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最新規劃建設(秀山加快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
2023-07-05 23:54:27 1
重慶日報記者 羅芸
秀山縣城全景。通訊員 楊小林 攝\視覺重慶
秀山電商雲倉。(秀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秀山洪安鎮貴措村茶園。通訊員 楊秀方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近年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深入學習貫徹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渝東南橋頭堡城市作用,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產業帶動能力和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建設成為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區踐行「兩山論」樣板。
2022年1月,推動「秀山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
「蜀道有時盡,春風幾度分。吹來黔地雨,捲入楚天雲。」清代詩人章愷的《至秀山》,道出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毗鄰湖北、湖南、貴州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秀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完善城市功能,聯動輻射周邊,實現跨越式發展。去年,該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1億元,在武陵山區71個區市縣中由2016年的第13位躍升為第5位;城市建成區面積22.8平方公裡,同時基本構建起輻射周邊18個區縣、800多萬人口的商貿物流網絡。
綠色產業增強發展動能
今年「五一」假期,位於秀山高新區的秀山電商大廈,每天凌晨仍是燈火通明。集聚於此的三四百家電商企業,迎來銷售小高峰。
27歲的廖衡帶著公司員工做了十多場直播,將重慶、湖北、湖南產的藕粉、白涼粉、自熱火鍋等美食賣到全國各地,最高每天賣出數萬包。「幾年前,難以相信秀山電商產業能做到這麼強!」廖衡感慨。
2017年,廖衡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開始接觸電商。彼時,秀山電商產業剛起步,秉著從培養人才到打通物流瓶頸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在武陵山腹地艱難探索。
廖衡參加了政府部門組織的電商培訓,一開始賣的是打火機。後來,他將主打銷售品轉為重慶和武陵山區特色美食,團隊逐漸壯大發展到現在的十多人。去年,廖衡的企業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今年,他又定下了銷售額同比增長50%的目標。
電商產業,成為近年來在秀山崛起的綠色產業之一。去年,該縣電子商務交易額185億元,同比增長12.1%。秀山縣電商辦還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秀山農村電商入選國家發改委「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優秀典型案例」。
此外,依託秀山高新區,秀山全力打造醫藥健康、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體系。截至去年底,該縣已有規上工業企業73家、科技型企業263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現代中醫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年產值分別同比增長156.3%、30.7%、32.2%、8.9%。
與此同時,秀山藉助良好的地理條件和生態優勢,發展中藥材、茶葉、油茶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一藥兩茶」為主的特色種植業基地總面積超過100萬畝,促進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去年,該縣農業總產值達55.04億元,同比增長7.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1元,同比增長11.0%。
旅遊方面,秀山以「書中邊城·畫裡秀山」為主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近年來已有西街、鳳凰山、洪安邊城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個3A級旅遊景區以及國家溼地公園、中國傳統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等多個國家級、市級品牌。去年,全縣共接待遊客212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3億元。
公共服務增進民生福祉
十多年前,湖南人張建紅選擇到秀山發展。如今,在秀山武陵鋼材批發市場做生意的她不僅在當地買了房,還將一家人戶口遷來,成了秀山人。
張建紅最初來秀山是做錳礦生意。隨著秀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錳行業落後產能,她發現了新的生意門路:「秀山城市建設需要大量鋼材,我們轉行跟著秀山城一起發展。」
張建紅見證了秀山城市的發展變化,機耕道變成寬闊的鳳凰大道、香林路,雜草叢生的梅江河畔變成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鳳凰新城公園。吸引張建紅成為秀山人的,還有這裡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初到秀山時,縣城只有兩所小學、3所中學。兒子小學畢業時,她原本準備放棄生意帶著兒子回湖南老家讀中學。沒想到離家步行幾分鐘的地方建起鳳凰中學,張建紅的兒子也成為該校首屆學生。
現在,兒子已考上大學,張建紅自己也成了秀山的「推銷員」。每次回湖南老家,她都要宣傳秀山,吸引了好幾名親戚攜家眷一起來秀山經商、定居。
