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效應紗縫在一基質上而製成織品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2:23:16 1
專利名稱:將一效應紗縫在一基質上而製成織品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將預先選定的紗用作效應紗並縫連固定於一適宜基質上而製成新穎裝飾性織物的裝置。
雖然具有其上縫有效應紗的基質的織物為大眾熟知,但現有技術沒有用於製作具有擴大斷面寬度的縱向壓扁脹大狀態的效應紗製成的織物的裝置。這種效應紗按此種壓扁脹大狀態縫定於基質上。或如果需要時,成重疊關係縫於基質上或無基質縫連成重疊關係。因此,織物的外表具有遠較實際出現在織物上的紗為大的效應紗。
在上述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利用就壓扁脹大狀態縫定於基質上及如需要時縫成重疊關係或無基質縫成重疊關係的壓扁脹大效應紗的裝置而提供範圍廣大的不同型式的裝飾性織物。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目的為提供與縫紉機且較佳者縫襯層式(quilting type)縫紉機相關連的裝置,以便利導引效應紗至縫襯層機(quilting machine)的針並便利獲得所需的效應紗的壓扁脹大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模式為利用縫襯層式縫紉機,其設有壓布腳但無送布齒,故縫襯層機的操作員可用手就任何所需方式導引織物而獲得所需的裝飾性花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將一效應紗縫在一基質上而製成織品的裝置,包括具有安裝成垂直往復運動的針的一縫紉機及一紗導引裝置,紗導引裝置包括一紗導引指條,支持紗導引指條鄰靠針的裝置及偏壓紗導引指條偏向針並進入與針的往復運動路徑相關的一內方位置的裝置,其中該偏壓紗導引指條趨向針的裝置包括彈簧裝置;且該紗導引指條具有沿其兩側延伸並與紗導引孔相通的U形槽;又其中該紗導引指條可響應針的向下衝程向外移離針至一側方位置,而該紗導引指條的位置為成一角度向下延伸指向縫紉機的針,紗導引指條具有鄰近其下方端部的一孔,而效應紗被導引穿過該孔。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將參照下列附圖以實施例的形式予以說明,其中
圖1為縫襯層機形式的縫紉機的透視圖,並顯示用本實用新型製作織物的一種具體實例。
圖2為實用新型的紗導引裝置的放大細部透視圖。
圖3為圖2的紗導引裝置的正面圖。
圖4為圖3的紗導引裝置的左側視圖。
圖5為自圖3右側所見但省略紗導引指條的自由端部的放大細部圖。
圖6為沿圖5的線6-6所取的斷面圖,顯示紗導引指條的自由端部。
圖7及8為垂直斷面圖,顯示縫針處於與紗導引指條相關的二不同位置。
圖9為自縫紉機取下的紗導引裝置的放大透視圖。
圖10為與
圖1所示者相同的織物的部分透視圖。
圖11為
圖10的一圖案區的放大透視圖,顯示效應紗被縫線固定於基質上的方式。
圖12為針腳的放大詳圖。
圖13為具有與
圖10不同的效應紗圖案的織物的部分透視圖。
圖14為具有與
圖1,10及13所示者不同的花樣的床罩的透視圖。
圖15為具有效應紗圖案的壁布的透視圖。
圖16為顯示縫定並覆蓋基質的效應紗的透視圖。
圖17為沿
圖16的線17-17所取的斷面圖。
圖18為縫連於效應紗本身及無基質而製成的織物的透視圖。
圖19為沿
圖18的線19-19所取的斷面圖。
圖20為詳細顯示效應紗如何縫在基質上的透視圖。
本實用新型將參照附圖以各種具體實施例予以詳細說明,但應明了,精通本領域技術的人士可修改所說明的具體實例而仍達成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因此,下文的說明應視為廣義例示性說明。不應視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織物具有可選擇的各種紗如起毛紗、紡制紗或單紗而加以變化的多種效應及花式。雖然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例中採用紡織物及起毛紗,但讀者應明了可達成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但未顯示的其他效應及花式。
產品包括作為基質S的織物F及就預定方式配置於其上的效應紗Y。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具體實例中,效應紗Y縫連於基質S,較佳者用雙線連鎖縫法(如
圖12所示),同時效應紗處於縱向呈壓扁脹大狀態。雙線連鎖針腳穿過效應紗Y而保持其處於壓扁脹大狀態,此一狀態使效應紗Y具有擴大的斷面寬度而使織物外表具有遠較實際出現在其上的紗為大的效應紗。
產品可選擇多股紗Y作為效應紗而達成絨毛狀外表。此項效果通過保持相禽縫連針腳間的效應紗有效長度(正常無張力未伸展長度)為相鄰針腳穿過效應紗的相鄰點間的直線距離的約15至8倍,以4至5為較佳比率,並如前述將效應紗貫穿式縫連於基質S而達成。
圖1、2、10、11、12中、效應紗縫連於用作基質S的有襯層織物F。有襯層織物由織物的相對的外層a、b及夾置於二者間之適宜填充物料的中間層c構成,及由各行縫線L(
圖1)將層a、b、c、固定在一起。此縫線L依效錯模式縫合有襯層織物而在織物上形成裝飾性圖案。此一具體實例中,效應以完全與縫連線路L重疊的形式縫在有襯層織物上,因而重複此一花式並加強有襯層織物地裝飾性效果。
花式可為重複性,如
