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連接器轉接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3:07:46 3
專利名稱:電連接器轉接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電連接器轉接板,尤其是一種能夠與卡緣連接器穩固插接的電連接器的轉接板。
通常的轉接板結構大體上包括訊號裝置、接地裝置和電源轉接裝置,出於防護雜訊幹擾考慮,轉接板上的訊號裝置的兩側被接地裝置環繞。相關設計如臺灣專利85,219,426號所揭示的,其轉接板上每兩個訊號裝置的兩側由接地裝置環繞,以可承載高、低電流,而且具有交互接地作用,當轉接承載高電流時,承載低電流的一側將可同時發揮接地作用,不但使轉接效果良好,且防護雜訊幹擾的效果亦較佳;但轉接板插入卡緣連接器後,由於轉接板與卡緣連接器間存有組裝間隙,因而轉接板可能左右偏位,從而影響轉接板上的導電片與卡緣連接器導電端子穩固接觸,進而造成電訊中斷作業受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與卡緣連接器插接穩固的轉接板,它不但易於插接於卡緣連接器上,且不會有左右偏位的不良狀態,確保電訊轉接穩定;它防止雜訊幹擾的效果更佳。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該轉接板設有防止左右偏位的止動裝置,該止動裝置於轉接板與卡緣連接器插接的一側,設置定位凹部,而於卡緣連接器相對應處設置凸肋,以使轉接板插置於卡緣連接器之後,以該凸肋與定位凹部的嵌卡作用,將轉接板保持在一定位置不會有左右偏位現象;該轉接板上電源供應裝置中相鄰兩連接導片之一與接地線路連接,亦即該電源供應裝置除具有承載電流之外,同時具有接地防止雜訊幹擾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接地效果良好,且電源轉換裝置4可適當地承載,而不會有無法負荷的問題。所以,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防止雜訊幹擾,同時能對高電流負載。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圖1A、圖1B是本實用新型正反兩面的平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運用於電子卡連接器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A、圖1B,轉接板1的板面上包括有一組訊號裝置2、一組接地裝置3、一組電源轉接裝置4,以及第二接地片50等結構,其中該組訊號裝置2,由68個插孔20及100個導電片21組成,而該68個插孔20與100個導電片21是平均分設於轉接板1的正面10與反面11,而分別以一定的序號配置,如圖1A、B所示,圖1A為轉接板1的正面,圖1B為轉接板1的反面,正反兩面由上而下,第一行為第二接地片50的插孔501,第二、三行為插孔20,第四行為導電片21,如圖1A所示插孔20在轉接板10正面由第二行左上方第一位置為第1插孔20,依序至第二行右上方第一位置為第34插孔20,同樣圖1B所示由第三行左上方第一位置為第35插孔,依序至第三行右上方第一位置為第68插孔20。而該導電片21在第四行由左方第一位置為第1導電片21,依序至右方第一位置為第50導電片21。而如圖1B所示,第四行左方第一位置為第51導電片21,依序至右方第一位置的第100導電片21連通。上述轉接板1的序號為一標準型,而依轉接板1實際配置狀態的不同,如反轉180度配置時,所有序號將依序反轉變動,即,反轉後原轉接板1正面第二行左上方第一位置的第1插孔20,將變為反面的右下方第二行第一位置的第1插孔20,以符合電子卡同一方位的插置使用。
該接地裝置3,於前述每兩片導電片21前後設有第一接地片30,請參閱圖1A、B該第一接地片30由第一導電片21開始每隔兩個導電片21,通過接地片30連通,爾後依序每隔兩片導電片21則連接一接地片30。因此由表一、表二中可看出在「導片位置」中除第一、三十四、三十五、六十八的導電片位置顯示出外(PCMCIA協會規定),每隔兩個導電片的第一接地皆未示出(如第四、七、十、十三.....等導片位置)。另該電源轉接裝置4,是由兩連接導片40組成(請參閱第一圖A)每一連接導片40的一端401分別與訊號裝置2的第17與18插孔20連通,而另一端402則分別與訊號裝置2的第24、25與第26、27導電片連通。同理,轉接板1的反面(請參閱圖1B),其中該連接導片40一端401則與訊號裝置2的第51與52插孔20連通,另一端402則與訊號裝置2的第74、75與第76、77導電片21連通。其中電源轉換裝置4的第25與26導電片,及第75與76導電片與接地線路連接,以提供進一步接地效果,亦即該電源轉換裝置4除具有承接電流的功能外,亦具有接地防止雜訊幹擾的效果,請配合附表一及表二參閱。由表一、表二可看出本實用新型正面10與反面11的訊號裝置與電源轉換裝置的排列具有以下特徵(1)每兩個導電片前後設有第一接地片,亦即每二個訊號前後為接地訊號,且增加第25與26導電片,及第75與76導電片與接地線路連接的接地設置。
