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鉸鏈窗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45:56 6
專利名稱:豎鉸鏈窗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豎鉸鏈窗單元,具有向外打開的框格。本發明的窗戶可包括在具有常規打開類型的窗戶構造、即繞常規鉸鏈上垂向軸線轉動的窗戶中,或包括在行話稱為「平開式」窗戶的常規窗戶領域中。
背景技術:
此後,本說明書將描述來自平開式窗的現有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具有常規打開類型,即不限於具有構造成使框格繞僅有的一根垂向軸線轉動的平開式窗。通常由金屬、PVC等以及木材製成的外開平開式窗單元用於進行房間通風且窗戶在房間內的各部分通常裝備有諸如紗窗之類的附件。此外,為了符合通常廣泛使用這些窗單元的國家的安全規定,這些窗單元必須受控打開,框格移動離開固定框架而可達到的角度受到限制。窗單元基本上包括-固定框架;-可動框架或框格,通常通過介於兩個框架的相應上部和下部軌道之間的一對鉸接臂而連接至固定框架;-操作單元,位於固定框架的軌道上並作用在下部鉸鏈上或直接作用在下部軌道上,允許框格遠離固定框架移動(即,框格的受控打開),並還允許框格返回而與固定框架接觸;-用於穩定地將框格關閉在固定框架上的構件,該構件通常位於固定框架窗挺上並作用在相應框格窗挺(與最靠近鉸鏈臂的框格窗挺相對)以使關閉穩定。
如可以文獻US 4. 7 . 092中看出的,上述鉸接臂中的每個可包括-支承件,穩定地與相應固定框架軌道關聯並靠近固定框架角部區域;-第一連接臂,在其端部鉸接至支承件,且相應地鉸接至第二臂的與框格下部軌道關聯的端部,以允許打開和關閉運動。第二臂的相反自由端連接至插入支承件內的滑動件,這也允許框格沿兩個固定框架軌道滑動,使得框格用轉動-平移運動打開,使框格窗挺遠離固定框架窗挺移動(該操作還可允許用於從室內清潔玻璃外部的改進的通路)。設計成控制框格打開和關閉的操作單元或轉子可通常地且在現有技術方案中包括用於控制杆的殼體單元,如也在文獻US 7. 464. 619或CN 101131061中示出的,該單元固定在固定框架下部軌道的外部邊緣上。控制杆具有內部,該內部裝備有通常包括螺旋齒的機構,該螺旋齒設計成與圍繞殼體單元內操作臂樞轉點而形成的相應螺旋齒或半齒嚙合。操作臂介於固定框架的下部軌道與框格之間,並在其自由端鉸接至框格軌道。控制杆從殼體單元伸出以與手柄連接,手柄固定,或者較佳地在必要時由使用者來應用,由此通過手動轉動手柄而允許框格移動。
顯然,操作臂與框格之間連接點的存在提供低安全性關閉密封,因此增加諸如上述穩定關閉件之類的第二構件。該構件(也可在文獻US 2008250719中的現有技術方案中見的)主要包括鎖定手柄,該鎖定手柄施加在固定框架窗挺上並連接至沿窗挺的內部滑動的板條。因此,板條的目的是形成框格與固定框架之間的連接構件,且其通常會配裝有一個或多個撞擋件,當框格關閉時,該撞擋件與存在於框格窗挺上的相應輥子或其餘構件配合,使得窗單元穩定關閉。由於操作和關閉單元的分開結構,這樣構造的窗單元具有明顯的缺點。從上述說明可以推斷出,操作單元的組件需要在固定框架的外部輪廓(穿通槽) 上進行複雜加工以及首要的是還需要在固定框架的內部上進行加工,以允許鉸接臂和操作臂共存。兩者的存在使得必須在軌道厚度上進行加工,使得窗單元對於這些操作構件來說是可觸及的(即使在交疊位置)。此外,需要在窗單元窗挺(具體是傳統槽開口)上進行加工以允許插入關閉件。因此,基本上這樣構造的窗單元製造複雜,並且因此總體上昂貴,以及對於操作者來說操作複雜(不得不經過多個步驟來打開和關閉窗戶)。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形成一種上述類型的豎鉸鏈窗單元來克服這些去電, 該豎鉸鏈窗單元簡單且裝備有單個控制點,能夠從該單個控制點移動框格來打開和關閉窗戶並還用於框格在窗單元上的簡單、可行可靠穩定關閉,減少窗單元上需要的加工,且因此降低其總成本。