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蓋和真空泵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8:53: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零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泵蓋和真空泵。
背景技術:
真空泵可以應用於各種領域,對於汽車剎車系統所採用的真空泵而言,其運行機構常通過旋轉軸驅動位於泵體內的偏心轉子,利用安裝於轉子上的滑片的往復運動,使得泵腔內多個可變容積產生周期性的氣壓變化,從而實現真空泵的抽氣功能。
在傳統的真空泵中,參見圖1所示,常常將運行機構安裝在由真空泵的泵體形成的泵腔內,然後在泵腔上蓋上泵蓋。參見圖2所示,傳統的泵蓋通常為採用衝壓件製作的平蓋,其通過設置在平蓋邊緣的螺孔與泵體相連接。
對於衝壓件而言,製成一個符合要求的平蓋,通常需要多道衝壓工序。每道衝壓工序都需要用到衝壓模具,並且採用多道衝壓工序時,其良品率難以得到保證。
此外,為了保證真空泵泵腔的氣密性,要求泵腔與泵蓋之間的接觸面是緊密貼合的。而對應於平蓋而言,這一氣密性要求就轉而成為了平蓋與泵體相接觸的面的表面平整度要求。
當對零件的表面平整度要求很高時,採用衝壓方法加工的難度很大。而由於其本體較薄,採用數控工具機或其它加工方式也難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泵蓋。因此綜合來說,現有技術中的平蓋的製造成本很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泵蓋和真空泵,採用了該種泵蓋的真空泵能夠降低生產製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泵蓋,蓋在真空泵的泵體上,泵蓋包括底蓋和與底蓋連接的側壁。底蓋和側壁圍合形成泵腔,泵腔用於提供真空泵的運行機構的容置空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真空泵,真空泵內設有上述的泵蓋。
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泵蓋上設置泵腔,在將本實用新型的泵蓋蓋在泵體上時,僅需考慮泵蓋的側壁與泵體之間的密封問題,無需考慮泵蓋本身的平面度問題,因此對泵蓋的加工要求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由於泵蓋的側壁與泵體之間為線接觸,相比於現有技術中的平蓋與泵體之間的面接觸而言,更加容易被密封。因此綜合來說,本實用新型的產品性能將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運行機構設置在容置空間內,相比於平蓋結構而言,真空泵的整體體積,特別是徑向尺寸得到了減小,重量也得到了減輕。
作為優選,底蓋與側壁一體成型。對於泵腔而言,現有技術中由泵體和泵蓋形成的密閉泵腔,容易泵蓋與泵體之間的接縫處發生洩漏。而本實用新型採用一體成型的方式製造的泵蓋,在底蓋和側壁之間不存在接縫,結構簡單的同時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作為優選,側壁上設有沿底蓋的徑向向外伸出的凸緣,泵蓋安裝在真空泵的泵體上時,凸緣與泵體相緊密貼合。當設置有凸緣時,凸緣與泵體之間可以更好地相密封連接,從而可以防止真空洩漏。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凸緣上設有第一連接孔,泵體上對應第一連接孔的位置設有第二連接孔。泵蓋還包括連接件,連接件通過第一連接孔並穿入第二連接孔,連接泵蓋和泵體。其中,連接孔之間可以採用螺栓的方式連接,在保證真空性能的同時還便於拆卸。
另外,作為優選,凸緣上設有環形凸稜,泵腔上對應環形凸稜的位置設有環形凹槽。泵蓋安裝在真空泵的泵體上時,環形凸稜嵌入環形凹槽,形成密封。採用相互咬合的凸稜和凹槽組件可以進一步地增加泵蓋和泵體的實際接觸表面積,進而進一步降低對凸緣的表面平整度要求。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環形凹槽內還設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的形變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真空泵的密封性,防止漏氣,提升真空泵的真空性能。
另外,作為優選,泵蓋為鋁製件或鋼製件。採用鋁製件可以使得真空泵的總重降低,更加輕量化。而採用鋼製件則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作為優選,真空泵還包括設於泵體上的運行機構,運行機構位於容置空間內。運行機構包括一端與真空泵的外部轉軸連接的偏心轉子,以及設於偏心轉子的另一端上的滑片。滑片在偏心轉子的帶動下在泵腔內旋轉運動。滑片運動時,滑片的兩端緊貼泵腔的內表面。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泵腔由泵蓋形成,在滑片運動時,其可能產生的磨損是基於泵蓋而非泵體的,在維修和更換時可以僅更換泵蓋,因此更為方便,成本也更加低廉。更進一步來說,作為優選,泵腔與滑片相接觸的表面上塗覆有潤滑油。