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6:16:16 3
專利名稱::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於植物、動物或礦物組份的醫用配製品,特別涉及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癌症現已成為世界性難題,目前人類對於癌症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放療和化療,在我國,除了上述治療手段,傳統的中醫中藥正在抗腫瘤的領域中發揮著新的、越來越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中藥抗腫瘤有效成分被開發出來,據不完全統計,源於植物藥的抗癌製劑,佔總抗癌藥的32.25%,其中相當一部分抗腫瘤作用甚佳,如我們熟知的紫杉醇、喜樹鹼類抗癌藥,都是從植物藥中提取的。相對於化療藥物,中藥抗腫瘤具有安全、低毒、副作用小、遺傳致突變率低、服用方便等優點,作為化療的輔助用藥,還可以增效減毒,所以越來越多的中藥製劑應用於臨床,配合腫瘤手術後或放、化療治療後,達到減輕副作用、提高療效的目的。據WHO統計,2008年在全世界50多億人口中,死於惡性腫瘤者達800萬人,新發病例為2090萬例,現患人數為3460萬,且數字還在逐年增加。從國內情況看,近20年間惡性腫瘤在死因中構成比已由12.6%升至17.9%,我國每年癌症的發病人數為200萬,癌症死亡人數超過150萬。在第18屆國際抗癌症聯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全球癌症狀況將日益嚴重,今後15年內新患者人數將由目前的每年1000萬增加到1500萬,現患例數將增至4000萬,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也將由每年700多萬增至1000萬。因此,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及製藥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對腫瘤研究和抗腫瘤藥物研究予以高度重視。晚期腫瘤病人區別於早期病人的特點是,病人的腫瘤已經發生病變治療後,腫瘤細胞已經復發轉移。此時,腫瘤細胞已經對原有治療手段產生抗性,所以一切治療手段均宣告無效。另一種是因病人體質較差或是腫瘤細胞發生轉移,放化療或切除的治療手段無法使用。這些病人在確診時已經喪失了進行根治性手術或放化療的時機,只能採取內科方案來減低痛苦、延長存活期。但是,這些病人常會受到如疼痛、嘔吐、脫髮、失眠等的折磨。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狀之一。其在帶給患者肉體痛苦的同時,還使患者產生焦慮、煩躁、抑鬱、絕望等惡劣心情,後者又會使疼痛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持久而劇烈的疼痛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使病人長期依賴嗎啡等,甚至還會使一些人因"痛不欲生"而自殺。所以,讓癌症患者無痛生存,一直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因此,臨床上也急需一種供無法治療的晚期腫瘤病人使用的藥物,並希望其能夠降低疼痛、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機體免疫狀態是關係到腫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證實中晚期腫瘤患者術後、放化療後復發轉移甚至惡液質等無不與機體免疫機能狀態極度低落相關,從而直接影響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現代科學研究無可爭辯地證實了中醫藥在機體免疫調節方面的獨特治療優勢。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殺傷腫瘤細胞和減少副作用、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因此,將"殺死癌細胞"和"調整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機結合是治療腫瘤的新發展趨勢。中醫防治腫瘤的常用治法可大致分為攻邪抑瘤與扶正培本兩大類前者主要有理氣活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祛溼、以毒攻毒等治法;後者主要有益氣健脾、補氣養血、補腎益精、養陰潤燥等治法。在腫瘤治療中,化療藥物除直接剌激局部胃腸外,還可作用於延髓嘔吐中樞或剌激第四腦室底的化學感受器觸髮帶,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神疲乏力等毒性反應。中醫認為,此多屬邪毒溼濁壅滯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治療多採用理脾和胃降逆等方法。腫瘤的有效治療迄今仍主要靠化、放療和外科手術,然而放化療常引起如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等毒副反應,使患者難以堅持治療,若輔以中藥治療既可以增加療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在配合化療藥物應用治療惡性腫瘤時,可較好地緩解和或減輕化療藥物的熱毒之性,從而有效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中醫藥在對腫瘤化療增效減毒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它既能補血填精,促進造血功能恢復;又可益氣固本,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還能和胃降逆,防治胃腸道反應,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些藥物還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轉移是惡性腫瘤的特徵之一,也是常見的死亡原因。因此,預防腫瘤轉移亦是腫瘤治療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西醫放化療,是防止惡性腫瘤轉移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但是由於大多數化學藥物選擇性差,用藥後對正常組織和臟器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往往致化療療程不能完成等一系列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免疫功能低下等。雖然現代醫學各種防治化療毒副反應的方法療效肯定,如輸血、利血升、造血生長因子、樞復寧等;但目前的這些方法也存在許多問題,如輸血存在血源不足,血中致病因素越來越多限制它的使用;造血生長因子能促進白血病細胞繁殖,抑制細胞毒性化療藥物誘發急性白血病細胞凋亡,且不能解決化療的骨髓外損害,故而對造血生長因子應用存在爭議。同時,這些藥物主要從單一角度起作用,整體調節效果不佳;且價格昂貴,臨床使用受限。目前,中醫對於惡性腫瘤治療的研究多集中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患者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抑制癌細胞增殖和促進癌細胞凋亡等方面。但鑑於中藥品種繁多、數量龐大,還無法一一深入細緻地研究每一種屬、每一單味草藥的成分及藥理、藥效,對複方製劑的研究更不深入;所以臨床上還未研究出有效的抑制腫瘤,減輕化療、放療副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緩解病患痛苦的中藥製劑。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使抗癌與扶正治療相結合。這是由於本發明藥物扶正固本,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調節患者的陰陽、臟腑失調;化學藥物抗癌作用較強,但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本發明藥物協同化療藥物殺傷癌細胞同時,又充分保護了機體內環境免受或減少化療的損害。臨床治癒率及病人的生存質量均有提高。本發明藥物在以益腎健脾、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的同時,加以活血化瘀中藥;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由烏蘞莓、人參、熟地、莪朮、黃芪、當歸、半枝蓮、灰樹花、山慈燕、白朮、川芎、丹參、女貞子、白花蛇舌草、藤黃、豨薟、桑寄生、七葉膽、苦參、雞內金、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作為組分藥物組成。