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基彌散強化的複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20:56:46 2
專利名稱:鈦合金基彌散強化的複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由細的氧化物顆粒強化的金屬基質複合物,具體是鈦合金/氧化鋁複合物,還涉及製造這類複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所需物質的細小碎片形成的複合物材料的用途已為人們所知。這些材料的用途是眾所周知的,當然一直持續不斷地發現新的用途。然而,這種技術相當新穎,而在現有技術中有一些明顯的問題。
例如,雖然已知有許多複合摻混物,仍然有許多領域有待開發和研究。同樣,製造複合物和其前體的技術和方法還不夠完善,儘管有些領域已有很好的技術和方法。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擴大該領域的知識範圍,並增加使用這種技術人們的選擇機會。
金屬基質複合物(MMC)是常用的韌性工程合金與高強度第二相材料構成的複合物,第二相材料可以是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或金屬間化合物。氧化物分散體強化(ODS)的合金在MMC類材料譜的一端。這些是韌性工程合金和細彌散氧化物的複合物。通常,為獲得要求的彌散,必須有不超過10%(體積)的氧化物第二相,其大小為數十nm。在MMC類材料譜另一端的是金屬陶瓷,其中的「第二相」超過50%(體積),即事實上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或金屬間化合物形成了主相,金屬是第二相。
用陶瓷顆粒強化的鈦合金金屬基質的複合物是眾所周知的,儘管這些材料傳統上常採用已知的常規粉末金屬冶金技術製造。已知的粉末冶金工藝路線中,鈦合金粉末與陶瓷粉末如氧化鋁混合。通常採用低能球磨法進行混合。然後,對粉末混合物進行冷壓,燒結成為大塊的鈦合金複合物。
然而,現有技術存在一些缺點。首先,需要求用另一個已知的方法來製造鈦或鈦合金粉末。這個方法費用較高。它必須是獨立於複合物形成的一個步驟。而陶瓷粉末則容易獲得,在現有技術中不成為問題。然而,可得到的陶瓷粉末粒度範圍卻存在問題。通常經濟上合適的方法生產的陶瓷粉末,其局限性在於能得到的最細粉末在微米範圍。這對大多數複合物雖然已經足夠,但現在認識到更細粒度的陶瓷顆粒可以改善複合物產品的物理和機械特性。例如,在混凝土技術領域眾所周知的是,使用極細的熱解法二氧化矽顆粒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基體的總體強度和耐久性。
美國專利5,328,501(McCormick)揭示了一種製造金屬產品的方法,該方法是對一種或多種可還原的金屬化合物與一種或多種還原劑的混合物進行機械活化。製得的產品是金屬、合金或陶瓷材料,該專利說明書指出,這些材料是超細顆粒,其粒度為1微米或更小。該專利例舉了許多具體反應,但是,在所有情況下,這種方法都取決於進行要求的還原反應的機械活化方法。而且,此專利未涉及用細陶瓷顆粒強化的金屬基質複合物。
現有技術中沒有揭示鈦/氧化鋁複合物以及製造這種複合物的任何方法。
現有技術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它們增加了製造複合材料的成本,並且還限制了複合物產品的物理和機械性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解決上述的問題或至少提供一種可用的選擇方案。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製造金屬基質複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惰性環境中高能球磨至少一種金屬氧化物與至少一種金屬還原劑的混合物,製得中間粉末產物,其每一個顆粒包含金屬氧化物和還原性金屬相的細混合物;加熱該中間粉末產物形成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的每一個顆粒包含由金屬氧化物還原得到的金屬的合金基質,該合金基質由用金屬還原劑氧化得到的金屬氧化物細顆粒所強化。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由氧化鈦和鋁製造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惰性環境中高能球磨氧化鈦與鋁的混合物,製得中間粉末產物,其每一個顆粒包含氧化鈦和鋁相的細混合物;加熱該中間粉末產物形成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的每一個顆粒包含用氧化鋁細顆粒強化的鈦合金。
本發明還提供了金屬基質複合物,具體是根據上述方法製得的鈦/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還提供了由這類複合物形成的固結產品。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包含第一金屬或金屬合金相以及細顆粒形式的金屬氧化物第二相的金屬基質複合物,顆粒的平均粒徑不大於3微米,金屬氧化物佔複合物體積的百分數大於10%,但小於60%。
