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方法與流程
2023-04-25 09:37:06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被清洗物進行清洗的洗滌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在填充有包含水、石油系溶劑或者有機系溶劑等在內的清洗液的洗滌槽內對被清洗物進行清洗的洗滌裝置。
背景技術:
對於以往的洗滌裝置,廣泛普及有以下這樣的洗滌裝置,即,具備沿水平方向或者自水平方向傾斜的方向(以下,簡稱為「水平傾斜方向」)形成旋轉軸的洗滌槽。具備沿水平方向或者水平傾斜方向形成旋轉軸的洗滌槽(滾筒)的洗滌裝置通過使洗滌槽旋轉,從而利用在洗滌槽的內壁面上突出設置的擋板(葉片)使被清洗物向洗滌槽的上側移動,之後使該被清洗物因自重而落下。該被清洗物落下後,在因與洗滌槽的內壁面之間的碰撞所產生的衝擊力的作用下,使被清洗物被清洗(摔洗方式)。
另一方面,本申請人提出了如下這樣的洗滌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洗滌裝置(參照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即:將清洗液填充於在中心軸線處於水平方向的洗滌槽的內部設置的殼體(水槽)內,通過使洗滌槽(滾筒)旋轉,從而對收納於洗滌槽內的被清洗物以使其在清洗液中漂浮的方式進行清洗。對於上述專利文獻中的洗滌裝置,分別通過使在內壁面設有沿周向連續的凹凸的洗滌槽旋轉,從而利用洗滌槽的內壁面側的清洗液產生與洗滌槽的內壁面的每個凹凸相應的渦流。該渦流沿著洗滌槽的內壁面連續地形成,從而在洗滌槽內的清洗液產生沿著洗滌槽的旋轉的較大的流動。這樣產生的渦流和較大的流動對被清洗物施加影響,因此,被清洗物以漂在洗滌槽內的方式漂浮擴展開。因此,不僅被清洗物的與清洗液接觸的接觸面擴大,而且清洗液向被清洗物的滲透力得到提高,結果提高了清洗液針對被清洗物的汙漬的清洗效果。
該旋渦狀的旋流形成於各凹部,從而使填充到殼體內的清洗液在洗滌槽的徑向上呈大致同心圓狀並以不同的流速流動,在洗滌槽的徑向上形成壓力分布。針對洗滌槽的徑向而形成的壓力分布使被清洗物在洗滌槽內漂浮,因此結果是,使在清洗液中漂浮起來的被清洗物擴展開,促進清洗效果,並且能夠防止被清洗物的損傷。以下,對於上述各專利文獻中的洗滌裝置的清洗方式,稱之為「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
此外,在專利文獻4中提出了以下的方案,即,通過根據被清洗物的種類來改變向洗滌槽內供給的清洗液的液位,從而對於比重較小的被清洗物等也能夠進行適當的清洗。另外,在專利文獻5中提出了以下的方案,即,根據被清洗物的種類來決定向洗滌槽內供給的清洗液的液位,並根據該清洗液的液位來對摔洗方式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進行切換。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585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227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264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1-115249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2-24465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由這樣的洗滌裝置進行的洗滌所採用的清洗液被分類成:水或者將表面活性劑混入到水中而得到的溶劑等的水系清洗液、石油系溶劑或者有機系溶劑等非水系清洗液。在利用了水系清洗液的情況下,儘管能夠將附著於被清洗物的水溶性的汙漬清洗掉,但是根據被清洗物的布料、纖維的不同,會發生被清洗物收縮、硬化或者受到損傷的情況,因此導致清洗後的被清洗物的狀態變差。另一方面,在利用了非水系清洗液的情況下,儘管能夠避免如水系清洗液那樣導致被清洗物損傷的隱患,但是無法可靠地對水溶性的汙漬進行清洗。
但是,利用在專利文獻1~5等中由申請人提出的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能夠使由水系清洗液引起的被清洗物的布料、纖維的收縮、硬化難以發生,進而能夠防止其損傷。此外,作為清洗液,由於即使不使用有機系溶劑、石油系溶劑也能夠去除汙漬,因此能夠實現對環境友好的洗滌方法。
