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塢除蚊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9:54:51 1
專利名稱:花塢除蚊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環境防蚊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塢除蚊器。
背景技術:
按蚊叮咬人和動物,傳播惡性瘧疾,是對人類的健康威脅最大的衛生害蟲。現有的 防蚊技術主要是對付成蚊的,例如,在瘧疾高度流行的非州,當地居民用殺蟲劑處理過的蚊 帳避飛蚊,在睡覺時暫時避免叮咬;也有採取對成蚊的隱藏地居室、綠地、牲畜欄噴灑殺蟲 劑的,這雖能迅速滅蚊,暫時防止叮咬,但蚊蟲的繁殖季節長,殺蟲劑用量大,需花費大量資 金,且造成人居環境的汙染加重;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各種滅蚊電器,都是誘滅飛蚊的,都只 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公知,只有控制按蚊的繁殖,才能有效控制瘧疾的傳播流行。按蚊通常 在河塘、溝渠、水田、林下水窪等大型水面產卵繁殖,控制按蚊繁殖的難度極大。現今,尚無 可供實際應用的控制按蚊繁殖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彌補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塢 除蚊器。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是以申請號200710042064. 8的在先發明為基礎再作進一 步改進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於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塢除蚊器,它包括盆體、浮 圈、罩網、誘蟲室、花卉、栽植架、產卵腔室、羽化室、養蟲室、盆底壁、蓋板、蛙穴和固定繩,所 述盆體浸入河塘水裡,該盆體設有細密的網孔,河水可通過網孔滲入盆體內,而盆體內的蚊 子幼蟲無法從網孔逃出;所述浮圈為圓圈形,該浮圈能浮在水面上,該盆體的盆口與浮圈的 底端相連接;該浮圈的上面鋪設有栽植架,該栽植架上植設水生花卉成為花塢。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栽植架上設有罩網,該罩網籠罩下的空間設為誘蟲 室,該誘蟲室內圈囿蛙類,所述罩網設有網孔,其網孔大小隻容許飛蚊和飛蟲飛入,而罩網 內的蛙類無法逃出。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栽植架下面的空間設為羽化室,該羽化室下面的水 體設為養蟲室;該栽植架設有細密的網孔,可為羽化室和養蟲室採光、通氣,而羽化室裡的 成蚊無法從網孔逃出,該栽植架裡摻入自發光材料,夜裡能發光。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栽植架的中央設有產卵腔室,該產卵腔室由前側壁、 活門、豎側壁、後側壁和底壁組成,該產卵腔室的上埠周沿與栽植架相連接,其前側壁豎 立,該前側壁的高度與羽化室的高度相等,該前側壁的底部設有轉軸,該活門通過轉軸掛設 在前側壁的下方,該活門上端面與養蟲室的水面處在同一水平面,該活門的下端面與底壁 相接近,其之間留有縫隙,該縫隙高度l_2cm,該活門的兩個側面的形狀分別與兩邊的豎側 壁的形狀相配且之間留有間隙,該活門可作前後擺動;該底壁的上部與後側壁相連接,其兩 側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相連接,該底壁順著縫隙向下傾斜;該後側壁呈傾斜狀,其兩個側面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相連接;該養蟲室的水面設有浮臺,該浮臺可浮動;該盆底壁上方設 有蓋板,該蓋板與盆底壁之間的空洞設為蛙穴,該蓋板與盆底壁的中央設有連接件,該連接 件的下端連接固定繩,所述固定繩繫於河底的固定樁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浮圈、浮臺可由材質比水輕的材料製成。公知,按蚊幼蟲是浮在水面覓食與呼吸的。白天陽光的烤曬使得河塘的表層水水 溫增高,按蚊幼蟲是無法耐受露天下表層水的高水溫的,而在多水草的水域,由於水草能擋 住且吸收部分陽光,其表層水溫度適中,適宜按蚊幼蟲的生活,因此,雌按蚊喜在有草木遮 蔽的陰涼水裡產卵。