腳強行踩入擋圈,此方法工人勞動強度大,擋圈容易反彈傷腳,單班日產可達280條(可生產40輛車)。我公司輕卡日產約40臺,急需一種投資少,產量適中,操作安全可靠的組裝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安裝迅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包括安裝機構,所述安裝機構包括鎖緊機構、迴轉機構、槓桿機構,所述鎖緊機構連接在迴轉機構的軸向底部,所述槓桿機構鉸接在迴轉機構的徑向外側部。
所述迴轉機構包括主體套、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位於主體套內部,中心軸外壁與主體套內壁之間設置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設置有上、下兩組,其中上組的圓錐滾子軸承上端面設置有螺絲,螺絲上安裝調整套以及圓螺母,所述主體套上埠安裝有端蓋。
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定位套、固定套、固定板、鋼珠、活動塊、拉杆,所述定位套包括變徑套體和墊板,墊板焊接在變徑套體的上端,所述拉杆貫穿過中心軸的中心光孔以及墊板的中心螺紋孔,拉杆上開設有與墊板中心螺紋孔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中心軸下端外側具有凸臺,所述固定板壓設在中心軸的凸臺上,利用螺釘將固定板和定位套連接起來,所述活動塊連接固定在拉杆下端,所述固定套套在活動塊外側,活動塊與固定套之間為滑動式配合,所述固定套外壁與變徑套體內壁為過盈配合,所述固定套和定位套同時開設軸向一致的徑向通孔,徑向通孔中安裝鋼珠,所述活動塊外圓柱面靠近上端位置設計成圓錐面。
所述固定套開設的徑向通孔的內徑大於鋼珠的直徑,所述定位套開設的徑向通孔的內徑小於鋼珠的直徑且保證讓鋼球凸出孔外側。
所述變徑套體在自身外壁進行變徑,變徑後形成的卡臺壓卡在輪轂中心孔邊緣上。
所述槓桿機構包括手柄、支座、拐臂、壓頭,所述壓頭上端鉸接於拐臂的底端,拐臂的左端鉸接在主體套外壁設置的支座上,拐臂上端連接手柄,所述壓頭下端形狀與車輪擋圈外部結構相吻合。
所述手柄和主體套之間或者手柄和端蓋之間連接有拉簧。
還包括懸掛裝置,所述懸掛裝置連接在拉杆上端。
所述懸掛機構由縱軌、橫軌、板式滑車、球型滑車、平衡器、鏈條組成,所述橫軌滑動在縱軌底部的板式滑車上,平衡器和掛鈎連接球形滑車上,球形滑車滑動在橫軌上,所述掛鈎下端依次通過鏈條和吊杆連接拉杆。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懸掛機構能夠隨意輕鬆移動,減少輪胎搬運工作量,特別適用於大型輪胎安裝。
鎖緊機構優選鋼珠、圓孔、錐體耦合,使活動塊向上運動有效轉換為鋼珠的徑向運動,實現牢固鎖緊。
迴轉機構與槓桿機構聯合,擴大了槓桿機構的工作範圍。
槓桿機構合理布置,可以為1個或2個,也可以均勻布置3個或者更多個,使壓頭產生垂直向下與徑向向外的合力,有利於擋圈的嵌入。
以上各種機構集合在一起,特別是迴轉機構分別和鎖緊機構和槓桿機構的一體式結構設計,相互配合工作,使得整個工作過程緊湊合理,工作效率非常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安裝機構的結構剖面圖;
圖3為鎖緊機構局部放大圖;
圖4為鎖緊機構與迴轉機構連接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00、安裝機構;200、懸掛機構;
01、輪胎,02、輪轂,03、擋圈,04、鎖緊機構,05、槓桿機構,06、迴轉機構,07、吊杆,08、鏈條,09、平衡器,10、球型滑車,11、橫軌,12、板式滑車,13、縱軌;
0401、固定套,0402、鋼珠,0403、活動塊,0404、定位套,0405、固定板,0406、螺釘,0407、拉杆;
0601、主體套,0602、中心軸,0603、圓錐滾子軸承,0604、端蓋,0605、調整套,0606、圓螺母;
0501、手柄,0502、拉簧,0503、支座,0504、轉軸,0505、拐臂,0506、壓頭。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根據圖1-4,一種將車輪擋圈壓入輪轂的裝置,包括設置有懸掛機構和安裝機構,其中安裝機構包括鎖緊機構、迴轉機構、槓桿機構。
