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寬度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7:27:32 5

本發明涉及一種引出式衣櫃衣夾,即涉及一種如下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在引出式衣櫃衣夾以可被引出的方式與設置於公寓或住宅等的壁櫃、更衣室或家具相結合的狀態下,可易於保管各種大小及寬度的衣物。
背景技術:
通過在現有的住宅或公寓的壁櫃、更衣室或系統家具等的衣櫃頂部設置以水平方向配置的管來形成衣架,從而保管衣物,但這不區分上衣和下衣,而是直接掛起衣物進行保管,使得很難識別衣物。
並且,存在以下問題,即,穿著衣物需花費大量時間在衣櫃中尋找並取出,並且,由於混合保管掛在衣架和褲架等來保管的衣物,導致無法有效使用衣櫃的收納空間。
同時,因放置空衣架、空褲架或各種收納掛件或空衣架、空褲架或各種收納掛件脫落等而導致不便。
提供一種可從家具內部引出和向家具內部引入的晾衣架的現有文獻有韓國授權專利第10-1499395號,上述文獻公開了如下晾衣架技術,上述晾衣架包括:軀幹,附著於可從家具內部引出及向家具內部引入的框架,上述軀幹由一對縱向部件和橫向部件組成;晾衣部,以可實現軸旋轉的方式固定於上述軀幹的縱向部件;以及固定裝置,用於當展開晾衣架時固定上述晾衣部,通過上述晾衣架的結構可穩定地固定晾衣部。
如上述文獻所述,雖然可提供一種可從家具內部引出及向家具內部引入的晾衣架,但依然在如下方面存在局限性,即,通過無需展開以可從家具內部引出及向家具內部引入的方式滑動的晾衣部而簡單地調節晾衣部的左右寬度,來晾多種大小的洗滌物。
專利文獻1kr10-1499395b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如下引出式衣櫃衣夾,即,在引出式衣櫃衣夾以可被引出的方式與設置於公寓或住宅等的壁櫃、更衣室或家具相結合的狀態下,可易於保管各種大小及寬度的衣物。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實現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包括:板支架110,以可被引出的方式配置於家具內;滑動引出部120,沿著上述板支架110的長度方向與上述板支架110相結合,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家具的頂部相結合;可變支架130,以可沿著上述板支架110的橫向方向左右滑動的方式與上述板支架110的下部相結合;以及夾持部140,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可變支架130的下部相結合,上述板支架110包括:引出板111;把手112,形成於上述引出板111的下部面前方;以及寬度調節引導部113,沿著上述引出板111的橫向方向配置於上述引出板111的下部面;以及防可變支架脫離片115,配置於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的末端,上述可變支架130包括: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以互相隔開的方式配置;以及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以沿著與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互相隔開的方式配置於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下部側,上述可變支架130通過上述上部彈性掛扣部131和上述下部彈性掛扣部135分別與上述寬度調節引導部113和上述夾持部140相連接。
上述可變支架130包括上部突起132及下部突起136,上述上部突起132配置於上述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之間,上述下部突起136配置於上述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之間,上述上部突起132、下部突起136分別對上述上部突起132與上述寬度調節引導部113之間的結合面和下部突起136與上述夾持部140之間的結合面施加壓力。
上述滑動引出部120包括:下部導軌121,在上述引出板111的兩側下部面邊緣沿著上述引出板111的長度方向並列排列,上述下部導軌121直接與上述引出板111的上部面相結合;上部導軌125,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上述下部導軌121相結合,上述上部導軌125固定於上述家具的頂部;以及中間導軌123,以可滑動的方式結合在下部導軌121與上部導軌125之間。
上述上部導軌125包括沿著上述上部導軌125的長度方向形成的多個孔126、127,上述多個孔126、127包括多個螺絲刀插入孔126以及多個頂部附著孔127,通過多個螺絲刀插入孔126以及以與上述螺絲刀插入孔126相對應的方式形成於上述下部導軌121的多個引導部固定孔使上述引出板111與上述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相結合,通過多個頂部附著孔127以及以與上述頂部附著孔127相對應的方式形成於上述下部導軌121的螺絲刀貫通孔使上述引出式衣櫃衣夾與上述家具的頂部相結合。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在包括壁櫃、更衣室或衣櫃等在內的家具上,以可通過滑動方式自由引出或引入的狀態配置板支架110和夾持部140,可通過可變支架130在上述板支架110的下部自由配置夾持部140,因而便於根據掛在上述夾持部140的衣物大小調節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示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導軌結合結構的圖。
