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5 18:52:26
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包括送風柱、風量控制裝置、空氣輸送裝置、出風裝置。送風柱設置在架空地板上,在人員和設備需要處均勻設置。風量控制設備和空氣輸送裝置設置在送風柱內的下部區域,按照溫度的要求對風量的輸配進行自動調節。出風裝置設置在送風柱的上部,包括出風口和風量分配裝置。風量分配裝置設置在出風口內,通過轉動螺紋杆推動閥板以固定點為軸旋轉,對閥板進行角度的調整,進而實現兩個出風口出風比例的調整。空調送風裝置僅保證人員活動區和輔助區域均滿足舒適要求,達到了節省能耗的效果,並實現了每個工作人員按自身舒適度的要求,對風口風量進行頻繁、反覆和即時調節,達到個性化舒適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裝置,特別是涉及高大空間的空調送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於面積大、空間高、人員及計算機等設備密集而又相對封閉的辦公場所,例如鐵路調度中心、地鐵控制中心以及銀行數據中心等很多其它領域的調度大廳,需要創造一個舒適的個性化空間環境,使辦公人員對自己的環境參數進行調節而不影響其他人員,方便長時間集中精力工作,並可以保證計算機等設備穩定可靠地工作,同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0003]現有高大空間的空調送風裝置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在吊頂上設置風口,另一種是在地板上設置送風口。
[0004]在吊頂上設置風口,採用普通的雙層百葉風口,與通風管道連通。風口有兩層可調節角度的活動葉片,送出具有一定速度的空氣,在向下的流動過程中,與工作區的空氣迅速大量摻混進行熱交換,以達到調節工作區溫度的作用。此種裝置存在的問題是:風口設置在吊頂上,要保障整個空間基本達到人員和設備所需要的統一的環境參數,會造成能耗較大;而且,風口的風速高,噪聲大,不能進行人員和設備附近風量的調節,根本不能實現人員個性化舒適要求。
[0005]在地板上設置送風口,風口安裝在地板上,送出小於0.15m/s風速的空氣。若速度過高,則冷風會直吹人員的腳踝,造成人體的不舒適。該裝置存在的問題是:要求送出的風量較大,故地面的送風裝置很多,由於地面的灰塵較多,降低了送風的潔淨度,且此裝置不能進行人員和設備附近風量的調節,故不能實現人員個性化舒適要求。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現有高大空間空調裝置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推出新型結構的空調送風裝置,將帶有風量控制裝置、空氣輸送裝置和出風裝置的送風柱均勻設置在人員和設備附近的地方,使空調送風裝置滿足人員個性化舒適要求。
[0007]本發明涉及的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包括送風柱、風量控制裝置、空氣輸送裝置、出風裝置,送風柱設置在架空地板的地面上,風量控制裝置和空氣輸送裝置設置在送風柱內的下部區域,出風裝置設置在送風柱的上部。
[0008]所述送風柱的殼體為長柱形結構,鍍鋅鋼板材質,與架空地板接口部分為法蘭結構,由螺栓固定在地面上,送風柱在人員和設備附近的地方均勻設置。
[0009]所述出風裝置設置在送風柱的上部,包括出風口和風量分配裝置。出風口與柱體採用法蘭連接,設置在送風柱上部的前後兩側,風量分配裝置設置在出風口內部。
[0010]所述出風口形狀為矩形,設置均流部件和出風孔板。均流部件為無紡布材質,設置在出風口的內側,與出風口採用固定密封條連接。出風孔板材質為不鏽鋼板,並在鋼板上開3?4毫米的圓形孔洞,前後出風口出風孔板的孔洞數量不一致,以實現前後出風口空氣流通截面不同。
[0011]所述的出風口中心高度1.2~1.3米,送風口與人員正面距離0.8~1.0米,背面距離1.4~1.5米。
[0012]所述風量分配裝置包括閥板和金屬螺紋杆,閥板為扁平狀鍍鋅鋼板,閥板置於送風柱上部前後兩側的出風口之間,閥板頂端與送風柱柱體頂部軸連接,閥板下部與柱體不連接,金屬螺紋杆穿過閥板上部的螺紋孔,金屬螺紋杆設置在柱體上並與柱體中線垂直。轉動與閥板上部連接的金屬螺紋杆,推動閥板以柱體頂部的固定點為軸轉動,閥板下部在送風柱柱體內前後移動,調整閥板與柱體中線的交角,實現前後兩個出風口遮擋面積的變化,調整前後兩個出風口的出風比例。
