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0:31:06 1
專利名稱: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建築物室內裝飾裝璜施工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
背景技術:
如業界所知之理,在對工業、商業、公共建築和民用建築等的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實施裝飾裝璜和/或敷設管線之前,需將作為過渡部件的吊杆預先固定到建築物的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而後將吊頂板(業界習慣稱天花板)龍骨、管線和/或設備(如空調、燈具等) 與吊杆固定。目前,將吊杆與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相固定的作業方式都是以懸空作業來完成的,所謂的懸空作業是指藉助於梯子、搭建的腳手架或作業平臺實施施工。操作者攀登於梯子、腳手架或作業平臺,用鑿孔工具如電錘或類似的工具在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上鑽鑿孔眼,在孔眼內置入膨脹螺栓套,並且將吊杆旋入膨脹螺栓套內並且旋緊。上述施工方法存在以下欠缺一是施工前期準備的工程量大,因為建築物的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離地坪淨高度較大,搭建腳手架或作業平臺所花費的時間較為冗長,對及時開展吊杆施工產生影響;二是安全性難以保障,因為,如果憑藉梯子登高懸空作業,那麼毫無疑問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三是施工效率低和施工者的作業強度大;四是善後工作麻煩,因為在吊杆安裝完畢後需拆除腳手架或施工作業平臺;五是施工成本大、投入人力多, 例如搭拆腳手架會增加施工的附加成本,等等。當然,在室內地坪上按照圖紙設計要求設置地坪點位,再利用紅外線投線儀之類的裝置將地坪點位以照射方式照射到即轉移到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上形成光點,並且用端部固定有記號筆的杆件對準光點處畫出鑽孔標記,然後由落地式鑽孔機構對準鑽孔標記部位鑽孔,最後通過加長的套筒扳手或類似的工具將內膨脹螺栓套連同吊杆固定到鑽設的孔內,這種作業方式可以避免前述的欠缺,但是,站在室內地坪上對鑽孔標記部位鑽孔必須藉助於特殊的鑽孔機構來完成。這裡所講的特殊的鑽孔機構至少應當滿足以下要素其一, 結構具有理想的穩定性;其二,操作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其三,避免過於笨重而具有可移動性;其四,對不同的空間高度具有可調整性,等等。本申請人作了文獻檢索,中國專利公告號CN1200185C推薦有一種鋼骨建築物混凝土鋼梁及樓板的施工方法及其吊模裝置,公開號CN101575892A介紹有一種大面積下緣抱接式穿孔率鋁板曲面吊頂及其施工方法。由於這些技術方案均是針對特定構件的安裝而言的,因而對於站在室內地坪上向前述的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所需的器械不具有可借鑑的技術意義。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嘗試,終於找到了得以滿足前述要素的鑽孔機構,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有助於保證理想的穩定性、有利於保障使用時的安全性、有益於體現可移動性和有便於適應不同空間高度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包括支撐管,該支撐管的底部擴設有一直徑大於支撐管的外徑的穩定板;一壓杆手柄,該壓杆手柄樞軸連接在支撐管上;一外套管,該外套管的上部間隔開設有一組外套管調整孔,下部通過至少一個抱箍套與支撐管的外壁相配合,並且貼著支撐管的外壁上下移動,而外套管的下端部還與所述壓杆手柄鉸接;一握把式電源開關,固定在支撐管上;一內套管,該內套管插拔地容納於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內,並且在該內套管上間隔開設有一組內套管調整孔,內套管調整孔與所述外套管調整孔相配合,並且在內、外套管調整孔彼此重合時由內套管鎖定件將內套管與外套管鎖定;一鑿孔機支架,該鑿孔機支架固定在內套管的頂端部;一鑿孔機,該鑿孔機固定在鑿孔機支架上,並且與所述的握把式電源開關電氣控制連接。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撐管橫截面形狀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的外套管的橫截面形狀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的內套管的橫截面形狀與外套管的橫截面形狀相同。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杆手柄朝向所述的支撐管的一端延伸有一對彼此並行的鉸接臂,該對鉸接臂與支撐管樞軸連接,並且還與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鉸接。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內套管鎖定件為配有鎖定螺母的銷軸螺釘。