(2)本實用新型電源轉接裝置4第17插孔連通第24導電片(正面)與第51插孔連通第74導電片(反面)相對應,可用於承載電源供應。
再請參閱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轉接板1實際運用於電子卡連接器6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該轉接板1的正反面10、11上的68個插孔20,其中接地配置如上述為環繞式,防止雜訊的效果良好。而正反兩面的導電片21則可插置於另一插槽連接器(未圖示),而達到轉接訊號、接地防護的效果。亦即本實用新型的接地裝置3環繞式的接地防護、電源轉接裝置4交互接地作用,以及可選擇式的承載高、低電流,可使得轉接板不但轉接效果良好,對於整個電子卡連接器雜訊幹擾的抑制亦較佳。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設有止動裝置6,該止動裝置6在轉接板1與卡緣連接器7插接的一側設置定位凹部60,而於卡緣連接器7的相對應處設有凸肋61,以使轉接板1插置在卡緣連接器7的插槽70後,以該凸肋61與定位凹部60的嵌卡作用,將轉接板1保持在一定位置不會有左右偏位現象,而可確保電訊接觸良好及傳輸穩定。
表一轉接板正面表二接地板反面導片位置 插孔位置 序號代碼 接地 接地序號代碼 插孔位置 導片位置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轉接板,該轉接板與主基板上的卡緣連接器插接,用於轉接主基板的訊號,並與主基板的接地電路作特定連通,該轉接板包括訊號裝置、接地裝置和電源轉接裝置,其特徵為訊號裝置,由若干個插孔及若干個與該插孔連通的導電片組成;接地裝置,每兩片導電片前後設置有第一接地片;電源轉接裝置,至少包含兩連接導片,該連接導片之一的一端與訊號裝置的特定插孔相接,另一端則與訊號裝置的特定若干導電片相接,且該特定若干個導片部份用於承載電流,部份與主基板的接地線路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轉接板,其特徵是轉接板與卡緣連接器間設有防止轉接板左右偏位的止動裝置,即在轉接板與卡緣連接器插接的一側設置定位凹部,而在卡緣連接器相對應處設凸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電連接器轉接板,其特徵為該轉接板的訊號裝置的插孔數為68個,而導電片數為100個,依一定的序號編列對應於轉接板的兩面,一面的插孔編號從1至34,導電片從1至50,另一面的插孔編號則從35至68,導電片從51至10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轉接板,其特徵為電源轉接裝置的兩連接導片的一端在轉接板的正面分別與訊號裝置的第17與18插孔連通,而另一端則分別與訊號裝置的第24、25與26、27導電片連通。而在轉接板的反面一端分別與訊號裝置的第51與52插孔連通,而另一端則分別與訊號裝置的第74、75與76、77導電片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轉接板,其特徵是該電源轉換裝置的第25與26導電片,以及第75與76導電片與接地線路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轉接板,其特徵為連動裝置設於轉接板與卡緣連接器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轉接板,它包括:訊號裝置、接地裝置及電源轉接裝置。電源轉接裝置至少包含兩連接導片,該連接導片之一的一端與訊號裝置的特定兩插孔相接,另一端則與訊號裝置的特定四個導電片相接,且四個導電片中分別位於兩插孔的相鄰兩導電片與主基板的接地線路相連通,當轉接板承載高電流時兼具接地作用,而承載低電流的一側亦同時發揮接地作用,使轉接板不但轉接效果良好,對於雜訊幹擾的防護效果更為理想。
文檔編號H01R31/06GK2347286SQ9824705
公開日1999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1998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8年11月25日
發明者吳敏芳, 餘宏基, 何有明 申請人:富士康(崑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