由下面舉例方式給出的說明,能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其它方面。
發明詳細描述在下面描述了本發明製造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的方法。然而,應理解本發明更廣義地涉及使用高能球磨和隨後的加熱處理來製造金屬基質複合物的一種特定方法,本發明不限於鈦合金/氧化鋁的複合物。
本發明的方法大致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在球磨操作中,金屬氧化物(如TiO2)和金屬氧化劑(如鋁)粉末一起經高能球磨,製得顆粒材料,其每一個顆粒包含金屬氧化物和金屬還原劑非常細相的混合物,這些相的粒度不超過500nm。第二步是加熱該中間粉末產物進行還原反應和相變化,製得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的每一個顆粒包含還原成的金屬合金(如鈦或鈦/鋁合金)和還原性金屬的氧化物(如氧化鋁)的非常細相的混合物。最後的複合物中,氧化物相粒度在20納米-3微米範圍。
在規定的條件下,對選擇的反應物,高能球磨過程產生要求的顆粒特性,但很少或基本上沒有進行還原。對中間粉末顆粒的非常細的混合相,加熱時發生的還原過程就形成具備有益的物理和機械特性的複合物。
就製造鈦合金/氧化鋁複合物而言,總的方法是製造出由鈦金屬或鈦合金(指包括其純鈦的金屬鈦以及特定的合金)和氧化鋁組成的複合物粉末。通常,該方法涉及二氧化鈦與金屬鋁的反應,在該反應中
如果需要,原料中也可以包含其它金屬(如釩)的氧化物,雖然這些氧化物通常為少量或痕量。用戶可根據所製備材料的合金基質的類型或在最終基質中的摻雜量,決定這些其它金屬氧化物的加入量。然而,其它金屬氧化物的量通常保持約8%(重量)或更低。
在最初的試驗中本申請人還發現並不需要如複合物生產中時常規定的高純度反應物。高品位的鈦礦(即金紅石)對生產合格產品而言其純度已足夠。所有反應物純度一般基本上達到98.5%(重量)或更高已經足夠。在有些用途中,更低純度也可接受,儘管設想對大多數的用途純度要保持在95%(重量)或更高。純度方面也可根據用戶的意願確定,例如有些情況下,產品中有某些雜質也可算合格。
還設想製造鈦/氧化鋁複合物的方法以鋁還原作為前體的鈦鐵礦開始。
這裡TiO2和鋁這兩個組分的反應,並不是通常的鋁熱法,而是採用高能球磨設備和熱處理的組合。
一個例子中,研磨可能是使用高能球磨設備。球的能量應足以使投入的粉末顆粒變形、破碎和冷焊接。
可以改變研磨的條件,以得到要求的結果,研磨用的球通常是合適的材料,如不鏽鋼,球直徑通常為5-30毫米,包括5和30毫米。可以使用該範圍之外的球。也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球的組合。
發現,球與粉末的重量比值在4∶1至10∶1(重量比,包括端點)範圍為宜,儘管用戶可以選擇超出該範圍的重量比值。
雖然這裡具體所述是使用高能球磨設備,但是本發明不受這種類型研磨設備的限制,但其它類型設備應是能提供足以使顆粒變形、破碎和冷焊接的能量的高能設備系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設想其它能提供這種要求條件的設備。認為拼合圓盤型研磨設備(split discus type mill apparatus)為合適的。在WO98/17392(Deveruex)中描述了這樣的設備,其說明書和附圖參考結合於此。
宜在對組分為惰性的氣氛中進行研磨。較好的為稀有氣體,因為氧化鈦在一定條件下對氮是反應活性的。也可以使用許多種惰性氣體與優選氣體(為氬)的混合物,氬氣最適宜。
一般需選擇氧化鈦和鋁的比例,使得至少達到正常的化學計量比。按用戶要求,如果要讓加入的金屬氧化物有一定百分數保留下來,就要降低鋁的比例。同樣,要求有耐衝擊的鈦鋁合金作為本方法的一個產物時,在這種情況下,反應物混合物中金屬鋁的比例要提高。實際上已經發現在1.8∶1至2.3∶1(包括端點)範圍的氧化鈦和鋁粉末的重量比對大多數用途是合適的範圍。
將各組分放入研磨設備,進行該方法直到獲得具有要求特性的粉末。通常研磨時間在2-10小時範圍。雖然取決於該體系的實際參數以及用戶的選擇。通常,研磨結束時,獲得包含細相主要是TiO2和鋁的混合物的細的混合粉末,其尺寸小於500納米。
然後將此中間產物在惰性氣氛中進行熱處理。該處理宜在不超過750℃溫度下進行,時間是30分鐘以上。溫度宜在700±50℃,保溫達4小時(包括4小時)。這些參數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和需要改變。然而,溫度選擇對製備最佳特性的產品非常重要。太高的溫度會抑制鋁的還原能力。另一方面,溫度越高,鋁化鈦(Ti3Al)的含量越高,而鋁化鈦可提高最終產品重要的強度特性。
通常在熱處理後,粉末的每個顆粒都是嵌埋在鈦合金基質中的納米級氧化鋁(Al2O3)顆粒;儘管氧化鋁顆粒的平均粒度範圍約為20納米-3微米。這樣的複合物可以稱作微細氧化物金屬基質複合物。
本發明方法中還可以採用許多附加步驟,以進一步改善金屬基質複合物的特性和組分。
具體為可以通過氧化鈦與氫在700℃或更高溫度下的預還原,降低氧化鋁的體積比例(從約60%降低到40%或更低)。優選的溫度約為900℃。該預處理步驟製得的粉末包含一些較低氧含量的子體氧化物、氫化鈦和鈦相。這是控制最終複合物中氧化鋁體積比的一種方式。