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要這的鑿孔支架的形狀呈L形。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鑿孔機具有一手柄,在手柄上設置有一用於防止鑿孔機的鑽頭的基部與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觸碰的限位調節杆。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鑿孔機為電錘或電鑽。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鑽頭的基部配設有一防塵帽,所述的限位調節杆的頂端端面與防塵帽平齊。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杆手柄上並且在壓杆手柄遠離所述支撐管的一端套置有一壓杆手柄套。在本發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杆手柄套的表面構成有防滑突緣。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於支撐管的底部擴設有穩定板,因此有助於保證穩定性;由於將握把式電源開關設在支撐管上,便於操作者握捏和控制,因而具有安全性;由於將內、外套管彼此插撥配合,因而能適應不同的空間高度;由於支撐管、內套管和外套管均為中空管,因而整體重量輕而便於移動。
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範疇。實施例
敬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橫截面形狀為正方形的並且具有中空腔12的支撐管1,在該支撐管1的底部擴設構成有一直徑大於支撐管1的直徑的穩定板11,穩定板11的形狀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圓盤形,藉由穩定板11增大支撐管1與地坪的接觸面積,從而體現穩定性。一壓杆手柄2與支撐管1鉸接,由圖所示,在該支撐管2朝向支撐管1的一端具有一對彼此並行的鉸接臂21,該對鉸接臂21之間的距離恰好為支撐管1的外徑,並且一對鉸接臂 21既可以與壓杆手柄2 —體製作,也可以以焊接、鉚接或用螺釘與壓杆手柄2固定,本實施例將一對鉸接臂21與壓杆手柄2焊接固定。一對鉸接臂21用鉸接銷211與支撐管1鉸接 (或稱樞軸連接),並且還通過軸銷34與下面還要說明的外套管3的下端鉸接,優選的方案, 在一對鉸接臂21與軸銷34鉸接的部位開設有軸銷槽212。在壓杆手柄2背離支撐管1的一端也即壓杆手柄2的自由端固設優選為絕緣材料製成的有壓杆手柄套22,並且在壓杆手柄套22的表面具有用於增大摩擦力的突緣221。一具有外套管腔33並且橫截面形狀呈正方形的外套管3的下部通過一對抱箍套 32與支撐管1的外壁相配合,即與支撐管1的外壁貼觸,一對抱箍套32彼此間隔並且用螺栓321與支撐管1固定。前述的軸銷34固定在外套管3的下端的外壁上,在外套管3的上端的對應壁體上間隔開設有外套管調整孔31。當操作者握住壓杆手柄2的壓杆手柄套22 並向下按動時,外套管3便貼著支撐管1的外壁向上移動,反之在自重力作用下,外套管3 便向下位移。一個握把式電源開關4固定在支撐管1上,由電源線42上的插頭與電源連接,也就是說在使用時將電源線42上的插頭與電源插座插配。一具有中空腔的內套管5與前述的外套管腔33插撥配合,該內套管5的橫截面形狀呈正方形,並且在內套管5的對應壁體上間隔開設有一組內套管調整孔51,內套管調整孔51在內套管5的壁體上的位置與外套管調整孔31相對應。將內套管5自外套管3的外套管腔33向外推出或向內縮入至所需程度後,採用由銷軸螺釘充任的內套管鎖定件511插入彼此重合的外套管調整孔31及內套管調整孔51中並且用鎖定螺母5111限定。請繼續見圖1,一個形狀優選為L形的鑿孔機支架6優選以焊接的方式焊固在內套管5的頂部,一鑿孔機7採用固定環75以及固定套76與鑿孔機支架6固定,鑿孔機7的電機73由電源引線731與前述的握把式電源開關4電氣控制連接。鑿孔機7具有一手柄 71,在手柄71上設置有一限位調節杆711,鑿孔機7的鑽頭72 (可依需更換)配置在鑽頭夾爪74上。優選地,在鑽頭72的基部設有一防塵帽721,防塵帽721由橡膠原材料製作。前述的限位調節杆711的高度優選與防塵帽721平齊,但至少不低於鑽頭夾爪74朝向鑽頭72 一端的端面,由限位調節杆711起到防止鑿孔機7與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8 (圖2示)相觸碰的作用,而防塵帽721起到防塵作用。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鑿孔機7採用市售的電錘, 但並不排斥類似的工具。應用例敬請參見圖2並且依然結合圖1,當要對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8鑽鑿孔眼時,那麼將本發明的由實施例所述結構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運抵施工現場,並且按照圖2所示的狀態使其處於室內地坪9上。將電源線42上的插頭(圖中未示出)與電源插座插配,由操作者站在室內地坪9上並且在挾持支撐管1的狀態下向下按動壓杆手柄2,同時按動握把式電源開關4的按鈕41,使壓杆手柄2與支撐管1相鉸接或稱樞軸連接的一端向上位移,帶動外套管3並且同時由外套管3帶動內套管5上移,還同時由內套管5帶動鑿孔機支架6連同鑿孔機7向上位移,使鑽頭72觸及並對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鑿孔眼。