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可以優選為烏蘞莓1020份,人參1020份,熟地1020份,黃芪1020份,當歸1020份,莪朮1020份,灰樹花1020份,白朮1020份,丹參1020份,半枝蓮1020份,女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薟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黃1020份,七葉膽1020份,苦參1020份,雞內金1020份,天龍壁虎515份,蟾皮515份,全蠍515份。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還可優選為烏蘞莓1015份,人參1015份,熟地1015份,黃芪1015份,當歸1015份,莪朮1015份,灰樹花1015份,白朮1015份,丹參1015份,半枝蓮1015份,女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薟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黃1020份,七葉膽1020份,苦參1020份,雞內金1020份,天龍壁虎510份,蟾皮510份,全蠍510份。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各種組份的重量份數比也可優選為烏蘞莓1020份,人參1020份,熟地1020份,黃芪1020份,當歸1020份,莪朮1020份,灰樹花1020份,白朮1020份,丹參1020份,半枝蓮1020份,女貞子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桑寄生1015份,山慈菇1015份,豨薟1015份,川芎1015份,藤黃1015份,七葉膽1015份,苦參1015份,雞內金1015份,天龍壁虎512份,蟾皮512份,全蠍512份。所述調節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力的中藥組合物,其劑型可以優選為注射劑、蜜煉丸劑、水合丸劑、膠囊、片劑、滴丸劑、糖漿劑、散劑、緩釋藥物、控釋藥物、口服液體藥物、凝膠劑、煎膏劑、浸膏劑或膜劑。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可以為片劑,其製備方法優選包括以下步驟a.將人參粉碎,乙醇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過濾,回收乙醇,得人參回流提取液;b.將黃芪、半枝蓮和藤黃加水煎煮提取,過濾,濾液與所述人參回流提取液合併,低溫離心過濾,靜置備用;c.將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備用;d.其餘所述組份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細粉過篩後放入耐酸鹼浸漬鍋內,在常溫下,與乙醇一起浸漬1520天,將浸漬好的液體及藥渣進行壓榨過濾,取濾液靜置沉澱,吸取上清液備用;e.將步驟bd中備用濾液混合,加熱至405(TC後加入澱粉,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控制在70°C90°C,烘乾後冷卻,製片、乾燥、成型。所述步驟a中,所述乙醇用量優選為所述人參重量份的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過濾後合併靜置;所述步驟b中,所述水的用量優選為黃芪、半枝蓮和藤黃重量份之和的IO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所述步驟c中,乙醇用量優選為所述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的重量份之和的5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還可以為注射針劑,其製備方法優選包括以下步驟a.將人參、黃芪、半枝蓮和藤黃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收集提取液,過濾,回收乙醇,得提取液,離心過濾,濾液靜置備用;b.將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備用;c.將剩餘組份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過濾後得濾液,靜置備用;d.將前述三種濾液混合、煮沸、乾燥、結晶,得粉狀針劑。所述步驟a中,所述乙醇用量可以為所述人參、黃芪、半枝蓮和藤黃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熱回流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過濾後合併靜置;所述步驟b中,所述乙醇用量可以為所述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的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熱回流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所述步驟d中,可以將三種濾液合併,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6.06.5;加入0.1%針用活性炭後加熱煮沸,過濾;117.5°C,168.74kPa,滅菌40min;真空冷凍乾燥、無菌過濾、噴霧乾燥或在有機溶媒中重結晶;分裝,密封即得。所述中藥組合物在使用時可以煎湯劑服用,優選每日1齊U,水煎分兩次服,每30天為一療程;片劑、膠囊和散劑服用時,每次兩粒或兩片,一日三次,每30天為一療程;蜜煉丸劑服用時可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每三十天為一療程。本發明採用不同藥性的中藥材益腎補虛,活血補血,標本兼治,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活血化淤散結,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且成本低廉、製取工藝簡便易行,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能減輕病患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通過扶正為主,祛邪為輔,標本兼治的手段,既培補了脾氣,又清除了溼熱,也就是說,既調整了腸道菌群失調,又抑制了細菌的生長。保證了放化療的繼續進行,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免疫狀態是關係到腫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證實中晚期腫瘤患者術後、放化療後復發轉移甚至惡液質等無不與機體免疫機能狀態極度低落相關,從而直接影響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大量研究無可爭辯地證實了中醫藥在機體免疫調節方面的獨特治療優勢。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殺傷腫瘤細胞和減少副作用、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生物反應調節劑和生物療法就是適應這一發展趨勢而提出的一種新穎的抗腫瘤的治療方法,其治療思路是把"殺死癌細胞"和"調整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機結合。本發明藥物為一種純天然的生物反應調節劑,富含葡聚糖和人參皂甙成份,對機體具有免疫殺傷機能活化作用。傳統醫學認為中晚期腫瘤患者機體免疫系統全面崩潰引起的氣血倶衰、正虛癌毒壅滯是影響其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而本發明藥物是一種純天然的生物反應調節劑(BiologicalResponseModify——BRM),能激活免疫系統功能,提升CD3、CD4及NK細胞和LAK細胞的活性,殺傷癌細胞,抑制和穩定瘤體,改善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從而達到有效"荷瘤生存"7的目的。化學抗癌藥在殺滅癌細胞同時也抑制或破壞正常細胞,尤其是對增殖旺盛的骨髓幹細胞有較強的毒性作用,因此白細胞減少是化療的一個嚴重副反應,這種表現,中醫認為乃屬"骨髓傷敗"、"氣虛血虧"所致。故多採用益氣補血、填精生髓之方。方中人參補氣益氣,熟地扶正,白朮為補脾良方,補脾肺之氣,配以黃芪更增補氣扶正之功;山慈菇、灰樹花既是補藥也是抗癌防癌的要藥;女貞子補脾固腸,當歸、稀薟、川芎、丹參活血化瘀;桑寄生固本扶正;天龍壁虎、蟾皮、全蠍以毒攻毒,活血化瘀散結消腫;藤黃,莪朮、半枝蓮、七葉膽、苦參、烏蘞莓能防癌抗癌,雞內金理氣健脾和胃,諸藥合用,使脾胃得健、溼祛洩止,活血化瘀散結。烏蘞莓性味性寒,味苦、酸。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於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綱目》:涼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癤腫。