根據本發明,該目的通過一種窗單元來實現,具體是通過受控打開豎鉸鏈窗單元來實現,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操作滑動單元,該操作滑動單元定位在固定窗挺內並可在固定窗挺內移動,以可滑動地支承位於固定框架上的關閉件;運動操作副,該運動操作副將滑動件連接至移動臂的第一端;移動臂在另一端鉸接至可動框架的窗挺;控制手柄,該控制手柄與固定框架的外側關聯並連接至滑動件以在手動致動至預定位置時移動滑動件,以此方式允許按順序首先使框格從固定框架鬆開,然後使框格朝向打開位置移動,以及按相反順序操作。因此,與運動副相組合的滑動件的存在允許使用單個手柄直觀且方便地實施鬆開並打開或關閉並鎖定框格這兩種操作。此外,根據本發明,滑動件包括在臂內可彼此連結的至少兩個分開部分。第一部分安裝用於關閉固定框架的關閉件,而第二部分構成運動副的構件中的一個。該構造使得能夠根據所要安裝的窗的尺寸來適配與滑動件的操作部分相組合的關閉系統。
參照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特徵清楚地描述在下面的權利要求書中,且其優點參照以本發明較佳的、非限制性的實施例示出的附圖並對照下面的詳細說明而將變得明顯,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外開式豎鉸鏈窗單元的示意性正視圖;-圖2是參照圖1且某些部分被剖切開的沿線II-II的剖視圖,其中窗單元處於關閉構造;-圖3是圖2的窗單元處於打開構造的視圖;-圖4、5和6示出處於三種不同構造的用於先前附圖中窗框格的操作和關閉滑動單元,即處於關閉且鎖定、鬆開、以及打開構造;-圖7是圖4至6的鎖定和操作滑動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圖4至7的鎖定和操作滑動單元處於框格關閉且鎖定構造的俯視平面圖;-圖9至12分別是用於連接鎖定和操作滑動單元的運動副的小齒輪形成部分的後側視圖、正視圖、前側視圖和立體圖;-圖13至15分別是鎖定和操作滑動單元的齒條形成部分的正面視圖、後面視圖和立體圖;-圖16是操作和關閉滑動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正視局部分解圖;-圖17是滑動單元的齒條形成部分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8是圖16的滑動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19至21分別以正視圖、立體圖和參照圖20從K看的視圖示出用於臂相對於小齒輪和滑動件的角度調節的凸輪構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具體參照圖1至3,由附圖標記1標示的根據本發明的窗單元是外開式豎鉸鏈型。更具體地,所示窗單元是行話稱為「平開式」的類型,本說明書特別地參照該類型而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也可應用於具有常規鉸鏈的外開式豎鉸鏈窗,即框格繞僅有的一根垂向軸線轉動的情況。窗單元1基本上包括固定框架2、可動框架或框格3、一對鉸接件4、5、包括幾個構件(如下文更詳細所述)在內的操作單元6、以及關閉件8。固定框架2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對豎直件或窗挺(其中一個標以2c)和彼此平行的一對水平件或軌道加和2b。框格3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對豎直件或窗挺(其中一個標以3c)和彼此平行的一對水平件或軌道3a和北。如圖1至3中清楚地顯示的,框格3通過一對鉸接件4和5連接至固定框架2,該對鉸接件4和5連結至固定框架2和框格3的相應構件,從而允許可動框格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移動,在關閉位置,固定框架和框格2和3彼此接觸,在打開位置,框格的至少一個窗挺3c在離開固定框架2朝向窗單元1所安裝的房間外一定距離處,以及向內一定距離處。如圖1至3所示,鉸接件由例如鉸接臂4和5構成,每個鉸接臂介於固定框架2和框格3的相應下部軌道2a、3a和上部軌道2b、!3b之間這些鉸接臂4和5是普遍公知的類型,且在圖3中僅示意地示出。圖3中的實例示出下部鉸接臂4,因為上部臂是相同的。CN 102549228 A
