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跨距溫室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7:18:11 1
專利名稱:超跨距溫室大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施農業領域,具體說是一種超跨距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目前的溫室大棚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簡易覆單層塑料膜的大棚; 另一種為聚脂陽光板溫室大棚。單層塑料膜的保溫效果很差,需要另加保溫被,增加了機械設備和運行成本,縮短了光照時間,在北方高緯度地區達不到越冬要求;另外就是跨距小, 不適合大規模保護地栽培,土地利用率低,相對表面積大,蓄熱能力差;沒有防寒溝造成地溫低,棚內配置不全功能差,由於跨距小和棚內面積小而不能使用機械作業等缺陷。聚脂陽光板溫室建築成本太高,保溫效果也很差,達不到越冬要求,內部支柱多,也不適合推廣使用。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超跨距溫室大棚,它的跨距在60米以上,保溫效果好,能夠自然越冬,棚內容積很大,可以機械化耕作,是一種簡易、高效、低成本的現代農業設施。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本溫室大棚布置為南北縱向,由多個中主柱作為主支撐柱,該柱經外斜拉的鋼絲繩連接主框架,每個主框架連接兩外側的副支柱,每個中主柱間距為8 12米;每個中主柱兩側對稱斜拉一主框架;在兩兩主框架之間每隔5 8米設一弧形橫框梁,在每兩橫框梁之間設5 7條雙卡槽拱形支架,在各弧形橫框梁之間設置鋼絲排,每隔0. 8 1. 0米設1根鋼絲,鋼絲排固定在兩外側的地梁上;雙卡槽拱形支架安裝在該鋼絲排上;在雙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鋪裝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內鋪裝單層塑料膜;在溫室大棚北面設中空牆, 在東西南三邊設置地梁,並沿地梁內側設地下防寒溝,上述防寒溝內有防寒隔離板;在溫室大棚頂部中間設置1米寬的作業通道。上述的中主柱採用12米的高壓線水泥杆。上述的副支柱為混凝土現場自製水泥杆。上述的主框架為由中主柱斜拉角鋼架製成,單側跨距為32米,兩側為64米,主框架由70角鋼製作。上述的弧形橫框梁為40角鋼架製作。上述的中間作業通道在主支柱之間架設,由角鋼構接而成。上述的防寒隔離板是埋在地下深1. 2米,厚10公分的重泡聚苯板。在溫室大棚北端的中空牆外設置一自動排風的熱氣流發電裝置。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本超跨距溫室大棚跨距大,跨距可達60米以上,中間僅設一排支撐柱,每隔10米一根,使溫室有效的種植面積更大,在相應的延長單元結構下,可使每個大棚達到30 50畝的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可機械耕作,適合大規模保護地栽培。 2、多重保溫設置,北牆為中空牆、兩側和前端設地下防寒隔離板,雙卡槽外層鋪裝中空塑料膜,內層為鋪裝單層塑料膜,起到多層保溫而不另設保溫被,使保溫更可靠,適合北方寒冷地區。3、所設的自動熱氣流發電機,既可自動排除大棚內熱氣,同時帶動一發電機產生電能,用於大棚內的用電設施。
圖1是本發明的中主柱、副支柱、主框架和地梁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間作業通道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中間作業通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橫框梁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主框架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雙卡槽拱形支架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雙卡槽拱形支架放大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熱氣流發電裝置結構示意圖。圖1 9中1、中主柱;2、斜拉鋼絲繩;3、副拉繩;4、主框架;5、副支柱;6、地梁; 7、地下防寒隔離板;8、北防寒中空牆;9、弧形橫框梁;10、雙卡槽拱形支架;11、熱氣流發電裝置;12、中間作業通道;13、作業通道上弧梁;14、上卡槽;15、橫拉鋼絲;16、下卡槽;17、 熱氣流調節門;18、熱氣流發電機;19、熱氣流煙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 圖9可以看到,本超跨距溫室大棚由中間主支柱(1)和外斜拉鋼絲繩(2) 連接主框架(4)和兩外側的副支柱( 構成主體,其中附設有副拉繩(3),有備於人工棚上作業的護繩,如冬季吹雪人工控制用,中主柱高12米,其中地下1. 