《草木便方》:清熱解毒,塗瘡毒,消結核,九子虛氣瘍。治療癤腫、癰、蜂窩組炎、化膿性淋巴結炎、外傷感染創口、燒傷感染殘餘創面、膿皰瘡、天皰瘡、凍瘡潰爛、溼疹、皮炎等,具有消腫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佐之以攻則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攣、癱瘓、燥、澀等證。營虛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劑,大能散表衛熱,而表不斂者,佐以大黃之類,又能固表。惟其氣辛而動,故欲其靜者當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當避之。凡陰中火盛者,當歸能動血,亦非所宜,陰中陽虛者,當歸能養血,乃不可少。黃芪主要成分皂甙、多糖、胺基酸、黃酮類、微量元素等。黃芪以補虛為主,能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血不足、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黃芪具有很好的託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癒合的膿腫化膿生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本草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是增進抵抗力和防禦疾病的良藥。黃芪免疫調節作用①黃芪能增加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使其吞噬指數明顯提高。黃芪多糖能使小自鼠吞噬率和細胞百分率及指數明顯增強,黃芪皂甙甲能明顯促進淋巴結B細胞增殖分化和漿細胞抗體合成,黃芪能使小白鼠血液中的白細胞及多核白細胞數明顯增加,能對抗免疫抑制劑,強的松龍所致的脾臟、胸腺、腸淋巴結等免疫組織的萎縮作用和對外周白細胞減少作用,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②黃芪對正常機體的抗體生成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能增加小鼠抗體生成主要器官脾臟的重量,脾細胞數及抗體反應。③人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實驗證明黃芪水煎劑可促進正常人和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轉化率,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功能。黃芪水煎液可使胸腺細胞糖皮質激素受體濃度降低40%,表明具有促進T細胞分化與成熟的作用。④黃芪水煎劑可增強小鼠NK細胞的細胞毒活性,這一過程與誘生幹擾素是同時發生的,黃芪對幹擾素系統有明顯的剌激作用,包括自身誘生,促進誘生和活性發揮三個方面。黃芪還有費城明顯的抗腫瘤作用,《中醫藥醫學報》報導黃芪多糖(APS)對6種細胞系瘤株移植後的抑瘤作用進行了試驗,表明APS對小鼠S180,H22、Anip973,人HC腹水型細胞瘤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別為51.0%、41.7%、40.0%、36.0%,對小鼠實體瘤B16、Lewis肺癌有效抑癌率分別為47.0%、32.OX。有研究表明,黃芪煎液加入培養的小細胞中,能誘生IFNr,通過調動機體免疫系統殺傷腫瘤細胞,如通過促進巨唑細胞及IL-2等細胞因子的作用,從而改變腫瘤細胞膜特性,增加腫瘤相關抗原表達及增加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而殺傷腫瘤。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腎經,善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善治氣虛諸症及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血虛萎黃,陽萎宮冷。《本草正》雲"人參氣虛血虛倶能補,陽氣虛竭者,此能回之於無何有之鄉;陰血潰崩者,此能障之於已決裂之後。惟其氣壯而不辛,所以能固氣;惟其味甘而純正,所以能補血。故凡虛而發熱,虛而自汗,虛而眩暈,虛而睏倦,虛而驚懼,虛而短氣,虛而遺洩,虛而洩利,虛而頭疼,虛而腹痛,虛而欲食不運,虛而痰涎壅滯,虛而咳血吐血,虛而淋瀝便閉,是皆必不可缺者。第欲以氣血相較,則人參氣味頗輕而屬陽者多,為氣分之藥。"《本草匯言》"人參補氣生血,助精養神之藥也。故真氣衰弱,短促氣虛,以此補之,如榮衛空虛,用之可治也;驚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寧之;元神不足,虛贏無力,以此培之,如中氣衰陷,用之可升也。"《本草經疏》曰"人參能回陽氣於垂絕,卻虛邪於俄頃。其主治也,則補五臟。"黃芪補中益氣、利水生肌,《本經疏證》曰"黃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內補中氣。"二藥合用,一則溫煦全身,鼓舞氣血,激發機體生命的活力;二則補氣,氣旺則血生,氣旺則血行,既可增強體質,又可扶正以祛邪。現已發現,大凡虛證都有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而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人參具有抗腫瘤,增強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效用。人參皂苷及其單體Re、Rd在體外可增強免疫受抑小鼠的T細胞功能,並可調節細胞與體液免疫反應,可以通過誘導分化或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黃芪多糖、皂苷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提高巨噬細胞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強劑,它能促進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功能,對愛滋病等多種免疫缺陷症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還有抑制EAS,雙向調節血糖等作用,延緩細胞衰老,有利於延年益壽。當黃芪多糖與人參多糖配伍,可顯著提高抗癌活性,降低化療副作用,癌症患者化療後使用該藥,能明顯升高白細胞的計數。川芎入肝、脾、三焦三經。功用主治行氣開鬱,法風燥溼,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痺筋攣,經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剌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綱目》載〃燥溼,止瀉痢,行氣開鬱。〃川芎嗪解除血管平滑肌(主動脈條)痙攣(腎上腺素、氯化鉀引起)。是活血化瘀的良藥。苦參含有苦參鹼、氧化苦參鹼、脫氧苦參鹼等多種活性抗癌成分,同時還有擴張血管、抗炎、升高白細胞、中樞系統抑制等多種不同作用。在抑制腫瘤生長的同時,能夠擴張血管,改善腫瘤臟器的缺血、瘀血情況,還能夠改變中樞對疼痛的反應,從而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達到止痛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機理是(l)直接殺傷腫瘤細胞;(2)直接作用於靶DNA而抗腫瘤;(3)通過影響細胞周期而抗腫瘤;(4)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發生而抗腫瘤。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苦參具有明顯的止痛、抗癌、提高免疫力、止血等作用。能明顯減輕化療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化療當中對骨髓、肝、腎等臟器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蟾皮是蟾皮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闢穢濁之功效,廣泛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衣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衣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蟾衣還有抗腫9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於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症。