對於專利文獻5的洗滌裝置,根據被清洗物的種類來決定是採用摔洗方式還是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並與其相適合地決定清洗液的液位。但是,如果針對相同的清洗物能夠既採用摔洗方式又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那麼能夠進一步期待使汙漬脫落。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研究所得到的,提供一種洗滌方法,通過針對相同的清洗物既採用摔洗方式又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能夠利用較短時間的洗滌動作來提高去汙漬效果。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一種洗滌裝置中,具有:洗滌槽,其藉助處於自鉛垂方向偏向水平方向的方向上或者處於水平方向上的旋轉軸進行旋轉,並且能在內部收納被清洗物;殼體,其覆蓋該洗滌槽,並且能向該殼體內供給清洗液;凹凸曲面,其設於所述洗滌槽的內壁面上,並且在所述洗滌槽的徑向上凹凸;以及至少1個擋板,該至少1個擋板從所述洗滌槽的內壁面朝向所述洗滌槽的徑向凸設,並且該至少1個擋板的沿著所述洗滌槽的徑向的高度大於所述凹凸曲面的凸部的高度,該洗滌裝置的洗滌方法的主要特徵在於,作為被清洗物的清洗工序,具有第1清洗工序和第2清洗工序,在該第1清洗工序中,使被清洗物漂浮在供給到所述洗滌槽的清洗液中並進行清洗,在該第2清洗工序中,在液位比在所述第1清洗工序中供給到所述洗滌槽的清洗液的液位低的清洗液中,利用所述擋板攪拌被清洗物並進行清洗,一邊使所述洗滌槽旋轉,一邊在所述第1清洗工序和所述第2清洗工序之間使所述清洗液的液位連續或者非連續地增加或減少。
發明的效果
採用本發明,能夠通過針對相同的清洗物既採用摔洗方式又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來提高被清洗物的去汙漬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洗滌方法所使用的洗滌裝置的結構的概略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在圖1的洗滌裝置的殼體內設置的洗滌槽的結構的概略立體圖。
圖3是洗滌槽的與圖2所示的洗滌槽的旋轉軸垂直的方向上的概略剖視圖。
圖4是表示洗滌裝置的配管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的概略結構的框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洗滌方法中的洗滌槽的液位變化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洗滌方法中的洗滌槽的液位變化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洗滌方法中的洗滌槽的液位變化的一個例子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洗滌方法所使用的洗滌裝置的結構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表示圖1的洗滌裝置中的洗滌槽的結構的概略立體圖。此外,圖3是洗滌槽的與圖2所示的洗滌槽的旋轉軸垂直的方向上的概略剖視圖。此外,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洗滌裝置的配管系統的概略和控制系統的概略的框圖。
(1)洗滌裝置的結構
圖1所示的洗滌裝置包括:殼體1,清洗液能夠被供給到該殼體1的內部;洗滌槽2,其呈圓筒形狀,且設置於該殼體1的內部;門部3,其用於覆蓋將殼體1的前表面側開口地設置的被清洗物的投入口11;旋轉軸4,其貫穿殼體1並連接於洗滌槽2;以及驅動機構5,其通過旋轉軸4來傳遞旋轉力,從而使洗滌槽2旋轉。圖1所示的殼體1以及洗滌槽2分別以其中心軸線自鉛垂方向朝向水平方向傾斜的圓筒形狀構成。即,洗滌裝置2能將處於水平方向或者水平傾斜方向的中心軸線作為旋轉軸而在殼體1內旋轉。需要說明的是,殼體1不限於具有與洗滌槽2呈同心圓狀的截面的圓筒形狀,只要其形狀能夠供洗滌槽2在殼體1的內部自由旋轉即可。