另外,最終產品中氧化鋁體積比例或可通過在氧化鈦和鋁的混合物中加入鈦粉來降低。
通過將最初反應物混合物中的鋁量增加到比反應的化學計量比例高20%或更多,可使最終複合物的鋁化鈦(Ti3Al)含量更高。最終複合物中,不同鈦合金的比例越高,氧化鋁的體積分數就越小,氧化鋁顆粒的粒度越小。
用這些附加步驟,鈦/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中的氧化鋁含量可降低至小於複合物的60%(體積),較好的在20-30%(體積),氧化鋁顆粒的粒度就會更小。
熱處理後的鈦/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可以再一次或多次回到研磨機,使顆粒形狀更規則,並進一步降低顆粒粒度。更規則的顆粒可提供最終產品較佳特性。
本發明方法製得的較好的金屬基質複合物,其氧化物顆粒(或第二相)的平均粒度在20納米-3微米範圍,複合物顆粒粒度不超過100微米。
如上面指出的,本發明優選方法的各步驟可以明顯分開的各步在各自的設備中進行,例如,在一個單獨的爐內用氫進行預還原,用研磨機進行高能球磨,而隨後在同一個爐內或另一個爐內進行熱處理或「退火」。也可以用合適的研磨設備,將整個操作在其中進行。
由複合物可以形成密緻的複合物製品。一般採用已知的方法使粉末固結。這種方法相當簡單,是採用常規的粉末冶金方法,如在惰性氣氛中冷壓粉末。應理解還可以採用其它方法,將複合物材料製成複合物製品。
有關本發明的一般評述包括並不一定需要用另外的過程製造金屬鈦或合金;可以使用包含鈦或其它金屬的氧化物的高品位礦。這不僅可以避免另外的製造步驟,而且,可避免常與其它已知製造方法相關的提純步驟。
複合物材料中氧化物顆粒的平均粒度一般比大多數現有技術常規方法所製得產品中的粒度小得多。現有技術中要達到本發明這麼細的氧化物粒度,在使用反應物形成複合物之前一般還必須處理這些反應物。有這樣小粒度的強化顆粒,本發明的鈦合金複合物會具有比常規複合物更高的斷裂韌性。
作為對比,現有技術通過常規的粉末冶金工藝製造鈦合金金屬基質複合物。這種工藝中,是使用低能球磨法,將預製的鈦合金粉末與陶瓷粉末如氧化鋁粉末混合。然後對粉末混合物進行冷壓,再燒結製得大塊的鈦合金基質複合材料。現有技術方法的一個限制是這種方式製得的材料中陶瓷顆粒的平均粒度一般在微米級範圍,明顯大於本發明方法製得的複合物中陶瓷顆粒的粒度。
現結合具體的一些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使用一種球磨設備,其中球的衝擊能量足以使裝入的粉末顆粒變形、破碎和冷焊接。裝入的粉末即氧化鈦粉和鋁粉以及直徑為5-30毫米的球(如不鏽鋼球)裝入一硬化鋼質容器中,該容器在惰性氣氛(通常是氬)中密封。球與粉末的總重量比值在4∶1至10∶1範圍。氧化鈦粉和鋁粉的重量比值約為2∶1。
可能要求原料鋁粉末過量,以調節最終產品中鈦合金的組成。將密封容器置於市售的能進行高能球磨設備中。經高能球磨操作2-10小時,可形成新型粉末。新粉末的每個顆粒都是微細碎片的複合物。
本方法的原料是價廉的氧化鈦粉末(金紅石,TiO2),其純度不低於98.5%(重量),鋁粉末純度不低於98.5%(重量)。氧化鈦粉和鋁粉的平均粒度不大於300微米。雜質將留在最終材料中,但是,可通過調節粉末的處理參數來控制其對性能的不利影響(如果有的話)。
可以使用雜質百分含量高的原料,但結果是最終材料的性能得以折衷獲得。
原料中可包含純度不小於98.5%的五氧化二釩。通過該方法鋁將五氧化二釩還原,金屬釩進入最終複合物的鈦合金基質中,改善該材料的機械性能。原料粉末混合物中五氧化二釩的百分含量在0-8%(重量)範圍。五氧化二釩的平均粒度不大於300微米。下面是一個原料的例子
60-67%(重量) 氧化鈦粉(金紅石,平均粒度<300微米)31-35%(重量) 鋁粉(平均粒度<300微米)0-8%(重量)五氧化二釩(平均粒度<300微米)如上所述,高能球磨法的產物是均勻的複合物粉末,其每一個顆粒都由主要是氧化鈦和鋁的碎片以及較小百分數的其它氧化物或其它相組成。平均粒度不大於100微米。顆粒形狀不規則。
然後在惰性氣氛中於700℃熱處理球磨粉末1-5小時。熱處理後,每一個粉末顆粒主要由嵌埋在鈦合金基質中的納米級Al2O3顆粒組成。
採用常規的粉末冶金法,將上述粉末材料進行固結處理,可製得複合物材料的大塊或一定形狀的製品。粉末冶金法是將粉末冷壓,隨後在惰性氣氛中燒結粉末壓實物。
實施例2在硬化鋼質容器中加入氧化鈦(TiO2)粉和鋁粉的混合物,TiO2/Al重量比為1.85∶1。控制氧化鈦/鋁的重量比,使鋁量超過完全還原氧化鈦所需鋁量的20%。在容器的容納物中加入鋼球。球直徑為10毫米,球/粉末的重量比為4.25∶1。
在氬氣氛下密封容器所含的物料,然後放入球磨設備進行球磨,球的衝擊能量足以使加入的粉末顆粒變形、破碎和冷焊。粉末物料按這種方式研磨8小時,製得中間粉末產物。如
圖1所示,每一個粉末顆粒基本上都包含氧化鈦和鋁相,其粒度小於500納米。
然後,球磨法製得的中間粉末產物在氬氣氛中於700℃熱處理4小時。熱處理製得由平均粒度在100納米-3微米範圍的氧化鋁顆粒強化的鈦合金基質複合物粉末,如圖2所示。由於鋁過量,該基質主要為Ti3Al相。複合物中氧化鋁顆粒的體積比約為57%。
TiO2/Al粉末混合物高能球磨8小時製成的中間粉末顆粒的顯微照片。
白色的相是鋁,黑色的相是TiO2(放大倍數1500×)圖1
