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與流程

2023-04-28 05:05:46 1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更進一步涉及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蠶豆是一種糧菜兼用、用地與養地結合的豆科作物,菜用鮮食蠶豆的籽粒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富含多種維生素,為蔬菜佳餚,是一種重要的小春作物。玉米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是旱地糧食作物中面積和產量潛力最大的作物,在中國北方及西南丘陵都有廣泛種植。

傳統種植蠶豆的方法是在整塊土地上全部種植蠶豆,通風透光性不佳,花期透光率小於30%,易形成田間溼冷小環境,增加了病害發生的概率,使產量的提高受到限制。間作與套種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髓,合理的間作與套種模式能集約利用光、熱、水、肥等資源,也是增加農田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傳統蠶豆套作玉米時,由於缺乏合理的田間配置,採用單行交替間隔種植,不利透光通風,也不利於人員採收和機械化管理,生產效率較低。

因此,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如何將鮮食蠶豆與玉米配合種植,能夠加強通風,提高光照利用率,以提高整體產量,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合理分布作物之間的間距,使通風受光效果好,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蠶豆與玉米採用帶狀交替間隔種植,在蠶豆的種植期種植蠶豆帶,並預留種植玉米帶的空間,直到玉米的種植期種植玉米帶;

一條所述蠶豆帶與一條所述玉米帶構成一廂,廂面寬度為200~240cm;

每條所述蠶豆帶種植2~3行蠶豆,每條所述玉米帶種植2行玉米;

所述蠶豆帶與所述玉米帶的帶間距為50~67cm。

可選地,所述蠶豆帶的帶寬為120~150cm,帶內行距為50~60cm;所述玉米帶的帶寬為60~76cm,帶內行距為30~38cm。

可選地,所述蠶豆帶中每行蠶豆的株距為15~20cm;所述玉米帶中每行玉米的株距為18~20cm。

可選地,所述蠶豆帶按每畝45%的三元複合肥22kg的比例施基肥,盛花期每畝追施不超過5kg尿素或噴施葉面肥;所述玉米帶按每畝純n5~7kg、p2o5和k2o各6~8kg的比例施底肥,玉米攻苞肥按每畝純n7~9kg的比例施加。

可選地,播種蠶豆後立即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按50ml~80ml/畝用量稀釋後進行土壤封閉;玉米苗期用3%辛硫磷顆粒劑撒施或丟窩防治地下害蟲,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顆粒劑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心葉內噴施防治玉米螟,後期用井岡黴素噴稈或人工剝去病葉防治蝸牛、紋枯病。

可選地,赤斑病採用每畝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kg莖葉噴霧;根腐病採用每畝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kg莖葉噴霧;蚜蟲、紅蜘蛛每畝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5~30g或2.5%來福靈乳油15~20ml兌水50kg稀釋噴霧。

可選地,蠶豆在主莖約5~6片葉時去除主莖心,或噴施60~120mg/kg烯效唑促進分枝生長;當田間將近一半的植株莖部已結2~3莢,且莢長2cm~3cm時,植株平均有8苔花序時打頂,摘去頂端3cm~6cm嫩梢,促進中下部蠶豆莢鼓粒飽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蠶豆與玉米呈帶狀交替間隔種植,採用套種的種植方法,在蠶豆的種植期種植蠶豆帶,蠶豆的種植期早於玉米,蠶豆先於玉米種植,種植蠶豆時預留種植玉米帶的空間,直到玉米的種植期種植玉米帶,在種植玉米之前僅有蠶豆,兩帶蠶豆之間的間距較大,有利於通風,並可更好地吸收陽光;每條蠶豆帶種植2~3行蠶豆,每條玉米帶種植2行玉米,一條蠶豆帶與一條所述玉米帶構成一廂,廂面寬度為200~240cm,蠶豆與玉米的帶間距分布合理,蠶豆與玉米的行與行之間不會發生相互影響,通風效果更好。蠶豆帶與玉米帶的帶間距為50~67cm,當玉米種植後,玉米帶與蠶豆帶並不緊靠,而是具有足夠的間隙以供通風,保證玉米的通風效果。蠶豆與玉米的生產期並不一致,採用套種方法,併合理布置帶間距,可使作物具有良好的通風及受光環境,從而提高作物產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採用本發明蠶豆和玉米套種方法的第一種規格的示意圖;

圖2為採用本發明蠶豆和玉米套種方法的第二種規格的示意圖;