如圖1所示,門部3具有突起部,該突起部的一部分能從投入口11插入於殼體1內,在利用門部3關閉投入口11時,通過使門部3的突起部嵌入於投入口11,從而利用門部3密封殼體1,以防止清洗液洩漏到外部。此外,門部3也可以具有由玻璃、亞克力板等透明構件構成的窗部,使得在關閉殼體1時操作者能夠對殼體1的內部情況進行確認。由此,操作者能夠用肉眼對供給到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量、清洗過程中的被清洗物的狀況等進行確認。驅動機構5既可以由具有旋轉軸4的電動機構成,也可以由間接地使旋轉軸4旋轉的電動機和用於將電動機的旋轉向旋轉軸4傳遞的帶輪以及帶構成。此外,由於該驅動機構5設置於殼體1的外部,因此,旋轉軸4插入於殼體1並與洗滌槽2連接。因此,殼體1設有供該旋轉軸4插入的軸承部。該軸承部具有密封構造,使得殼體1內的清洗液不會洩漏到外部。
下面,參照圖2~圖4,對這樣構成的洗滌裝置中的洗滌槽2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其旋轉軸處於水平方向或者水平傾斜方向的洗滌槽2呈具有在一底面開口的開口部21的筐形狀。洗滌槽2的內壁面具有:凹凸曲面22,其在相對於洗滌槽2的旋轉軸垂直的截面上呈在圓周方向上連續的凹凸形狀;狹縫23,其將洗滌槽2的旋轉軸的方向作為長度方向進行開口;以及擋板25,其設置於凹凸曲面22的局部上。並且,如圖3所示,沿著洗滌槽2的內壁面的、相對於洗滌槽2的旋轉軸垂直的截面中的圓周方向,凹凸曲面22與狹縫23交替形成。需要說明的是,在圖2中,狹縫23等間隔地設置,在各個狹縫23之間形成凹凸曲面22,但也可以是,以不同的間隔設置狹縫23並在各個狹縫23之間形成凹凸曲面22。
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構成的凹凸曲面22由曲面形成,該曲面是通過使相對於洗滌槽2的旋轉軸垂直的凹凸形狀的截面沿著洗滌槽2的旋轉軸方向連續而成的。即,將洗滌槽2的旋轉軸方向作為各自的長度方向的凹部22a以及凸部22b,沿著與洗滌槽2的旋轉軸垂直的圓周方向交替地連續形成,從而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構成凹凸曲面22。此外,狹縫23從洗滌槽2內壁朝向外壁地貫穿洗滌槽2,因此,利用該狹縫23,使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排出到殼體1與洗滌槽2之間的區域,並且使殼體1與洗滌槽2之間的區域內的清洗液流入洗滌槽2內。
另外,在圖2的結構中,以洗滌槽2的旋轉軸方向作為長度方向地使狹縫23開口,但也可以是,由相對於洗滌槽2的旋轉軸方向排列的多個孔形成。此外,也可以是,該狹縫23不僅設於洗滌槽2的成為周面的內壁面,還設於與開口面21相對的底面上。或者,也可以構成為在殼體1與開口面21之間設置間隙。並且,也可以僅在殼體1與開口面21之間或者底面上設置狹縫23。此外,對於洗滌槽2的結構,也不限於在其內壁面交替地形成凹凸曲面22和狹縫23的結構,還可以是以下這樣的結構,即,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的整個周面上形成凹凸曲面22,並且在凹部22a的局部設有狹縫23。
此外,擋板25以夾在兩個凹部22a之間的方式設置在凹凸曲面22的局部上,並且具有以在洗滌槽2的徑向上高度大於凸部22b的方式突起的結構。並且,擋板25與凸部22b同樣地呈使從洗滌槽2的內壁朝向旋轉軸突起的截面形狀沿著洗滌槽2的旋轉軸連續的形狀。此外,擋板25既可以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上設有多個,也可以僅設置1個。此外,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上設置多個擋板25的情況下,優選的是,擋板25沿著洗滌槽2的周向等間隔地設置。另外,在圖2以及圖3中,3個擋板25凸設於洗滌槽2的內壁面上,但擋板25隻要設置1個以上即可,擋板25的個數不限定於3個。
在這樣構成的洗滌槽2中,在洗滌槽2的周向上,凹部22a和凸部22b交替地形成於凹凸曲面22上,擋板25代替凸部22b地設置。此時,通過使凹部22a的底部、凸部22b的頂部以及凹部22a和凸部22b之間的連接部各自的形狀變化平緩,從而使凹凸曲面22的周向截面的曲線平滑。由此,在凹凸曲面22沿著洗滌槽2的周向旋轉時,在凸部22b針對凹部22a的內側流體形成流動時,能夠抑制對該流動施加的擾亂。該凹凸曲面22既可以在洗滌槽2的周向上以相同的寬度形成,也可以形成為其沿著洗滌槽2的周向的寬度不同。另外,也可以是,該凹凸曲面22由彎曲的薄壁金屬板形成,並安裝於設有狹縫23的圓筒筐狀的洗滌槽2的內壁面。
