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58:46 2
專利名稱: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路液壓閥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主要適用於IOt以上採用定量液壓系統的內燃重式叉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10噸以上內燃叉車仍採用液壓定量系統的不在少數,叉車門架所有動作所需的油液均採用雙泵合流供應。但實際上,所有動作中僅門架起升所需的流量較大,其它如傾斜、屬具動作所需的流量都較小。多路閥為滿足單一起升聯對流量需求,增加了整個多路閥的製造成本。在運作過程中,雙泵合流工作對非起升工況造成了流量過剩,以致整車能耗的增加。另外,多路閥的操縱採用機械直動式較為費力,操縱舒適性差,增加了操作者的疲勞程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以降低多路閥對單一起升閥片的公稱流量要求,並最終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在非起升工作時可實現單泵工作,以降低工作油泵的負荷,減少過剩流量,實現節能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採用先導液控,使操縱更舒服,以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強度。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依次布置的進油閥片I、起升閥片I、回油閥片、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和進油閥片II ;其中進油閥片I和進油閥片II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主溢流閥和第二主溢流閥,傾斜閥片上安裝有傾斜溢流閥,起升閥片I的工作油口 Al和起升閥片II的工作油口 A2通過外部管路相互連通;起升閥片I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I的出油口連通,起升閥片II和傾斜閥片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II的出油口連通。所述傾斜閥片和進油閥片II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屬具閥片,各屬具閥片上分別安裝有兩個屬具溢流閥,各屬具閥片的進油口均與進油閥片II的出油口連通。所述起升閥片I、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和各屬具閥片的閥芯兩端設有液控油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採用常規的小流量閥片(包括起升閥片I、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和若干個屬具閥片)組合來替代單一大流量閥片,降低了多路閥對單一起升閥片的公稱流量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2、改變閥片的組合方式,即進油閥片I、起升閥片I、回油閥片、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各屬具閥片和進油閥片II依次布置,並且起升閥片I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I的出油口連通,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和各屬具閥片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II的出油口連通,非起升工作時僅有流經該工作閥片的一個油泵油液進入工作油路,另一油泵的油液直接經由回油閥片卸荷回油箱,不參與工作油路,大大降低了工作油泵的負荷,減少了過剩流量,從而達到了顯著的節能效果。3、各工作閥片閥芯兩端增加液控油口,可結合外部先導液控手柄實現對多路閥的先導液控,使操作更加舒適,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強度。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叉車系統上的工作原 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由八片閥片連接成整體結構,包括依次布置的進油閥片
I11、起升閥片I 12、回油閥片13、起升閥片II 14、傾斜閥片15、屬具閥片I 17、屬具閥片
II18和進油閥片II 16,即兩個進油閥片位於閥體的兩側,兩個起升閥片位於回油閥片13的兩側;其中進油閥片I 11和進油閥片II 16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主溢流閥I和第二主溢流閥5,傾斜閥片15上安裝有傾斜溢流閥2,屬具閥片I 17上分別安裝有屬具溢流閥I 3和屬具溢流閥II 7,屬具閥片II 18上分別安裝有屬具溢流閥III 4和屬具溢流閥IV 6。如圖2所示,各工作閥片(包括起升閥片I、回油閥片、起升閥片II、傾斜閥片、屬具閥片I、屬具閥片II)均為三位六通閥,包括兩個進油口、兩個工作油口和兩個回油口。所述起升閥片I 12的工作油口 Al和起升閥片II 14的工作油口 A2通過外部管路相互連通,在起升工作時實現油液合流,從而實現雙泵雙閥片一起供油;另外,在叉車系統中,門架下降過程無需動力油,因此起升閥片I 12的工作油口 BI和起升閥片II 14的工作油口 B2是堵死的,不參與工作;起升閥片I 12的一個進油口直接與進油閥片I 11的出油口連通,另一個進油口則通過單向閥與進油閥片I 11的出油口連通;起升閥片I 12的兩個回油口均與整個多路閥的回油口 Tl連通。屬具閥片II 18的一個進油口直接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口連通,另一個進油口則通過單向閥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口連通;屬具閥片I 17的一個進油口通過單向閥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口連通,另一個進油口則與屬具閥片II 18的一個回油口連通;傾斜閥片15的一個進油口通過單向閥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口連通,另一個進油口則與屬具閥片I 17的一個回油口連通;起升閥片II 14的一個進油口通過單向閥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口連通,另一個進油口則與傾斜閥片15的一個回油口連通;傾斜閥片15、屬具閥片I 17和屬具閥片II 18的另一個回油口,以及起升閥片II 14的兩個回油口均與整個多路閥的回油口 Tl連通。進油閥片I 11的進油口 Pl和進油閥片II 16的進油口 P2作為整個多路閥的兩個進油口。