根據上述大自然的啟示,在本發明中,該栽植架上植設的花卉能吸引 按蚊飛來栖息,且能以濃密枝葉的遮蔭,使產卵腔室裡的水變得陰涼,符合雌按蚊產卵的條 件。工作時,把該裝置布設在生活住宅區的河塘裡且浮於水面上,所述固定繩繫於河 塘底的固定樁上,河水從盆體上的網孔流進盆體內的養蟲室且經縫隙流入產卵腔室。白天, 按蚊飛入花卉叢中躲藏以避烈日的烤曬,這些飛來的按蚊有部分會被蹲守在花叢下的蛙類 所捕食的,雌蚊飛入產卵腔室內產卵於水中,所孵出的按蚊幼蟲活潑好動,經縫隙遊入養蟲 室覓食與呼吸,花卉的遮蔭使養蟲室的水變得陰涼而符合蚊幼生活的條件,且花卉的根系 伸入水裡,能淨化水質,促進藻類及水中微生物的生長,為蚊幼提供豐富的食餌。蚊幼在養 蟲室化蛹,蛹化成蚊飛入羽化室,因栽植架設有細密的網孔,羽化室的飛蚊無法穿過,其繁 殖鏈被切斷。夜裡,該栽植架裡摻入的自發光材料能發光,飛蚊和飛蟲趨光從罩網的網孔飛 入,可被蹲守在栽植架上的蛙類所捕食的。蛙類還可從栽植架跳入產卵腔室,頂開活門遊入 養蟲室的浮臺蹲守,捕食羽化室的飛蚊;該盆體底部所設的蛙穴可供蛙類夏蜇或冬眠。蛙類也可從養蟲室頂開活門遊入產卵腔室,且從傾斜的後側壁爬到栽植架上捕食 飛蚊和飛蟲;蛙類還可在產卵腔室或養蟲室產卵繁殖幼蛙,有罩網的保護,天敵無法進入侵 害蛙群,新增殖的蛙類可放回到河塘裡捕食野棲的飛蚊,促進生物多樣性防蚊的良性循環。有益效果在瘧疾高度流行的居民住宅區的河塘、農牧區的溝渠或森林公園的水 系等容易孳生按蚊的水面廣泛布設花塢除蚊器,可控制按蚊繁殖,預防瘧疾的傳播。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花塢除蚊器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發明花塢除蚊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沿A-A線的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花塢除蚊器的結構如圖1、圖2所示,它包括盆體13、浮圈6、罩網18、誘蟲 室19、花卉3、栽植架17、產卵腔室2、羽化室4、養蟲室8、盆底壁9、蓋板21、蛙穴12和固定 繩11,所述盆體13浸入河塘水裡,該盆體13設有細密的網孔,河水可通過網孔滲入盆體13 內,而盆體13內的蚊子幼蟲無法從網孔逃出;所述浮圈6為圓圈形,該浮圈6能浮在水面 上,該盆體13的盆口與浮圈6的底端相連接;該浮圈6的上面鋪設有栽植架17,該栽植架 17上植設水生花卉3成為花塢。請參見圖1,該栽植架17上設有罩網18,該罩網18籠罩下的空間設為誘蟲室19,該誘蟲室19內圈囿蛙類,所述罩網18設有網孔,其網孔大小隻容許飛蚊和飛蟲飛入,而罩 網18內的蛙類無法逃出。請參見圖1,該栽植架17下面的空間設為羽化室4,該羽化室4下面的水體設為養 蟲室8 ;該栽植架17設有細密的網孔,可為羽化室4和養蟲室8採光、通氣,而羽化室4裡 的成蚊無法從網孔逃出,該栽植架17裡摻入自發光材料,夜裡能發光。請參見圖1、圖2,該栽植架17的中央設有產卵腔室2,該產卵腔室2由前側壁1、 活門15、豎側壁30、後側壁7和底壁10組成,該產卵腔室2的上埠周沿與栽植架17相連 接,其前側壁1豎立,該前側壁1的高度與羽化室4的高度相等,該前側壁1的底部設有轉 軸16,該活門15通過轉軸16掛設在前側壁1的下方,該活門15上端面與養蟲室8的水面 處在同一水平面,該活門15的下端面與底壁10相接近,其之間留有縫隙14,該縫隙14高度 l-2cm,該活門15的兩個側面的形狀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30的形狀相配且之間留有間隙。 圖1中的雙向箭號所示為活門15可作前後擺動。該底壁10的上部與後側壁7相連接,其 兩側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30相連接,該底壁10順著縫隙14向下傾斜;該後側壁7呈傾斜 狀,其兩個側面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30相連接;該養蟲室8的水面設有浮臺5,該浮臺5可 浮動;該盆底壁9上方設有蓋板21,該蓋板21與盆底壁9之間的空洞設為蛙穴12,該蓋板 21與盆底壁9的中央設有連接件11,該連接件11的下端連接固定繩22,該固定繩22繫於 河底的固定樁上。請參見圖1,所述浮圈6、浮臺5可由材質比水輕的材料製成。作為本發明花塢除蚊器的一種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可將其布設在瘧疾高度流行 的居民住宅區的河塘裡,控制按蚊繁殖,預防瘧疾的傳播,創建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作為本發明花塢除蚊器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可將其布設在瘧疾高度流 行區的森林公園的水系裡,利用蛙類的捕食除滅森林害蟲,且可同時控制按蚊繁殖,避免按 蚊叮咬騷擾遊人,預防瘧疾的傳播,創建舒適健康的旅遊環境。