此外,如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洗滌裝置在殼體1的上部具有用於向殼體1供給清洗液的供液流路12和用於進行殼體1內的空氣的排氣及吸氣的空氣流路13,並且,在殼體1的下部具有用於從殼體1排出清洗液的排液流路14,還具有用於對供給到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液位進行計測的液位計測用配管15以及壓力傳感器16。並且,該洗滌裝置具有用於控制從供液流路12供給的清洗液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閥17、用於控制從排液流路14排出的清洗液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閥18、用於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的操作部19以及用於指定閥開度並對流量控制閥17、18分別進行開閉控制的控制部20。
此時,液位計測用配管15在比洗滌槽2的中心軸線低的位置連接於殼體1,並且成為彎向鉛垂方向的結構。在該液位計測用配管15的與連接於殼體1的一側相反的那一側的端部,且是在鉛錘方向上比洗滌槽2的最上方位置高的位置,設置有用於測量液位計測用配管15內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16。供給到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一部分會流入到如上所述那樣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6的液位計測用配管15,液位計測用配管15中的清洗液的鉛垂方向上的液位與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液位處於同一高度位置。並且,壓力傳感器16通過測量液位計測用配管15內的空氣壓力來測量液位計測用配管15內的清洗液的液位,因此能夠測量與液位計測用配管15的液位處於同一高度的殼體1內的液位。
對於這樣構成的洗滌裝置,控制部20接收基於由操作部19接受的操作內容的信號,並且,與操作部19的操作內容相應地,基於來自壓力傳感器16的信號,來設定流量控制閥17、18各自的閥開度。即,當操作者操作操作部19並輸入要洗滌的被清洗物的內容時,控制部20根據投入到洗滌槽2的被清洗物的內容來算出向殼體1內供給的清洗液的液位。然後,控制部20基於來自壓力傳感器16的信號所示的液位,控制流量控制閥17、18的閥開度使其成為最合適的開度,以保持算出的清洗液的液位。
另外,在上述結構的洗滌裝置中,供液流路12既可以設置於殼體1上部中的與洗滌槽2重疊的區域,也可以設置於殼體1上部中的不與洗滌槽2重疊的位置。此外,供液流路12既可以沿著與洗滌槽2的中心軸線平行的方向構成有多條流路,也可以形成有1條流路。此外,作為用於測量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液位的液位傳感器,做成使用了液位計測用配管15和壓力傳感器16的結構,但也可以像通過測量靜電容量、電阻來測量液位的結構那樣,是其他的結構。
此外,儘管沒有圖示,但也可以與專利文獻3同樣地,設置用於對從排液流路14排出的清洗液進行再生處理的廢液處理部,並且設置用於使利用廢液處理部再生處理後的清洗液流入供液流路12從而使殼體1的清洗液循環的泵。另外,也可以與專利文獻3同樣地,設置用於暫時儲存要供給到殼體1內的清洗液的容器。此外,也可以與專利文獻3同樣地,在空氣流路13上設置用於防止殼體1內的清洗液洩漏到外部的空氣閥,在設置有上述容器的情況下,空氣流路13可以與容器相連接。
(2)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
這樣構成的洗滌裝置能夠通過調節供給到洗滌槽2的清洗液的量,來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和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下面,首先簡單說明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在上述結構的洗滌裝置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時,首先,控制部20向流量控制閥17、18發出控制信號,打開流量控制閥17並且關閉流量控制閥18。由此,利用供液流路12向殼體1供給清洗液,直到被清洗物所投入的洗滌槽2浸漬於清洗液中。然後,控制部20從壓力傳感器16接收電信號,確認清洗液相對於洗滌槽2而言的液位,並判定清洗液相對於洗滌槽2的液位是否為與利用操作部19輸入的被清洗物的內容相應地設定的液位。
