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式天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9:09:51 3
專利名稱:棋盤式天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裝置,其是有關於結合用戶識別模塊(SIM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的應用。
技術背景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行動電話用戶數 2,468萬戶,亦即代表著每一人約持有一支以上手機。在亞洲地區行動電話普及程度幾 乎都保持在前幾名,很明顯的,行動電話對每個人來說相當的重要。但大部分的使用者 都還只停留在使用撥接電話與收發簡訊的功能,功能再強一點,也只用來拍照與聽音樂而 已。現有的用戶識別模塊(SIM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SIM卡使用在行動電話 上,儲存使用者的電話號碼、電話簿以及系統信息,例如個人識別碼(PIN cod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Number)以及用戶身份、防止盜用或濫用等功能皆藉此完成,然而由於對行 動電話的依賴,且希望SIM卡能結合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功能, 例如將悠遊卡、信用卡以及門禁卡等功能作結合。NFC (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離 無線通訊)是一種極短距離的無線射頻識別通訊協定技術標準,可以讓使用者只要將兩個 電子裝置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通訊,讀取/寫入非接觸式卡,就可以安全地交換兩個電子 裝置中的數據。SIM卡的硬體架構符合ISO 7816國際標準,ISO 7816國際標準包含八個接點(接 點1. Vcc、接點2. RST、接點3. CLK、接點4. RFU、接點5. GND、接點6. Vpp、接點7. 1/0、接點 8. RFU)。SIM結合NFC功能的若干技術已被發展出來,其中的一種技術是將NFC所需的一天 線電連接至SIM卡中的接點4. RFU及接點8. RFU,通過該天線以達到與其它電子裝置作近距 離無線通訊。為配合手機的硬體構造,該技術中的天線是由線圈所構制而成,而該天線具有 一定的面積再經由彎折部連接至SIM卡中的接點4. RFU及接點8. RFU,其中彎折部由軟性印 刷電路板(軟板)技術製成以利於當SIM卡插入插槽時,該天線可通過彎折部的彎折而減 少佔用手機硬體中的空間。然而須注意到的是,各家手機廠商硬體設計皆有不同,插入SIM卡的插槽的位置 不同,當結合天線裝置的SIM插入插槽後,仍然可能使得該天線裝置無法適宜的置入手機 內。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各家手機廠商對於SIM卡插槽的硬體設計皆有不同,當結合天線裝置的 SIM卡插入插槽後,可能使得該天線裝置無法適宜的置入手機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為解 決此一問題,使得天線裝置可適配用於各種手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棋盤式天線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該第 一基板設置一天線、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該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 電連接至該天線的一端而該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電連接至該天線的另一端,並且該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其相鄰的第一負電極接點間具有一扣孔;及一第二基板,包含一信號轉換部, 設置一第一集成電路;一連接部,設置一個第二正電極接點與一個第二負電極接點,且該連 接部的邊緣設有至少兩個扣片用以與前述扣孔扣合;及一第二彎折部;其中,該等扣片與 扣孔扣合時,該第二正電極接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該第二負電極接 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負電極接點。其中,該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該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交錯排列。其中,該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該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陣列排列。其中,該第二彎折部的長度至少大於該信號轉換部的長度的一半。其中,該信號轉換部的一側表面的部分面積具有粘貼材料。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天線裝置,可任意調整結合SIM卡的信號轉換部與天線之間 的相對位置,使得天線裝置可適配用於各式手機的內部空間。
圖IA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一基板俯視圖;圖IB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二基板俯視圖;圖2A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二基板仰視圖;圖2B為顯示第二基板與SIM卡粘貼後的側視圖;圖3A 3C為顯示當扣片與不同扣孔扣合時,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不同 態樣示意圖;圖4為顯示本實用新型天線裝置的第一基板結合一電池的側視圖。附圖標號100 SIM 卡101 第一基板102 天線部103 第一連接部104 第一彎折部105 天線106 第一正電極接點107 第一負電極接點108 扣孔201 第 二基板202 信號轉換部203 第二連接部204 第二彎折部205 第二正電極接點206 第二負電極接點207 扣片208 第一集成電路209 第二集成電路[0037]210 點狀區域211 接點區域400 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 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 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參考圖IA與圖1B,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俯視圖。本實用新型天線 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101與一第二基板201。參考圖1A,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一基板101俯視圖。該第一基 板101包含一天線部102與一第一連接部103,該天線部102的一側表面設置一天線105,該 天線105為線圈。該第一連接部103的一側表面設置十二個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與十二個 第一負電極接點107。該等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與該等第一負電極接點107為陣列(6X4) 排列,並且為交錯排列,舉例而言,第一列第一行的電極接點(最左上)為第一正電極接點 106,第一列第二行的電極接點為第一負電極接點107,依序交錯排列下去,而第二列第一行 的電極接點為第一負電極接點107,第二列第二行的電極接點為第一正電極接點106,依序 交錯排列下去,亦即不管縱向或橫向,該等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與該等第一負電極接點107 皆為交錯排列。該等第一正電極接點106皆彼此電連接(圖中以實線表示)且電連接至該 天線105的一端,而該等第一負電極接點107亦皆彼此電連接(圖中以虛線表示)且電連 接至該天線105的另一端。該第一基板101另包含一第一彎折部104,該第一彎折部104介 於該天線部102與該第一連接部103之間,且該等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與該等第一負電極 接點之間107經由該第一彎折部104電連接至該天線105,該第一彎折部104連接部由軟性 印刷電路板(軟板)技術製成以利於當該第一基板101與一電池400 —同置入手機時,該 第一基板101可通過該第一彎折部104的彎折而減少佔用手機硬體中的空間,如圖4所示。