[0013]所述風量控制裝置包括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單元。風量調節閥門與送風柱柱體法蘭連接,閥體和葉片均採用鍍鋅板冷軋而成。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設置在柱體的外壁上。控制單元通過信號線與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連接,風量調節閥門內部的電動執行機構控制風量調節閥門葉片開合角度實現對風量的調節。也可以採用手動裝置通過金屬杆件與風量調節閥門連接,直接實現對風量的調節。
[0014]所述空氣輸送裝置設置在柱體的下部,包括風機、過濾器,風機為圓形,與柱體法蘭連接,過濾器設置在風機的出風側。風機為圓形,與柱體法蘭連接,過濾器設置在風機的出風側。
[0015]本發明涉及的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提供了一種新的高大空間空調氣流組織方式,雖然出風點與人員距離非常近,但該裝置的出風口直吹卻沒有吹風感,人員後面送的冷風氣流先下沉到接近地面,遇到人員後吸收人體的熱量,再向上漂浮,此裝置保證人員活動區和輔助區域均滿足舒適要 求,上部空間無人區域參數不保證,達到了節省能耗的效果。風量控制裝置和風量分配裝置實現了對出風口風量進行頻繁、反覆和即時調節,滿足人員個性化舒適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標記說明:
[0018]1、風量分配裝置2、手動調節裝置
[0019]3、前出風口4、風量控制裝置
[0020]5、溫度傳感器6、控制單元
[0021]7、手動裝置8、空氣入口
[0022]9、空氣輸送裝置10、後出風口
[0023]11、工作檯12、架空地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圖1顯示了本發明涉及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5]結合圖1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6]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在人員和設備需要的地方均勻設置,出風口送風高度在人員坐姿頭部,出風口中心高度約1.2~1.3米,工作人員工作狀態正面距離出風口 0.8~1.0米,後背距離出風口 1.2?1.6米。該裝置的送風柱體的材質為鍍鋅鋼板,與架空地板12接口部分為法蘭結構,用螺栓固定在地面上。通過空氣入口 8,處理後的空氣進入該空調送風裝置。該送風柱體的尺寸為200mmX60?100mm,高度1.5m左右。如圖1所示,送風柱、風量控制裝置4、空氣輸送裝置9、風量分配裝置I和前出風口 3、後出風口 10組成了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風量控制裝置4和空氣輸送裝置9設置在送風柱內下部的位置。前出風口3和後出風口 10設置在送風柱的上部兩側;風量分配裝置I設置在出風口內部。其形式上可以合理利用工作檯11、家具的內部空間與其進行結合,也可單獨設置;該裝置的材質為為鍍鋅鋼板,表面標準為RAL9010粉末噴塗,也可按照與周邊設施協調的標準色進行噴塗。
[0027]進入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的空氣量通過風量控制裝置4進行控制。風量控制裝置包括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5和控制單元6三部分組成。風量調節閥門與柱體法蘭連接,閥體採用兩毫米鍍鋅板冷軋成型,葉片採用採一毫米鍍鋅板冷軋為瓦楞形。溫度傳感器5和控制單元6設置在柱體的外壁。控制單元6與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5連接,根據溫度的變化,由風量調節閥門內部的電動執行機構,控制風量調節閥門葉片開合角度實現對風量的調節。也可以採用手動裝置7通過金屬杆件與風量調節閥門連接,直接實現對風量的調節。
[0028]通過空氣輸送裝置9提供動力保證進入該通風系統的空氣量達到使用要求,空氣輸送裝置包括風機、過濾器。其設置在柱體的下部,風機為圓形,與柱體法蘭連接,過濾器設置在風機的出風側。
[0029]每個裝置前後2個出風口,前後出風口由均流部件和出風孔板兩部分構成,形狀為矩形。均流部件設置在風口的內側。均流部件材質為無紡布,與出風口採用固定密封條連接。出風口的尺寸為620 (毫米)長*550 (毫米)高*95 (毫米)厚,出風口高度在人員坐姿頭部,中心高度約1.2?1.3米,出風口與人員正面距離0.7?0.8米,背面距離1.4?