另外,在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的情況下,可以將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在如下區間,即,在成為洗滌槽2的中心軸線以上的高度位置和比洗滌槽2的最上方位置高的高度位置(用清洗液完全填滿洗滌槽2的狀態下的高度)之間。此時,當指定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時,基本上可以設定清洗液的液位以用清洗液完全填滿洗滌槽2。並且,在如比重較小的羽絨服等那樣是浮力較大地作用的被清洗物的情況下,可以例外地將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低,設為洗滌槽2沒有被清洗液完全填滿的狀態,以在洗滌槽2的上部形成空氣層。
像這樣,當控制部20確認到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成為足以使被清洗物漂浮的液位時,控制部20通過使驅動機構5驅動從而開始洗滌槽2的旋轉。由此,通過使洗滌槽2在殼體1內的清洗液中旋轉,從而使洗滌槽2內的被清洗物在清洗液中一邊漂浮一邊擴展開,能夠進行利用清洗液實現的清洗或者漂洗。需要說明的是,在執行漂洗的情況下,供給漂洗用的水來代替清洗液。此時,控制部20通過在使未圖示的泵驅動的同時,調節流量控制閥17、18各自的開度,從而使清洗液相對於洗滌槽2進行循環。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20在確認到清洗液填充到殼體1內時,將流量控制閥17、18都關閉,在不使清洗液循環的情況下使洗滌槽2旋轉來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
此時,相對於填充到洗滌槽2的清洗液,形成基於凹凸曲面22的旋轉的、來自洗滌槽22內壁面側的流動。然後,從洗滌槽22內壁面側產生的清洗液的流動朝向洗滌槽2的旋轉軸蔓延,從而在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產生壓力分布。該清洗液中的壓力分布、浮力作用於被清洗物,從而被清洗物在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中表現出其自身一邊擴展開一邊在無重力狀態下遊泳的舉動,實現清洗或者漂洗。此外,由於能夠在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中形成流速不同的層從而形成壓力分布,因此,清洗液中的被清洗物在移動到洗滌槽2的內壁面側的情況下,表現出受到了清洗液的快速流動的影響的舉動。
即,在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中,除了旋轉方向上的較大的流動以外,還存在由凹凸曲面22形成的渦流。因此,利用該清洗液的流動,不僅能夠防止被清洗物相對於洗滌槽2的內壁面的碰撞,還能夠強制地使被清洗物向旋轉軸側移動。此外,因清洗液的流速不同而在清洗液中形成壓力分布,因此受到各層的流速影響的被清洗物在清洗液中浮起並擴展開。由此,被清洗物與清洗液的液體分子接觸的面擴大,因此不僅提高由清洗液實現的清洗以及漂洗的效果,而且減輕基於清洗液的流動的扭轉、向洗滌槽的碰撞等而對被清洗物造成的負擔,因此能夠降低由清洗導致的損傷。
(3)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
接著,下面簡單說明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與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的情況同樣,控制部20發出控制信號,打開流量控制閥17並且關閉流量控制閥18,從而利用供液流路12向殼體1內供給清洗液。之後,控制部20從壓力傳感器16接收電信號,當確認到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的液位達到與利用操作部19輸入的被清洗物的內容相應地設定的液位時,控制部20發出控制信號,關閉流量控制閥17、18。然後,控制部20使驅動機構5驅動,從而開始洗滌槽2的旋轉。