鉸接臂4包括在B3處鉸接至彼此的兩個板條Bl和B2。第一板條Bl又在B4處鉸接至位於固定框架2的下部軌道加上的固定引導件B5,而第二板條B2與框格3軌道3a 的下部相關聯。此外,固定引導件B5裝備有滑動件B6,該滑動件B6在固定引導件B5內滑動並在 B7處鉸接至第二板條B2的後端。鉸接臂4和5的該結構允許框格3沿軌道h、2b、3a、3b並分別繞垂向軸線Z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進行轉動-平移運動(參見圖3中的箭頭F4和F5),在關閉位置,框架2、3接觸(參見圖2),在打開位置,框格3沿遠離窗單元1所安裝的房間向外方向在離開固定框架2 —定距離處(參見圖3),以及向內方向離開固定框架一定距離處。操作單元6包括至少一個移動臂7,該至少一個移動臂7構造成通過推動作用而使框格3從上述關閉位置移動到打開位置,以及通過拉動作用作相反移動。用於將框格3穩定關閉在固定框架2上或從固定框架2鎖定/鬆開框格3關閉位置的構件8在至少兩個相應窗挺2c、3c處定位在固定框架2和框格3之間並作用在固定框架2和框格3上(較佳地為與鉸接臂4、5所安裝區域相對)。根據本發明且如圖1至3和圖4至7清楚示出的,窗單元1包括形成操作單元6 的一部分並沿固定框架2的窗挺2c定位的滑動單元9。滑動單元9滑動地將關閉件8支承在固定框架2上。如圖3清楚示出的,移動臂7在其一端鉸接至框格3的窗挺3c (這裡未詳細描述現有技術系統,因為它們嚴格來說並不是本發明的一部分)。臂7的另一端通過運動副13、14 (形成操作單元6的一部分)連接至滑動單元9。還是根據本發明,窗單元1包括與固定窗挺2c的外側關聯並連接至滑動件9以移動滑動件9的控制手柄10,當將控制手柄10手動致動至預定位置時,使得順次允許首先將框格3從固定框架2鬆開,並然後將框格3朝向打開位置移動(在該具體實施例中,通過轉動平移運動),以及允許相反順序的動作(如從說明書後續內容更清楚那樣)。為此目的,手柄10包括連接至滑動件9的驅動件11,使得其通過將手柄10的握柄 IOa相對於起始位置轉動到至少兩個相繼位置(從關閉或打開位置開始)而允許上述次序的運動。更詳細地,滑動件9容納在與固定窗挺2c內部關聯(通過適當的螺釘)的引導臂 12(在實踐中是框架)內,且滑動件9本身可在引導臂12內滑動。還是根據本發明,滑動件9包括在臂12內可彼此連結的至少兩個分開部分。第一部分安裝用於關閉固定框架2的關閉件8。滑動件9的第二部分構成運動副13和14的構件之一。運動副13和14包括形成在滑動件9的第二部分上並在引導臂12內滑動的可變節距齒條13以及同樣具有可變節距的小齒輪14。齒條13和小齒輪14彼此結合操作,且框格3移動臂7的端部在6a處鉸接至小齒輪14。齒條13和小齒輪14還具有可嚙合以通過移動臂7的轉動(參見箭頭F7)而產生框格3打開和關閉的順次運動的表面。在所示實施例中,將滑動件9分成可彼此連接的至少三個分開部分。
這些部分中的兩個是可在兩側上在引導臂12內滑動的板條部分8a、8b,並能夠連接至滑動件9上形成齒條13的部分。通過齒條13的端部上的突起130和板條部分SaAb上形狀匹配的凹陷80來實現
該相互連接。上面定位有關閉件的每個板條部分8a、8b包括至少一個銷15或凸臺,當框格3處於關閉位置時,該至少一個銷15或凸臺用於與定位在框格3的窗挺3c的側表面上的相應撞擋件16配合。撞擋件16因此形成關閉件8的另一部分。此外,一個板條部分8b裝備有能夠與手柄10上的驅動件11配合的銷17或凸臺。 驅動件11穿過固定窗挺2C內適當的槽(未示出),允許滑動件9沿兩個方向(箭頭Fll) 沿引導臂12滑動(即,板條部分8a和8b與齒條13的同時運動),由此產生框格3的順次打開和關閉運動。回到運動副13和14,齒條13和小齒輪14具有平坦操作部分13a、14a,將平坦操作部分13a、14a設計成,當操作控制手柄10時,允許它們相對於彼此滑動而小齒輪14不轉動(如圖所示,齒條13滑動)。該構造允許移動臂7保持靜止並定位在固定框架2和框格 3的相應窗挺2c、3c之間,而滑動件9的上行行程、即齒條13的板條部分8a和8b的上行行程允許框格3通過凸臺15相對於撞擋件16鬆開或鎖定(在返回情況下)(參見圖5)。更精確地說,齒條13的平坦操作部分13a包括齒條13的線性區域,該線性區域連接至可變節距齒13b的至少一部分,該至少一部分形成可與小齒輪的相應齒表面嚙合的表面。線性區域ZL的長度至少對應於一個行程C,該至少一個行程C可同時通過板條部分8a、8b進行,該板條部分8a、8b支承銷15或凸臺,用於使它們自身從框格3上的撞擋件 16鬆開或連接至框格3的撞擋件16。