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娥與顧維鈞的婚姻,包辦的產物
2023-04-01 14:24:42 1
外交才子顧維鈞一生有四任妻子,感情生活非常豐富,然而,在三位光鮮的夫人旁,還有一位被史書忽略的江南女子,她叫張潤娥。
與許多那個年代的人一樣,這場婚姻是包辦的產物。
張潤娥的父親張衡山與顧維鈞之父顧晴川是朋友。張衡山很喜歡從小聰明伶俐的顧維鈞,兩家又門當戶對,於是兩位父親便訂下了這段婚姻。在懵懵懂懂尚未懂事時,張潤娥就記住自己的一輩子屬於那個叫顧維鈞的男人了。

張家慷慨地資助顧維鈞留洋學習,但自己家的女兒卻用傳統方式教養。顧維鈞天資聰穎,又立志報國,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甚至還作為學生代表講話。放假回來的顧維鈞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只是一個傳統的女子後,大失所望。無奈父母長兄的威逼利誘,顧維鈞勉強同意與張潤娥結婚。當夜,顧維鈞拒絕與張潤娥同房,逃到了母親的房裡。兩晚後,顧維鈞被逼著回到自己的房裡,卻執意不肯上床。這時,這位張家姑娘,面對自己一生需要依靠的男人時,自己睡了沙發。
之後,顧維鈞將她帶去了美國。在美國,張潤娥無依無靠,語言不通,度日如年。顧維鈞拿出離婚協議擺在她面前時,她沒有哭沒有鬧,只是靜靜地看著那個她被告訴要託付終身地男人說,你要我籤我就籤。
顧維鈞表示,張潤娥如果想繼續留美學習,他願意出資幫助,之後以兄妹相待。張潤娥拒絕了,回國之後不久便出家,從此一生與青燈相伴。這樣的結局,是那個年代一個被休的女子正常發生的。
然而1933年,顧維鈞聽說張潤娥生活清貧,寄去五萬元錢和一封懺悔信。張潤娥沒有接受錢和信,原樣退回。
不要錢是一個女子的骨氣。不要懺悔信,卻說明她不接受顧維鈞的道歉,不接受道歉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男方罪大惡極,非天誅地滅不解恨,一是女方認為男方沒有錯,無需道歉。
可感情的事,哪有什麼對錯呢?十幾年的青燈古佛,她早已明白,喜歡,就在一起,不再喜歡了,就分開,沒有對錯,也不需要道歉,這位善良的江南姑娘用行動詮釋了愛情最簡單的真諦。
若干年後,顧維鈞與他的第三任夫人黃慧蘭女士離婚。這位高傲的夫人卻一直自稱顧夫人,現在來看,她其實沒有張潤娥在愛情方面悟得透。
當年,顧維鈞想見未婚妻不得,於是而對保守的張潤娥失望,婚姻的失敗起於此,而十年之後,兩人最後的交流,是以張潤娥豁達的愛情觀而終。顧維鈞在回憶錄裡稱讚張潤娥「寬容忍耐,天真純樸」,卻忽略了她思想的進步。
一個柔弱的江南女子,本不會在史書上駐足,佳人已遠,斯人已去,但是在歷史的隻言片語裡,我們足以可以窺見她那抹震撼歷史的靚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