1.5米,送風溫度可採用16°C;出風孔板材質為不鏽鋼板,出風孔板的開洞直徑為3.8毫米,每個洞口中心間距為7.9毫米,前後出風口的孔洞數量不一致,以實現前後出風口空氣流通截面不同,並保證風口速度採用0.4米/秒以下,工作人員在工作狀態沒有吹風感。
[0030]前出風口 3和後出風口 10之間出風比例,是由風量分配裝置I控制的。風量分配裝置I由閥板和金屬螺紋杆組成,閥板置於送風柱上部的前後兩側出風口之間,閥板頂端與送風柱柱體頂部軸連接,閥板下部與柱體不連接,金屬螺紋杆穿過閥板上部的螺紋孔,金屬螺紋杆設置在柱體上並與柱體中線垂直。轉動與閥板上部連接的金屬螺紋杆,推動閥板以柱體頂部的固定點為軸轉動,閥板下部在送風柱柱體內前後移動,調整閥板與柱體中線的交角,實現前後兩個出風口遮擋面積的變化,調整前後兩個出風口的出風比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送風柱、風量控制裝置、空氣輸送裝置、出風裝置,送風柱設置在架空地板的地面上,風量控制裝置和空氣輸送裝置設置在送風柱內的下部區域,出風裝置設置在送風柱的上部;所述出風裝置包括出風口和風量分配裝置,出風口設置在送風柱上部前後兩側,風量分配裝置設置在出風口內;所述風量分配裝置包括閥板和金屬螺紋杆,閥板置於送風柱上部的前後兩側出風口之間,閥板頂端與送風柱柱體頂部軸連接,金屬螺紋杆穿過閥板上部的螺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口形狀為矩形,設置均流部件和出風孔板,均流部件與出風口採用固定密封條連接,設置在出風口的內側;出風孔板為開有3?4毫米圓形孔洞的鋼板,前後出風口的孔洞數量不一致,以實現前後出風口空氣流通截面不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口中心高度1.2?1.3米,送風口與人員正面距離0.8?1.0米,背面距離1.4?1.5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量控制裝置包括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單元,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單元設置在柱體的外壁上,控制單元通過信號線與風量調節閥門、溫度傳感器連接,風量調節閥門內部的電動執行機構控制風量調節閥門葉片開合角度實現對風量的調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氣輸送設備設置在柱體的下部,包括風機、過濾器,風機為圓形,與柱體法蘭連接,過濾器設置在風機的出風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大空間個性化空調送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量分配裝置的閥板頂端與送風柱柱體頂部軸連接,閥板下部與柱體不連接,穿過閥板上部螺紋孔的金屬螺紋杆設置在柱體上並與柱體中線垂直,轉動與閥板上部連接的金屬螺紋杆,推動閥板以柱體頂部的固定點為軸轉動,閥板下部在送風柱柱體內前後移動,調整閥板與柱體中線的交角,調整前後兩個出風口的出風比例。
【文檔編號】F24F13/08GK103925686SQ20141018115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亞靜, 朱建章, 趙建華, 黃保民, 郭海超, 劉江 申請人: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