在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中,用於開始洗滌槽2的旋轉的液位如被設定成比洗滌槽2的旋轉軸低等情況,像這樣,與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的情況相比,將該液位設定得較低。並且,在能充分得到摔洗方式的清洗效果的情況下,將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低。另一方面,在對不適合採用摔洗的清洗物進行清洗的情況下,也可以將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高,並基於搓洗的效果進行清洗。此外,在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中,以與投入到洗滌槽2的被清洗物的量(容積或者重量)相應的值來設定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即,在投入到洗滌槽2的被清洗物較多的情況下,將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高,在投入到洗滌槽2的被清洗物較少的情況下,將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低。
然後,通過如上述那樣使洗滌槽2旋轉,從而開始對被清洗物的清洗或者漂洗。此時,利用洗滌槽2的旋轉,使從洗滌槽2的內壁面突起的擋板25旋轉,因此,洗滌槽2中的下部的被清洗物被擋板25提起到較高位置。然後,被擋板25提起到洗滌槽2上部的被清洗物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洗滌槽2的下部落下。這樣一來,通過擋板25旋轉,從而攪拌洗滌槽2內的被清洗物。此時,在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被設定得較低的情況下,被攪拌的被清洗物因落下而與洗滌槽2的內壁面碰撞,從而實現摔洗的清洗。另一方面,在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被設定得較高的情況下,被清洗物以沿著洗滌槽2內的內壁面滾動的方式在清洗液中被攪拌,因此,實現搓洗的清洗。
在執行該摔洗方式的清洗時,由於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設有凹凸曲面22,因此,向洗滌槽2的內壁面落下、或者沿洗滌槽2的內壁面滾動的被清洗物會碰撞到凹凸曲面22中的凸部22b的頂部。由於該凸部22b的頂部如上述那樣由平緩的曲面構成,因此,能夠抑制向洗滌槽2的內壁面落下或者沿洗滌槽2的內壁面滾動的被清洗物的損傷。
需要說明的是,可以將擋板25的形狀設為在洗滌槽2的較低位置攪拌被清洗物的形狀,從而能夠始終進行基於搓洗效果的清洗或者漂洗,反之,也可以將擋板25的形狀設為在洗滌槽2的較高位置攪拌被清洗物的形狀,從而能夠始終進行基於摔洗效果的清洗或者漂洗。此外,在進行摔洗方式的清洗的情況下,如上述那樣,關閉流量控制閥17、18從而不使清洗液相對於洗滌槽2循環,但也可以與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情況同樣地,通過調節流量控制閥17、18的開度並且使未圖示的泵驅動,從而使清洗液相對於洗滌槽2循環。
無論是上述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還是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對於進行被清洗物的清洗、漂洗時的洗滌槽2的旋轉,可以在規定時間內連續地僅進行恆定方向上的旋轉,也可以針對每一段規定時間都斷續地進行恆定方向上的旋轉。即,既可以使洗滌槽2在恆定時間內連續地向正轉方向(或者反轉方向)旋轉,也可以反覆進行使洗滌槽2向正轉方向(或者反轉方向)旋轉的旋轉期間和洗滌槽2停止旋轉的停止期間,直到經過了恆定期間為止。
此外,在斷續地進行用於清洗、漂洗的洗滌槽2的旋轉的情況下,也可以是,針對每次斷續地開始的旋轉,都將其旋轉方向切換為相反方向。即,也可以是,反覆進行使洗滌槽2旋轉的旋轉期間和洗滌槽2停止旋轉的停止期間,直到經過了恆定期間為止,並且,針對每個旋轉期間都將洗滌槽2的旋轉方向在正轉方向和反轉方向之間進行切換。此時,也可以是,沒有停止期間,每經過恆定時間就將旋轉方向切換為相反方向。此外,在如摔洗方式那樣為液位較低的情況下,也可以是,在切換旋轉方向時,使洗滌槽2擺動以使被清洗物在洗滌槽2的內壁面上滾動,從而執行基於搓洗效果的清洗或者漂洗。
