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封裝結構以及採用該封裝結構封裝的OLED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5:01:1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封裝結構以及採用該封裝結構封裝的OLED器件。
背景技術:
:平板顯示器具有完全平面化、輕、薄、省電等特點,是圖像顯示器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研究焦點。在各種類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由於有機發光顯示器件(英文全稱為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簡稱OLED)使用自發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英文全稱為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簡稱OLED)來顯示圖像,具有響應時間短,使用低功耗進行驅動,相對更好的亮度和顏色純度的特性,所以有機發光顯示器件已經成為下一代顯示裝置的焦點由於OLED是水氧敏感器件,在水氧侵蝕下,器件的壽命會大大降低,因而必須採用有效的封裝。目前公知的技術為在器件中加入乾燥片或者液態乾燥劑,此種技術可以有效地避免水汽的侵入,但是大多數的乾燥劑中僅僅包含乾燥物質,並不涉及吸氧物質,無法達到阻止氧氣進入OLED器件內部的效果,因此,不能消除氧氣對OLED器件的影響,而目前的一般做法是設置層疊的乾燥劑和吸氧劑或在乾燥劑中加入吸氧顆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氧氣的侵入,但這些技術中吸氧劑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較小,而吸氧劑的吸氧效果與其和氧氣的接觸表面積息息相關,因此,並不能達到較好的吸氧效果尤其是對氧氣更敏感的熱活性型延遲螢光(TADF)材料更需要較好的封裝來防止氧氣的侵蝕。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一種封裝結構以及採用該封裝結構封裝的OLED器件,封裝時同時加入吸水體和吸氧體,吸水體與吸氧體分開設置,有效解決吸氧體與吸水體與水汽及氧氣的接觸面積較小的問題,且此種方法工藝簡單,並能夠顯著提高OLED器件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提供一種封裝結構,包括封裝蓋,所述封裝蓋的內表面具有凹坑,所述凹坑中設置有吸水體和吸氧體。優選的,所述吸水體與吸氧體分開設置於所述封裝蓋的內表面的凹坑中。優選的,所述吸水體、吸氧體的個數均為1個以上,以矩陣形式間隔排布於凹坑內。優選的,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呈相互間隔套設的閉合形狀或各自形成獨立的半封閉形狀。優選的,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的面積之和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30%以上,吸水體與吸氧體的面積比為1:1-10:1。優選的,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的厚度均為0.05-0.5mm。所述吸水體的主要成分為金屬氧化物;所述吸氧體的主要成分為鹼金屬、鹼土金屬、分子篩或活性金屬。所述吸水體採用呈凝膠狀和/或呈固態片狀的吸水劑,所述吸氧體採用呈凝膠狀和/或呈固態片狀的吸氧劑。所述吸水體、吸氧體分別採用呈凝膠狀的吸水劑、吸氧劑均以點膠的形式點設於凹坑內,並在點膠後加以烘烤形成固態。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採用所述封裝結構封裝的OLED器件。本發明中所述的「吸氧體與吸水體分開設置」包括完全分開和/或部分分開的設置。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提供的封裝結構在封裝時同時加入吸水體和吸氧體,吸水體與吸氧體分開設置,具有優異的吸水及吸氧能力,可保障OLED器件對水氧的要求,有效解決吸氧體與吸水體與水汽及氧氣的接觸面積較小的問題,能夠顯著提高OLED器件的使用壽命,並且,此種方法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於大規模量產。附圖說明圖1為選擇呈固態片狀的吸水體、吸氧體的布置示意圖。圖2為選擇呈凝膠狀的吸水體、吸氧體的封閉狀布置示意圖。圖3為選擇呈凝膠狀的吸水體、吸氧體的半封閉狀布置示意圖。圖4為混合多種形態的吸水體、吸氧體的布置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並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本發明提供一種封裝結構,包括封裝蓋,所述封裝蓋的內表面具有凹坑,凹坑的面積完全覆蓋屏體的有效發光區,凹坑的周圍設置有OLED封裝區,如利用UV膠將屏體和封裝蓋進行封裝,封裝區的寬度在0.5-2mm。