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0:41:4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
背景技術:
養殖包括家畜養殖,家禽養殖,水產養殖,特種養殖幾大類。牲畜養殖是其中的一種,牲畜一般是指由人類飼養使之繁殖而利用,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畜類,可理解為家畜,家禽的統稱,指三牲六畜的省稱。古時指牛、羊、豬為三牲,而六畜則包括馬、牛、羊、雞、犬、豬,後泛指人類飼養的獸禽類。
現有的牲畜在養殖時需要進行圈養,現有的圈養裝置通風效果差,不方便排汙,功能單一,牲畜不方便進行蹭癢和調控飲水,飼養員的工作負擔較重。因此,針對這一現狀,迫切需要開發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以克服當前實際應用中的不足,滿足牲畜養殖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包括圈養箱,所述圈養箱的中部豎直設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上端中部設有可伸縮調節杆,可伸縮調節杆的上端設有定滑輪,所述中隔板的左右兩側中部均開設有滑槽,滑槽上配合滑動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固定設置有飲水槽,所述中隔板左側飲水槽上連接有繩索,繩索繞過定滑輪後連接於中隔板右側的飲水槽上,所述中隔板的下端前側開設有缺口,所述圈養箱的內底部前側設有餵食槽,餵食槽穿過缺口設置,所述圈養箱的前側壁上開設有食料口,食料口位於餵食槽的上方,所述圈養箱的外側於食料口上連接有食料導管,食料導管的上端連接有食料添加鬥,所述圈養箱的前後兩側壁上還設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圈養箱的左右兩側內壁上還設有水平撐架,水平撐架上縱向滑動設有調節杆,水平撐架上還設有用於對調節杆進行鎖定的緊固旋鈕,所述調節杆的下端設有彈簧,彈簧的下端設有蹭癢柱,所述蹭癢柱上還滾動設有若干滾珠,所述圈養箱的左右側底部還設有排汙管。
作為優選,所述圈養箱為上開口的長方形結構,且中隔板的高度大於圈養箱的高度。
作為優選,所述滑塊為T形結構,滑槽為與滑塊相配合的T形槽。
作為優選,所述飲水槽遠離中隔板的一側前後兩端均倒圓角。
作為優選,所述中隔板左右兩側的餵食槽長度相同。
作為優選,所述食料口為圓形孔。
作為優選,所述蹭癢柱為圓柱形結構,且蹭癢柱的下端呈球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牲畜圈養裝置通風效果好,方便排汙,功能多樣;牲畜可進行蹭癢,且蹭癢裝置調節方便,蹭癢效果好,既可避免牲畜擦傷,同時可對裝置進行保護;通過在中隔板的左右兩側滑動設置飲水槽,且通過繩索連接飲水槽,在中隔板的左右兩側設置相近的牲畜,飲水槽加入相近的水體,當一側的牲畜飲水過多時,另一側的飲水槽即會向下移動,而水體較少的飲水槽會向上移動,起到對牲畜進行飲水調控的作用;通過設置餵食槽,一次添加食料即可方便中隔板左右兩側的牲畜食用,營養均衡,且可降低飼養員的工作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中隔板和餵食槽連接處的左視截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滑塊和中隔板連接處的俯視截面圖。
圖中:1-排汙管,2-滾珠,3-蹭癢柱,4-彈簧,5-水平撐架,6-調節杆,7-緊固旋鈕,8-通風孔,9-飲水槽,10-繩索,11-定滑輪,12-可伸縮調節杆,13-中隔板,14-滑塊,15-滑槽,16-圈養箱,17-餵食槽,18-食料口,19-食料導管,20-食料添加鬥,21-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用於牲畜養殖的多功能圈養裝置,包括圈養箱16,所述圈養箱16為上開口的長方形結構,圈養箱16的中部豎直設有中隔板13,且中隔板13的高度大於圈養箱16的高度,所述中隔板13的上端中部設有可伸縮調節杆12,可伸縮調節杆12的上端設有定滑輪11,所述中隔板13的左右兩側中部均開設有滑槽15,滑槽15上配合滑動設有滑塊14,所述滑塊14為T形結構,滑槽15為與滑塊14相配合的T形槽,所述滑塊14上固定設置有飲水槽9,所述飲水槽9遠離中隔板13的一側前後兩端均倒圓角,可減少牲畜對飲水槽9的損害,所述中隔板13左側飲水槽9上連接有繩索10,繩索10繞過定滑輪11後連接於中隔板13右側的飲水槽9上,當一側的飲水槽9水體較少時,在另一側的飲水槽9重力作用下,會向上移動,暫停為牲畜供水,所述中隔板13的下端前側開設有缺口21,所述圈養箱16的內底部前側設有餵食槽17,餵食槽17穿過缺口21設置,且中隔板13左右兩側的餵食槽17長度相同,通過餵食槽17方便對中隔板13左右兩側的牲畜進行餵食,所述圈養箱16的前側壁上開設有食料口18,食料口18為圓形孔,食料口18位於餵食槽17的上方,所述圈養箱16的外側於食料口18上連接有食料導管19,食料導管19的上端連接有食料添加鬥20,將食料加入到食料添加鬥20內,通過食料導管19對食料進行傳輸,食料可通過食料口18流出至餵食槽17內,方便牲畜食用。
所述圈養箱16的前後兩側壁上還設有若干通風孔8,通過通風孔8便於通風,所述圈養箱16的左右兩側內壁上還設有水平撐架5,水平撐架5上縱向滑動設有調節杆6,水平撐架5上還設有用於對調節杆6進行鎖定的緊固旋鈕7,通過緊固旋鈕7可對調節杆6進行調節固定,所述調節杆6的下端設有彈簧4,彈簧4的下端設有蹭癢柱3,所述蹭癢柱3為圓柱形結構,且蹭癢柱3的下端呈球形狀,所述蹭癢柱3上還滾動設有若干滾珠2,通過設置蹭癢柱3方便牲畜蹭癢使用,蹭癢柱3上滾珠滾珠2可避免牲畜蹭癢時擦傷,通過彈簧4可提升蹭癢的效果且可對裝置進行保護,所述圈養箱16的左右側底部還設有排汙管1,通過排汙管1方便進行汙物排出。
該牲畜圈養裝置通風效果好,方便排汙,功能多樣;牲畜可進行蹭癢,且蹭癢裝置調節方便,蹭癢效果好,既可避免牲畜擦傷,同時可對裝置進行保護;通過在中隔板的左右兩側滑動設置飲水槽,且通過繩索連接飲水槽,在中隔板的左右兩側設置相近的牲畜,飲水槽加入相近的水體,當一側的牲畜飲水過多時,另一側的飲水槽即會向下移動,而水體較少的飲水槽會向上移動,起到對牲畜進行飲水調控的作用;通過設置餵食槽,一次添加食料即可方便中隔板左右兩側的牲畜食用,營養均衡,且可降低飼養員的工作負擔。
以上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