如圖13和15也示出的,平坦部分13a形成齒條13的中心部分,平坦部分的兩側連接至兩鏡像的齒區域13b、13b 『。這允許齒條13在窗單元1上開口向右或向左的可逆組裝。小齒輪14包括(還參見圖9至12)-第一支承部分14b,移動臂7在6a處通過已知類型的機械約束件剛性地鉸接在第一支承部分14b上,以及-第二操作控制部分14c,該第二操作控制部分14c比第一部分14b厚。該第二部分Hc包括平坦輪廓前部區域Ha和與該大致平坦齒Ha相鄰的至少一個區域,該至少一個區域可與齒條13的相應齒1 嚙合。第二部分Hc在X處可轉動地連接至作為齒條13覆蓋件19的一部分的銷18並與引導臂12整合成一體。第二部分Hc還在平坦齒14a的兩側上具有兩個鏡像齒區域,允許在窗單元上的可逆組裝,如對齒條13已經指出的那樣。第二部分14c的後表面沒有齒,且形狀做成使得該後表面與移動臂7的剛性鉸接至第一部分14b的端部形成接觸。進而,移動臂7的端部形狀做成與第二部分Hc的後表面匹配,使得該端部總是與第二部分14c的後表面接觸,由此甚至通過第二部分14c的表面所產生的推力就實現沿兩個方向的臂轉動。小齒輪14的第一部分14b包括至少一個止擋齒14e,該至少一個止擋齒He在平行於存在於第二部分14c上的其餘可變節距齒14d的平面內延伸且延伸得比所述齒14d 遠。同樣,在該情況下,有鏡像布置在第一部分14b上的兩個齒He和14e'以允許將小齒輪14可逆地組裝在窗單元上。該止擋齒He可容納在齒條13內相應的中空部20內,且兩者構成匹配表面。該中空部20緊接著其餘的齒1 定位,從而當框格3從關閉位置進入打開位置時,由於穩定的齒14e-中空部20連接,齒He在該中空部20內的連接在該運動期間賦予小齒輪14-齒條13運動規則性。換言之,齒He有助於第一小齒輪14-齒條13嚙合、穩定連接的過渡步驟,具有規則的框格3打開-關閉運動且避免握柄IOa轉動時的「搖動」。此外,齒He還具有防轉動功能,當鬆開銷15時,因為齒與齒條13的一個壁接觸而防止臂7轉動(如圖4所示)。在該情況下,齒條13上也有鏡像中空部20',以允許在窗單元上的可逆組裝。圖16至18中示出上述運動副13和14的替代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滑動件9形成齒條13的部分構造成包括中心有齒區域和在兩側上僅用於移動關閉件8的兩側滑動區域。更具體地,該實施例的齒條包括(使用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附圖標記)-中心可變節距有齒區域13b,其形成可與小齒輪14的相應表面嚙合的表面,以及-位於中心有齒區域13b兩側上的兩個線性部分13a和13a'。部分13a、13a『之一可通過操作控制手柄10而與小齒輪14的平坦操作部分14a 配合,以獲得相對滑動而小齒輪14不轉動,此時移動臂7靜止並定位在固定框架2和框格 3的相應窗挺2c、3c之間這允許框格3通過關閉件8鬆開或鎖定。在該實施例中,小齒輪14具有更簡單的結構構造,該簡單結構構造除了線性滑動表面Ha之外還包括單個初始嚙合齒He和用於齒條13的齒13b的嚙合齒14d、14d'。其中僅有一個的初始嚙合齒He是扇形的並與齒條13內的單個中心中空部20配
口 O在關閉件8的鬆開行程期間,齒He保持與齒條13的線性壁接觸以避免臂7的不希望的擺動。由於齒條13齒相對於手柄10的位置的對中位置,運動副13和14的這一結構使得使用者能夠用手柄10和最小的力極快速地移動臂7。作為對其的確認,參見圖18,手柄10包括連接件101 (基本上是託架),連接件101 具有用於驅動件103的至少一個聯接座102,該驅動件103與齒條13背部一體形成並從齒條背部突出。託架101設有兩個座102,允許窗單元1的可逆性(右手或左手打開)。圖19至21示出用在本發明的窗單元上的另一附件,即用於臂7相對於運動副13 和14的角度調節的系統,當臂7已移動到窗關閉位置時該系統使得能夠根據組裝期間產生或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形成的間隙量(如果有的話)精確地調節固定框架2與框格3之間的接觸位置。在該系統中,小齒輪14裝備有用於連接至臂7的端部的延伸部104。當框格3處於關閉位置時,在臂7與延伸部104之間插入有用於調節臂7相對於延伸部104的角度位置的調節凸輪件105。更具體地,凸輪件105包括墊圈106,墊圈可轉動地且偏心地與臂7關聯並容納在形成於延伸部104內、具有橢圓輪廓的座107內。