作為本發明花塢除蚊器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可將其布設在瘧疾高度流 行區的農田、果園的水塘裡,利用蛙類捕滅按蚊和農業害蟲,預防瘧疾傳播,發展無公害農 業。以上是本發明花塢除蚊器控制按蚊繁殖的實施例,對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員來說, 所述罩網18上還可加設太陽能誘蚊燈,增強誘蚊誘蟲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控制按蚊繁殖的花塢除蚊器,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盆體(13)、浮圈(6)、罩 網(18)、誘蟲室(19)、花卉(3)、栽植架(17)、產卵腔室(2)、羽化室(4)、養蟲室(8)、盆底 壁(9)、蓋板(21)、蛙穴(1 和固定繩(11),所述盆體(1 浸入河塘水裡,該盆體(13)設 有細密的網孔,河水可通過網孔滲入盆體(1 內,而盆體(1 內的蚊子幼蟲無法從網孔逃 出;所述浮圈(6)為圓圈形,該浮圈(6)能浮在水面上,該盆體(13)的盆口與浮圈(6)的底 端相連接;該浮圈(6)的上面鋪設有栽植架(17),該栽植架(17)上植設水生花卉C3)成為 花塢;該栽植架(17)上設有罩網(18),該罩網(18)籠罩下的空間設為誘蟲室(19),該誘蟲 室(19)內圈囿蛙類,所述罩網(18)設有網孔,其網孔大小隻容許飛蚊和飛蟲飛入,而罩網 (18)內的蛙類無法逃出;該栽植架(17)下面的空間設為羽化室G),該羽化室⑷下面的 水體設為養蟲室(8);該栽植架(17)設有細密的網孔,可為羽化室(4)和養蟲室(8)採光、 通氣,而羽化室(4)裡的成蚊無法從網孔逃出,該栽植架(17)裡摻入自發光材料,夜裡能發 光;該栽植架(17)的中央設有產卵腔室(2),該產卵腔室(2)由前側壁(1)、活門(15)、豎 側壁(30)、後側壁(7)和底壁(10)組成,該產卵腔室( 的上埠周沿與栽植架(17)相連 接,其前側壁(1)豎立,該前側壁(1)的高度與羽化室的高度相等,該前側壁(1)的底 部設有轉軸(16),該活門(1 通過轉軸(16)掛設在前側壁(1)的下方,該活門(1 上端 面與養蟲室(8)的水面處在同一水平面,該活門(1 的下端面與底壁(10)相接近,其之間 留有縫隙(14),該縫隙(14)高度l-2cm,該活門(15)的兩個側面的形狀分別與兩邊的豎側 壁(30)的形狀相配且之間留有間隙,該活門(1 可作前後擺動;該底壁(10)的上部與後 側壁⑵相連接,其兩側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30)相連接,該底壁(10)順著縫隙(14)向下 傾斜;該後側壁(7)呈傾斜狀,其兩個側面分別與兩邊的豎側壁(30)相連接;該養蟲室(8) 的水面設有浮臺(5),該浮臺( 可浮動;該盆底壁(9)上方設有蓋板(21),該蓋板與 盆底壁(9)之間的空洞設為蛙穴(1 ,該蓋板與盆底壁(9)的中央設有連接件(11), 該連接件(11)的下端連接固定繩(22),所述固定繩0 繫於河底的固定樁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塢除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圈(6)、浮臺(5)可由材質比 水輕的材料製成。
全文摘要
一種花塢除蚊器,它包括浮在水面的浮圈,該浮圈下的盆體可透水,其盆底內設有供蛙類夏蜇冬眠的蛙穴,其盆底外設有固定繩;該浮圈上設有栽植架,該栽植架設有透光透氣的細網孔且植設花卉,該栽植架上空設有罩網,該罩網下的空間設為誘蟲室,該誘蟲室裡圈囿蛙類,該栽植架夜裡能自發光引誘飛蚊飛蟲飼蛙;該栽植架下面的空間設為羽化室,該羽化室下面的水體設為養蟲室;雌按蚊經罩網飛入栽植架中央的產卵腔室產卵,幼蚊下潛且經縫隙遊入養蟲室覓食後化蛹,羽化的飛蚊被困羽化室而中斷繁殖鏈。蛙類可從產卵腔室下的活門遊入養蟲室繁殖幼蛙且可爬上浮臺捕食飛蚊。該裝置可布設在住宅區、農牧區或風景區的河塘,控制按蚊繁殖,預防瘧疾傳播。
文檔編號A01M1/10GK102132693SQ201010507610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者黃山, 黃竹 申請人:黃山, 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