5米,地上10. 5米,間距為10米;每個中主柱兩側對稱斜拉一主框架;在主框架之間每隔6米架設安裝一架弧形橫框梁(9),在每兩橫框梁之間再架設5條雙卡槽拱形支架(10);在各弧形橫框梁之間設置多排鋼絲,鋼絲為12號冷拔鋼絲,每隔1米左右設1根,鋼絲排(15)固定在兩外側的地梁 (6)上;雙卡槽拱形支架(10)安裝在該鋼絲排上,由兩卡槽背對夾鋼絲再由拉鉚釘固接而成;在雙卡槽的上卡槽(14)鋪裝中空塑料膜,在下卡槽(16)內鋪裝單層塑料膜;在溫室大棚左右側和前端地梁(6)的內側埋設地下防寒隔離板(7);在大棚頂部中間設置1米寬的作業通道(12),(13)是通道間的弧梁,也可作為掃雪等作業的扶手;在大棚北端的中空牆 (8)外設置一熱氣流發電裝置(11),既可自動排除大棚內熱氣,同時帶動一發電機產生電能,配備蓄電池組,回用於大棚內及配套設施的用電需求,既節省了排風用電,還產生電能, 一舉兩得,熱氣流發電裝置由熱氣流調節門(17)、熱氣流發電機(18)和熱氣流煙囪(19)組成。該主框架單側跨距一般為30米以上,兩側跨距為60米以上,該大棚建設面積一般在30-50畝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布置為南北縱向,由多個中主柱(1)作為主支撐柱,該柱經外斜拉的鋼絲繩⑵連接主框架G),每個主框架連接兩外側的副支柱(5),每個中主柱間距為8 12米;每個中主柱兩側對稱斜拉一主框架;在兩兩主框架之間每隔5 8米設一弧形橫框梁(9),在每兩橫框梁之間設5 7條雙卡槽拱形支架(10),在各弧形橫框梁之間設置鋼絲排(15),每隔0.8 1.0米設1根鋼絲,鋼絲排固定在兩外側的地梁(6)上;雙卡槽拱形支架安裝在該鋼絲排上;在雙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14)鋪裝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16)內鋪裝單層塑料膜;在溫室大棚北面設中空牆 (8),在東西南三邊設置地梁(6),並沿地梁內側設地下防寒溝,上述防寒溝內有防寒隔離板 (7);在溫室大棚頂部中間設置1米寬的作業通道(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中主柱(1)採用12米的高壓線水泥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副支柱( 為混凝土現場自製水泥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主框架為由中主柱(1) 斜拉角鋼架製成,單側跨距為32米,兩側為64米,由70角鋼製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弧形橫框梁(9)為40角鋼架製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中間作業通道(12)在主支柱之間架設,由角鋼構接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防寒隔離板(7)是埋在地下深1. 2米,厚10公分的重泡聚苯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溫室大棚,其特徵在於它的北端的中空牆⑶外設置一自動排風的熱氣流發電裝置(1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跨距溫室大棚,它布置為南北縱向,由多個中主柱作為主支撐柱,該柱經外斜拉的鋼絲繩連接主框架,每個主框架連接兩外側的副支柱;在兩兩主框架之間每隔5~8米設一弧形橫框梁,在每兩橫框梁之間設5~7條雙卡槽拱形支架,在各弧形橫框梁之間設置鋼絲排,鋼絲排固定在兩外側的地梁上;在雙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鋪裝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內鋪裝單層塑料膜;在溫室大棚北面設中空牆,在東西南三邊設置地梁、防寒溝及防寒隔離板;在溫室大棚頂部中間設置作業通道。本裝置跨距可達60米,大棚面積30~50畝,提高土地利用率,可機械耕作,適合大規模保護地栽培。多重保溫設置適合北方高寒地區。
文檔編號A01G9/14GK102396402SQ20111036232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周建華, 範毅, 鄭毅 申請人:周建華, 範毅, 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