另外,對於如上述那樣執行清洗以及漂洗的洗滌裝置,清洗時供給的清洗液是水系和非水系中的任一者均可。並且,作為水系清洗液,可以使用水、或者向水中調配了表面活性劑而成的清洗液等。利用該水系清洗液,能夠清洗水溶性的汙漬。此外,在調配了表面活性劑的情況下,由於該表面活性劑進行化學反應,因此還能夠清洗油性的汙漬。另一方面,作為非水系清洗液,可以使用石油系(碳化氫系)溶劑或者有機系溶劑等。該非水系清洗液主要能夠清洗油性的汙漬,此外,與水系清洗液相比具有乾燥性良好的特性。
(4)排水處理
當控制部20通過測量清洗液的汙漬狀況、清洗時間等,確認到上述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和摔洗方式中的任一者的清洗動作已結束時,控制部20使驅動機構5停止工作從而停止洗滌槽2的旋轉,並且打開流量控制閥18。另外,在利用未圖示的泵使清洗液循環時,控制部20還使泵的動作停止。由此,洗滌槽2的旋轉停止,並且殼體1內的清洗液從排液流路14排出,因此,打開門部3,能夠從洗滌槽2取出清洗後的被清洗物。期望的是,對於像這樣在清洗動作完成後從殼體1排出的清洗液,對其實施過濾、化學處理等再生處理,再向外部排出。
(5)清洗動作的設定
通過操作操作部19並輸入被清洗物的種類、重量等,從而使控制部20決定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以及摔洗方式中的哪一清洗方式,同時自動設定與其相應的液位。此時,作為操作部19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重量傳感器等。即,通過利用重量傳感器來測量被清洗物的重量,從而例如使控制部20能夠自動設定摔洗方式中的液位。此外,關於被清洗物的種類,既可以由操作者通過操作操作部19的按鍵等來輸入,也可以利用操作部19讀取被清洗物附帶的IC標籤、條形碼等所存儲的信息。此外,關於清洗方式和液位,也可以不由控制部20自動設定,而是由操作者通過操作操作部19來設定。
此外,控制部20如上述那樣採用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以及摔洗方式中的任一清洗方式,控制利用清洗液對被清洗物進行的清洗動作,之後進行用於自被清洗物去掉清洗液的洗滌劑的漂洗。此時,例如在要求較高程度的漂洗效果時,控制部20也可以根據對操作部19的操作來控制洗滌槽內的水位,以能夠進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動作的方式執行對被清洗物的漂洗。此外,例如在要求節水效果時,可以根據對操作部19的操作來控制洗滌槽內的水位,以能夠進行摔洗方式的動作的方式執行對被清洗物的漂洗。
如此一來,能夠分別設定清洗所採用的清洗方式和漂洗所採用的清洗方式,因此,能夠根據被清洗物的種類、使用者的期望,對清洗以及漂洗各自的最合適的清洗方式進行組合。此外,為了使清洗、漂洗的效果更好,能夠以如下方式分別實施清洗以及漂洗,即,以將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和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組合後的多個循環來實施。
圖5~圖7表示將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動作和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組合後的清洗的例子。各圖中的縱軸h表示洗滌槽2的液位,橫軸t表示清洗時間、即洗滌槽2的旋轉時間。此外,表示裝滿的附圖標記hf表示的是比洗滌槽2的最上方位置高的高度,即用清洗液將洗滌槽2完全填滿的狀態的高度。
在圖5中,供給到洗滌槽2的清洗液的液位被設定得較低,以從摔洗方式的清洗動作開始清洗,清洗液的液位的值為h1。首先,在從開始到t1的期間進行摔洗方式的清洗,接著,一邊使洗滌槽2旋轉一邊在從t1到t2的期間連續增加清洗液。由此,使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從h1連續地增加到hf。
