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7:57:46 1
專利名稱: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對單相接地故障的全 面判別、消除故障的綜合保護方法及其綜合保護系統,具體地說是一種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單相接地是電網運行的主要故障形式,約佔全電網
總故障的60%以上,而且相當一部分相間短路故障是由單相接地故障發 展而來。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程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只取決 於電力系統中性點的工作方式。研究電力系統中性點的接地方式,主要 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這個最多見的單相接地故障問題。
單相接地故障的類型可以分為弧光接地、高阻接地和金屬接地。 據電力系統的統計,絕大部分的單相接地故障是弧光接地和高阻接地。 單相弧光接地的危害最大,高阻接地最為常見,如架空線路中的樹枝的 掛碰、斷線、電纜線路中的電纜絕緣受潮、老化等等,都呈現出高阻接 地的特徵,而弧光接地故障也大都從高阻接地故障發展而來。
高阻接地的接地電阻變化範圍大、不穩定,故障狀態最為複雜,當 接地電阻大到一定程度後,故障特徵不同於常見的特徵,並且故障信息 很微弱,以至成為保護和選線中的一個難題。所以,高阻接地故障發生 時由於保護誤動或拒動而引起的事故時有報導如輸電線路斷線掉在水 泥地面保護拒動引起人身傷亡,斷線掉在山林地區保護拒動而引起火 災、電纜放炮等等。大多數的保護產品對高阻接地保護都存在誤判、誤 動或拒動,其原因除了故障信息微弱外,更主要的是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由於通常對不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的電壓分析都是按典型的金屬 接地來分析,此時接地相電壓為零,非接相電壓升為線電壓,中性點偏移到接地點,零序電壓等於方向相反的故障前的相電壓。以至產生一種 普遍認同的結論接地相是三相電壓中幅值最低的一相,絕大多數以電 壓為判據的接地故障保護產品也都是按此結論判別接地相。實際上這隻 在接地電阻小於某臨界值的範圍內是正確的,當接地電阻大於這個臨界 值時,此結論就是錯誤的。換言之,在高阻接地的範圍中,當接地電阻 大到一定程度,接地相不是電壓幅值最低相。固守前述結論,必然造成 高阻接地故障中保護的誤判、誤動。此外,以電流為判據的接地故障保 護產品,由於高阻接地時零序電流很小,而拒動;選線產品也因此而無 法選線。
消弧線圈是最常見的一種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的保護設備,它連接於 電網中性點和地之間,當單相接地故障發生時,它產生感性電流抵消故 障的容性電流,使故障電流減小到規定的範圍以內,以消除弧光接地或 抑制其它接地故障。這就要求必須準確地測量系統的電容電流,精確地 調節消弧線圈的電感量與需要抵消的電容電流相匹配,否則便達不到保 護的目的。
由於變電站的容量有分步到位的過程和繼續擴大的趨勢,這就使得 消弧線圈的容量經常處於非小即大的尷尬境地小了,則工作在欠補償 狀態,系統切除線路時容易產生諧振;大了,容易造成設備閒置損壞和 浪費。即使消弧線圈的最大容量符合當前系統的需要,由於系統的電容 電流的大小隨系統運行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使得消弧線圈測控裝置非常 複雜,操作困難,對電容電流變化的計算及測量準確度不夠,在實際運行 中很難運行在最佳擋位,特別是為了避免補償而引發諧振,往往使補償後弧 道的殘流仍然較大,過零後復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最終導致消弧失敗。而 且消弧線圈補償的僅僅是工頻電容電流,而實際通過接地點的電流不僅有工 頻電容電流,而且還包含有大量的高頻電流和阻性電流,嚴重時僅高頻電流 和阻性電流便可以維持電弧的持續燃燒,特別是電纜電路的高頻震蕩電流幅 值較大,衰減慢,以至在工頻電流過零時高頻電流仍有較大幅值,不能做到 完全熄弧。此外,消弧線圈會造成中性點位移電壓異常升高,不能降低電弧接地過 電壓的最大值等等,諸如此類的弊端,以至消弧線圈在許多地方投運率不高, 造成極大浪費,運行事故也時有報導。並且,消弧線圈成套裝置組件多、成 本高,佔地大,運行維護複雜、適應性差,隨著當前電力的發展,電網的增 容,許多消弧線圈面臨著淘汰。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對單相接地故障判別存在誤區,易造成對高阻接地故障 的誤判或漏判而無法提供有效的保護問題,實用新型一種中性點非有效 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其特徵 是主要由微機測控裝置、電抗器L、電抗器Ln、電壓互感器TV、電流 互感器(CT1, CT2)、四隻單極高壓開關(Ko, Ka, Kb, Kc)組成。電 源中性點與單極高壓開關(Ko)上觸頭連接,單極高壓開關(Ko)的下 觸頭與電抗器Ln的一端連接,電抗器Ln的另一端穿過電流互感器CT2 的一次繞組後接地;電源三相母線分別與單極高壓開關(Ka, Kb, Kc) 的各自常開主觸點的上觸頭對應相連,它們的下觸頭相互連接在一起後 與電抗器L的一端相連,電抗器L的另一端穿過電流互感器CT1的一次 繞組後接地,四個單極高壓開關(Ko, Ka, Kb, Kc)受微機測控裝置的 開關輸出端的控制,電壓互感器TV 二次繞組的端點分別與微機測控裝 置的對應電壓輸入端相連,電流互感器CT1, CT2的二次端以及系統饋 線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端(I(u,……,I。n)分別與微機測控裝置的對 應的電流輸入端相連。其中的微機測控裝置可採用常規微機加軟體來實 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的規律,找出了 高阻接地故障的各種特徵和判別及保護保護方法,無論接地電阻和故障 特徵如何變化,都能準確判別故障和故障相,實施有效的保護。