蟾皮被專家公認為抗癌良藥。抗癌藥理蟾毒內脂類物質對小鼠S180、兔B、P瘤、子宮頸癌14、腹水型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在機體上能抑制人的顴上下頜未分化癌,均有抑制作用,在機體上能抑制人的顴上下頜未分化癌、間皮癌、胃癌、脾肉瘤、肝癌等腫瘤細胞的呼吸,在試管中,對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莪朮辛、苦,溫。歸肝、脾經。可治療血滯經閉腹痛、腹部包塊、積聚。本品能行氣消積止痛,用於飲食積滯、胸腹滿悶作痛。破血祛瘀,婦女閉經,或痰溼淤血凝結而成的症瘕癖塊。行氣止痛適於飲食失調,脘腹漲滿疼痛之證。適當配伍,虛症、實症均可。1.抗腫瘤作用莪朮油製劑在體外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615純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細胞等多種瘤株的生長有明顯抑制和破壞作用。100%阿莪朮注射液0.3-0.5ml給小鼠腹腔注射,對肉瘤S180。有較好的療效,抑瘤率達50%以上。從莪朮揮髮油中得到的單體,莪朮醇和莪朮二酮75mg/kg皮下注射時,對小鼠肉瘤S37,宮頸癌U14、艾氏腹水癌(ECA)均有較高的抑制率,腫瘤明顯縮小者,可見瘤組織周圍纖維細胞增多,內有一層淋巴細胞、吞噬細胞包圍腫瘤細胞等免疫反應出現。在電鏡下,治療組腫瘤細胞表現核質比例減少,核外形趨向正常,染色質、核仁和染色質間顆粒數量減少,故認為莪朮對小鼠肉瘤的細胞核代謝有抑制作用。體外試驗證明莪朮醇及莪朮二酮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明顯破壞作用,能使其變性壞死。不同濃度的莪朮油注射液對瘤細胞均有明顯的直接破壞作用,有作用快而強的特點,瘤細胞數越多,殺滅90%的瘤細胞所需的藥液濃度就越大。莪朮抗癌作用的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宿主的免疫反應參與。臨床以莪朮油作瘤內注射治療宮頸癌,治療後可見瘤組織壞死脫落,局部淋巴細胞浸潤,部分病例腫塊消失,宮頸光滑,提示莪朮有直接殺瘤細胞的作用。在病理切片中則見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細胞圍繞癌細胞,淋巴竇中有大量的竇細胞組織增殖,血液中淋巴細胞有顯著的升高,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顯的免疫反應。莪朮抗癌作用的原理,莪朮油除能直接殺瘤作用外,還能增強瘤細胞免疫原性,從而誘發或促進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排斥反應,實驗證明用莪朮處理的ECA及L615。瘤苗進行主動免疫,確實能使部分動物獲得明顯的保護效應。進一步研究證明莪朮L615瘤株的主動免疫保護效應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因為經莪朮L615瘤免疫的動物,不能產生對L795(是615系小鼠的一株新的肉瘤白血病)的交叉免疫保護效應。一些對L615具有明顯免疫力的莪朮瘤苗免疫組動物,儘管能耐受10(-3)X10個L615細胞的多次攻擊,卻死於3X10個L759瘤細胞。且這種免疫保護效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一旦建立後,能夠維持相當長(10-13個月)的時間,但不能傳給子代,因為其子代絕大多數(93/94)不能耐受105-3X105個L615細胞的攻擊,均發生典型的L615,白血病而死亡,平均存活時間也未見延長、說明親代的這種免疫保護效應是後天獲得而不能傳給子代。用純系雌性T-739小鼠觀察莪朮油對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實驗結果證明,用莪朮油腹腔注射加照射組比單純照射組有明顯的腫瘤生長延遲效果,可使放射治療效果提高42%,達到中等增敏作用。山慈菇性甘、味微辛,涼。歸肝、脾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用於癰腫疔毒,瘰癧痰核,淋巴結結核,蛇蟲咬傷。對癰腫疔毒、瘰歷結核,內服、外敷,均可應用。用於食道癌,常與急性子、制半夏、地鱉蟲、石見穿等配合應用;用於淋巴腫瘤,常與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貝等配合應用。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葉、竹葉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腸、小腸經,苦寒清熱解毒,甘寒清利溼熱,對癰腫、咽痛、蛇傷等有較強的解毒消癰作用。一般用於治療瘡毒、咽喉腫痛、腸癰腹痛、毒蛇咬傷,也用於熱淋澀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溼的良藥。七葉膽也叫絞股藍皂甙(絞股藍皂苷),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其人參皂甙類成分(84種)超過人參的數倍,其對治療和預防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痔瘡、哮喘、偏頭痛、痤瘡、色斑等症狀有顯著功效,並有較為明顯的鎮靜、催眠、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抗衰老的作用,對腫瘤、肝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口腔炎、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肢體麻木、皮膚粗糙、男性不育、性功能衰退、肥胖及白髮禿頂等具有較佳療效。絞股藍皂甙(絞股藍皂苷)還可能成為21世紀人類徵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緊張症、癌症和愛滋病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質。七葉膽提取物顯示可剌激細胞免疫力。研究發現其可剌激T-細胞產生,特別是助手細胞。因此七葉膽被用於多種免疫相關疾病。七葉膽多糖對小鼠S180、人白血病K562細胞的體外增殖也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而七葉膽提取物含多種甙類和七葉膽多糖,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升高白細胞、提高機體對缺氧、輻射、應激、疲勞、中毒等非特異性損害的適應能力。對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亦能促進骨髓造血幹細胞向粒_單核細胞分化而使白細胞增加。半枝蓮微苦,涼。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癧,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半枝蓮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傷的作用。我國常把半枝蓮與其他中草藥製成配方,治療肝炎和各種癌症如胃癌、直腸癌、肺癌、淋巴癌和婦科腫瘤等。雞內金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消食健胃,澀精止遺。雞內金含胃激素、角蛋白、胺基酸以及微量胃蛋白酶、澱粉酶等。口服雞內金粉後,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運動加強、排空加快。其酸提取液或煎劑能加速從尿中排除放射性鍶。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積聚,胸腹剌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用於胸肋脅痛,風溼痺痛,症瘕結塊,瘡瘍腫痛,跌僕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痛等。治療胸肋疼痛、症瘕結塊,以及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具有良效。蓋丹參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滯下,調經脈。丹參在此複方中的應用針對性地解決了腫瘤患者的血瘀證,丹參能夠改善微循環、改變高凝狀態、促進血液流通,增強腫瘤組織血液的灌注量及病變部位癌細胞的含氧量,減少乏氧細胞,提高化療的敏感性。灰樹花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功能。據文獻報導,它有抑制高血壓和肥胖症的功效;由於富含鐵、銅和維他命C,它能預防貧血、壞血病、白癜風,防止動脈硬化和腦血栓的發生;它的硒和鉻含量較高,有保護肝臟、胰臟,預防肝硬化和糖尿病的作用;硒含量高使其還具有防治克山病、大骨節病和某些心臟病的功能;它兼含鈣和維生素D,兩者配合,能有效地防治佝僂病;較高的鋅含量有利大腦發育、保持視覺敏銳,促進傷口癒合;高含量的維生素E和硒配合,使之能抗衰老、增強記憶力和靈敏度。