圖3為採用本發明蠶豆和玉米套種方法的第三種規格的示意圖;

圖4為採用本發明蠶豆和玉米套種方法的第三種規格的示意圖。

其中包括:

蠶豆帶1、玉米帶2。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在於提供一種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合理分布作物之間的間距,使通風受光效果好,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進行詳細的介紹說明。

本發明的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將蠶豆與玉米採用帶狀交替間隔種植,採用套種的種植方法,在在蠶豆的種植期種植蠶豆帶1,因蠶豆的種植期早於玉米,種植蠶豆時預留種植玉米帶2的空間,直到玉米的種植期種植玉米帶2;在種植蠶豆後並未種植玉米的時期,僅有蠶豆帶1,因此兩帶蠶豆之間的間距很大,有足夠的空間進行通風,相鄰的植株之間的影響較少,光照資源分布比較均勻,不會發生爭搶陽光的現象,各植株均能得到充足的陽光,在充足的空氣環境及光照條件下,在其他環境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作物的生長條件更好,可提高其產量。

一條蠶豆帶1與一條玉米帶2構成一廂,在一片田地中循環種植多廂,每個廂面寬度為200~240cm,也即一條蠶豆帶1與一條玉米帶2的寬度總和為200~240cm。每條蠶豆帶1中種植2~3行蠶豆,每條玉米帶2中種植2行玉米,對於蠶豆帶1與玉米帶2自身來說,按照相應的規格成行種植,成行的植株間距合理,行與行之間不受相互影響。因每條蠶豆帶1中僅布置2~3行,每條玉米帶2中布置2行,蠶豆生產過程中,最外側兩行的玉米帶空置,可以受到充足的陽光與空氣條件,中間一行的蠶豆的生產條件也較好,光合作用的原料更加充足,從而使作物的產量得到提高;蠶豆帶1與玉米帶2的帶間距為50~67cm,按農時種植,蠶豆於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播種,翌年4月中旬~5月上旬收穫;玉米於翌年3月下旬~4月中上旬播種,7月上旬收穫;蠶豆與玉米共生期30~40天;在種植玉米時,蠶豆已經基本成熟,不再與玉米爭搶光照等條件,保證了玉米生長條件的優越性,而每帶中僅布置兩行玉米,每側均可享受足夠的光照條件。

本發明將小春矮杆作物蠶豆與大春高杆作物玉米相互套種,充分利用空間生態位互補優勢,提高光能利用率,通過帶狀分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熱資源利用率,可以提升作物的產量。

本發明中,行距指農作物栽培時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株距是每行作物中單株的距離;帶間距指帶狀種植情況下相鄰兩種不同農作物群體之間的距離,此處是不同作物爭搶光照、熱量、養分等資源最激烈的地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地,蠶豆帶1的帶寬為120~150cm,帶內行距為50~60cm;玉米帶2的帶寬為60~76cm,帶內行距為30~38cm,按此尺寸種植,使蠶豆與玉米的分布較為均勻。

優選地,蠶豆帶1中每行蠶豆的株距為15~20cm;玉米帶2中每行玉米的株距為18~20cm,保證植株之間不發生爭搶的情況,使每株均可受到充足的光照與空氣。

選擇品種時,蠶豆選擇選用商品性好、產量高、抗赤斑病強的鮮食蠶豆品種,如通蠶鮮8號;每帶通蠶鮮8號的寬度控制在120~150cm,群體內種植2~3行;種植2行時的行距為60~70cm,行內平均株距15~20cm;種植3行時的行距為50cm,行內平均株距15~20cm。

玉米選擇株高220~250cm,株型緊湊的飼用品種,如渝單30、正紅505,或鮮食玉米品種,如渝糯18;每帶玉米的群體寬度控制在80cm,群體內種植2行,行距為40cm,行內平均株距20cm。

應選擇交通便利、土地平整、面積大而規則(1畝以上)、光照和水源條件較好的土地種植,開溝排水,改制規範。蠶豆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玉米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根據當地氣象預報在雨前或雨後及時搶墒播種。

合理施肥:蠶豆帶1按每畝45%的三元複合肥22kg的比例施基肥,盛花期每畝追施不超過5kg尿素或噴施葉面肥;玉米帶2按每畝純n5~7kg、p2o5和k2o各6~8kg的比例施底肥,玉米攻苞肥按每畝純n7~9kg的比例施加。