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實施全範圍 的有效的保護,尤其是能夠分辨難以察覺高阻接地故障的微弱信號,將 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本實用新型將限壓、旁路的保護方法與電流補償的保護方法結合在 一起,二者各自的優點被充分發揮,二者各自的缺點被相互彌補,實用 性強,測控簡單可靠,實現了一種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理想的途徑。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判別和保護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系統的電結構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微機測控系統的原理框圖。
圖中Ko、 Ka、 Kb、 Kc為高壓真空開關,TV為電壓互感器,CT1、 CT2為電流互感器,Ln為消弧線圈,L為電抗器,XHXC為消弧線圈,SXDY 為三相龜源,MX為母線,WCZZ為微機測控裝置,XHZZ為消弧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 單相接地故障相判別方法
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的單相接地故障相的判別方法,參考圖 1:當單相接地故障發生,以零序電壓大於1/2正常相電壓為故障特徵 區1,在該區域內判三相電壓的最低相為故障相;以零序電壓等於1/2
正常相電壓為故障特徵區2,在該區域內判滯後零序電壓90°的相電壓 為故障相;以零序電壓小於l/2正常相電壓為故障特徵區3,在該區域 內判三相電壓的次低相為故障相。
二、 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的綜合保護方法
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的保護方法,參考圖 1、圖2,其特徵是在電網上分別設置微機測控裝置以及用於消除故障 的電抗器L及消弧電抗器Ln等組成保護系統,由微機測控裝置檢測電 網的三相電壓、零序電壓出和故障時的零序電流值,按如下步驟進行故 障消除
微機測控裝置檢測到有單相接地故障,首先判斷故障相,若零序電 壓滿足故障特徵區1的條件,判電壓最低相為故障相;若零序電壓滿足 故障特徵區2的條件,判滯後零序電壓90°的電壓相為故障相;若零序電壓滿足故障特徵區3的條件,判電壓次低相為故障相;若接地零序電
流值小於20A,保護僅由投一退電抗器L完成,過程如下l)微機測控 裝置驅動故障相高壓開關閉合,將該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以鉗制故障
相電壓,轉移故障電流,使故障點絕緣恢復,消除接地故障,然後驅動
該高壓開關延時分斷,退出電抗器L,若系統電壓恢復正常,則保護完 成;2)若故障仍存在,則重複以上過程,第二次在故障相投-退電抗器 L; 3)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第三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 器L,直至故障線路切除,再使電抗器L退出。
微機測控裝置檢測到有單相接地故障,首先判斷故障相,若零序電 壓滿足故障特徵區1的條件,判電壓最低相為故障相;若零序電壓滿足 故障特徵區2的條件,判滯後零序電壓90°的電壓相為故障相;若零序 電壓滿足故障特徵區3的條件,判電壓次低相為故障相;若接地零序電 流值大於20A,保護由投一退電抗器L和投一退電抗器Ln共同完成,過 程如下1)微機測控裝置先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接著驅動高壓開關 Ko閉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 地故障的電容電流,使其小於20A,由於L對故障相的限壓、旁路作用, 保證了不受接地電流大小的影響,可靠消除弧光接地等單相接地故障, 從而,不必精確追求電流補償度,使對電流的測控變得簡單易行,L和 Ln 二者結合,實現保護的理想效果;然後,故障相的高壓開關延時分斷, 退電抗器L;此時,若系統電壓恢復正常,則分斷高壓開關Ko,退出電 抗器Ln,完成保護;2)若故障仍存在,保持電抗器Ln在電源中性點投 入,第二次在故障相投-退電抗器L, 3)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 故障,同樣保持電抗器Ln在電源中性點投入,第三次在故障相投電抗 器L並持續,直至故障線路切除,再使電抗器L和線圈Ln退出、復位。
三、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的綜合保護系統
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的綜合保護系統,參 考圖2、圖3,它主要由微機測控裝置、電抗器L、電抗器Ln、電壓互 感器TV、電流互感器(CT1, CT2)、四隻單極高壓開關(Ko, Ka, Kb,Kc)、和組成。電源中性點與單極高壓開關(Ko)上觸頭連接,單極高 壓開關(Ko)的下觸頭與電抗器Ln的一端連接,電抗器Ln的另一端穿 過電流互感器CT2的一次繞組後接地;電源三相母線分別與單極高壓開 關(Ka, Kb, Kc)的各自常開主觸點的上觸頭對應相連,它們的下觸頭 相互連接在一起後與電抗器L的一端相連,電抗器L的另一端穿過電流 互感器CT1的一次繞組後接地,四個單極高壓開關(Ko, Ka, Kb, Kc) 受微機測控裝置的開關輸出端的控制,電壓互感器TV 二次繞組的端點 分別與微機測控裝置的對應電壓輸入端相連,電流互感器CT1, CT2的 二次端以及系統饋線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端(1。"……,分別與 微機測控裝置的對應的電流輸入端相連。
其中的微機測控裝置可採用常規微機加軟體加以實現,其硬體組成 如圖3所示。
所述的高壓開關為單極高壓真空開關或高壓電力電子開關。例1.