中間粉末產物經700℃4小時熱處理後製成的粉末顆粒的顯微照片。白色的相是鈦合金,黑色的相是氧化鋁(放大倍數1500×)圖2
實施例3在氫氣流中於900℃熱處理氧化鈦(TiO2)粉末。通過這個該預還原步驟,TiO2部分還原為Ti7O13、TiO和不同氧含量其它氧化鈦的混合物。這樣,鈦氧化物粉末的總氧含量降低到一個較低的量。
在鋼質容器中加入經氫預處理的氧化鈦粉末和鋁粉末的混合物,並加入許多鋼球。控制氧化鈦與鋁的重量比,使鋁量足以完全還原已經部分還原的氧化鈦。球/粉末的重量比在4∶1至10∶1範圍,球直徑為5-30毫米。在氬氣氛中密封容器所含物料,然後放入球磨設備進行球磨,球的衝擊能量足以使投入的粉末顆粒變形、破碎和冷焊。粉末物料按這種方式研磨2-10小時後,製得中間粉末。基本上每一粉末顆粒都包含氧化鈦和鋁相,其粒度小於500納米。
球磨法製得的中間粉末產物在氬氣氛中於700℃熱處理4小時。熱處理製得由平均粒度在20納米-3微米範圍的氧化鋁顆粒強化的鈦合金基質複合物粉末。複合物中氧化鋁顆粒的體積比在20-50%範圍。
僅通過舉例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各方面,應理解,在不偏離本發明範圍下可以進行修改和添加。
權利要求
1.一種製造金屬基質複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惰性環境中高能研磨至少一種金屬氧化物與至少一種金屬還原劑的混合物,獲得中間粉末產物,其每一個顆粒包含金屬氧化物和還原性金屬相的細混合物;加熱該中間粉末產物形成金屬基質複合物,所述複合物的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由金屬氧化物還原製得的金屬的合金基質,該合金基質由金屬還原劑氧化形成的金屬氧化物微細顆粒所強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預還原步驟,該步驟是在加入至少一種金屬還原劑之前,使至少一種金屬氧化物處於700℃以上溫度的氫氣流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粉末產物的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金屬氧化物和還原性金屬相的微細混合物,其粒度為500納米或更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基質複合物包含平均粒度約為20納米-3微米,包括20納米和3微米範圍還原性金屬的氧化物細顆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高能研磨是在高能球磨中進行。
6.一種由氧化鈦和鋁製造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惰性環境中高能研磨氧化鈦和鋁的混合物,獲得中間粉末產物,該產物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氧化鈦和鋁顆粒的微細混合物;加熱該中間粉末產物形成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由細氧化鋁顆粒強化的鈦合金基質。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加熱步驟中,中間粉末產物加熱至不超過750℃,保溫時間30分鐘以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粉末產物加熱至700±50℃,保溫時間1-6小時,包括1小時和6小時。
9.如權利要求6-8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加入鋁之前,使氧化鈦處於溫度大於700℃的氫氣流中。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中間粉末產物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氧化鈦相和氧化鋁相的微細混合物,其粒度為500納米或更小。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鋁細顆粒的平均粒徑在約20納米-3微米範圍,包括20納米和3微米。
12.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高能研磨是在高能球磨中進行。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進行球磨的球的直徑在5-30毫米之間,包括5毫米和30毫米。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球與被研磨組分的重量比(球∶組分)在4∶1至10∶1範圍,包括兩個端點。
15.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高能研磨由拼合圓盤型研磨機提供。
16.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惰性環境包含一種或多種稀有氣體。
1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可對加熱步驟期間的溫度和時間進行調節,得到最佳的鋁化鈦含量。