灰樹花還是引人注目的抗癌藥源,一方面,較高的硒含量有抗禦癌腫的作用,尤其是所含灰樹花多糖(Grifolan),以P-葡聚糖(glucan)為主,其中抗癌活性最強,帶6條支鏈的P_(1,3)-葡聚糖佔相當大的比重,據說比已經面市的香菇多糖(Lentinan,日本的PSK,)、雲芝多糖(上海的PSP)等有更強的抗癌能力;同時它又是極好的免疫調節劑。作為中藥,灰樹花和豬苓等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肝硬化腹水及糖尿病等,是非常貴的藥用真菌。女貞子味甘、苦,性涼。能補養肝腎,明目。含齊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櫚酸、甘油酸,有增強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有強心、利尿及保肝、止咳、緩瀉、抗菌、抗癌等作用。用於肝腎陰虛,腰酸耳鳴,鬚髮早白;眼目昏暗,視物昏暗;陰虛發熱。治療腫瘤對152例中、晚期腫瘤患者,單藥口服,每天23次、1040mg/次、12個月停藥。結果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顯著增強,提高£玫瑰花結形成率,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上升、分別為63%、75%、79%。對IgA、G、M均無影響。表明能增強腫瘤患者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遲發超敏反應,對體液免疫無影響。齊墩果酸還抑制II、III、IV型變態反應。藤黃消腫,化毒,止血,殺蟲。治癰疽腫毒,頑癬惡瘡,損傷出血,牙疳蛀齒,湯火傷。藤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醇溶液對綠膿桿菌有較強抑菌作用。藤黃酸對多種腫瘤顯示較強的抗腫瘤活性,並在有效劑量範圍內毒副作用比較小,對腫瘤細胞的抑制有非常高的選擇性,能選擇性地殺死癌細胞,而對正常動物造血系統和免疫功能沒有影響,這是目前腫瘤化療藥物所不具備的。藥代動力學研究亦顯示,藤黃酸在腫瘤組織中有較高的分布和較長的持續時間。藤黃酸為廣譜抗腫瘤藥,對多種腫瘤有顯著療效。壁虎去內臟的幹製品入中藥,名"天龍壁虎",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可治淋巴結核、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乳房腫塊。味成,寒。有小毒。主治祛風,活絡,散結。用於中風癱瘓,風溼關節痛,骨髓炎,淋巴結結核,腫瘤。是治療乳腺腫瘤的良藥。豨薟性寒,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風溼,利關節,解毒。用於風溼痺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痺、半身不遂、風疹溼瘡。《品匯精要》載其"治中風失音不語,口眼歪斜,時吐涎沫。補虛,安五臟,生毛髮。明眼目,烏髭發,壯筋力。"《本草蒙筌》"療暴中風行邪,口眼喁斜者立效;治久滲溼痺,腰腳酸痛者殊功。"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豨薟草煎劑腹腔注射對小鼠免疫功能實驗表明,用藥組胸腺萎縮變薄,分葉不清,小鼠生長緩慢,結合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和Ea,Et花環形成率下降,說明對小鼠細胞免疫有明顯抑制作用。使脾臟重量減輕,血清抗體滴度降低,細胞內DNA和RNA吖啶橙螢光減弱,表明對體液免疫有抑制作用。給藥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下降、血清溶菌酶活性降低,提示對非特異性免疫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朮味苦、甘,溫。歸脾、胃經。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白朮對瘤細胞有細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細胞的增殖率,減低瘤組織的侵襲性,提高機體抗腫瘤反應的能力。白朮揮髮油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朮內酯B腹腔注射對小鼠肉瘤民。也有顯著抑制作用。《藥性論》載其君,味甘,辛,無毒。能主大風痺,多年氣痢,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洩。主面光悅,駐顏,去黑。治水腫脹滿,吐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全蠍辛,平;有毒。歸肝經。功能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溼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全蠍提取液對12小鼠腫瘤實驗中,應0.2ml(相當生藥0.04g/只),隔大皮下給藥連續5天後,在用藥第11天和停藥8天時,對細胞肉瘤(SRS)實體瘤的抑制率為38.8%和55.5%;對MA—737乳腺癌,每天給藥共12次後,抑制率為51.8%,停藥8天時為30.4%。對SRS腹水型帶瘤子鼠的生存率較對照組延長12.5%-20.7%。結果表明對帶瘤小鼠的腫瘤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全蠍提物體外培養的Heal細胞全部死亡脫壁。對LA—795肺腺癌帶瘤小鼠生存時間延長29.2%。東亞蚶蠍尾灌胃,預防給藥組S180肉瘤抑制率為45X,治療給藥組S180肉瘤抑制率為47.6%,表明其兼有預防和治療作用。桑寄生苦、甘,平。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安胎元。用於風溼痺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對免疫作用的影響含有植物凝集素的槲寄生提取物和胸腺提取物等混合,可用於腫瘤治療中,作為促進細胞分裂免疫剌激劑以控制和調整免疫系統。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抗腫瘤及免疫調節的雙重作用。其抗瘤機理主要是(l)幹擾腫瘤細胞的DNA和RNA的合成;(2)誘導癌細胞凋亡;(3)影響癌基因的表達;(4)誘導機體產生白介素、幹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5)增強LAK細胞、NK細胞活性,剌激骨髓中造血細胞的分化,加速邊緣池細胞的釋放的功效。本發明調節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力的中藥組合物製備方法包括藥物劑型為蜜煉丸劑時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稱取烏蘞莓100g,人參100g,黃芪100g,半枝蓮100g,熟地100g,當歸100g,莪朮100g,灰樹花100g,白朮100g,丹參100g,女貞子100g,白花蛇舌草100g,山慈菇100g,豨薟100g,川芎100g,桑寄生100g,藤黃100g,七葉膽100g,苦參100g,雞內金100g,蟾皮50g,天龍壁虎50g,全蠍50g加水3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0.5lh,過濾;將濾液合在一起,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乾後冷卻,與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細條,制丸臘封包裝。本發明膠囊劑的製作過程為取稱取烏蘞莓1000g,人參1000g,黃芪1000g,半枝蓮1000g,熟地1000g,當歸1000g,莪朮1000g,灰樹花1000g,白朮1000g,丹參1000g,女貞子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山慈菇1000g,豨薟1000g,川芎1000g,桑寄生1000g,藤黃1000g,七葉膽1000g,苦參1000g,雞內金1000g,蟾皮500g,天龍壁虎500g,全蠍500g加10倍量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將3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藥液濃度為0.5g生藥/mL,抽濾後,濾液的相對密度約為1.08(20°C);上述濾液經體積為10L的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10倍樹脂柱體積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洗脫,再用5倍樹脂柱體積的95%乙醇洗脫,收集乙醇洗脫液,去除溶劑,得到組份藥;裝入膠囊制為膠囊劑,每粒膠囊裝0.4g。可以每12粒為一板。