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0:28:36
專利名稱: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屬於造紙廢液的鹼回收方法。
利用鹼法造紙,在石灰回收時,因草漿中的矽(SiO2)與石灰(CaO)易生成有害物質矽酸鈣(CaO·SiO2),使石灰不能循環再用,造成廢渣汙染。而規模比較小的木漿造紙廠因規模小,相對鹼回收設備投資大,而且能源浪費大,從而使造紙廢液中的鹼很難回收。另外化學半料漿的廢液,由於熱值低,至今尚無成熟的回收方法,基本是排入江河,汙染很嚴重。
傳統的造紙廢液鹼回收一般採用的工藝流程,如附圖1所示。
本發明與此工藝比較,工藝流程短(減少一個白泥回收工序),投資省(可節約投資25%左右),耗能低(可節約燃料油200~250公斤/噸白灰)。
與當前國外研究的直接苛化法(以氧化鐵為苛化劑)相比,本發明所使用的苛化劑-石灰白泥(CaCO3)用量少,來源方便,且適用範圍廣。
本發明焙燒生成物呈固態,質脆易碎、粉塵小,且可連續排渣。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熔融物與水接觸而引起的爆炸,運行十分安全。另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對焙燒爐的腐蝕,從而可以節省維修費用。
同時以石灰白泥為苛化劑,在爐內焙燒時間短,從而提高了焙燒爐的利用率。
本發明的要點是將石灰白泥混入造紙廢液中,在混合焙燒爐內焙燒,生成物為純鹼(Na2CO3)和石灰(CaO)混合物,經加水溶解苛化生成燒鹼(NaOH)供製漿再用,石灰白泥再混入廢液中循環使用。
本發明可適用於燒鹼法、燒鹼蒽醌法、硫酸鹽法、亞鈉法生產的草漿、木漿、半料漿的造紙廢液的鹼回收。具體工藝流程如附圖2所示。
工藝條件如下1、造紙廢液濃度 40~65%2、石灰白泥與造紙廢液中鹼的重量比為1∶0.8~1.13、爐溫800~1100℃4、反應時間10~30分鐘
權利要求
1.一種造紙廢液的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首先將造紙廢液蒸發濃縮,然後加入苛化劑在焙燒爐中焙燒。其特徵為所說的苛化劑為石灰白泥(CaCO3),在混合焙燒爐中焙燒,經溶解苛化後回收廢液中的鹼(NaoH)及循環使用的石灰白泥。
2.按照權利要求
,所述的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說的作為苛化劑的石灰白泥與造紙廢液中鹼的重量比為1∶0.8~1.1。
3.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其特徵為混合焙燒爐的爐溫為800~1100℃,焙燒時間為10~30分鐘。
專利摘要
一種造紙廢液混合焙燒鹼回收新工藝,屬於造紙廢液鹼回收方法。採用石灰白泥(CaCO
文檔編號D21C11/04GK87104808SQ87104808
公開日1988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1987年7月11日
發明者戴家璋, 陳洪俊, 孫長義, 孫福祥 申請人:孫福祥, 戴家璋, 陳洪俊, 孫長義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