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宋人的生活儀式感(宅在家也不會無聊)

2023-05-10 22:11:17

疫情宅在家,讓我又重溫了上學時放寒假的日子,北京衛視每天下午變著花的播電視劇,先是《父母愛情》,現在又是《知否知否》,說實話,當初湖南首播的時候,就是跳著看了幾集,沒啥印象,這次算是補足了,每天中午吃過飯,一定守在電視前,看足5集(周六4集,周日3集),可以說,這部劇十分的好看,一百分的好看,拍的真美,劇中還原了大量宋朝的生活習慣、服飾、家居裝修等,裡面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宋代閨中女子的日常生活,尤其愛看幾個姑娘沒嫁人前的日子,平日裡上學讀書寫字,閒暇裡繡花打馬球投壺,還有貪吃的明蘭和小桃,遍數著《東京夢梁錄》中那些美的不像食物的零食名兒,實在是叫人喜歡。所以,這部劇百看不厭,因為我們喜愛宋朝的美學生活。

宋人的三大愛好

劇中,盛老太太請宮裡的孔嬤嬤到盛家做客,順便給盛家的女兒們上上課,課程不多,除了學習一些宮廷人物拜見的規矩外,濃墨重彩的還描寫了焚香、點茶、插花這三門課,看著輕巧卻沒一個是簡單好學的。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點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藝」。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將宋朝人的日常生活提升到了堪稱藝術的境界。好似無規矩可循,可又處處透著規矩。

南宋有一位叫作張約齋的雅士,寫了一篇《張約齋賞心樂事》,列舉了一年四季中最適宜做的,其中三月季春「經寮鬥新茶」,十一月仲冬「繪幅樓削雪煎茶」,十月孟冬「詩禪堂試香」,而賞花更是貫穿全年,二月仲春賞紅梅櫻桃杏花,四月孟夏賞新荷橘花五色鶯粟花,八月尋桂賞秋菊。宋人所列樂事亦是今人嚮往。有些風雅的文人出遊,也要攜帶桌几,「列爐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賞」。

宋人愛點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不管是盛府幾位小姐,還是工於心計的顧家秦大娘子,或者是下線的林小娘,無一不精通點茶。

《知否》劇情裡面還專門拍了擊拂點茶的方法,將茶壓輾成粉末後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一個鏡頭裡,光茶具就有很多,茶盞、燙瓶、盞託、茶碾子、絹羅、茶筅、煮水器等等。

飲茶才不是貴族的玩意

茶興於唐,盛於宋,唐代流行煎茶法,而到了宋代,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新時尚。

品茗在唐,是貴族專享,而在宋代,上至皇室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以飲茶為生活時尚。

飲茶圖 南宋 佚名

宋徽宗的《文會圖》局部

南宋 佚名《春宴圖卷全卷》局部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收藏的一幅宋人《飲茶圖》,表現的正是上層仕女飲茶的日常生活;傳為宋徽宗的《文會圖》與南宋佚名《春宴圖卷全卷》(北京故宮藏),描繪的則是文人學士在庭院中舉行茶雅集的情景。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

南宋佚名《鬥漿圖》

而在南宋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臺北故宮藏)、南宋佚名的《鬥漿圖》(黑龍江省博物院藏)中,那些飲茶、鬥茶的人,正是市井上的小商販。

這群鬥茶的小販,在宋代叫做「提茶瓶人」,在孟元老的《東京夢梁錄》中記載:北宋開封的夜市上,三更半夜都有提瓶賣茶的,那些上夜班的公吏、市民,下班路上,都習慣買一碗滾熱的茶湯喝,以暖暖身子。

點茶過程想想就覺得難

在中國茶藝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獨一無二的。

宋代流行喝「團茶」,即茶葉採摘下來後,不是直接焙乾待用,而是經過洗滌、蒸芽、壓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製成茶餅。團茶始制於福建,專供宮廷飲用。茶餅上印有龍、鳳花紋。印盤龍者稱「龍團」或龍茶、盤龍茶、龍焙、小團龍;印盤鳳者稱「鳳團」或鳳餅、小鳳團等。

團茶製成後,用專門的茶焙籠存放,烹茶時,從茶焙籠取出茶餅,用茶槌搗成小塊,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過篩,才可衝茶。先用茶釜將淨水燒開,隨後調茶膏,每隻茶盞舀一勺茶末,注入少量開水,將其調成膏狀,再一邊衝入開水,一邊用茶筅擊拂,使水與茶末交融,泛起茶沫,擊拂數次,一盞清香四溢的宋式熱茶就出爐了。整個烹茶的過程,宋人稱為「點茶」。