其中懸掛機構由縱軌13、橫軌11、板式滑車12、球型滑車10、平衡器09、鏈條08組成,所述橫軌11滑動在縱軌13底部的板式滑車12上,平衡器和掛鈎通過球形滑車10滑動在橫軌上,使安裝機構可輕鬆的在空中隨意移動,由於上述懸掛機構為現有常用技術,故不再具體描述;
鎖緊機構04由定位套0404、固定套0401、鋼珠0402、活動塊0403、拉杆0407組成,拉杆0407可帶動活動塊0403上下移動,鋼珠0402可沿定位套內孔徑向移動;
迴轉機構06由兩個圓錐滾子軸承0603、端蓋0604、調整套0605、圓螺母0606、主體套0601組成,主體套0601可繞中心軸0602迴轉;
槓桿機構05由手柄0501、拉簧0502、支座0503、轉軸0504、拐臂0505、壓頭0506組成,壓頭可得到手柄5倍壓力。
在車輪上執行工作操作之前,移動車輪安裝機構,將安裝機構的定位套0404插入車輪輪轂02中心孔中,轉動拉杆0407,拉杆0407帶動帶錐度的活動塊0403上移,活動塊0403上移使鋼珠0402沿定位套0404的開設的徑向孔向外移,鋼珠凸出孔後直到楔入輪轂02中心孔板厚下沿。安裝機構與輪轂02被牢固的鎖為一個整體。人工操作手柄0501,在轉動槓桿機構與主體套0601的同時擺動手柄0501使壓頭0506逐步壓下車輪擋圈03。
拉杆0407穿過中心軸0602,上端連接旋轉手柄,下端有軸臺與螺母,中間與定位套0404螺絲連接。通過旋轉拉杆0407手柄,可控制活動塊0403上下移動。
活動塊0403外徑與固定套0401滑動配合,中心與拉杆0407連接固定,活動塊0403可在固定套0401內上下滑動。
固定套0401外徑與定位套0404過盈配合,內徑與活動塊0403滑動配合,側面有8個圓孔,鋼珠0402可在孔內滑動。
定位套0404由套與墊板焊合而成,中間螺孔與拉杆0407連接,上端通過固定板0405與中心軸0602螺釘連接,內徑與固定套0401過盈配合,外徑與輪轂02間隙配合,側面與固定套0401相應位置有8個圓孔,孔徑比鋼珠0402小。
鋼珠0402位於固定套0401側孔內,可徑向滑動,外側受定位套0404限制,內側受活動塊0403限制。
固定套0401、鋼珠0402、活動塊0403、定位套0404、拉杆0407組成鎖緊系統。操作時,將安裝裝置的定位套0404插入車輪輪轂02中心孔中,轉動拉杆0407,拉杆0407帶動帶錐度的活動塊0403上移,活動塊0403上移使鋼珠0402沿定位套0404的孔外移直到楔入輪轂02中心孔板厚下沿。安裝裝置與輪轂02被牢固的鎖為一個整體。
中心軸0602下端通過固定板0405、螺釘0406與定位套0404連接,拉杆0407在中心孔通過,外徑有臺階,安裝兩套圓錐滾子軸承0603,上端是螺絲,裝有圓螺母0606、調整套0605。
主體套0601內有臺階,安裝圓錐滾子軸承0603,上端與端蓋0604螺釘連接,外側與槓桿機構焊接為一體。
中心軸0602、主體套0601、圓錐滾子軸承0603、圓螺母0606、調整套0605、端蓋0604組成迴轉機構。工作時,主體套0601可帶動槓桿機構繞中心軸0602迴轉作業。由於採用一組圓錐滾子軸承0603,主體套0601可承受向上、向下的推力及徑向力。
支座0503與主體套0601焊合為一體,帶有圓孔,通過轉軸0504與拐臂0505鉸接。
壓頭0506一端帶有圓孔通過轉軸0504與拐臂0505鉸接,一端型面與擋圈03相符用於壓入擋圈03。
拐臂0505帶有兩孔,分別通過轉軸0504與支座0503、壓頭0506鉸接,上端焊有手柄0501。
手柄0501、拉簧0502、支座0503、轉軸0504、拐臂0505、壓頭0506組成槓桿機構。轉動手柄0501,可通過迴轉機構使壓頭0506達到擋圈03的每一處位置;擺動手柄0501,通過拐臂0505與轉軸0504的作用可使壓頭0506產生垂直向下與徑向向外的合力,有利於擋圈03的壓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其他運用本發明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發明的專利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