利用潤滑油可以減輕滑片和泵蓋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現有技術中的真空泵完整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現有技術中的泵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真空泵完整外觀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泵蓋從底蓋的角度觀察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泵蓋從泵腔的角度觀察時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泵蓋從泵腔的角度觀察時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三實施方式真空泵在泵蓋打開後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泵體;2-泵蓋;21-底蓋;22-側壁;23-泵腔;24-凸緣;3-第一連接孔;4-連接件;5-環形凸稜;6-環形凹槽;7-偏心轉子;8-滑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泵蓋,參見圖3、圖4和圖5結合所示,蓋在真空泵的泵體1上,泵蓋2包括底蓋21和與底蓋21連接的側壁22。底蓋21和側壁22圍合形成泵腔23,泵腔23用於提供真空泵的運行機構的容置空間。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見圖4所示,底蓋21與側壁22一體成型。對於泵腔23而言,現有技術中由泵體1和泵蓋2形成的密閉泵腔23,容易泵蓋2與泵體1之間的接縫處發生洩漏。而本實用新型採用一體成型的方式製造的泵蓋2,在底蓋21和側壁22之間不存在接縫,結構簡單的同時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當然,採用焊接或其它連接工藝,也能夠基本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在本實施方式中,側壁22上設有沿底蓋21的徑向向外伸出的凸緣24,泵蓋2安裝在真空泵的泵體1上時,凸緣24與泵體1相緊密貼合。當設置有凸緣24時,凸緣24與泵體1之間可以更好地相密封連接,從而可以防止真空洩漏。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凸緣24上設有第一連接孔3,泵體1上對應第一連接孔3的位置設有第二連接孔。泵蓋2還包括連接件4,連接件4通過第一連接孔3並穿入第二連接孔,連接泵蓋2和泵體1。其中,連接孔之間可以採用螺接的方式連接,在保障真空性能的同時還便於拆卸。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泵蓋2為鋁製件或鋼製件。採用鋁製件可以使得真空泵的總重降低,更加輕量化。而採用鋼製件則可以降低成本。
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泵蓋2上設置泵腔23,在將本實用新型的泵蓋2蓋在泵體1上時,僅需考慮泵蓋2的側壁22與泵體1之間的密封問題,無需考慮泵蓋2本身的平整度問題,因此對泵蓋2的加工要求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由於泵蓋2的側壁22與泵體1之間為線接觸,相比於現有技術中的平蓋與泵體1之間的面接觸而言,更加容易被密封。因此綜合來說,本實用新型的產品性能將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運行機構設置在容置空間內,相比於平蓋結構而言,真空泵的整體體積,特別是徑向尺寸得到了減小,重量也得到了減輕。
實施方式二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泵蓋,第二實施方式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於,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中,參見圖6所示,凸緣24上設有環形凸稜5,參見圖7所示,泵腔23上對應環形凸稜5的位置設有環形凹槽。泵蓋2安裝在真空泵的泵體1上時,環形凸稜5嵌入環形凹槽,形成密封。
採用相互咬合的凸稜和凹槽組件可以進一步地增加泵蓋2和泵體1的實際接觸表面積,進而進一步降低對凸緣24的表面平整度要求。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環形凹槽內還可以設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的形變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真空度,防止漏氣,延長真空泵的使用壽命。
實施方式三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真空泵,其內設置有第一、第二實施方式所述及的泵蓋2。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中,參見圖7所示,真空泵還包括設於泵體1上的運行機構,運行機構位於容置空間內。運行機構包括一端與真空泵的外部轉軸連接的偏心轉子7,以及設於偏心轉子7的另一端上的滑片8。滑片8在偏心轉子7的帶動下在泵腔23內旋轉運動。滑片8運動時,滑片8的兩端緊貼泵腔23的內表面。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泵腔23由泵蓋2形成,在滑片8運動時,其可能產生的磨損是基於泵蓋2而非泵體1的,在維修和更換時可以僅更換泵蓋2,因此更為方便,成本也更加低廉。更進一步來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泵腔23與滑片8相接觸的表面上塗覆有潤滑油。利用潤滑油可以減輕滑片8和泵蓋2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比於現有技術中的平蓋與泵體1之間的面接觸而言,更加容易被密封。因此綜合來說,本實用新型的產品性能將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上述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上述實施方式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