圖2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結合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分解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仰視圖。
圖5示出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從家具被引出的狀態。
附圖標記的說明
110:板支架
120:滑動引出部
130:可變支架
140:夾持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在說明本發明之前,應理解的是,以下的特定結構及功能性說明僅用於說明基於本發明的理念的實施例,能夠以多種形態實施基於本發明的理念的實施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實施例。
並且,可對基於本發明的概念的實施例進行多種變更,本發明可具有多種形態,因此附圖例示了特定實施例,並在說明書中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應理解的是,這並不用於以特定的公開形態限制基於本發明的理念的實施例,本發明包括隸屬於本發明的思想及技術範圍內的所有變更實施方式、同等技術方案、代替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可附著於衣櫃或更衣室等的頂部部來起到可單獨整理褲子及裙子等的作用,但並不限定於此,根據需要,還可用於近來的家電式密封型晾衣架、具有加熱器和風扇的熱交換方式的櫃型晾衣架等。
所附的圖1為示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導軌結合結構的圖,圖2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結合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分解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的仰視圖,圖5示出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從家具被引出的狀態。
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包括:板支架110;滑動引出部120,沿著板支架110的長度方向與上述板支架110相結合;可變支架130,以可沿著板支架110的橫向方向左右滑動的方式與上述板支架110的下部相結合;以及夾持部140,與上述可變支架130的下部相結合。
板支架110包括:引出板111;把手112,形成於引出板111的下部面前方;以及寬度調節引導部113,沿著上述引出板111的橫向方向配置於上述引出板111的下部面。
寬度調節引導部113可調節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多個上述寬度調節引導部113沿著夾持部140的長度方向及板支架110的長度方向以互相隔開的方式配置。例如,按預定間隔依次配置3個寬度調節引導部113。
滑動引出部120沿著引出板111的長度方向以相對稱的方式配置於上述引出板111的上部面的邊緣上。即,可形成一對滑動引出部120沿著引出板111的長度方向在引出板111的兩側下部面邊緣上並列排列的形狀。
滑動引出部120包括:下部導軌121,直接與引出板111的上部面相結合;上部導軌125,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下部導軌121相結合;以及中間導軌123,以可滑動的方式結合在下部導軌121與上部導軌125之間。通過具有由上部導軌125、中間導軌123、下部導軌121組成的多級結構,上述滑動引出部120可穩定地支撐衣櫃衣夾的負重。
上部導軌125為直接與衣櫃10的上部隔板11相結合的結構體,上述上部導軌125包括沿著上述上部導軌125的長度方向形成的多個孔126、127。多個孔126、127包括3個螺絲刀插入孔126及8個引導部固定孔127。
通過螺絲刀插入孔126以及以與上述螺絲刀插入孔126相對應的方式形成於上述下部導軌121的引導部固定孔使上述引出板111與配置於上述引出板111下端的上述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相結合。即,在使螺絲刀通過上部導軌125的螺絲刀插入孔126進入後,通過結合螺栓等,使下部導軌121的引導部固定孔、引出板111及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結合為一體。
頂部附著孔127用於使引出式衣櫃衣夾與衣櫃10的上部隔板11相結合。具體地,例如,作業人員通過頂部附著孔127以及以與上部導軌125上的頂部附著孔127相對應的方式形成於下部導軌121的螺絲刀貫通孔使引出式衣櫃衣夾與上部隔板11相結合。
為了防止上述滑動引出部120變形,從上部導軌125引出的下部導軌121的引出極限點設定於上述下部導軌121上。
另一方面,由於沿著引出板111的長度方向在一對上述滑動引出部120之間的引出板111的上部面配置一個以上的加強支架116,因而可使在衣物的負重施加於引出板111的狀態下被引出的引出板111的重心偏離的現象最小化。