使用適當的鍵108進行調節以使墊圈106繞至臂7的連接點轉動。對墊圈106的轉動改變其與座107的輪廓的接觸,並賦予臂7相對於延伸部104沿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的角度運動。因此,這樣構造的窗單元1如下從如圖2、4或16所示的關閉構造開始進行操作。使用者發現具有握柄IOa的手柄10例如指向下,而凸臺15連接在框格3上的撞擋件16內,且臂7置於相應窗挺2c與3c之間(參見圖4)。握柄IOa的第一個90°轉動(圖5中箭頭F10)由於作用在凸臺17上的驅動件 11而使板條部分8a、8b和齒條13向上滑動行程C (參見相應箭頭FC),該行程C被設計成將凸臺15從撞擋件16鬆開,同時,齒條13和小齒輪14的平坦表面確保臂7在其位置保持靜止(參見圖5)。在該位置,由於框格3被鬆開,接下來握柄IOa向上的轉動(參見圖6中的箭頭 FlOa)使板條部分8a和8b以及齒條13進一步向上滑動,齒條13和小齒輪14的匹配表面因此嚙合(圖6中的箭頭Fll)。該嚙合使小齒輪14轉動(圖6中的箭頭F7)且臂7隨之轉動,這用朝向打開位置的框格轉動-平移來移動框格3 (參見圖3和6)。為了再次關閉和鎖定框格3,按相反的順序進行握柄IOa的轉動和屬於單元9的部件的運動。由於存在形成操作單元和用於位於固定框架上鎖定/鬆開構件的支承件的滑動單元,因此這樣構造的窗單元而實現了預設目標。該結構允許在窗單元上進行僅一次加工操作,在固定框架窗挺內形成槽以及在固定框架窗挺上緊湊、可靠單元的組裝。移動到框格窗挺上的、作用在框格上的臂避免了對固定框架內部輪廓上進行其它加工的需要,因為其遠離定位在軌道上的鉸接臂。所有這些使得用與常規窗單元相比極低的最終安裝成本來可行且容易地操作的窗單元的生產。以上所述的本發明易於用作工業應用且可用若干方式來改進和應用而不脫離本發明概念的範圍。而且,本發明的所有細節方面都可用技術上等同的元素來替代。
權利要求
1.一種豎鉸鏈窗單元,所述窗單元(1)至少包括-固定框架O),所述固定框架( 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對豎直件或窗挺Oc)和彼此平行的一對水平件或軌道Oa、2b);-框格(3),所述框格C3)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對豎直件或窗挺(3c)和彼此平行的一對水平件或軌道(3a、!3b),且通過一對鉸接件(4、幻連接至所述固定框架O);-所述一對鉸接件(4、幻,它們連結至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框格的相應構件,從而允許所述可動框格C3)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框格(2、3)彼此接觸,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框格(3)的至少一個窗挺(3c)在離開所述固定框架(2)朝向所述窗單元(1)所安裝的房間外一定距離處,且反之亦然;-至少一個移動臂(7),所述至少一個移動臂(7)構造成將所述框格(3)從所述關閉位置移動到所述打開位置,且反之亦然;-用於將所述框格(3)穩定關閉或鎖定/鬆開在所述固定框架(2)上的關閉位置的構件(8),所述構件(8)至少在相應垂向窗挺(2c、3c)處位於並作用在所述固定框架(2)與所述框格C3)之間,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操作滑動單元(9),所述至少一個操作滑動單元(9)位於所述窗挺Oc)內並可在所述窗挺Oc)內移動,從而可滑動地支承位於所述固定框架( 上的關閉件(8); -操作運動副(13、14),所述操作運動副(13、14)將所述滑動件(9)連接至所述移動臂 (7)的第一端,所述臂(7)在另一端鉸接至所述框格(3)的可動窗挺(3c);-控制手柄(10),所述控制手柄(10)與所述固定窗挺Oc)的外側關聯並連接至所述滑動件(9)以移動所述滑動件,當手動致動至預定位置時,使得允許按順序首先使所述框格(3)從所述固定框架(2)鬆開,然後使所述框格(3)朝向打開位置移動,且反之亦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10)設有連接件(11),所述連接件(11)連接至所述滑動件(9)以當所述握柄(IOa)轉動時允許順次運動。