做好病蟲草防治:播種蠶豆後立即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按50ml~80ml/畝用量稀釋後進行土壤封閉;玉米苗期用3%辛硫磷顆粒劑撒施或丟窩防治地下害蟲,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顆粒劑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心葉內噴施防治玉米螟,後期用井岡黴素噴稈或人工剝去病葉防治蝸牛、紋枯病。

蠶豆苗期重點防治赤斑病、根腐病、蝸牛、蚜蟲等病蟲害,赤斑病採用每畝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kg莖葉噴霧;根腐病採用每畝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kg莖葉噴霧;蚜蟲、紅蜘蛛每畝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5~30g或2.5%來福靈乳油15~20ml兌水50kg稀釋噴霧。

在合理的時期摘心打頂:蠶豆在主莖約5~6片葉時去除主莖心,或噴施60~120mg/kg烯效唑促進分枝生長;當田間將近一半的植株莖部已結2~3莢,且莢長2cm~3cm時,植株平均有8苔花序時打頂,摘去頂端3cm~6cm嫩梢,促進中下部蠶豆莢鼓粒飽滿。

及時收穫:蠶豆在青豆莢鼓粒飽滿,青豆籽粒種臍顏色由黃顯黑時即可採摘,速凍加工用青蠶豆以種臍顏色明顯發黑時採收為宜。玉米在臘熟期按壓下部葉片,保留棒三葉;黃熟期搶收果穗。

本發明在此提供三組具體的種植數據,通過計算鮮食蠶豆和玉米冠層透光率和產量來評價本種植方法的實施效果:

如圖1到圖4所示,分別為採用本發明鮮食鮮食蠶豆和玉米的套種方法四種不同規格的示意圖。

圖1所示,實施地點為重慶市永川區。

蠶豆品種為通蠶鮮8號,10月中旬播種,蠶豆帶寬120cm,種植2行,帶內行距60cm,株距15cm,密度4444株/畝,翌年4月底分批採收鮮莢;玉米品種為渝單30,翌年4月初播種,玉米帶寬76cm,種植2行,帶內行距38cm,株距20cm,密度3333株/畝,7月底收穫,蠶豆、玉米帶間距51cm,廂面寬為200cm。

實施本發明後的田間透光率及產量表現如下:蠶豆花期冠層透光率56.6%,蠶豆畝產鮮莢602.1公斤,畝產鮮籽粒198.2公斤,玉米畝產籽粒為488.4公斤。

圖2所示,實施地點為重慶市永川區。

蠶豆品種為通蠶鮮8號,10月底播種,蠶豆帶寬150cm,種植3行,帶內行距50cm,株距15cm,密度5555株/畝,翌年4月底分批採收鮮莢;玉米品種為渝單30,翌年3月底播種,玉米帶寬76cm,種植2行,帶內行距38cm,株距20cm,密度2777株/畝,7月底收穫,蠶豆、玉米帶間距51cm,廂面寬為240cm。

實施本發明後的田間透光率及產量結果如下:蠶豆花期冠層透光率47.2%,蠶豆畝產鮮莢683.9公斤,畝產鮮籽粒243.7公斤,玉米畝產籽粒為394.9公斤。

圖3所示,實施地點為重慶市合川區。

蠶豆品種為通蠶鮮8號,11月初播種,蠶豆帶寬140cm,種植2行,帶內行距70cm,株距12.5cm,密度4444株/畝,翌年4月底分批採收鮮莢;玉米品種為渝單30,翌年4月初播種,玉米帶寬76cm,種植2行,帶內行距38cm,株距20cm,密度2777株/畝,7月底收穫,蠶豆、玉米帶間距66cm,廂面寬為240cm。

實施本發明後的田間透光率及產量結果如下:蠶豆花期冠層透光率60.1%,蠶豆畝產鮮莢642.4公斤,畝產鮮籽粒198.2公斤,玉米畝產籽粒為301.7公斤。

圖4所示,實施地點為重慶市永川區。

蠶豆品種為通蠶鮮8號,10月底播種,蠶豆帶寬140cm,種植3行,帶內行距50cm,株距15cm,密度5555株/畝,翌年4月底分批採收鮮莢;玉米品種為渝糯18號,翌年4月初播種,玉米帶寬60cm,種植2行,帶內行距30cm,株距18cm,密度3086株/畝,7月上旬收穫,蠶豆、玉米帶間距55cm,廂面寬為240cm。

實施本發明後產量結果如下:蠶豆畝產鮮莢622.4公斤,畝產鮮籽粒181.6公斤,玉米畝產鮮果穗為638.4公斤。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