可變支架130與寬度調節引導部113和夾持部140相結合,上述可變支架130包括: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以互相隔開的方式配置,形成以相對稱的形狀相向的形態;上部突起132,配置於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之間;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以互相隔開的方式配置於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下部側,形成以相對稱的形狀相向的形態;以及下部突起136,配置於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之間。
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以與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配置,優選地,上述一對下部彈性掛扣部135的配置方向與一對上部彈性掛扣部131的配置方向正交。
通過上部彈性掛扣部131,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的下端被強行壓入於可變支架130,使可變支架130與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相結合。通過上部突起132以對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的下部面施加壓力並與寬度調節引導部113相接觸的狀態配置,使可變支架130與寬度調節引導部113之間的結合力在任何位置均保持高水平。
另一方面,通過下部彈性掛扣部135,形成夾持部140的夾持部本體141的上端被強行壓入於可變支架130,使可變支架130與夾持部140相結合。通過下部突起136以對夾持部本體141的上部面施加壓力並與夾持部本體141的上部面相接觸的狀態配置,使可變支架130與夾持部140之間的結合力在任何位置均保持高水平。
如上所述,可通過上部彈性掛扣部131調節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並且,可通過下部彈性掛扣部135調節一對夾持部140在板支架110的長度方向上的位置。
通過觀察,可看到如下通過上部彈性掛扣部131調節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的過程。即,在掛寬度窄的褲子等時,在縮小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的狀態下,可通過將褲子的下端塞進夾持部140上的動作來固定褲子。另一方面,在掛寬度寬的裙子等時,在放寬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的狀態下,可通過將裙子的末端塞進夾持部140上的動作來固定裙子。
夾持部140包括:夾框架141,緊固於可變支架130;以及彈性夾143,沿著上述夾框架141的長度方向在夾框架141的下部排列多個彈性夾143。
在夾持部140設置有多個可藉助自身彈性掛住洗滌物的彈性夾143,從而可輕鬆便捷地將洗滌物掛在夾持部140,上述彈性夾143包括:支撐片144;延伸片145,從支撐片144的上部水平延伸;卡止片146,從延伸片145沿著鉛垂方向形成;以及彈性弧形片147,從支撐片144的下部向上延伸,上述彈性弧形片147的上端被扣在卡止片146。上述支撐片144、延伸片145、卡止片146及彈性弧形片147以相對稱的形態配置。
由於夾持部140使藉助彈性夾143之間的彈性卡住的洗滌物保持很強的緊貼狀態,因而夾持部140可牢固地支撐洗滌物,不僅可輕鬆便捷地將洗滌物掛在夾持部140,而且上述夾持部140能夠以一個本體形成於夾框架141的下部,來防止多個彈性夾143互相分離,上述夾持部140不以被互相拉拽的方式按壓夾框架141,因而可便於使用夾持部140。
以下,參照圖5,說明引出式衣櫃衣夾從家具被引出的狀態。
引出式衣櫃衣夾以可被引出的方式配置於衣櫃10,上述衣櫃10具有上部隔板11和衣櫃外殼12。即,在引出式衣櫃衣夾中,在上部導軌125沿著上部隔板11的長度方向固定於上部隔板11的下端的狀態下,形成下部導軌121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上述上部導軌125相結合的狀態,從而可向衣櫃10的前方引出衣夾。
之後,作業人員可通過沿著寬度調節引導部113橫向滑動的可變支架130調節一對夾持部140之間的間隔,通過此過程可選擇性地掛上寬度窄的褲子或寬度款的裙子。
並且,可通過在可變支架130上沿著長度方向滑動的夾持部140結構,在板支架110和夾持部140之間沿著板支架110的長度方向調節夾持部140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引出式衣櫃衣夾,在包括壁櫃、更衣室或衣櫃等在內的家具上,以可通過滑動的方式自由引出或引入的狀態配置板支架110和夾持部140,可通過可變支架130在上述板支架110的下部自由配置夾持部140,因而便於根據掛在上述夾持部140的衣物大小調節距離。
可通過如上所述的技術結構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雖然通過有限的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當然,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和說明書中所記載的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的等同範圍內,可由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其簡單地對本發明實施多種修改及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