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區觀後感
2023-07-29 18:28:37
黑黢黢的車廂裡,沒有任何聲音,稚嫩面龐的特寫一個接著一個,有的迷茫,有的恐懼,有的眼中含著淚水,有的在一片黑暗中看不清五官可是透亮的眼睛讓觀眾知道,那也是個孩子。這是影片一開始導演展現男孩們在往雷區的畫面。面龐重複在眼前,一下就把觀眾的心給揪了起來。
這部片子的導演總是喜歡這樣殘酷的重複。同樣的是在片子開始後不久,簡陋的練習場所,半封閉的屋子,男孩們一個接著一個進入房間,相似的動作、景別、畫面,你不會因為這種重複而對這段練習的內容感到麻木,反而,心會跟著每個進入練習室的男孩,隨著他們的呼吸和顫抖的雙手,緊緊懸著。進的是生命而不是機器,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度過。直到,一聲爆炸,一個男孩在練習場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初到雷區,丹麥的軍官帶領著這幫小男孩。在丹麥軍官的眼中,這些小男孩是一種讓人憤怒的存在,只是因為他們是德國人。不給食物,不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不信任他們,以至於讓一個發著高燒不斷嘔吐的孩子在雷區裡喪了命。那麼小的孩子,瘦弱的身軀和稚嫩的臉,在無助和疼痛時,只會叫「媽媽,我想回家」。也許是因為這樣,軍官開始意識到,他們不是德國戰爭的武器,是德國母親的孩子,心中的怒火也漸漸平息而目光也變得柔和起來。
整個丹麥,所有人都知道這些德國男孩的結局是什麼。只有男孩們自己不知道。他們相信丹麥軍長,信守承諾只要排除自己國家埋的雷就可以回家;他們會給草叢裡的小蟲子和小老鼠起名字,和它們對話;他們會憧憬回家後是做一個畫家還是開一個可以吃飽飯的餐廳;他們會在丹麥婦女呼救的時候,義無反顧衝向雷區救出小女孩;他們會發明排雷的工具,提高排雷的效率……
你看,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正如丹麥國家的百姓和自己家中的親人。他們甚至根本衡量過現實是如何殘酷,依舊幻想自己能有未來。
千萬,不要把一個國家弄權者們的罪惡統統怪罪在無辜的百姓身上,即便戰爭,他們也不是無人性無想法的工具,而是帶有美好憧憬和深邃靈魂的個體。
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想到了另一部片子《西線無戰事》,其中有一段落講的是兩個戰士互相談笑,說自己打了這麼久的仗依舊不明白戰爭的含義,為什麼要讓貧苦無辜的百姓參與戰鬥呢?直接讓有矛盾的兩個國家的元首選一個場地一決勝負不就好了嗎……我很喜歡這部片子畫面和敘事的現實感和細膩,也很喜歡這個影片的名字。在一個戰壕裡,年輕的小夥兒想伸手捕捉停在彈殼上的蝴蝶,結果被敵人發現,一槍斃命,而當天小夥兒國家的新聞卻是「西線無戰事……」
作者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