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片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稱取人參500g,粉碎,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收集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得人參回流提取液;將黃芪500g、半枝蓮500g和藤黃500g加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過濾,濾液與人參回流提取液合併;低溫離心過濾,棄去沉澱,靜置備用;將天龍壁虎200g、蟾皮200g和全蠍200g加乙醇6000g,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加熱回流提取2次,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備用;其餘組份烏蘞莓500g,熟地500g,當歸500g,莪朮500g,灰樹花500g,白朮500g,丹參500g,女貞子500g,白花蛇舌草500g,山慈燕500g,豨薟500g,川芎500g,桑寄生500g,七葉膽500g,苦參500g,雞內金500g,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細粉過篩後放入耐酸鹼浸漬鍋內,在常溫下,與乙醇一起浸漬1520天,將浸漬好的液體及藥渣進行壓榨過濾,分離後取濾液,靜置沉澱24小時,吸取上清液;將三種濾液混合加熱至45t:後加入澱粉,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乾後冷卻,製片、乾燥、成型。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注射針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稱取人參1000g、黃芪1000g、半枝蓮1000g和藤黃1000g粉碎,加20%70%乙醇10000g回流提取2次,每次45分鐘,收集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低溫離心過濾,低溫,離心過濾低溫(46°C)離心(3000rpm,40min),棄去沉澱,靜置備用;將天龍壁虎500g、蟾皮500g和全蠍500g加乙醇15000g,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得藥液靜置備用;將剩餘組份烏蘞莓1000g,熟地1000g,當歸1000g,莪朮1000g,灰樹花1000g,白朮1000g,丹參1000g,女貞子1000g,白花蛇舌草1000g,山慈燕1000g,豨薟1000g,川芎1000g,七葉膽1000g,苦參1000g,雞內金1000g加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鐘,過濾;將三種濾液混合,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6.06.5,加0.1%針用活性炭,混合溶液加熱煮沸,濾過,熱壓法滅菌(117.5°C,168.74kPa,40min),真空冷凍乾燥或無菌過濾或噴霧乾燥或在有機溶媒中重結晶,分裝,密封即得。本發明採用不同藥性的中藥材,進行了科學配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安全,能有效減輕病患忍受的癌痛苦楚,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本發明選用價格低廉的藥材,製造方法簡單,大大緩解病人家屬經濟壓力;且提高了病人戰勝癌症的希望和信心,能創造較好的社會價值及經濟利益。本發明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精神、提高食慾、改善睡眠等一般狀況,而且副作用小、有效性高、且價格低廉,針對性強,能大大減輕痛苦、延長生命,尤其對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質量有顯著效果。本發明還可以與各種癌症的放療、化療方式配合使用,具有增強療效、提高病患自身元氣,增強自身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的功效;對不能接受放療、化療、手術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也是一大福音,本發明能緩解癌痛,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很大幫助,是癌症患者理想的選擇。藥理學毒性試驗抗腫瘤的動物實驗及作用機制1材料與方法1.1藥物本發明中藥組合物1.2動物模型建立及分組藥品FT-207:齊魯製藥廠,產品批號509004LG;平消片由寧夏金太陽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批號20051102;儀器主要有BCM-1000A型生物潔淨工作檯,蘇淨集團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SZ-III型自動純水蒸餾器,上海嘉鵬科技有限公司。LDZ4-0.8型離心機,北京醫用離心機廠。1.3實驗方法1.3.l動物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由上海斯萊克公司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滬)2003-0003。1.3.2瘤株H22、S180由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提供。1.3.3荷瘤模型建立將瘤源小鼠頸脫臼處死,固定於鼠板上,常規消毒,於超淨工作檯中,從腹腔抽出瘤液,生理鹽水稀釋至1X107,ml-l,除空白對照外其他各組小鼠均於右腋部皮下注射上述瘤細胞懸液O.2ml,以建立實體瘤模型;作生命延長率荷瘤小鼠模型的需腹腔注射上述瘤細胞懸液0.2ml,以建立腹水瘤模型。1.3.4動物分組與給藥方法用該法將昆明種小鼠右前肢腋皮下接種H22肝癌實體腫瘤以及S180實體瘤,以及腹腔注射H22肝癌腹水瘤細胞。接種後第一天,將動物稱體重隨機分為10組,每組10隻,均在接種後第2天開始灌胃給藥,觀察小鼠飲食及腫瘤生長情況,連續7天後停藥,於停藥次日稱重、處死動物並剝取腫瘤、胸腺、脾臟分別稱重,統計各組的抑瘤率和臟器指數。腹腔注射H22肝癌腹水瘤組,在連續給藥9d後停藥,觀察小鼠的生存時間,並計算荷瘤小鼠生命延長率。1.4觀察指標與測定方法抑瘤率末次給藥後24小時將小鼠稱重,斷頸處死,剝取瘤塊稱重(體重為小鼠體重減去瘤重的差值)。2結果2.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對荷瘤小鼠S180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高、中、低3個劑量組以高劑量組抑瘤率最高,中劑量組次之,低劑量組抑瘤率最低,但均高於陽性對照中藥組平消片的抑瘤率,而陽性對照化療藥組FT-207因毒副作用較大,小鼠的死亡率高,未做抑瘤率統計。藥效學研究表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小鼠S180肉瘤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最高可達49.3%,並呈良好的量效關係,與陽性對照平消片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抑瘤率=(對照組平均瘤重-給藥組平均瘤重)/對照組平均瘤重X100%表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對荷瘤小鼠S180瘤體生長的影響組別動物數(始)動物數(末)瘤體重(g)X士SD抑瘤率(%)生理鹽水對照10101.36±0.32FT-2071020.102陽性對照平消片1081.28±0.495.9本發明膠囊劑0.3g/kg10100.74±0.4145.6本發明膠囊劑0.6g/kg10100.72±0.3147.1本發明膠囊劑1.2g/kg10100.69±0.2849.3與對照組相比,P<0.012.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對小鼠H22肝癌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高、中、低3個劑量組以高劑量組抑瘤率最高,中劑量組次之,低劑量組抑瘤率最低,但均高於陽性對照中藥組平消片的抑瘤率,而陽性對照化療藥組FT-207因毒副作用較大,小鼠的死亡率高,未做抑瘤率統計。藥效學研究表明本發明中藥15組合物(膠囊劑)對小鼠H22肝癌細胞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最高可達67.7X,並呈良好的量效關係,與陽性對照平消片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抑瘤率=(對照組平均瘤重_給藥組平均瘤重)/對照組平均瘤重xl00%表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H22小鼠肝癌細胞生長的影響組別動物數(始)動物數(末)瘤體重(g)X士SD抑瘤率(%)生理鹽水對照1091.64±0.5FT-2071020.16陽性對照平消片1071.34±0.4618.3本發明膠囊劑O.3g/kg10100.86±0.2847.6本發明膠囊劑O.6g/kg10100.78±0.2652.4本發明膠囊劑1.2g/kg10100.53±0.2967.7小鼠連續灌胃給藥7d後,處死,取胸腺及脾臟稱重,計算脾指數和胸腺指數。