如上述那樣,一邊使洗滌槽2旋轉一邊連續增加清洗液的液位,由此,從摔洗方式的清洗工序(摔洗清洗工序)變化到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工序(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在該情況下,如上述那樣,根據清洗液的液位,從摔洗清洗工序自動切換到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根據其中間的液位,經由上述搓洗工序來實現摔洗方式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中間的清洗動作。可以認為這是被清洗物一邊上下運動一邊漂浮起來的狀態(將其稱為蝴蝶洗)。通過將這樣的清洗動作添加於工序中,能夠期待提高去掉被清洗物的汙漬的效果。
然後,在從t2到t3的期間進行虛擬無重力清洗方式的清洗,接著,在從t3到t4的期間,排出清洗液使其減少,使洗滌槽2中的清洗液的液位從hf連續地減少到0。由此,從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經由搓洗工序到達摔洗清洗工序,因此能夠進一步去掉汙漬。
在圖5的例子中,在從t4到t5的期間,清洗液的液位成為0(將清洗液全部排出)。像這樣在清洗液的量為0的狀態下使洗滌槽旋轉,從而使被清洗物沿凹凸曲面22的表面滾動。由此,在被清洗物由纖維構成的情況下,能夠對被清洗物的布料的縱線和橫線進行整理,能夠得到整理被清洗物的形狀、形態這樣的整形效果。
如以上那樣,通過在摔洗清洗工序和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之間使洗滌槽中的清洗液的液位連續增加或減少,從而不僅執行摔洗清洗工序以及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的清洗,還能夠執行摔洗清洗工序和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之間的蝴蝶洗,以及搓洗,因此使去掉汙漬的效果變得非常高。
此外,在圖5中,在清洗液的量為0的狀態下使洗滌槽旋轉之後,在從t5到t6的期間供給清洗液而使液位連續增加,由此,再次經由摔洗清洗、搓洗、蝴蝶洗到達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在從t6到t7的期間進行虛擬無重力清洗並結束清洗。通過像這樣在摔洗清洗工序和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之間反覆連續地增減清洗液的液位,從而能夠反覆執行不同清洗方式的清洗,因此,去汙漬效果進一步提高。
另外,在使洗滌槽內的清洗液的液位變化來進行清洗的情況下,既可以從摔洗清洗工序或者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開始並以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結束,也可以從摔洗清洗工序或者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開始並以摔洗清洗工序結束。但是,為了對形狀、形態走形的狀態的衣服等被清洗物進行形狀、形態的整理,並縮短清洗工序後的利用熨燙進行整形的時間,優選的是,最終工序是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其原因在於,能夠利用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所具有的整形效果。
另外,如圖5中的實線或者單點劃線所示那樣,洗滌槽2內的清洗液的增減既可以如實線那樣是直線的,也可以如單點劃線那樣是曲線的,只要是連續增減即可。此外,清洗液的增減也可以是在其增減的中途過程暫時停止增減之後再進行增減這樣的非連續的增減。
圖6是表示以下情況的洗滌方法的例子,即:在如比重較小的羽絨服等那樣是浮力較大地作用的被清洗物的情況下,將清洗液的液位設定得較低,以在洗滌槽2的上部形成空氣層。在該情況下,無需用清洗液裝滿洗滌槽,將液位設為h3。圖6示出了在h3和h2的液位之間沿著正弦狀的曲線周期性地增減的例子。
圖7如圖6那樣是無需使清洗液裝滿洗滌槽,將液位設為h5的例子,但是其表示的是以下這樣的例子,即:在執行摔洗清洗工序的液位h4和執行虛擬無重力清洗工序的液位h5之間的被認為進行蝴蝶洗的液位區域,僅在h10~h11的範圍反覆線性地進行清洗液的增減。
附圖標記說明
1 殼體
2 洗滌槽
3 門部
4 旋轉軸
5 驅動機構
11 投入口
12 供液流路
13 空氣流路
14 排液流路
15 液位計測用配管
16 壓力傳感器
17、18 流量控制閥
19 操作部
20 控制部
21 開口部
22 凹凸曲面
22a 凹部
22b 凸部
23 狹縫
25 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