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與流程
2023-04-26 04:41:02 3

本發明涉及洪水防治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防洪工程建設歷史悠久,工程類型和數量多、分布範圍廣。據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2012-2012年),全國共有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及上河流45203條,總長度為150多萬公裡。流域面積100平方公裡及以上河流22909條,總長度111多萬公裡。共有水庫98002座,總庫容8104多億立方米,其中已建水庫97246座,總庫容8104億立方米,在建水庫756座,總庫容1219億立方米。過閘流量1立方米每秒及以上水閘268476座,橡膠壩2685座,其中在規模以上水閘中,已建水閘96226座,在建水閘793座,分(洩)洪閘7919座,引(進)水閘10970座,節制閘55137座,排(退)水閘17198座,擋潮閘5795座。這些水利工程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受外部暴雨洪水、地震荷載和工程本身結構、材料、地形地質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經常會發生工程險情,例如超標準洪水導致的洪水漫頂、工程結構裂縫或者結合面滲透破壞、塌陷、滑坡、傾倒等。
水利工程一旦出現險情,必須採取應急搶險措施,防止險情的進一步惡化,將工程失事風險降至最低。通過防洪搶險,確保工程防洪安全,這關係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還涉及到社會政治問題,意義十分重大。要遏制洪水災害的發生,除靠正確指揮和充足的人力資源外,高效實用搶險物資產品的應用也是確保防洪搶險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防洪史,在於洪水長期鬥爭中,人們積累了很多防洪搶險技術和經驗,應用於漫頂、管湧、散浸、裂縫、滑坡和崩岸等險情的搶護,所用的技術包括臨時擋水子堤、臨水截滲、反濾圍井、貼坡排水、裂縫和漏洞封堵、護腳固基和壓腳固坡等。常用的防汛物資產品有塊石料、土工布(膜)、編織袋、鉛絲石龍和柳石枕等。隨著現代技術進步,新材料不斷出現,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特別是防汛搶險工作中,新技術材料被大量應用,新產品不斷湧現,例如充水管袋、吸水膨脹袋、裝配式反濾圍井和裝配式防洪板牆等,並在一些搶險工程中得到應用,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鑑於防汛搶險工作的重要性,要求防汛搶險工作務必做到技術可靠、實施高效、應用靈活、行動快速、成本可控。但是從目前的防汛搶險技術手段和物資儲備來看,要達到上述要求仍存在巨大差距,需要不斷加強防汛搶險能力建設,利用現代技術和材料,針對主要工程險情,開發專業水平高、實戰性強、適用範圍廣、可大範圍推廣應用的防汛搶險產品,既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專業單位的歷史使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洪效果好、適用範圍廣的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包括多組連鎖袋單元,每組連鎖袋單元又包括連鎖袋袋體和提拉防風帶,連鎖袋袋體頂端開口,連鎖袋袋體左右兩側的內壁邊緣位置架設有支撐框架,連鎖袋袋體內部沿連鎖袋袋體的延伸方向設置有多個隔離板袋,各隔離板袋內部也放置有支撐框架,各隔離板袋將連鎖袋袋體內部分成多個腔體,連鎖袋袋體頂端前後兩側的邊緣位置間隔設置有多個提拉防風帶,提拉防風帶的一端與連鎖袋袋體連接,提拉防風帶的另一端設置有防風環,多組連鎖袋單元之間依次連接。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支撐框架又包括兩根橫向板和兩根縱向板,橫向板和縱向板都為條形長板,兩根橫向板在豎直方向並排設置,橫向板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兩根縱向板在水平方向並排設置,縱向板的頂端和下部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三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位於上方的橫向板兩端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分別與卡入兩根縱向板頂端的第三固定槽中並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位於下方的橫向板兩端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分別與卡入兩根縱向板下部位置的第四固定槽中並通過自攻螺絲固定連接。