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04:31 2

本發明屬於箱式變電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
背景技術:
箱式變電站,又叫預裝式變電所或預裝式變電站,是一種高壓開關設備、配電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按一定接線方案排成一體的工廠預製戶內、戶外緊湊式配電設備,即將變壓器降壓、低壓配電等功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安裝在一個防潮、防鏽、防塵、防鼠、防火、防盜、隔熱、全封閉、可移動的鋼結構箱,特別適用於城網建設與改造,是繼土建變電站之後崛起的一種嶄新的變電站,箱式變電站適用於礦山、工廠企業、油氣田和風力發電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電房,配電站,成為新型的成套變配電裝置,在日常生活中,傳統的箱式變電站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合理利用太陽能,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箱式變電站,對使用者來說是一種巨大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合理利用太陽能轉換成電能,解決現有箱式變電站不能自主發電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設置有機殼,所述機殼內腔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套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右側嚙合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上貫穿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頂部通過第一軸銷活動連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頂部設置有太陽能發電板,所述支撐板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頂部通過第二軸銷活動連接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的頂部與太陽能發電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箱體的左側設置有控制器,所述太陽能發電板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與電機電性連接。
其中,優選地,所述機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旋轉軸的頂部依次貫穿機殼的頂部和隔板,所述隔板的頂部開設有滑槽。
其中,優選的,所述箱體正表面的兩側均通過鉸鏈鉸接有箱門。
其中,優選地,所述箱門上設置有把手。
其中,優選的,所述箱體底部的兩側均通過固定件與支撐腿固定連接,所述兩個支撐腿關於箱體呈中心對稱。
其中,優選的,所述支撐板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杆。
其中,優選地,所述兩個支撐杆關於旋轉軸呈中心對稱,所述支撐杆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與滑槽相適配的滑塊。
其中,優選的,所述旋轉軸的底部通過軸承與機殼內腔的底部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軸的頂部通過軸承與機殼的頂部活動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在箱體上安裝電機、主從齒輪、從動齒輪、旋轉軸、支撐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軸銷、第三支架、第二軸銷、第四支架、太陽能發電板和氣缸,需要使用該太陽發電板時,通過控制器控制電機的運行,電機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旋轉軸旋轉,旋轉軸通過支撐板帶動太陽能發電板旋轉,當需要調節太陽能發電板的傾斜角度時,通過控制器控制氣缸運行,以此達到改變太陽能發電板的傾斜角度,該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結構簡單,具有發電功能,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右視圖;
圖3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中B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中隔板的俯視圖。
圖中:1—箱體,2—機殼,3—旋轉軸,4—從動齒輪,5—支撐杆,6—太陽能發電板,7—支撐板,8—主動齒輪,9—電機箱,10—電機,11—控制器,12—箱門,13—把手,14—支撐腿,15—第四支架,16—第二軸銷,17—第三支架,18—氣缸,19—第二支架,20—第一軸銷,21—第一支架,22—滑塊,23—滑槽,24—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至5所示,一種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包括箱體1,箱體1正表面的兩側均通過鉸鏈鉸接有箱門12,箱門12上設置有把手13,通過在箱門12上安裝把手13,便於使用者打開箱門12,箱體1底部的兩側均通過固定件與支撐腿14固定連接,兩個支撐腿14關於箱體1呈中心對稱,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機殼2,機殼2內腔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箱9,電機箱9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10,電機10的轉軸上套設有主動齒輪8,主動齒輪8的右側嚙合有從動齒輪4,從動齒輪4上貫穿設有旋轉軸3,機殼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隔板24,旋轉軸3的頂部依次貫穿機殼2的頂部和隔板24,旋轉軸3的底部通過軸承與機殼2內腔的底部活動連接,旋轉軸3的頂部通過軸承與機殼2的頂部活動連接,隔板24的頂部開設有滑槽23,旋轉軸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7,支撐板7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杆5,兩個支撐杆5關於旋轉軸3呈中心對稱,通過在支撐板7的底部安裝支撐杆5,增加支撐板7的穩定性,避免傾斜,支撐杆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與滑槽23相適配的滑塊22,通過在隔板24上開設滑槽23,在支撐杆5的底部安裝滑塊22,方便支撐杆5旋轉。
本實施例中,支撐板7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架21,第一支架21的頂部通過第一軸銷20活動連接有第二支架19,第二支架19的頂部設置有太陽能發電板6,支撐板7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氣缸18,氣缸1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三支架17,第三支架17的頂部通過第二軸銷16活動連接有第四支架15,第四支架15的頂部與太陽能發電板6的底部固定連接,箱體1的左側設置有控制器11,太陽能發電板6與控制器11電性連接,控制器11與電機10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箱體1上安裝電機10、主從齒輪8、從動齒輪4、旋轉軸3、支撐板7、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19、第一軸銷20、第三支架17、第二軸銷16、第四支架15、太陽能發電板6和氣缸18,實現在需要使用該太陽發電板6的時候,通過控制器11控制電機10的運行,電機10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旋轉軸3旋轉,旋轉軸3通過支撐板7帶動太陽能發電板6旋轉,當需要調節太陽能發電板6的傾斜角度時,通過控制器11控制氣缸18運行,以此達到改變太陽能發電板6的傾斜角度。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是:
通過控制器11控制電機10的運行,電機10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旋轉軸3旋轉,旋轉軸3通過支撐板7帶動太陽能發電板6旋轉,當需要調節太陽能發電板6的傾斜角度時,通過控制器11控制氣缸18運行,以此達到改變太陽能發電板6的傾斜角度。
綜上所述:該智能化太陽能光伏箱式變電站,通過在箱體1上安裝電機10、主從齒輪8、從動齒輪4、旋轉軸3、支撐板7、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19、第一軸銷20、第三支架17、第二軸銷16、第四支架15、太陽能發電板6和氣缸18,合理利用太陽能轉換成電能,解決現有箱式變電站不能自主發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