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5:26:46 1
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用配件,尤其是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包括:堵蓋本體和對手件,堵蓋本體和對手件均由熱塑性塑料製成,堵蓋本體的底面上垂直熔接有卡爪,卡爪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卡爪由卡爪頭和卡爪連杆組成,對手件上開設有導向槽,導向槽由一大槽和一小槽組成,卡爪連杆穿裝於導向槽中並與導向槽間隙配合,卡爪頭的最大直徑大於小槽的寬度且小於大槽的寬度,卡爪頭朝向堵蓋本體的面上形成有第一防脫凸起,對手件的底面上靠近小槽的末端處形成有第二防脫凸起,堵蓋本體的頂面有向下凹陷的著力槽。安裝、拆卸容易,抗疲勞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堵蓋與對手件的固定不會產生噪音,反向鎖止結構可以防止堵蓋本體因振動而反向鬆脫。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用配件,尤其是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內、外飾中對可見的螺釘固定點孔或者局部有拆卸要求,以便進行檢視、維修之用,進行外觀上可拆卸式的封閉,可起到美觀,造型協調一致的作用。對堵蓋除了外觀上的要求外,相應要具有一定的剛性和抗疲勞強度,要滿足一定的拆卸次數壽命的要求,要方便拆卸和安裝,滿足人性化和人機工程的要求。目前汽車內、外飾上所用的堵蓋,基本採用卡爪與對手件相配合的方式,由於卡爪與堵蓋採用相同的熱塑性塑料製成,卡爪的柔性不足這就造成了:一、堵蓋和對手件之間的間隙難控制,易出現外觀上面的匹配不良;二、卡爪容易折斷,拆卸次數有限,影響壽命;三、受自身精度和對手件的精度影響,容易出現卡接困難或者卡接鬆動的問題,甚至使用過程中出現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安裝、拆卸容易,抗疲勞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堵蓋與對手件的固定不會產生噪音,反向鎖止結構可以防止堵蓋本體因振動而反向鬆脫,其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包括:堵蓋本體和對手件,所述堵蓋本體和對手件均由熱塑性塑料製成,所述堵蓋本體的底面上垂直熔接有卡爪,所述卡爪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所述卡爪由卡爪頭和卡爪連杆組成,所述對手件上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由一大槽和一小槽組成,所述卡爪連杆穿裝於導向槽中並與導向槽間隙配合,所述卡爪頭的最大直徑大於小槽的寬度且小於大槽的寬度,所述卡爪頭朝向堵蓋本體的面上形成有第一防脫凸起,所述對手件的底面上靠近小槽的末端處形成有第二防脫凸起,當堵蓋本體與對手件旋轉配合時,卡爪的彈性餘量可滿足第一防脫凸起越過第二防脫凸起,所述堵蓋本體的頂面一體成型有向下凹陷的著力槽。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對手件的底面為平面,頂面為斜面。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堵蓋本體底面上設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繞堵蓋本體軸線均勻分布。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對手件的頂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5度。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卡爪和導向槽均為三個,相鄰卡爪之間夾角為120度,相鄰導向槽之間夾角為120度,每個卡爪頭上均具有一個第一防脫凸起,所述第二防脫凸起只具有一個。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安裝、拆卸容易,抗疲勞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堵蓋與對手件的固定不會產生噪音,反向鎖止結構可以防止堵蓋本體因振動而反向鬆脫。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0]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堵蓋本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堵蓋本體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3:圖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4:圖2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本實用新型所述對手件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6:本實用新型所述對手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7:本實用新型所述對手件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包括:堵蓋本體I和對手件2,所述堵蓋本體I和對手件2均由熱塑性塑料製成如PP、ABS等但並不局限於在此的例舉,所述堵蓋本體I的底面上垂直熔接有卡爪3,所述卡爪3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如TPO、TPV、TPU等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但並不局限於在此的例舉,所述卡爪3由卡爪頭30和卡爪連杆31組成,所述對手件2上開設有導向槽4,所述導向槽4由一大槽40和一小槽41組成,所述卡爪連杆31穿裝於導向槽4中並與導向槽4間隙配合,所述卡爪頭30的最大直徑大於小槽41的寬度且小於大槽40的寬度(卡爪頭30可穿過大槽40但不能穿過小槽41),所述卡爪頭30朝向堵蓋本體I的面上形成有第一防脫凸起20,所述對手件2的底面上靠近小槽11的末端處形成有第二防脫凸起21,當堵蓋本體I與對手件2旋轉配合時,卡爪3的彈性餘量可滿足第一防脫凸起20越過第二防脫凸起21,所述堵蓋本體I的頂面一體成型有向下凹陷的著力槽10,著力槽10的作用是便於使用者將手指插入其中安裝或拆卸堵蓋本體I。在此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堵蓋本體I的頂面和底面均是以圖2為參照,對手件2的頂面和底面均是以圖5為參照。