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表3本發明中藥製劑(膠囊劑)對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組別脾臟指數胸腺指數生理鹽水對照6.23±0.344.70±0.29陽性對照平消片6.14±0.493.99±0.38本發明膠囊劑0.3g/kg5.71±0.433.36±0.44本發明膠囊劑0.6g/kg5.68±0.334.28±0.58本發明膠囊劑1.2g/kg6.00±0.523.94±0.49藥效學研究表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小鼠S180肉瘤、H22肝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良好的量效關係。結果顯示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別為33.3%、42.8%和51.8%;對小鼠H22肝癌的抑制率高達70.4%;高劑量組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長率提高30%。流式細胞儀檢測表明複方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隨劑量的提高將腫瘤細胞周期阻止在S期,並能明顯誘導H22肝癌細胞凋亡,並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有效抑制化療藥所致胸腺萎縮,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阻滯細胞周期,誘導細胞凋亡有關。另外,小鼠血常規檢測表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灌胃給藥對小鼠血液系統無明顯影響,證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臨床實驗(—)本發明藥物對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採用2:1完全隨機化的分組方法,將90例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n=60)與對照組(n=30)。對應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後的60例中晚期腫瘤患者進行生存期和生存質量的隨訪研究。結果本發明藥物對中晚期惡性腫瘤治療後1年生存率為50.00%,一年以上生存率為48.33%,中位生存天數為495天,治療後生存質量(Kamofsky分)較治療前有明顯的提高,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均衡可比性。(2)治療方法實驗組本發明藥物(膠囊劑),0.3g/粒,3-4粒/次,每日三次,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對照組維壽寧膠囊,0.45g/粒,3次/日,3-4粒/次,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3)臨床觀察指標生存率、生存質量(Kamofsky)。(4)統計方法採用x2檢驗和t檢驗。(5)本發明藥物治療前後生存質量(Kamofsky)比較分組觀察例數(N)Kamofsky分(d±SD)治療前治療後化療對照組3031.36±10.4545.28±6.91本發明藥物組6032.47±11.0669.13±9.33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與化療對照組相比較,P<0.05。3、治療結果(1)隨訪結果隨訪採用經治醫生、隨訪部和家屬雙重填表信訪、電話隨訪、郵寄回影像複查資料和複診等多種形式。實驗獲得早期隨訪(6個月1年)39例,中期隨訪(l年2年)27例,長期隨訪(2年以上)10例。在觀察期間,有14例患者生存期未足6個月,其中對照組13例,治療組1例。(2)生存期觀察臨床觀察表明本發明藥物17對中晚期惡性腫瘤治療後1年生存率為50.00%,一年以上生存率為48.33%,中位生存天數為495天,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l,表1本發明藥物組與化療對照組治療後生存率的比較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注本發明藥物組與化療對照組相比較,P<0.05。顯示本發明藥物在延長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有較好的療效。(二)本發明藥物對中晚期惡性腫瘤放化療引起的外周血細胞減少症的臨床療效。目的觀察本發明藥物治療112例中晚期惡性腫瘤放化療引起的外周血細胞減少症的療效。方法將患者按照3:l完全隨機化的分組設計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放化療+本發明藥物;對照組給予放化療+益血生膠囊。結果本發明藥物治療組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回升作用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有可比性。2、治療方法(1)觀察方法第1周單用放化療作為自身治療前對照,白細胞計數<3.OX109/L的病例納入統計,第2周放化療前3天開始實驗用藥,觀察期間實驗組和對照組停用其它升白藥物。(2)放化療方案食管癌DVB方案(DDP、VCR、BLM)治療31例,同時採用60Coy線放療;胃癌EAP方案(VP-16.ADM.DDP)治療42例;月市癌CA0P-16方案(CTX、ADR、VCR、VP-16)治療47例。乳腺癌CMF方案(CTX+MTX+5-Fu)治療20例。大腸癌:FMC方案(5-Fu+匪C+ARA-C)治療10例。(3)治療方法實驗組放化療+"本發明藥物"。本發明藥物0.3g/粒,每日三次,每次3-4粒,口服。對照組放化療+益血生膠囊。益血生膠囊每天三次,每次3粒,口服。3、治療結果單純化療觀察一周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白細胞總數下降均較為明顯,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後白細胞總數回升水平與對照組的比較效果明顯。結果顯示本發明藥物治療後第3-5天白細胞數增加為4.86±2.54(X109/L),第5-7天增至5.47±1.34(X109/L),第10天白細胞增加到6.29±1.74(X109/L),明顯優於對照組,兩組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本發明藥物"對外周血白細胞減少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實施例1:譚某,女,36歲。2006年診斷左側乳腺癌,行左乳根治術後,給予CMF方案化療2周期無不適,第3周期化療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惡聞食臭,甚至見他人進食亦嘔吐不止,因已3天無法進食而邀中醫會診。症見消瘦、面色白、全身自汗,自訴口苦而淡,食則嘔吐,吐出物為黃色苦水,伴少量褐色血絲,腹內嘈雜,似痛非痛,兩脅痞滿,腸鳴,不嘔吐時則口淡無味,清涎不斷,大便四日未解。舌淡、苔自厚膩,脈沉弦。辨證屬肝寒膽熱,疏洩無權,胃氣不降,擬溫肝清膽,胃降逆法。處方烏蘞莓10g,人參15g,熟地10g,黃芪20g,當歸15g,莪朮10g,灰樹花15g,白朮10g,丹參20g,半枝蓮15g,女貞子15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薟10g,川芎15g,藤黃10g,七葉膽15g,苦參10g,雞內金10g,天龍壁虎5g,蟾皮5g,全蠍5g。服至3劑後嘔吐漸止,可進少許半流飲食,覺口不苦,繼服4劑後仍有噁心,但可進普食,此患者後來繼續化療2次,均以上方加減調治而保證了化療的順利進行,目前已正常工作。實施例2:郭某,女,32歲,2004年在醫院診斷為卵巢癌IIID期,手術後放療1次,化療15次,2006年1月14日複查,右腹部可見7X9.5cm的腫塊,少量腹水,使用如下方劑治療烏蘞莓15g,人參15g,熟地15g,黃芪15g,當歸20g,莪朮10g,灰樹花15g,白朮10g,丹參20g,半枝蓮15g,女貞子15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薟15,川芎15g,藤黃15g,七葉膽15g,苦參15g,雞內金10g,天龍壁虎10g,蟾皮8g,全蠍9g,服用三個療程後,腫塊縮小到4.7X4.5cm,腹水消退再繼續服,2008年磁共振報告顯示腫瘤基本消失,共服藥12療程,現繼續服用。