所述凹坑裡分別設置有吸水體和吸氧體,所述吸水體的主要成分為吸水劑,所述吸氧體的主要成分為吸氧劑。所述吸水劑的作用是用於吸收OLED外部環境的水汽,所述吸氧劑的作用是用於吸收OLED外部環境的氧氣。吸氧劑與吸水劑可以於凹坑中以矩陣排列,或者以閉合、半閉合形狀貼覆或者塗覆在凹坑內,或者以組合的方式排列,具體設置方式如下:方式1,如圖1所示:所述吸水體3、吸氧體4分別為呈固態片狀的吸水劑、吸氧劑。吸水體中具有吸水效果的主要成分為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鈣,吸氧體中具有吸氧效果的主要成分為鹼金屬及鹼土金屬、分子篩或活性金屬,如鐵粉。吸水體與吸氧體均設置有1個以上,吸水體與吸氧體以矩陣形式分散、間隔貼覆於封裝蓋1的凹坑2內。為了達到封裝效果,現對吸水體與吸氧體做出如下限定:1.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的厚度在0.05-0.5mm,本實施例為0.5mm;2.各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的總表面積(長寬乘積之和)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30%以上,本實施例總表面積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40%,吸水體與吸氧體的面積比為5:1;3.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均勻分布於凹坑內,且呈間隔設置,相鄰吸水體和吸氧體之間的間隔距離d≥1mm,本實施例為1mm;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紅光OLED屏體,發光面積40mm×40mm,具有如下結構:ITO(20nm)/HATCN(20nm)/NPB(40nm)/mCBP:10wt%Ir(piq)3(30nm)/TPBi(50nm)/Al(20nm)。其中,第一電極為ITO層;空穴注入層為HATCN(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雜)層;空穴傳輸層為NPB(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層;發光層為Ir(piq)3三[1-苯基異喹啉-C2,N]銥(III)的摻雜層;空穴阻擋層為TPBi(1,3,5-三(1-苯基-1H-苯並咪唑-2-基)苯)層;第二電極為Al層。實施例2所述吸水體和吸氧體也可以選擇呈凝膠狀的吸水劑和吸氧劑起到封裝效果,吸水體中具有吸水效果的主要成分為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鈣,吸氧體中具有吸氧效果的主要成分為鹼金屬及鹼土金屬、分子篩或活性金屬。具體設置方式如下:方式2,如圖2:吸水體3或者吸氧體4以點膠形式點設於封裝蓋1的凹坑2內,形狀可以呈相互間隔套設的閉合形狀(如圖2所示)。為了達到封裝效果,現對吸水體和吸氧體做出如下限定1.吸水體和吸氧體的厚度在0.05-0.5mm,本實施例為0.5mm;2.吸水體和吸氧體的總面積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30%以上,本實施例總表面積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40%,吸水體與吸氧體的面積比為5:1;3.吸水體和吸氧體以線條方式分布在凹坑內,且呈間隔設置,相鄰線條間隔距離d≥1mm,本實施例為1mm。4.對上述吸水體和吸氧體在一定溫度下(50-100℃)進行烘烤形成固態,以增加吸水和吸氧的能力。本實施例具有與實施例1相同的屏體結構。實施例3吸水體3或者吸氧體4以點膠形式點設於封裝蓋1的凹坑2內,各自形成的獨立的半閉合形狀(如圖3所示)。為了達到封裝效果,現對吸水體和吸氧體做出如下限定1.吸水體和吸氧體的厚度在0.05-0.5mm,本實施例為0.5mm;2.吸水體和吸氧體的總面積佔有效發光區為30%以上,本實施例總表面積佔有效發光區面積的40%,吸水體與吸氧體的面積比為5:1;3.吸水體和吸氧體以線條方式分布在凹坑內,且呈間隔設置,相鄰線條間隔距離d≥1mm,本實施例為1mm。4.對上述吸水體和吸氧體在一定溫度下(50-100℃)進行烘烤形成固態,以增加吸水和吸氧的能力。本實施例具有與實施例1相同屏體設計,不同之處僅在封裝結構。本發明實施可不必局限上述方法,可以是方式1及方式2混合。如圖4所示,可以在多個相互套設的凝膠狀封閉狀的吸水體3和吸氧體4的中心矩陣排列設置固體片狀的吸水體3和吸氧體4。對比例1:在封裝蓋的凹坑內只設置吸水體,其他設計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例2:在封裝蓋的凹坑內只設置吸氧體,其他設計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例3:在封裝蓋的凹坑內設置吸氧體與吸水體,吸氧體與吸水體交疊設置,其他設計與實施例1相同。壽命測試結果如下:壽命水平LT75@2000nit(h)實施例12420實施例22450實施例32400對比例12000對比例21800對比例32100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此。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