[0019]使用時,堵蓋本體I底面蓋於對手件2頂面上卡爪3的卡爪頭30穿過大槽40,然後旋轉堵蓋本體1,卡爪頭30行進至小槽11的末端處,此時第一防脫凸起20與第二防脫凸起21發生幹涉,由於卡爪3可發生彈性形變(因卡爪3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尤其是卡爪連杆31會發生較大形變,故第一防脫凸起20可越過第二防脫凸起21,從而形成反向鎖止結構,防止堵蓋本體I因振動而造成的反向鬆脫。
[0020]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堵蓋本體I和卡爪3採用的不是同一種材料,卡爪3的柔性更大,堵蓋本體I剛性更大(為了滿足應用的要求),兩種不同材料的結合使用既降低了對堵蓋本體自身精度和對手件精度的要求,同時由於卡爪3為易損部採用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可極大地提高卡爪的壽命,可以達到I萬次拆卸次數,接近10年的使用壽命。
[0021]優選的,所述對手件2的底面為平面,頂面為斜面,此種設計可使堵蓋本體I在相對對手件2旋轉時(由大槽向小槽方向旋轉),卡爪連杆31會被拉伸,堵蓋本體I與對手件2之間的壓合力逐漸增加,堵蓋本體I與對手件2充分貼合,【背景技術】中在生產堵蓋本體和對手件時,可能會出現如加工的堵蓋本體和對手件的尺寸不夠精準,則堵蓋本體和對手件的配合後會存在間隙,配合不緊密,如此會造成堵蓋本體在使用時發生晃動甚至鬆脫的問題,而對手件2的底面為平面,頂面為斜面的這種設計配合堵蓋本體I和對手件均由熱塑性塑料製成,卡爪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的這種設計,卡爪具有較大的壓縮和拉伸量,故即使加工的堵蓋本體和對手件的尺寸不夠精準,這種設計也能避免間隙的出現,同時堵蓋本體I與對手件2之間形成的摩擦力也可起到一定防止堵蓋本體I反向鬆脫的作用。
[0022]優選的,所述堵蓋本體I底面上設置有定位筋11,所述定位筋11繞堵蓋本體I軸線均勻分布,定位筋11可支撐起堵蓋本體I的頂面減少本體I頂面的撓度。
[0023]進一步,所述對手件2的頂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5度。
[0024]再進一步,所述卡爪3和導向槽4均為三個,相鄰卡爪3之間夾角為120度,相鄰導向槽4之間夾角為120度,每個卡爪頭30上均具有一個第一防脫凸起20,所述第二防脫凸起21隻具有一個,如此設計可使卡爪頭30插入至任何一個導向槽4中第一防脫凸起20都能與第二防脫凸起21相互作用組成反向鎖止結構,避免在組裝時,使用者還需要先查看第一防脫凸起20的位置然後將堵蓋本體I定位後再插入的問題,使用方便,同時由於第二防脫凸起21隻有一個,可減少成本,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第二防脫凸起21為三個,第一防脫凸起20為一個也是可以的,同上述技術方案起的作用相同,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防脫凸起20的數量為三個,第二防脫凸起21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或第二防脫凸起21的數量為三個,第一防脫凸起20的數量至少為一個,這兩種技術方案均是可以的,作用效果也是相同的。
[0025]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於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特徵在於,包括:堵蓋本體(I)和對手件(2),所述堵蓋本體(I)和對手件(2)均由熱塑性塑料製成,所述堵蓋本體(I)的底面上垂直熔接有卡爪(3),所述卡爪(3)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製成,所述卡爪(3)由卡爪頭(30)和卡爪連杆(31)組成,所述對手件(2)上開設有導向槽(4),所述導向槽(4)由一大槽(40)和一小槽(41)組成,所述卡爪連杆(31)穿裝於導向槽(4)中並與導向槽(4)間隙配合,所述卡爪頭(30)的最大直徑大於小槽(41)的寬度且小於大槽(40)的寬度,所述卡爪頭(30)朝向堵蓋本體(I)的面上形成有第一防脫凸起(20),所述對手件(2)的底面上靠近小槽(11)的末端處形成有第二防脫凸起(21),當堵蓋本體(I)與對手件(2)旋轉配合時,卡爪(3)的彈性餘量可滿足第一防脫凸起(20)越過第二防脫凸起(21),所述堵蓋本體(I)的頂面一體成型有向下凹陷的著力槽(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對手件(2)的底面為平面,頂面為斜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堵蓋本體(I)底面上設置有定位筋(11),所述定位筋(11)繞堵蓋本體(I)軸線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對手件(2)的頂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5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內外飾堵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爪(3)和導向槽(4)均為三個,相鄰卡爪(3)之間夾角為120度,相鄰導向槽(4)之間夾角為120度,每個卡爪頭(30)上均具有一個第一防脫凸起(20),所述第二防脫凸起(21)只具有一個。
【文檔編號】B60R13/00GK203681431SQ20132084827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孫思峰, 榮健, 劉建華 申請人:青島華濤汽車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