在6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壓 為2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3. 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可 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1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中 最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以 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不 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電 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合, 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故障 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器L, 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保持電 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次經過 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仍保持 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據事先 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2.
在6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壓 為L8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3.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 可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2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滯後零序 電壓90°的那相電壓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 保護可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 20A,則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 則將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 Ko閉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 接地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 電抗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 則,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 第二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 障,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 至根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 切斷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3.
在6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壓 為1. 2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3. 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 可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3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 中次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 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 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 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 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 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 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 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 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 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 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4.
在10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4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可 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1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中 最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以 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不投 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電抗 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合, 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故障 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器L, 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保持電 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次經過 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仍保持 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據事先 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故障線 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5.
在10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3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可 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2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滯後零序電 壓90°的那相電壓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 護可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 則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 閉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 地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 抗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 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 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 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 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 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U。 例6.
在10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2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6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可 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3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中 次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以 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不 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電 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合, 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故障 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器L, 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保持電 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次經過 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仍保持 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據事先 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故障線 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7.
在35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12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21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可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1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 中最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
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 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 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 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 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 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 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 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 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 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 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8.
在35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10. 5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21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 法可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2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滯後零 序電壓90°的那相電壓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 地保護可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 20A,則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 則將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 Ko閉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 接地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 電抗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 則,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 第二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 障,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 至根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例9.
在35kV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測得零序電 壓為9kV,而該系統正常相電壓為21kV,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判別方法 可看出,該單相接地故障滿足特徵區3的條件,因此,可判此時三相電壓 中次低的一相為故障相,立即在該相母線上投入接地保護(接地保護可 以是通過電抗器L接地,或其它方式接地),若故障電流小於20A,則 不投入電抗器Ln,只由投-退電抗器L完成保護;若其大於20A,則將 電抗器Ln根據CT2測量電流值調節到適當的位置,驅動高壓開關Ko閉 合,將電源中性點通過電抗器Ln接地,由Ln產生的電感電流補償接地 故障電流小於20A;對於瞬時性故障,上述保護延時數秒後,退出電抗 器L,然後根據系統電壓判斷故障是否消除,若消除則退出Ln;否則, 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使故障相通過電抗器L接地,第二 次經過數秒延時,再退出電抗器L;若仍有故障,則判為永久接地故障, 仍保持電抗器Ln在中性點投入,再次持續在故障相投電抗器L,直至根 據事先的選擇,或由人工跳閘切斷故障線路,或由裝置跳閘箱動作切斷 故障線路,復歸電抗器L和電抗器Ln。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 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其特徵是主要由微機測控裝置、電抗器(L)、電抗器(Ln)、電壓互感器(TV)、電流互感器(CT1,CT2)、四隻單極高壓開關(Ko,Ka,Kb,Kc)組成,電源中性點與單極高壓開關(Ko)上觸頭連接,單極高壓開關(Ko)的下觸頭與電抗器(Ln)的一端連接,電抗器(Ln)的另一端穿過電流互感器(CT2)的一次繞組後接地;電源三相母線分別與單極高壓開關(Ka,Kb,Kc)的各自常開主觸點的上觸頭對應相連,它們的下觸頭相互連接在一起後與電抗器L的一端相連,電抗器(L)的另一端穿過電流互感器(CT1)的一次繞組後接地,四個單極高壓開關(Ko,Ka,Kb,Kc)受微機測控裝置的開關輸出端的控制,電壓互感器(TV)二次繞組的端點分別與微機測控裝置的對應電壓輸入端相連,電流互感器(CT1,CT2)的二次端以及系統饋線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端(I01,……,I0n)分別與微機測控裝置的對應的電流輸入端相連,其中的微機測控裝置可採用常規微機加軟體來實現。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針對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判斷存在的誤區,公開了一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消除單相接地故障保護系統,它採用鉗制故障相電壓的限壓、旁路保護法和採用電感電流補償接地電容電流的電流補償保護法相結合,達到既能不受接地電流的影響,可靠消除弧光接地等故障,又能減小接地故障電流,不必精確追蹤和調節補償電流值的理想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強、測控簡單、保護可靠的優點。
文檔編號H02H9/00GK201234133SQ20082011387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1日
發明者孫嘉寧 申請人:孫嘉寧;羅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