點茶的過程如此繁複,那些個好茶的士大夫家裡必會備上一整套茶具,《知否》裡就提到過「十二件大玉川先生」,宋全套茶具以盧仝命名,稱作「大玉川先生」。

十二件鬥茶用具還分別被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存放茶團的茶焙籠叫「韋鴻臚」,搗碎茶團的茶槌叫「木待制」,磨茶的小石磨叫「石轉運」,研茶的茶碾叫「金法曹」,量水的瓢叫「胡員外」,篩茶的羅合叫「羅樞密」,清掃茶末的茶帚叫「宗從事」,安放茶盞的木製盞託叫「漆雕秘閣」,茶盞就叫「陶寶文」,裝開水的湯瓶叫「湯提點」,調沸茶湯的茶筅叫「竺副帥」,用來清洗茶具的方巾叫「司職方」。

茶筅

宋徽宗喜歡茶,自己更是個點茶高手,甚至還專門寫了一本《大觀茶論》教大家怎樣喝茶。他認為烹茶的水以「山泉之清潔者」為上佳;茶葉以白茶為頂級;茶末研的越細越好,才能發泡充分;火候也極為重要,以水剛過二沸為恰到好處;盛茶的茶盞以建盞為宜;點出來的茶湯色澤要純白,茶沫以鮮白為佳。

如今我們只能通過傳世畫作來觀察宋人的點茶過程了。劉松年的《攆茶圖》(臺北故宮藏),描繪的便是宋人烹茶的場面,圖上兩名男子,一人正在用石磨研茶,一人提著湯瓶,準備點茶。

劉松年《攆茶圖》局部

分茶如咖啡拉花

光點茶這套流程下來,是不是就和劇中的如蘭一樣,覺得難死個人了,宋人不光將點茶技藝發揮到極致,還發明了一種更時髦的玩法「分茶」,高手能通過茶末與沸水的反應,在茶盞中衝出各種圖案,禽獸、蟲魚、花草,時人謂之「茶百戲」,猶如今日的花式咖啡,你就說妙不妙吧。

宋代盛行鬥茶,不論是市井人物,還是士大夫們,只要有閒暇,就喜歡擺上各種茶具,煮水點茶,看誰技高一籌。

劉松年《鬥茶圖》

傳世的茶畫也佐證了鬥茶在宋代的流行。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南宋佚名《鬥漿圖》、元人趙孟頫摹宋畫《鬥茶圖》,都是描繪宋人鬥茶的畫面。劉松年還畫有一幅《鬥茶圖》(臺北故宮藏),畫中兩名男子,各自攜帶著助手,在松蔭下鬥茶、品茶。

宋人愛插花

宋代人的另一個生活愛好就是插花,可以說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朝代的居民比宋朝人更熱愛鮮花了,宋朝堪稱中國插花史的鼎盛期。

下面這幾幅宋畫,描繪的是不同人物的生活圖景,卻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瓶插鮮花:《妝靚仕女圖》插的是水仙、《盥手觀花圖》插的是牡丹、《藥山李翱問答圖》插的是一枝寒梅……透過這些宋朝化作,可以看到不管是大家閨秀的閨房,還是富貴人家的庭院,亦或是隱士的案頭,士大夫的書房,都有瓶插鮮花的身影,插花算的上是宋朝社會的時尚潮流。

《妝靚仕女圖》(宋蘇漢臣,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盥手觀花圖》局部(南宋佚名,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藥山李翱問答圖》(宋 馬公顯,日本京都南禪寺藏)

插花搭配可不是紅配綠這麼簡單

還記得《知否》裡孔嬤嬤是怎麼總結的嗎?「插花是門極雅致高深的學問,花藝講究外師造化,內發心源,不但要美,更要有趣,若還能說出幾番哲理來,那便是化境了。」你瞧瞧,這花藝可不是胡亂剪枝茶瓶堆砌了事,更不是隨意找個礦泉水瓶子放放就能行的。孔嬤嬤在指點墨蘭插花時還提到了色彩搭配問題:「配色講究或濃烈,或淡雅,或冷或暖,或一君一臣」。可見不是現下一大捧玫瑰能比的了的。

宋人丘浚寫了一本《牡丹榮辱志》,就是介紹牡丹插花原則和技藝的。主花自然是牡丹了,但牡丹也被分了「王、妃、九嬪、世婦、御妻」五個級別,姚黃為牡丹之王。配花則分為「花師傅、花彤史、花命婦、花嬖( bì,寵愛)幸、花近屬、花疏屬、花戚裡、花外屏、花宮闈、花叢脞(cuǒ,細碎)十級。比如,花師傅有五色靈芝、碧蓮、瑤花、碧桃,花叢脞有野薔薇、薺菜花、蘆花、楊花。

