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01: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
背景技術:
鋼製筒圓形結構廣泛運用在風力機塔架、壓力容器、海工樁管、導管架等大型裝備中,一般情況下,將若干個筒體進行組對焊接。在對板厚加大的筒體進行組對焊接前,根據技術工藝,需對筒體的焊接坡口一定範圍內進行預熱。
如圖1及圖2所示,筒體放置於滾輪架3上進行滾動,現有預熱裝置4的噴火部41(現有預熱裝置4僅有一個噴火部41)對準至筒體環縫12處,並噴出火焰對筒體環縫12進行預熱。但是,由於筒體環縫12的周長較大,且現有預熱裝置4對筒體環縫12的預熱範圍較小,因此預熱時間長,且預熱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預熱裝置對筒體環縫進行預熱時,預熱時間長,且預熱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其特點在於,所述預熱裝置包括弧形的加熱管、密封蓋、至少兩個噴火嘴及支座,所述加熱管的一端密封連接燃氣輸送管,且另一端密封連接所述密封蓋,所述加熱管上分別開設有至少兩個開孔,開孔的數量與噴火嘴的數量相同,每一個噴火嘴與一個開孔相對應,且分別設置於所述加熱管上對應的開孔處,所述加熱管設置於所述支座上。
較佳地,所述加熱管的弧度的設置範圍為45°~60°。
較佳地,所述加熱管為鋼管;和/或,
所述加熱管的長度的範圍為1.4m~1.5m。
在本方案中,一般筒體的直徑為3m~4.5m,因此所述加熱管的弧度範圍及長度範圍可使所述加熱管較好地匹配於大部分筒體環縫,使所述預熱裝置具有較好的通用性。
較佳地,所述噴火嘴的材質為銅。
較佳地,所述預熱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防風罩,防風罩的數量與開孔的數量相同,且每一個防風罩與一個開孔相對應,每一個防風罩分別設置於所述加熱管上對應的開孔處並罩於對應的噴火嘴的外部。
較佳地,所述防風罩的高度範圍為35mm~45mm。
較佳地,開孔的數量大於3個時,相鄰的兩個開孔之間的間距相等。
較佳地,所述預熱裝置還包括燃氣閥門,所述加熱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燃氣閥門連接所述燃氣輸送管。
在本方案中,所述燃氣輸送管用於向所述加熱管內輸送燃氣,所述燃氣閥門用於調節燃氣的輸送量,從而控制火焰的大小。
較佳地,所述支座包括調節杆及三角形的底部基座,所述調節杆固定設置於所述底部基座上,所述加熱管固定設置於所述調節杆上,所述調節杆採用可調節高度的結構。
在本方案中,通過調節所述調節杆的高度來控制噴火嘴與所述筒體環縫之間的距離,使火焰更加靠近或遠離所述筒體環縫,從而控制所述筒體環縫的受熱溫度。
較佳地,所述調節杆包括第一調節杆、第二調節杆及插銷;
所述加熱管設置於所述第一調節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調節杆的另一端套設於所述第二調節杆的一端的外部或所述第二調節杆的一端套設於所述第一調節杆的另一端的外部,所述第二調節杆的另一端設置於所述底部基座上,所述第一調節杆上沿著垂直於所述第一調節杆的延伸方向開設有貫穿所述第一調節杆的至少一個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調節杆上沿著所述第二調節杆的延伸方向開設有貫穿所述第二調節杆的至少一個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調節杆通過旋轉或移動將一個第二穿孔與一個第一穿孔相對齊,所述插銷用於同時插入至一個第一穿孔及一個第二穿孔。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實用新型各較佳實例。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增加了加熱火焰的分布面積,有效地利用火焰溫度,從而增加了筒體環縫的受熱面積,可控制受熱溫度,因此縮短了預熱時間,提高了預熱效率,有效地保證了焊接預熱質量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預熱裝置的工作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的立體圖。
圖6為圖5中調節杆與底部基座的拆分示意圖。
圖7為圖4中噴火嘴的剖視圖。
圖8為圖4中噴火嘴的立體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的工作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主視圖。
圖11為圖9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現有技術:
筒體環縫 12
滾輪架 3
現有預熱裝置 4
噴火部 41
本實用新型:
筒體 11
筒體環縫 12
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 2
加熱管 21
密封蓋 22
噴火嘴 23