建設「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城鎮群;「一環三射」暢聯城鄉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50平方公裡的城市輪廓基本成型……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秀山持續發力。該縣10公裡梅江河長廊串聯起8個公園,讓居民出門見綠;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77所;新增城區公辦幼兒園5所,鄉鎮中心園實現全覆蓋;在城區新建了鳳凰中學、鳳翔小學學林校區、迎鳳小學新校區、鳳起中學等10餘所中小學,增加城區校舍面積24萬平方米、學位2.5萬餘個,義務教育更加均衡;區域遠程診療平臺建成投用,建成國家級特色專科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6個,改擴建27個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286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讓群眾看病不再難;建成278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宜居宜業的環境,增強了秀山對毗鄰地區的吸引力。據統計,去年該縣的市場主體、產業工人中,來自縣外渝鄂湘黔毗鄰地區的分別佔30%、45%;新售出的房屋中,27%的業主是縣外居民。
開放平臺惠及周邊區縣
5月上班第一天,夏朗科技、邁思科電子兩家企業就投入緊張的生產中。本月,他們生產的手機配件,將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發往廣西欽州港。據了解,班列上裝載的除了耳機、數據線、鋰電池等在秀山及周邊區縣組裝的電子產品,也有水泥半成品等資源型建材。
去年10月28日,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從秀山鐵路貨櫃貨場開行,標誌著地處中國腹地的武陵山區打通了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通過鐵海聯運,班列從秀山出發,兩天即可抵達廣西欽州站,並經北部灣港口搭乘出海班輪,快速將貨物運至我國沿海地區,以及東南亞、歐美等地。與傳統海運方式相比,班列採用的「一箱到底、一單到底」鐵海聯運方式,不僅運輸時間可節省10天至15天,每個標箱運輸成本還可減少三成左右。
為何西部陸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從秀山始發?
「這主要依託於秀山在毗鄰區域影響力的提升。」秀山縣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縣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長江物流大通道等,已被納入全市6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區縣。除鐵路開放口岸、海關邊檢機構等通關設施外,秀山還著力創建武陵山(重慶)綜合保稅區,支持周邊區縣出口貨物到秀山直接報關。
與此同時,秀山十大專業市場已輻射渝鄂湘黔毗鄰地區,開通了17條武陵物流專線,快遞分撥中心覆蓋周邊13個區縣,基本構建起輻射周邊18個區縣、800多萬人口的商貿物流網絡。不少來自渝鄂湘黔毗鄰地區的農特產品通過秀山銷售到全國,來自全國價廉物美的商品經秀山賣到武陵山深處,實現「買武陵、賣全國,買全國、賣武陵」。
去年該縣網絡零售額達36.5億元,農特產品電商銷售額達17.2億元,其中毗鄰地區區縣貢獻了較大份額。
良好的交通與物流網絡,推動秀山成為渝鄂湘黔毗鄰地區的開放平臺。
數讀秀山發展>>>
237億元
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億元,同比增長17.3%
2億元
去年為企業減負2億元以上,364戶企業獲得優惠貸款5.4億元
73家
去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家,總量達到73家
13個區縣
去年新開通秀山至貴陽快遞專線,快遞分撥中心覆蓋周邊13個區縣
100萬畝
近年新增耕地2.2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20萬畝,糧油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
穩定糧油生產 發展現代農業
今年秀山力爭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達12%
在穩定糧油生產基礎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將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月5日,記者從秀山縣了解到,今年該縣將力爭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達12%,農業三大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渝東南保持「領跑」。
今年,秀山將全面築牢重要農產品保供基礎。通過全面落實「米袋子」黨政同責、「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預計今年該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6.8萬畝,產量30萬噸以上;油菜播種面積穩定在23.8萬畝,產量3萬噸以上;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26萬畝,產量40萬噸以上;生豬年出欄量達到50萬頭以上,建設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在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秀山將通過加快推進平陽蓋、川河蓋、太陽山三大特色產業示範帶建設,大力發展茶葉、中藥材等主導產業。今年,該縣將新發展中藥材1.8萬畝、茶葉2萬畝,全力推進百億級山銀花產業園建設,創建平陽蓋市級農業園區;推動「秀山山銀花」納入全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山銀花進入藥食同源目錄;深入實施龍頭企業培育提升行動,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新(改)建中藥材加工廠5座,改造茶葉加工線7條,新培育農業加工企業10家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超過28億元。
在加快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方面,秀山將力爭建成中國最美田園景觀10個、美麗鄉村市級示範村2個,星級農家樂10家、鄉村旅遊接待戶30餘家,實現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年收入3.2億元。
秀山縣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以上舉措,今年該縣將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業三大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在渝東南領跑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