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用絲錐卡套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0:20:06 2
專利名稱:機用絲錐卡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孔攻絲機的絲錐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用於螺紋攻絲機的絲錐卡頭 輔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使用的攻絲機,所做螺孔直徑的大小都有一個範圍。即與一種型號攻絲 機相配套的一套系列絲錐只能加工孔徑在一定範圍內的內螺紋,若需要加工小於上述範圍 的螺孔,則需要選用另外一臺小型號的攻絲機。因此,採用現有技術攻絲機進行攻絲加工 時,由於絲錐直徑的限制,在同一臺攻絲機上所能加工的內螺紋的孔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f 與此同時,也影響了設備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資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攻絲機加工螺紋孔孔徑尺寸範圍較窄的問題,本實 用新型提供一種與攻絲機配套的機用絲錐卡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機角絲錐卡套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該絲錐卡套 由方形軸和圓柱套構成,所述方形軸的軸端處設置中心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限位螺釘; 所述方形軸上設置有軸向長槽,所述長槽一端與所述中心螺孔相通,另一端與圓柱套內孔 相通;沿所述圓柱套軸向設置有一窄縫。
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其中,所述方形軸的外形與攻絲機卡嘴配合。所述長槽形 成的空間與絲錐方頭配合。所述圓形套的內孔與絲錐直柄過盈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是用在
攻絲機卡嘴和絲錐直柄之間,可以在攻絲機上裝配原先不能安裝和使用的小直徑絲錐,從而增 加了加工螺紋孔的直徑尺寸範圍,提高了攻絲機設備的使用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絲錐卡套A-A剖視圖3是圖1所示絲錐卡套B向視圖; 圖4是圖1所示絲錐卡套C-C剖視圖5是小直徑尺寸絲錐與本實用新型絲錐卡套的裝配圖。下面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中主要附圖標記的說明
1——方形軸 2——圓柱套 3——限位螺釘
4——長槽 5——窄縫 6——絲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由方形軸1和圓柱套2構成,所述方形軸1的 軸端處設置中心螺孔,所述中心螺孔內設置有限位螺釘3 ;所述方形軸1上設置有軸向長 槽5,所述長槽4的一端與所述中心螺孔2相通,另一端與圓柱套2的內孔相通;如圖l和 圖3所示,沿所述圓柱套2的軸向設置有一窄縫5,該窄縫5的長度由圓柱套軸端至方形軸 的平面處為止,由於有了該條窄縫5,可以使圓柱套的直柄部分產生彈性。
如圖5所示,因為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的使用狀態的工作位置是安裝在攻絲機卡 嘴與絲錐6之間,所以,所述方形軸1的外形與攻絲機卡嘴配合,而且所述長槽4形成的 內方空間必須與絲錐6上的方頭部分配合,用於絲錐方頭部分插入後,在攻絲時,傳遞扭 力。所述限位螺釘3通入內方空間,用於限制絲錐6的進入深度。所述圓形套2的內孔與 絲錐6上的直柄部分之間的配合採用略有過盈的配合,使絲錐直柄進入後,剛好能被夾緊。 儘管絲錐直柄與絲錐卡套孔的配合略有過盈,但由於卡套上設置有窄縫6,使卡套具有彈性, 因此既能卡住絲錐6,又能保證方便的裝卸絲錐6。本實用新型絲錐卡套的方形軸和圓柱套 的外形尺寸分別與攻絲機原配套絲錐範圍中的一種絲錐尾部的方頭和直柄部位的尺寸相完 全相同。即以此來保證本實用新型絲錐卡套能與攻絲機上其相配套的卡頭相配合。
儘管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上述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 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變形,這 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列。
權利要求1.一種機用絲錐卡套,由方形軸和圓柱套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方形軸的軸端處設置中心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限位螺釘;所述方形軸上設置有軸向長槽,所述長槽一端與所述中心螺孔相通,另一端與圓柱套內孔相通;沿所述圓柱套軸向設置有一窄縫。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機用絲錐卡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方形軸的外形與攻絲機卡 嘴配合。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用絲錐卡套,其特徵在於所述長槽形成的空間與絲錐方 頭配合。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機用絲錐卡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形套的內孔與絲錐直柄 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用絲錐卡套,該絲錐卡套由方形軸和圓柱套構成,所述方形軸的軸端處設置中心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限位螺釘;所述方形軸上設置有軸向長槽,所述長槽一端與所述中心螺孔相通,另一端與圓柱套內孔相通;沿所述圓柱套軸向設置有一窄縫。所述方形軸的外形與攻絲機卡嘴配合。所述長槽形成的空間與絲錐方頭配合。所述圓形套的內孔與絲錐直柄過盈配合。由於本實用新型機用絲錐卡套是用在攻絲機卡嘴和絲錐直柄之間,可以在攻絲機上裝配原先不能安裝和使用的小直徑絲錐,從而增加了加工螺紋孔的直徑尺寸範圍,提高了攻絲機設備的使用率。
文檔編號B23B31/20GK201128008SQ20072009900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8日
發明者胡耀宗 申請人:天津重鋼機械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