圓環部 231
圓柱部 232
通孔 233
防風罩 24
燃氣閥門 25
燃氣輸送管 26
調節杆 27
第一調節杆 271
第二調節杆 272
插銷 273
第一穿孔 274
第二穿孔 275
底部基座 28
滾輪架 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並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3至圖1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2包括弧形的加熱管21、密封蓋22、3個噴火嘴23、3個防風罩24、燃氣閥門25及支座,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2用於對筒體環縫12進行預熱。
具體的,加熱管21為鋼管,且加熱管21的弧度為60°、長度為1.45m,一般筒體11的直徑為3m~4.5m,因此所述弧度及長度可使加熱管21較好地匹配於大部分筒體環縫,使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2具有較好的通用性,但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加熱管21的弧度及長度。加熱管21的一端通過燃氣閥門25密封連接燃氣輸送管26,其中,燃氣輸送管26用於向加熱管21內輸送燃氣,燃氣閥門25用於調節燃氣的輸送量,從而控制火焰的大小,加熱管21的另一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密封連接密封蓋22,其中,密封蓋22為鋼蓋,且用於封住加熱管21的另一端,從而防止燃氣的洩露。加熱管21上分別開設有3個開孔29(具體在圖6中示出),且相鄰的兩個開孔29之間的間距相等,開孔29的數量及相鄰的兩個開孔29之間的間距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相鄰的兩個開孔29之間的間距應不小於80mm,以防止火焰之間的重疊。
噴火嘴23的材質為銅,參考圖7及圖8所示,噴火嘴23包括圓環部231及圓柱部232,圓柱部232固定設置於圓環部231內,從而使噴火嘴23呈T型結構,圓柱部232上開設有貫穿圓柱部232的兩端面的通孔233,同時參考圖4所示,一個噴火嘴23與一個開孔相對應,且分別設置於對應的開孔處,設置時通孔233對準至對應的開孔處,開孔的孔徑不得超出通孔233的孔徑,通孔233及開孔的孔徑可根據需要的火焰大小進行相應的調整,每一個防風罩24與一個開孔相對應,每一個防風罩24分別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設置於加熱管21上的對應的開孔處,並罩於對應的噴火嘴23的外部,防風罩24為高度40mm的鋼管,但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防風罩24的高度及材質。
同時參考圖5及圖6所示,所述基座包括調節杆27及三角形的底部基座28,調節杆27包括第一調節杆271、第二調節杆272及插銷273,第一調節杆271上沿著垂直於第一調節杆271的延伸方向開設有貫穿第一調節杆271的6個第一穿孔274,相鄰的兩個第一穿孔274之間的間距為80mm,第二調節杆272上沿著第二調節杆272的延伸方向開設有貫穿第二調節杆272的5個第二穿孔275,相鄰的兩個第二穿孔275之間的間距為80mm,加熱管21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設置於第一調節杆271的一端上,第二調節杆272的一端套設於第一調節杆271的另一端的外部,第二調節杆272的另一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垂直固定設置於底部基座28上,且通過兩個斜邊穩固結構,第一調節杆271通過移動將一個第一穿孔274與一個第二穿孔275相對齊,插銷273用於同時插入至一個第一穿孔274及一個第二穿孔275,從而形成可調節高度的調節杆27,當然,高度的調節範圍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參考圖9至圖11所示,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2進行工作時,筒體11放置於滾輪架3上,並進行滾動,將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2豎直放置於筒體11的下方,並將3個噴火嘴分別對準至筒體環縫12的位置處,對準後開啟燃氣閥門並手動點燃火焰,並可調節火焰的大小,點燃火焰後,通過調節調節杆的高度來控制噴火嘴與筒體環縫12之間的距離,使火焰更加靠近或遠離筒體環縫12,從而控制筒體環縫12的受熱溫度。
本實施例提供的筒體環縫的預熱裝置通過3個噴火嘴同時對筒體環縫進行加熱,增加了加熱火焰的分布面積,有效地利用火焰溫度,從而增加了筒體環縫的受熱面積,可控制受熱溫度,因此縮短了預熱時間,提高了預熱效率,有效地保證了焊接預熱質量的要求。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