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輪緣加強車輪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02:46 1
專利名稱:一種輪緣加強車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輪,尤其涉及一種卡、客車或小轎車用無內胎車輪的輪輞的形狀構造。
背景技術:
汽車用車輪一般分為有內胎車輪與無內胎車輪兩大類,車輪有輪輞與輪輻組成,輪輞外表裝有輪胎,輪輻與輪輞焊接到一起,輪輻與車軸依靠螺栓連接到一起。無內胎車輪與有內胎車輪相比,由於其節能、安全等優勢在歐美國家普及率已達95%以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高速公路通路裡程的逐年增加,無內胎車輪在我國最近幾年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在替換有內胎車輪。隨著無內胎車輪的大量使用,但其一些弱點也暴露出來,由於無內胎車輪的輪輞的輪緣比有內胎車輪輪緣低,寬度較窄,因此其抗彎曲強度較低,這樣在車輛轉彎或稍符合稍大的情況下,由於輪胎傳遞給車輪輪緣的力很大,就很容易造成輪緣的變形,輪緣變形後造成車輪變形、洩氣等情況時有發生,用戶抱怨,給無內胎車輪的使用帶來一定難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針對以上裝拆輪胎難的問題,提供一種經改進後的寬基無內胎車輪結構。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輪緣加強車輪,包括輪輞,所述輪輞兩端包括呈彎曲狀的輪緣部分,所述輪緣部分外側末端向與其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彎曲形成延伸部分,所述輪緣部分與延伸部分形成水平的S形結構。所述輪緣部分與延伸部分的銜接處呈18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增加了輪緣的寬度,車輪在使用時輪緣部位能經受更大的載荷而不易變形,保障了行駛安全,同時大大減小了輪緣在較大壓力情況下變形而導致的車輪變形、洩氣等情況的發生。
圖I為原有車輪輪輞的斷面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車輪輪輞的斷面結構圖;附圖標記說明1-輪緣部分,2-胎圈座,3-深槽,4-氣門孔,5-延伸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I為原有車輪輪輞斷面結構示意圖。[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車輪輪輞斷面結構圖,車輪輪輞的斷面形狀為一個圓桶型結構,該輪輞兩端凸起的彎曲部分為輪緣部分1,中間部位是深槽3,輪緣部分I與深槽3銜接的斜線部分為胎圈座2、在深槽3的側壁上設有氣門孔4 ;在兩輪緣部分I的外側末端分別向與其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彎曲形成延伸部分5,所述輪緣部分I與延伸部分5形成一水平的S形結構。進一步的,該延伸部分5與輪緣部分I的銜接處呈180°。由於該延伸部分5的設計相當於增加了輪緣寬度,S型的結構使輪緣抗彎曲能力更強,車輪在使用時輪緣部位能經受更大的載荷而不易變形。該輪輞採用現有無內胎輪輞滾壓製造方法,把本結構的輪輞利用滾型機、滾壓模具製造出來,其斷面曲線外表尺寸符合YB/T5227相關標準。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輪緣加強車輪,包括輪輞,所述輪輞兩端包括呈彎曲狀的輪緣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緣部分外側末端向與其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彎曲形成延伸部分,所述輪緣部分與延伸部分形成水平的S形結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輪緣加強車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緣部分與延伸部分的銜接處呈18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緣加強車輪,包括輪輞,所述輪輞兩端包括呈彎曲狀的輪緣部分,所述輪緣部分外側末端向與其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彎曲形成延伸部分,所述輪緣部分與延伸部分形成水平的S形結構。由於該延伸部分的設計相當於增加了輪緣寬度,S型的結構使輪緣抗彎曲能力更強,車輪在使用時輪緣部位能經受更大的載荷而不易變形。
文檔編號B60B21/04GK202368260SQ20112053833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高鑫 申請人:韶關市正星車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