所述第一主溢流閥I 一端與進油口 Pl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第二主溢流閥5 —端與進油口 P2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傾斜溢流閥2 —端與傾斜閥片15的工作油口 B3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屬具溢流閥I 3 —端與屬具閥片I 17的工作油口 B4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屬具溢流閥II 7 一端與屬具閥片I 17的工作油口A4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屬具溢流閥III 4 一端與屬具閥片II 18的工作油口 A5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屬具溢流閥IV 6 一端與屬具閥片II 18的工作油口 B5連通,另一端與回油口 Tl連通。所述起升閥片I 12、起升閥片II 14、傾斜閥片15、屬具閥片I 17和屬具閥片II 18的閥芯兩端設有液控油口,通過對閥芯兩端液控油口壓力的控制來改變閥芯位置,從而實現多路閥不同的工況。實際操作中,可結合先導液控手柄實現對多路閥的先導液控,使操作更加舒適,以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強度。如圖3所示,將本實施例應用於叉車系統上時,外接一先導手柄19,其工作油口 vl同時連接起升閥片I 12的液控油口 al和起升閥片II 14的液控油口 a2 ;工作油口 v2同時連接起升閥片I 12的液控油口 bl和起升閥片II 14的液控油口 b2 ;工作油口 v3連接傾斜閥片15的液控油口 a3 ;工作油口 v4連接傾斜閥片15的液控油口 b3 ;工作油口 v5連接屬具閥片I 17的液控油口 a4 ;工作油口 v6連接屬具閥片I 17的液控油口 b4 ;工作油口 v7連接屬具閥片II 18的液控油口 a5 ;工作油口 v8連接屬具閥片II 18的液控油口 b5。同時,多路閥的進油口 Pl和P2分別連接油泵I 8和油泵II 9,回油口 Tl和先導手柄19的回油口T2同時連接油箱10。各工作閥片在中位狀態時,由Pl 口進入的壓力油直接通過起升閥片I 12回流至回油口 Tl,同時由P2 口進入的壓力油依次通過屬具閥片II 18、屬具閥片I 17、傾斜閥片15 和起升閥片II 14後直接回流至回油口 Tl。當操作者對先導手柄19動作時,先導手柄19的進油壓力口 P的壓力油進入工作手柄聯,再經各工作油口(包括vl_v8共八個)進入多路閥工作閥片的液控油口,來改變各工作閥片的閥芯位置,實現多路閥不同的工況。當進行門架前傾動作時,先導手柄P 口的壓力油依次流經工作油口 v3、傾斜閥片15的液控油口 a3,傾斜閥片15的液控油口 b3與工作油口 v4連通油箱10,其內部無壓力油。因此,傾斜閥片15的閥芯被壓力油推動,改變閥芯的工作位置。此時,傾斜閥片15上、與屬具閥片I 17回油口連通的那個進油口被堵住,油泵II 9的壓力油依次經進油口 P2、單向閥進入傾斜閥片15內,並通過傾斜閥片15的工作油口 A3進入傾斜油缸21的無杆腔,而傾斜油缸21有杆腔內的油液依次經工作油口 B3、回油口 Tl流回油箱10,實現門架前傾動作。因不進行起升動作,起升閥片I 12的閥芯處於中位,油泵I 8的油液直接流經其中位至回油口 Tl,回到液壓油箱10。在油泵II 9的排量足夠傾斜動作的情況下,油泵I 8不參與工作,避免了流量過剩,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好的節能效果。當進行叉車門架起升動作時,先導手柄19的壓力油經工作油口 vl,同時進入液控油口 al、a2,而液控油口 bl、b2與先導手柄19的工作油口 v2相連,其內無油液。此時,起升閥片I 12和起升閥片II 14的閥芯動作狀態一致,進油口 Pl和P2的油液分別經起升閥片I 12和起升閥片II 14向工作油口 Al、A2出油,一起向起升油缸20供油,使兩個起升閥片的油液合流,實現雙泵雙閥片一起供油。由於工作油口 A1、A2經外部管路連通,兩個油口的壓力基本一致,但P1、P2的壓力油因流經的油道差異,兩個齒輪泵(油泵I和油泵II)的工作壓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時根據實際需求對第一主溢流閥I和第二主溢流閥5的壓力設定值進行調節。反之,叉車門架下降時,壓力油進入工作油口 v2,而工作油口 vl無壓力油。此時,起升閥片I 12和起升閥片II 14的閥芯狀態同時改變,起升油缸20內的油液因重力作用,不需壓力油即可分別經工作油口 Al、A2回流至回油口 Tl,再回液壓油箱10。通過各閥片的組合和外部管路的連接簡化了多路閥本身的結構,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
權利要求1.ー種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其特徵在幹它包括依次布置的進油閥片I (11)、起升閥片I (12)、回油閥片(13)、起升閥片II (14)、傾斜閥片(15)和進油閥片II (16);其中進油閥片I (11)和進油閥片II (16)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主溢流閥(I)和第二主溢流閥(5),傾斜閥片(15)上安裝有傾斜溢流閥(2),起升閥片I (12)的工作油ロ Al和起升閥片II (14)的工作油ロ A2通過外部管路相互連通;起升閥片I (12)的進油ロ與進油閥片I (11)的出油ロ連通,起升閥片II (14)和傾斜閥片(15)的進油ロ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ロ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傾斜閥片(15)和進油閥片II (16)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屬具閥片,各屬具閥片上分別安裝有兩個屬具溢流閥,各屬具閥片的進油ロ均與進油閥片II (16)的出油ロ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其特徵在於所述起升閥片I(12)、起升閥片II (14)、傾斜閥片(15)和各屬具閥片的閥芯兩端設有液控油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降低多路閥對單一起升閥片的公稱流量要求的大噸位組合式多路閥,它包括依次布置的進油閥片Ⅰ、起升閥片Ⅰ、回油閥片、起升閥片Ⅱ、傾斜閥片和進油閥片Ⅱ;其中進油閥片Ⅰ和進油閥片Ⅱ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主溢流閥和第二主溢流閥,傾斜閥片上安裝有傾斜溢流閥,起升閥片Ⅰ的工作油口A1和起升閥片Ⅱ的工作油口A2通過外部管路相互連通;起升閥片Ⅰ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Ⅰ的出油口連通,起升閥片Ⅱ和傾斜閥片的進油口與進油閥片Ⅱ的出油口連通。本實用新型適用於10t以上採用定量液壓系統的內燃重式叉車。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2545396SQ20122015037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明者王建超, 陳錫潑 申請人: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