實施例3:封某,女,42歲,2005年患宮頸癌,手術切除後轉移淋巴癌,長期進行放化療治療,由於藥物毒性作用,免疫力嚴重低下,多年來白細胞數只有1900多個,腹瀉,精神欠佳,轉氨酶較高,人也常年臥床不起,十分痛苦。使用如下藥物治療烏蘞莓10g,人參10g,熟地10g,黃芪15g,當歸15g,莪朮10g,灰樹花15g,白朮10g,丹參15g,半枝蓮15g,女貞子10g,白花蛇舌草1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薟10g,川芎15g,藤黃10g,七葉膽15g,苦參10g,雞內金10g,天龍壁虎5g,蟾皮5g,全蠍5g。煎湯劑服用,每日1齊U,水煎分兩次服,每30天為一療程。服用4個療程後精神好轉,骨骼疼痛消失,服用8個療程後可下地走路,服用服用約15個療程後白血球恢復到6000左右,免疫力明顯提高,現在精神飽滿,食慾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實施例4:馬某,男,34歲,2005年在醫院鏡檢為室管膜細胞瘤II級,手術放化療後,醫院磁共振診斷,腦轉移腫塊為3.6X3.4X2.8cm,使用如下配方醫治烏蘞莓15g,人參20g,熟地10g,黃芪15g,當歸15g,莪朮10g,灰樹花15g,白朮10g,丹參15g,半枝蓮15g,女貞子15g,白花蛇舌草20g,桑寄生10g,山慈菇10g,豨薟10g,川芎15g,藤黃20g,七葉膽15g,苦參10g,雞內金10g,天龍壁虎9g,蟾皮10g,全蠍7g。水煎服。口乾,舌苔厚膩,飲食無味。繼續服用本發明四個療程,並配合放化療。2008年7月隨訪,患者治療至今近3年免疫力提高,身體情況逐漸良好,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權利要求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烏蘞莓、人參、熟地、莪朮、黃芪、當歸、半枝蓮、灰樹花、山慈菇、白朮、川芎、丹參、女貞予、白花蛇舌草、藤黃、稀薟、桑寄生、七葉膽、苦參、雞內金、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作為組分藥物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種組份藥物的重量份數比為烏蘞莓1020份,人參1020份,熟地1020份,黃芪1020份,當歸1020份,莪朮1020份,灰樹花1020份,白朮1020份,丹參1020份,半枝蓮1020份,女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薟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黃1020份,七葉膽1020份,苦參1020份,雞內金1020份,天龍壁虎515份,蟾皮515份,全蠍51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種組份藥物的重量份數比為烏蘞莓1015份,人參1015份,熟地1015份,黃芪1015份,當歸1015份,莪朮1015份,灰樹花1015份,白朮1015份,丹參1015份,半枝蓮1015份,女貞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桑寄生1020份,山慈菇1020份,豨薟1020份,川芎1020份,藤黃1020份,七葉膽1020份,苦參1020份,雞內金1020份,天龍壁虎510份,蟾皮510份,全蠍510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種組份藥物的重量份數比為烏蘞莓1020份,人參1020份,熟地1020份,黃芪1020份,當歸1020份,莪朮1020份,灰樹花1020份,白朮1020份,丹參1020份,半枝蓮1020份,女貞子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桑寄生1015份,山慈菇1015份,稀薟1015份,川芎1015份,藤黃1015份,七葉膽1015份,苦參1015份,雞內金1015份,天龍壁虎512份,蟾皮512份,全蠍512份。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調節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注射劑、蜜煉丸劑、水合丸劑、膠囊、片劑、滴丸劑、糖漿劑、散劑、緩釋藥物、控釋藥物、口服液體藥物、凝膠劑、煎膏劑、浸膏劑或膜劑。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片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人參粉碎,乙醇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過濾,回收乙醇,得人參回流提取液;b.將黃芪、半枝蓮和藤黃加水煎煮提取,過濾,濾液與所述人參回流提取液合併,低溫離心過濾,靜置備用;c.將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備用;d.其餘所述組份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細粉過篩後放入耐酸鹼浸漬鍋內,在常溫下,與乙醇一起浸漬1520天,將浸漬好的液體及藥渣進行壓榨過濾,取濾液靜置沉澱,吸取上清液備用;e.將步驟bd中備用濾液混合,加熱至405(TC後加入澱粉,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控制在70°C90°C,烘乾後冷卻,製片、乾燥、成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所述乙醇用量為所述人參重量份的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過濾後合併靜置;所述步驟b中,所述水的用量為黃芪、半枝蓮和藤黃重量份之和的IO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所述步驟c中,乙醇用量為所述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的重量份之和的5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注射針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人參、黃芪、半枝蓮和藤黃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收集提取液,過濾,回收乙醇,得提取液,離心過濾,濾液靜置備用;b.將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備用;c.將剩餘組份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過濾後得濾液,靜置備用;d.將前述三種濾液混合、煮沸、乾燥、結晶,得粉狀針劑。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所述乙醇用量為所述人參、黃芪、半枝蓮和藤黃重量份之和的IO倍量,加熱回流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過濾後合併靜置;所述步驟b中,所述乙醇用量為所述天龍壁虎、蟾皮和全蠍的重量份之和的IO倍量,加熱回流每次30分鐘45分鐘,將2次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得藥液靜置。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d中,將三種濾液合併,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6.06.5;加入O.1%針用活性炭後加熱煮沸,過濾;`117.5°C,168.74kPa,滅菌40min;真空冷凍乾燥、無菌過濾、噴霧乾燥或在有機溶媒中重結晶;分裝,密封即得。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輔助治療腫瘤的中藥組合物,由烏蘞莓、人參、熟地、莪朮、黃芪、當歸、半枝蓮、灰樹花、山慈菇、白朮、川芎、丹參、女貞子、白花蛇舌草、藤黃、豨薟、桑寄生、七葉膽、苦參、雞內金、天龍壁虎、蟾皮、全蠍作為組分藥物組成。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可以調理氣機,氣血和調,達到以毒攻毒、通絡止痛治其標,阻斷腫瘤血管生成、提高機體免疫力以治其本,大大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成本低廉、製取工藝簡便易行,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能減輕病患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文檔編號A61K9/00GK101711848SQ20091023129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發明者劉中田,範律賢申請人:範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