操作者將壓杆手柄2向前述的相反方向作用,使壓杆手柄2與支撐管1相鉸接的一端向下位移, 從而使鑽頭72下行,即退出已鑽設完畢的孔眼。在前述的工程過程中,一旦限位調節杆711 觸及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8,則表明鑽設的孔眼的深度已至極限。根據自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8至室內地坪9之間的高度的變化對內、外套管5、3 作適應性調整,也就是將內套管5相對於外套管3的外套管腔33拉出或伸入。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彌補了已有技術中的所述欠缺,可客觀地體現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所講的技術效果,因此不失為是一個極致的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管(1),該支撐管 (1)的底部擴設有一直徑大於支撐管(1)的外徑的穩定板(11);一壓杆手柄O),該壓杆手柄( 樞軸連接在支撐管(1)上;一外套管(3),該外套管(3)的上部間隔開設有一組外套管調整孔(31),下部通過至少一個抱箍套(3 與支撐管(1)的外壁相配合,並且貼著支撐管(1)的外壁上下移動,而外套管C3)的下端部還與所述壓杆手柄(1)鉸接;一握把式電源開關G),固定在支撐管(1)上;一內套管(5),該內套管(5)插拔地容納於外套管(3)的外套管腔(3 內,並且在該內套管( 上間隔開設有一組內套管調整孔(51),內套管調整孔 (51)與所述外套管調整孔(31)相配合,並且在內、外套管調整孔(51、31)彼此重合時由內套管鎖定件(511)將內套管(5)與外套管C3)鎖定;一鑿孔機支架(6),該鑿孔機支架(6) 固定在內套管(5)的頂端部;一鑿孔機(7),該鑿孔機(7)固定在鑿孔機支架(6)上,並且與所述的握把式電源開關電氣控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管(1)橫截面形狀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的外套管C3)的橫截面形狀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的內套管(5)的橫截面形狀與外套管(3)的橫截面形狀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杆手柄(2)朝向所述的支撐管(1)的一端延伸有一對彼此並行的鉸接臂(21),該對鉸接臂(21)與支撐管(1)樞軸連接,並且還與所述外套管(3)的下端部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套管鎖定件(511)為配有鎖定螺母(5111)的銷軸螺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要這的鑿孔支架的形狀呈L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鑿孔機(7)具有一手柄(71),在手柄(71)上設置有一用於防止鑿孔機(7)的鑽頭m的基部與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觸碰的限位調節杆(711)。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鑿孔機(7)為電錘或電鑽。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鑽頭 (72)的基部配設有一防塵帽(721),所述的限位調節杆(711)的頂端端面與防塵帽(721) 平齊。
9.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杆手柄( 上並且在壓杆手柄( 遠離所述支撐管(1)的一端套置有一壓杆手柄套(2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杆手柄套0 的表面構成有防滑突緣021)。
全文摘要
一種落地式室內天棚混凝土板底鑽孔機構,屬於建築物室內裝飾裝璜施工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支撐管,其底部擴設有一穩定板;一壓杆手柄,連接在支撐管上;一外套管,其上部開設有一組外套管調整孔,下部與支撐管的外壁相配合,且貼著支撐管的外壁上下移動,外套管的下端部與壓杆手柄鉸接;一握把式電源開關,固定在支撐管上;一內套管,容納於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內,在內套管上開設有一組內套管調整孔,在內、外套管調整孔彼此重合時由內套管鎖定件將內套管與外套管鎖定;一鑿孔機支架,固定在內套管的頂端部;一鑿孔機,固定在鑿孔機支架上,並且與握把式電源開關電氣控制連接。優點保證穩定性;具有安全性;能適應不同的空間高度;整體重量輕而便於移動。
文檔編號E21B15/00GK102296932SQ20111012916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明者劉佩良, 張永生, 朱衛兵, 李國強, 陸建明 申請人:常熟市金龍裝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