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橫向板和縱向板都採用經二次烘乾的松木實木材料製成,其抗彎強度大於13n/mm2,含水量小於18%,橫向板和縱向板都厚度都為32mm。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連鎖袋袋體左右兩側的外壁邊緣設置有密封條,密封條採用三元乙丙橡膠製成。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隔離板袋沿豎直方向與連鎖袋袋體的內壁連接,各隔離板袋頂端開口,支撐框架通過開口處放入隔離板袋內部。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連鎖袋袋體前端的右側設置有組間搭接布,連鎖袋袋體前端的左側設置有尼龍搭扣,相鄰連鎖袋袋體之間通過組間搭接布和尼龍搭扣連接,並通過螺栓進行固定。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連鎖袋袋體前端的底部設置有防滲鋪蓋,防滲鋪蓋後端的邊緣與連鎖袋袋體前端的底部邊緣連接,防滲鋪蓋前端向外部延伸鋪設於地面上。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其中所述提拉防風帶採用滌綸材質製成。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的裝卸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運輸和卸車;
步驟S2:展開和連接,將多組連鎖袋單元通過人工或者車輛拖拽的方式在需要加高的堤防頂部展開,通過固定防風環使連鎖袋單元固定在地面上,多組連鎖袋單元依次連接,使用機械裝載設備填裝至連鎖袋單元高度的1/3時,人工輔助攤平踩實填料;
步驟S3:拆除,將連鎖袋單元完全破碎,填料和連鎖袋單元分離後,將連鎖袋單元清運到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的裝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S3中,多組連鎖袋單元之間通過尼龍搭扣、組間搭接布和螺栓進行連接。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多組連鎖袋單元相互連接,根據堤頂長度的不同選取不同數量的連鎖袋單元,組合方便,可調控性大。連鎖袋單元的連鎖袋袋體採用高強度改性聚丙烯機織有紡基材熱熔符合PP膜製成,抗老化能力強,同時又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線、強度高和不透水的特點,滿足防洪子堤的要求,同時又適於長期使用和存放。存放時摺疊放置,佔用空間小,使用時通過支撐框架進行支撐,並裝入填料,能夠滿足迅速加高堤防降低漫頂風險的需求。連鎖袋袋體上設置有提拉防風帶,在風大時能夠對連鎖袋袋體進行有效的加固,大大增加了穩定性。裝卸過程方便快捷,適於緊急防洪搶險情況下使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中支撐框架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的立體圖,包括多組連鎖袋單元,每組連鎖袋單元又包括連鎖袋袋體1、防滲鋪蓋2和提拉防風帶4,連鎖袋袋體1為頂端開口的長方體形結構,連鎖袋袋體1內側的邊緣位置設置有支撐框架3,通過支撐框架3對連鎖袋袋體1進行定型和加固,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中支撐框架的組裝示意圖,支撐框架3又包括兩根橫向板9和兩根縱向板10,橫向板9和縱向板10都為條形長板,橫向板9和縱向板10都厚度都為32mm,兩根橫向板9在豎直方向並排設置,橫向板9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兩根縱向板10在水平方向並排設置,縱向板10的頂端和下部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三固定槽13和第四固定槽14,位於上方的橫向板9兩端的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分別與卡入兩根縱向板10頂端的第三固定槽13中並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位於下方的橫向板9兩端的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分別與卡入兩根縱向板10下部位置的第四固定槽14中並通過自攻螺絲固定連接。