南宋宮廷畫師李嵩,繪有一套《花籃圖》,分為春夏秋冬四幅,《夏花籃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冬花籃圖》藏於臺北故宮,《春花籃圖》流落日本,而《秋花籃圖》則已經失傳,不知所蹤。從這套畫裡,我們可以觀察宋朝人是如何以四季花草來完成一件插花作品的。

《夏花籃圖》

《冬花籃圖》

在《夏花籃圖》中,用夏天盛放的大朵蜀葵為主花,梔子花、石榴花、含笑、萱草為配花。《冬花籃圖》中,以帶葉的大紅山茶為主花,配上綠萼梅、白水縣、臘梅、瑞香等冬季花卉、綠葉。

花事,獨在宋一朝

既然插花盛行於宋,那麼宋朝的鮮花交易自然繁榮。花卉種植和交易,在宋以前被認為是華而不實的東西,到了宋代,才開始有人以種花、賣花為生,《東京夢華錄》裡記載,每至春天,「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藏)裡,便有兩處賣鮮花的小攤,一個在「孫羊正店」門口,一個城門外的路邊。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孫羊正店門口的鮮花攤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城門外的路邊鮮花攤

插花藝術在元代便大不如前,明代中後期雖有復興,但也不復憂宮民共襄花事的盛舉了,至清中葉,偶有節日,也是以盆栽充數。遼寧省博物館藏有仇英《清明上河圖》中也有一間花店,售賣的不再是插花而是盆栽。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的鮮花店

宋人愛焚香

生活處處見香

如今一說香,首先便會聯想到寺廟道觀裡「燒香拜佛」,燻的人眼睛都睜不開,全然沒有一點雅味。遙想當年,宋人在讀書、閒居、烹茶、雅集、宴客之時,都會燒一爐合香,氤氳一室。

在南宋劉松年(傳)的《山館讀書圖》(北京故宮藏)與《秋窗讀易圖》(遼寧省博物館藏)上,我們看到,讀書人的案頭放置著小巧香爐。

南宋劉松年《秋窗讀易圖》(局部)

南宋劉松年《山館讀書圖》局部

在宋徽宗(傳)《聽琴圖》(北京故宮藏)和劉松年(傳)《松蔭鳴琴圖》(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藏),這兩幅聽琴圖中都畫了香幾,香几上都放著香爐,正所謂「約客有時同把酒,橫琴無事自燒香」。

宋徽宗(傳)《聽琴圖》局部

劉松年(傳)《松蔭鳴琴圖》局部

在宋徽宗《文會圖》(臺北故宮藏),畫的是文人雅集的圖景,圖中大石桌上擺著青銅香爐。李公麟(傳)《西園雅集圖卷》(中貿聖佳拍品),描繪了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等名士的一次雅集,圖卷中蘇軾正在作畫,畫案上也放了一個精緻的白瓷香爐。

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李公麟(傳)《西園雅集圖卷》局部

煮茗燒香,靜中光景,劉松年《攆茶圖》(臺北故宮藏)中僕人在烹茶,主人與賓客題字作畫,書案上一隻古香古色的青銅香爐正飄著縷縷輕煙。

劉松年《攆茶圖》局部

在宋朝女性的閨房中,香爐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在北宋王詵(傳)《飛閣延風圖》(北京故宮藏)、《調鸚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都可以看到宋人閨房裡的桌几上陳設著香爐。

王詵(傳)《飛閣延風圖》局部

《調鸚圖》局部(拍攝於蘇州博物館「畫屏」展,2019年10月18日)

有香不見煙

宋人愛用香丸、香餅,而非線香盤香,宋人所謂的「燒香」,也不是用火,而是用炭,「於深房曲室,矮桌置爐,與人膝平,火上設銀葉或雲母,制如盤形,以之襯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無煙燥氣。」追求香味幽長耐久,淡雅清逸。在南宋李嵩《聽阮圖》(臺北故宮藏)中,一位侍女正在往香爐裡添香,從手指姿勢看,爐裡所燒的香料顯然是製成丸狀的合香。畫家未畫出嫋嫋煙氣,正是「但令有香不見煙」的宋式焚香。

宋人不僅喜歡買香、焚香,更是親自動手制香。不少文人士大夫,都有一些經典的制香秘方,而且家中多設有香齋,經常呼朋喚友來品香鑑賞。黃庭堅就是個調香好手,宋人將意和香、意可香、深靜香、小宗香合稱「黃太史四香」,便是以黃庭堅命名。

南宋李嵩《聽阮圖》

我們不能因為宋朝軍事上的軟弱,就對它全盤否定。宋朝大眾的生活水平,追求優雅的文化態度,迄今為止,都從未被超越……

有人曾問20世紀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縱觀全部人類歷史,你最願意生活在什麼時代?湯因比毫不猶豫的回答,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中國的宋朝。林語堂先生也曾說過「我最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說實話,我也著實想穿越時光去感受一下宋朝的盛世光景。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