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件(9)容納在支承引導臂(12)內,所述支承引導臂(12)與所述固定窗挺Oc)的內側關聯且所述滑動件(9)可在所述支承引導臂(12)內滑動。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件(9)包括在所述臂(12)內可彼此連結的至少兩個分開部分;第一部分安裝用於關閉所述固定框架(2)的所述關閉件(8),而另一部分構成所述運動副(13、14)的構件中的一個。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運動副(13、14)包括可變節距齒條(13),所述可變節距齒條(1 形成在所述滑動件(9)的第二部分上;所述齒條(13)與可變節距小齒輪(14)結合作用,所述框格(3)的所述移動臂(7)的端部在(6a)處鉸接至所述可變節距小齒輪(14),所述齒條(1 和所述小齒輪(14)具有可相嚙合以通過所述移動臂(7)的轉動而產生框格(3)的打開和關閉的所述順次運動的表面。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件(9)分成至少三個分開部分,其中兩個部分是板條(8a、8b),所述板條(8a、8b)位於兩側上並能夠連接至所述滑動件(9)上面形成有所述齒條(1 的部分;每個板條部分(8a、8b)包括至少一個銷 (15)或凸臺,當所述框格(3)處於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至少一個銷(15)或凸臺用於與定位在所述框格(3)的窗挺(3c)的側表面上的相應撞擋件(16)配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板條部分(8b)中的一個裝備有銷(17)或凸臺,所述銷(17)或凸臺能夠配合在所述控制手柄(10)上的驅動件(11)內,所述控制手柄(10)定位在所述固定窗挺Oc)的外側上,允許所述板條部分(8a、8b)和所述運動副(13、14)沿兩個方向沿所述引導臂(12)同時滑動,由此產生用於打開和關閉所述框格 (3)的順次運動。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齒條(1 和所述小齒輪(4)包括平坦操作部分(13a、1 ),所述平坦操作部分(13a、14a)設計成當操作所述控制手柄(10)時允許所述平坦操作部分(13a、14a)相對於彼此滑動而所述小齒輪(14)不轉動,這期間所述移動臂(7)靜止並定位在所述固定框架( 與所述框格(3)的所述相應窗挺Oc、3c)內, 並允許通過所述關閉件(8)將所述框格( 鬆開或鎖定就位。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齒條(13)的所述平坦操作部分 (13a)由所述齒條(1 的線性區域形成,所述線性區域連接至所述可變節距齒(1 )的形成可與所述小齒輪的相應齒表面嚙合的表面的至少一個部分;所述線性區域(ZL)的長度至少對應於一行程(C),所述行程(C)可同時由支承所述銷(15)或凸臺的兩板條部分 (8a、8b)進行,用於將其自身從所述框格(3)上的撞擋件(16)鬆開,所述銷(15)或凸臺形成所述關閉件。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齒輪(14)包括-第一支承部分(14b),所述移動臂(7)在(6a)處剛性地鉸接至所述第一支承部分 (14b),以及-第二操作控制部分(14c),所述第二操作控制部分(He)比所述第一部分(14b)厚,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平坦輪廓前部區域(14a)和與所述平坦齒(14a)相鄰的至少一個區域, 所述至少一個區域具有可與所述齒條(1 的所述相應齒(13b)匹配或嚙合的齒(14d);所述第二部分(14c)在部位(X)處可轉動地連接至作為齒條(1 覆蓋件(19)的一部分的銷(18)並與所述引導臂(12)整合成一體。