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式後制動分泵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0:26:51 2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式後制動分泵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後制動泵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式後制動分泵總成。
背景技術:
制動分泵是制動系統不可缺少的零件,它主要的作用是頂動剎車片,剎車片摩擦剎車鼓,使車速降低和靜止。踩下剎車後總泵產生推力將液壓油壓倒制動分泵,在泵體活塞的壓力下,剎車油管被擠出油管向各剎車分泵流去作制動功能。當鬆開剎車板時。剎車總泵裡的出油口會關閉,進油口打開,使剎車油從各剎車分泵回流到剎車總泵內,回到原始狀態。以往的制動分泵結構,其缸體大多是頂部直接開有進油口的結構設計,此種結構沒有防塵裝置,長期使用容易讓灰塵和潮氣進入缸體,造成活塞卡死和漏油等故障。因此設想提供一種設備來解決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容易安裝使用的汽車液壓制動分泵。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的後制動分泵,包括有缸體,所述的缸體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後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 調節螺釘後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左活塞、右活塞外分別套裝有皮圈,缸體外壁上開有與油腔相通的進油孔與放氣孔;所述的缸體外壁鉸接有與所述的調整棘輪相匹配的調隙爪, 所述的左活塞的後端與缸體外壁之間連接有支撐簧,調隙爪外壓置有弧形的壓簧片,壓簧片後端固定於缸體的外壁上。所述的壓簧片的後端通過螺釘固定於缸體的側壁上,壓簧片與所述的螺釘的螺帽之間設有鎖緊片,鎖緊片上開有與調整滑槽,螺釘可沿調整滑槽滑動。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結構簡單、零件緊湊合理、體積小,同時容易安裝,成本較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附圖,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的後制動分泵,包括有缸體1,缸體1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2、右活塞,左活塞2後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10,調節螺釘10後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9,左活塞2、右活塞外分別套裝有皮圈 3,缸體外壁上開有與油腔相通的進油孔5與放氣孔4 ;缸體1外壁鉸接有與所述的調整棘輪相匹配的調隙爪8,左活塞的後端與缸體外壁之間連接有支撐簧7,調隙爪外壓置有弧形的壓簧片6,壓簧片6後端固定於缸體的外壁上,壓簧片6的後端通過螺釘固定於缸體的側壁上,壓簧片6與螺釘的螺帽之間設有鎖緊片11,鎖緊片上開有與調整滑槽12,螺釘可沿調整滑槽滑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的後制動分泵,包括有缸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缸體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後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調節螺釘後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左活塞、右活塞外分別套裝有皮圈, 缸體外壁上開有與油腔相通的進油孔與放氣孔;所述的缸體外壁鉸接有與所述的調整棘輪相匹配的調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後端與缸體外壁之間連接有支撐簧,調隙爪外壓置有弧形的壓簧片,壓簧片後端固定於缸體的外壁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的後制動分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簧片的後端通過螺釘固定於缸體的側壁上,壓簧片與所述的螺釘的螺帽之間設有鎖緊片,鎖緊片上開有與調整滑槽,螺釘可沿調整滑槽滑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調整輪轂間隙的後制動分泵,包括有缸體,缸體內開有油腔,油腔內安裝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後端開有帶內螺紋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調節螺釘後端固定安裝有調整棘輪,左活塞、右活塞外分別套裝有皮圈,缸體外壁上開有與油腔相通的進油孔與放氣孔;所述的缸體外壁鉸接有與所述的調整棘輪相匹配的調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後端與缸體外壁之間連接有支撐簧,調隙爪外壓置有弧形的壓簧片,壓簧片後端固定於缸體的外壁上。本發明結構簡單、零件緊湊合理、體積小,同時容易安裝,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F16D125/02GK102425629SQ20111032797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王大勝, 羅亞軍, 許亮, 陸銳, 陶能玉 申請人:蕪湖眾發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