繼續參考圖1A,每個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與其相鄰的第一負電極接點107間具有 一扣孔108,換言之,每個第一負電極接點107與其相鄰的第一正電極接點106具有一扣孔 108。該等扣孔108用以與該第二基板201的扣片207 (如圖IB所示)扣合。參考圖1B,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二基板201俯視圖。該第二基 板201包含一信號轉換部202、一第二連接部203與一第二彎折部204。該信號轉換部202 的一側表面設置一第一集成電路208,該第二連接部203的一側表面設置一個第二正電極 接點205與一個第二負正電極接點206,且該第二連接部203的邊緣設有四個扣片207用以 與前述扣孔108扣合。該第二彎折部204連接該信號轉換部202與該第二連接部203,且該 第二正電極接點205與該第二負電極接點206經由該第二彎折部204電連接至該第一集成 電路208。參考圖2A,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第二基板201仰視圖。該信號轉 換部202的另一側表面(背面)的點狀區域210布上粘貼材料作為與一 SIM卡100粘貼之 用。參考圖2B,圖2B為顯示該第二基板201與該SIM卡100粘貼後的側視圖,當該第二基 板201與該SIM卡100粘貼時,該信號轉換部202的背面上的接點區域211與該SIM卡100上接點區域(末圖式)電連接,而當粘貼後的第二基板201與該SIM卡100應用於一可攜 通訊裝置(例如手機)時,該信號轉換部202的該第一集成電路208作為一信號轉換單元, 用以轉換該SIM卡100與該手機間的信號。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信號轉號部202可進一步 設置一第二集成電路209且該第一集成電路208電連接至該第二集成電路209,在此實施例 中,該第一集成電路208作為一認證單元,用以執行一銀行端認證許可的加解密演算法而 非作為信號處理單元,該第二集成電路209則作為信號處理單元,用以轉換該SIM卡與該手 機間的信號,進而使得該手機具有更多加值服務。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系通過該等扣片207可與不同方向或位置的扣孔108 扣合以使得粘貼該SIM卡100的該信號轉換部202與該天線105的相對位置可有不同的態 樣進而使本實用新型天線裝置適用於各式手機。參考圖3A至圖3C,為顯示當該等扣片207 與不同扣孔108扣合時,本實用新型棋盤式天線裝置的不同態樣示意圖。當該等扣片207 與扣孔108扣合時,該第二正電極接點205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正電極接點106,該 第二負電極接點206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負電極接點107,進而使得該天線105電連 接至該第一集成電路208。參考圖3A,該第二彎折部204的長度至少大於該信號轉換部202 的長度以使得該第二彎折部204可調整的幅度較大,亦即使得該第一基板101與該第二基 板201間的間距更加可以調整。需注意到的是,正電極或負電極僅為在本文中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 舉例而言,雖在本文中第一列第一行(最左上)的電極接點為第一正電極接點106,但對於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了解到,第一列第一行(最左上)的電極接點亦可為第一負正電極 接點107。在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清楚的了解,在不 脫離權利要求範圍與 精神下進行各種變化與改變,且本實用新型亦不受限於說明書中所舉 實施例的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一種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設置一天線、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所述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電連接至所述天線的一端而所述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電連接至所述天線的另一端,並且所述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其相鄰的第一負電極接點間具有一扣孔;及一第二基板,包含一信號轉換部,設置一第一集成電路;一連接部,設置一個第二正電極接點與一個第二負電極接點,且所述連接部的邊緣設有至少兩個扣片用以與所述扣孔扣合;及一第二彎折部;其中,所述扣片與扣孔扣合時,所述第二正電極接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正電極接點,所述第二負電極接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負電極接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所 述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交錯排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所 述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陣列排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彎折部連接所述信號 轉換部與所述連接部,且所述第二正電極接點與所述第二負電極接點經由所述第二彎折部 電連接至所述第一集成電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 一彎折部介於所述天線與所述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所述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彎折部的長度大於一 電池的厚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棋盤式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彎折部的長度至少大 於所述信號轉換部的長度的一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信號轉換部的一側表面的部分面 積具有粘貼材料。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裝置應用於一SIM卡與一可攜 式通訊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集成電路轉換所述SIM卡與所述可攜式通訊裝置間的信號。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基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集成 電路,所述第一集成電路電連接至所述第二集成電路。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裝置應用於一SIM卡與一可 攜式通訊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集成電路執行一銀行端認證許可的加解密演算法,所述第二 集成電路轉換所述SIM卡與所述可攜式通訊裝置間的信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棋盤式天線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該第一基板設置一天線,多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多個第一負電極接點電連接至該天線,並且該第一正電極接點與其相鄰的第一負電極接點間具有一扣孔;及一第二基板,包含一信號轉換部,設置一第一集成電路;一連接部,設置一個第二正電極接點與一個第二負電極接點,且該連接部的邊緣設有至少兩個扣片用以與前述扣孔扣合;其中,該等扣片與扣孔扣合時,該第二正電極接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正電極接點,該第二負電極接點對應且電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負電極接點。本實用新型的天線裝置,可任意調整結合SIM卡的信號轉換部與天線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得天線裝置可適配用於各式手機的內部空間。
文檔編號H04M1/02GK201655982SQ2010201779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3日
發明者徐國原, 李至偉, 楊坤山, 楊宜學, 林東賦, 蕭烽吉, 鄭清汾 申請人:釩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