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齒輪(14)的所述第二部分 (14c)包括後表面,所述後表面沒有齒且形狀做成所述後表面與所述移動臂(7)的鉸接至第一部分(14b)的端部接觸;進而所述移動臂(7)的所述端部的形狀做成與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後表面匹配,使得所述端部總是與所述第二部分(14c)的表面接觸,因此,甚至通過所述第二部分(14c)的所述表面所產生的推力就可實現沿兩個方向的臂轉動。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齒輪(14)的所述第一部分 (14b)包括至少一個止擋齒(14e),所述至少一個止擋齒(14e)在與存在於所述第二部分 (14c)上的其餘可變節距齒(14d)平行的平面內延伸且延伸得比所述齒(14d)遠;所述止擋齒(14e)設計成容納在所述齒條(1 的相應中空部00)內,所述止擋齒(14e)和所述中空部00)構成匹配表面,當框格(3)從關閉位置進入打開位置時,所述中空部00)緊接著其餘的齒(13b)定位,且所述止擋齒(14e)設計成允許在所述框格運動期間規則的小齒輪(14)-齒條(13)運動。
13.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齒條(13)包括-中心可變節距有齒區域(1 ),所述中心可變節距有齒區域(13b)形成可與所述小齒輪(14)的相應表面嚙合的表面,以及-位於所述中心有齒區域(13b)兩側上的兩個線性部分(13a、13a');通過操作所述控制手柄(10),所述部分(13a、13a')之一可與所述小齒輪(14)的平坦操作部分(Ha) 配合,以獲得相對滑動而所述小齒輪(14)不轉動,其中,所述移動臂(7)靜止且定位在所述固定框架( 和所述框格(3)的相應窗挺(2c、3c)之間,並從而允許所述框格C3)通過所述關閉件(8)鬆開或鎖定就位。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10)包括連接件(101),所述連接件(101)具有用於驅動件(103)的至少一個聯接座(102),所述驅動件 (103)與所述齒條(1 的背部一體形成並從所述齒條(1 的背部突出。
15.如權利要求5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小齒輪(14)裝備有延伸部(104),所述延伸部(104)用於連接至所述臂(7)的端部;當所述框格(3)處於所述關閉位置時,在所述臂(7)與所述延伸部(104)之間插入有用於調節所述臂(7)相對於所述延伸部(104)的角度位置的調節凸輪件(105)。
全文摘要
一種豎鉸鏈窗單元,包括固定框架(2);可動框格(3),通過一對鉸接件(4、5)連接至固定框架(2),該一對鉸接件(4、5)連結至固定框架和框格的相應構件,從而允許可動框格(3)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移動,在關閉位置,固定框架和框格(2、3)彼此接觸,在打開位置,框格(3)的至少一個窗挺(3c)在離開固定框架(2)朝向窗單元(1)所安裝的房間外一定距離處,且反之亦然;移動臂(7),作用在框格(3)上,使得移動臂將框格(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且反之亦然;用於將框格(3)穩定關閉或鎖定/鬆開在固定框架(2)上的關閉位置的構件(8),至少在相應垂向窗挺(2c、3c)處作用在固定框架(2)與框格(3)之間;操作滑動單元(9),位於窗挺(2c)內並可在窗挺(2c)內移動,從而可滑動地支承位於固定框架(2)上的關閉件(8);運動操作副(13、14),將滑動件(9)連接至移動臂(7)的第一端;該臂(7)在另一端鉸接至可動框格(3)的窗挺(3c);控制手柄(10),與固定窗挺(2c)的外側關聯並連接至滑動件(9)以在致動時移動滑動件,使得允許順次首先將框格(3)從固定框架(2)鬆開,並然後使框格(3)朝向打開位置移動,且反之亦然。
文檔編號E05F11/10GK102549228SQ20108004435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8日
發明者M·蘭博迪尼 申請人:Gsg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