1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鈦是一種鈦礦,如金紅石。
1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鈦的純度宜為98.5重量%或更高。
2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鋁的純度宜為98.5重量%或更高。
2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下面反應中的氧化鈦和鋁的用量比例接近化學計量比。
22.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鋁量比反應的化學計量比高20%或更多。
23.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將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的再一次進行高能研磨,使顆粒的形狀更為規則和/或降低其粒度的步驟。
24.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它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鈦。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有8%或更少的其它金屬氧化物。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其它金屬氧化物包括另一種過渡金屬元素。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它過渡金屬元素是釩。
2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高能研磨和加熱步驟可以在普通環境中進行。
29.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高能研磨、加熱和預還原步驟可以在普通環境中進行。
30.一種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可通過權利要求1-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製得。
31.一種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可通過權利要求6-2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製得。
32.一種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包含金屬合金第一相和細顆粒形式的金屬氧化物第二相,所述顆粒的平均粒徑不大於3微米,所述金屬氧化物佔複合物體積的百分數大於10%,小於60%。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金屬基質複合物,其特徵在於金屬氧化物佔所述複合物體積的20-30%。
34.一種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該複合物每一個顆粒基本上包含由氧化鋁細顆粒強化的鈦合金基質,氧化鋁顆粒佔所述複合物體積的百分數大於10%,小於60%。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鋁顆粒的平均粒徑為不大於3微米。
36.一種鈦合金/氧化鋁基質複合物,基本按本文並參考所附實施例所述。
37.一種固結產品,它是通過粉末冶金法,由權利要求30-3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金屬基質複合物製得。
全文摘要
已知由陶瓷顆粒強化的鈦基金屬基質複合物是基於由陶瓷粉末如氧化鋁粉末強化的鈦合金粉末混合物,採用低能球磨法,隨後冷壓並燒結製得合適的複合物。由於混合物中沒有小於微米級粒度的顆粒,這種現有技術存在缺點,這一缺點對隨後加工該複合物有不利影響。本發明方法中使用乾式高能研磨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提供必需量的小於微米級範圍的小顆粒,並提高了不同顆粒相互間的反應活性。為製得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將二氧化鈦粉末與鋁粉末混合,對其進行乾式高能研磨,直到各個顆粒相的尺寸至多為500納米。然後將中間粉末產物加熱至形成鈦合金/氧化鋁金屬基質複合物,其中的陶瓷顆粒平均粒徑不大於3微米,該氧化物佔總複合物體積的百分數大於10%,小於60%。該複合物可廣泛用於韌性好而強度又高的工程合金。
文檔編號B22F3/16GK1267339SQ98808288
公開日2000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19日
發明者M·R·紐比, 張德良 申請人:鈦坦諾克斯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