橫向板9和縱向板10都採用經二次烘乾的松木實木材料製成,其抗彎強度大於13n/mm2,含水量小於18%。連鎖袋袋體1左右兩側的外壁邊緣設置有密封條,密封條採用三元乙丙橡膠製成。連鎖袋袋體1內部沿連鎖袋袋體1的延伸方向設置有多個隔離板袋7,隔離板袋7沿豎直方向設置,隔離板袋7內部也設置有支撐框架3,隔離板袋7頂端開口,支撐框架3通過開口處放入隔離板袋7內部,隔離板袋7的邊緣與連鎖袋袋體1的內壁連接,各隔離板袋7將連鎖袋袋體1內部分成多個小空間腔體。連鎖袋袋體1前端的右側邊緣位置與長方形組間搭接布6的左側邊緣連接,連鎖袋袋體1前端的左側位置沿豎直方向設置有長條形尼龍搭扣5,尼龍搭扣5與連鎖袋袋體1前端的左側邊緣位置的距離與組間搭接布6左側邊緣到右側邊緣的距離相等。連鎖袋袋體1前端的底部設置有長方形防滲鋪蓋2,防滲鋪蓋2後端的邊緣與連鎖袋袋體1前端的底部邊緣連接,防滲鋪蓋2前端向外部延伸鋪設於地面上。連鎖袋袋體1頂端前後兩側的邊緣位置間隔設置有多個提拉防風帶4,提拉防風帶4採用滌綸材質製成,提拉防風帶4的一端與連鎖袋袋體1連接,提拉防風帶4的另一端設置有防風環8,通過對防風環8進行固定可將連鎖袋袋體1固定在地面上,連鎖袋袋體1的前端為迎水面,連鎖袋袋體1的後端為背水面。多組連鎖袋單元之間依次連接,每組連鎖袋單元右側的組間搭接布6與相鄰連鎖袋單元左側的尼龍搭扣5連接,相鄰兩組連鎖袋單元之間的支撐框架3之間通過螺栓進行固定連接,保證各組連鎖袋單元連接後形成一個整體。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連鎖袋袋體1、防滲鋪蓋2、組間搭接布6和隔離板袋7都採用土工複合材料製成,進一步的採用北京嵐和永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1年研製成功的高強度改性聚丙烯機織有紡基材熱熔符合PP膜製成,該種材料抗老化能力強,保存壽命能夠達到20年以上,而各種物理性能不會有較大衰減,而且該種材料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線、強度高、不透水等特點。
在漫頂搶險過程中,將各組連鎖袋單元順堤頂軸線方向展開,根據多需的連鎖袋單元的數量,將各組連鎖袋單元連接成整體,然後向各組連鎖袋單元的連鎖袋袋體1內部裝填的填料為土料、砂料、砂礫石或者卵石等不同的填料,還可向連鎖袋袋體1內部充灌泥漿或者水,形成擋水子堤。汛期堤頂常有大風,為防止為填料時大風將連鎖袋單元吹離工作位置,需要將提拉防風帶4固定在地面。各組連鎖袋單元的顏色採用白色,這種顏色不宜令人產生緊張焦躁的情緒,有利於保證搶險救援人員更加鎮靜。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的裝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運輸和卸車:使用小型卡車將多組連鎖袋單元運輸至現場,使用叉車將各組連鎖袋單元從運輸車輛上卸車至指定展開位置。
步驟S2:展開和連接:將多組連鎖袋單元通過人工或者車輛拖拽的方式在需要加高的堤防頂部展開。使用木釘穿過連鎖袋單元上的防風環8,將木釘釘入地面內,對連鎖袋單元進行固定。多組連鎖袋單元依次連接,相鄰連鎖袋單元之間通過尼龍搭扣5、組間搭接布6和螺栓進行連接。使用大型裝載設備進行填裝,需要有人工輔助配合填裝,保證邊角位置填料均勻。為防止填裝時出現空隙或者不密實等現象出現,使用機械裝載設備填裝至高度的1/3時,人工輔助攤平踩實填料,令填料均勻密實的填至邊角位置。
步驟S3:拆除:採用破壞式拆除方式,將連鎖袋單元完全破碎,填料和連鎖袋單元分離後,將連鎖袋單元清運到垃圾填埋場等地點集中處理。
本發明裝配式防洪子堤連鎖袋及其裝卸方法,多組連鎖袋單元相互連接,根據堤頂長度的不同選取不同數量的連鎖袋單元,組合方便,可調控性大。連鎖袋單元的連鎖袋袋體1採用高強度改性聚丙烯機織有紡基材熱熔複合PP膜製成,抗老化能力強,同時又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線、強度高和不透水的特點,滿足防洪子堤的要求,同時又適於長期使用和存放。存放時摺疊放置,佔用空間小,使用時通過支撐框架3進行支撐,並裝入填料,能夠滿足迅速加高堤防降低漫頂風險的需求。連鎖袋袋體1上設置有提拉防風帶4,在風大時能夠對連鎖袋袋體1進行有效的加固,大大增加了穩定性。裝卸過程方便快捷,適於緊急防洪搶險情況下使用。本發明結構簡單、防洪效果好、適用範圍廣,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