圖10所示,或如果需要時,可使用合併的不同顏色效應紗自由製作花式而形成多彩色圖案,或可用效應紗在基質的各部分製作完整輪廓而形成如
圖13所示的掛氈式藝術品。
根據本實用新型可製成的另一種新穎產品為由效應紗Y及縫線T構成的織品,其中處於縱向壓扁脹大狀態的效應紗被縫線以重疊關係縫固於效應紗的其它部分。此種型式的織品示於圖示於
圖16、19,一種織品以F-a指示及效應紗是固定於基質S上,另一種織品以F-b指示,其中無基質。所獲得的一項效應為效應具有擴大斷面寬度而使織物具有由遠較實際出現的紗為大的效應紗構成的外表,如
圖16、19所示。舉例而言,一平方英寸織品F-a或F-b包括約28直線英寸的效應紗。
圖14及15的織物進一步代表可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將效應紗縫在基質S上製成的成品的圖案。例如,
圖14顯示具有如前述縫在基質S上的效應紗Y的各直線及大文字標記的床罩。
圖15顯示壁布形式的基質S,具有同樣如前述縫在其上的效應紗Y。
參閱
圖1-9,其中所示的縫綠機10為具有傳統結構的縫襯軸210在託架201中自由旋轉或擺動。設有鏇孔214(圖9)的塊形件213適宜固定於軸210上,並可隨軸在託架201的突耳間運動。塊形件213還包括位於其上方部分的與鏇孔214成直交的第二較大鏇孔218,用以容納並固定圓柱形紗導引指條安裝杆217。固定螺釘220將指條安裝杆217固定在塊形件213上。安裝杆217被安裝成與塊形件213成直交,並向下及向外延伸離開機頭140。
成直交延伸鏇孔221位於紗導引指條安裝杆217的中間部分,紗導引指條222可滑動地置於其中。紗導引指條222藉旋入安裝杆217的固定螺釘223而被可調整地固定於鏇孔221中。可調整地限制紗導引指條222偏向針160的向內運動範圍,設有可調整擋柱或固定螺釘224,固定螺釘穿過託架201的中間段202並適宜接合指條承載塊形件213。紗導引指條222最好被偏壓或彈簧裝置226迫動或偏壓至內方位置。因此,顯然彈簧裝置226在正常狀況下迫使塊形件趨向固定螺釘224,如圖3所示清晰顯示。
所示具體實施例的紗導引指條222成一角度向下及向內延伸,以當縫襯層機的針160處於升高位置時(參圖7),指條222的自由端剖分於針160的行程路徑下(即在內方位置)。而當針160在其下降位置時,指條222的自由端部分即移離針160的行程路徑(參圖8)至一側方位置。紗導引指條222的相反兩側設有用作紗導引槽的長U形槽230,U形槽沿指條222的全長縱向延伸並終止成槽形末端231。末端231在針160的每一向下衝程中可被針160接觸,此需將於下方中詳細說明。紗導引指條222設有紗導引孔232。孔232的位置接近紗導引指條的自由端並部在上方與槽形末端231成間隔,以導引效應紋Y偏向針160並協助確保針160接觸效應紗Y的中心部分。此方面應予說明的重要一點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紗導引裝置200時,遠比可能穿過例如圖2,3,4,7及9中以圖號160表示的傳統縫針的針眼的紗為大的效應紗可縫於基質。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的適用範圍很大,縫製成品裝飾性效應強。
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中,紗導引指條222用於依圖2,3,7及8所清晰顯示的預定進行路徑導引效應紗Y至鄰靠縫紉機100的垂直往復運動針160的位置。因此,當針160在每次垂直往復運動中向下運動時,針接觸並刺穿來自紗導引指條222的效應紗Y並縱向壓扁效應紗Y,及由於針160及其所攜的縫線T與效應紗接合而使效應紗的斷面寬度擴大。如此,顯然在針及其中的縫線的連續向下衝程中。由於針配合縫紉機的梭(未示)形成
圖12所示的針腳,故縫線T將壓扁效應紗Y縫定於基質S上。
自以上說明能明了在針160及其所攜縫線的每一向下衝程中,在針到達基質S之前,針在與基質S成一定距離的一位置牴觸效應紗Y,因此相當長度的效應紗Y在針穿過效應紗Y與基質S而形成對應針腳之前已被前述,故如前文所述,經決定縫線T的相鄰針腳間的效應紗的有效長度為相鄰針腳間的直線距離的約1.5至8倍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將一效應紗縫在一基質上而製成織品的裝置,包括具有安裝成垂直往復運動的針的一縫紉機及一紗導引裝置,紗導引裝置包括一紗導引指條,支持紗導引指條鄰靠針的裝置及偏壓紗導引指條偏向針並進入與針的往復運動路徑相關的一內方位置的裝置,其中該偏壓紗導引指條趨向針的裝置包括彈簧裝置;且該紗導引指條具有沿其兩側延伸並與紗導引孔相通的U形槽;又其中該紗導引指條可響應針的向下衝程向外移離針至一側方位置,而該紗導引指條的位置為成一角度向下延伸指向縫紉機的針,紗導引指條具有鄰近其下方端部的一孔,而效應紗被導引穿過該孔。
專利摘要一種將一效應紗以縱向壓扁脹大狀態縫在一基質上而製成織品的裝置,包括具有安裝成垂直往復運動的針的一縫紉機及一紗導引裝置,紗導引裝置包括一紗導引指條,支持紗導引指條鄰靠針的裝置及偏壓紗導引指條偏向針並進入與針的往復運動路徑相關的一內方位置的裝置,紗導引指條可響應針的向下衝程向外移離針至一側方位置,且該紗導引指條具有沿其兩側延伸並與紗導引孔相通的U形槽;而效應紗被導引穿過該孔至縫紉機的針的下行位置。
文檔編號D05C7/00GK2108732SQ9122376
公開日1992年7月1日 申請日期1991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1991年8月20日
發明者白連生 申請人:白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