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閥組、液壓系統及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16:51:26 1
一種閥組、液壓系統及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閥組,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所述閥組包括閥塊以及安裝於閥塊上的溢流閥、減壓閥、單向閥及換向閥,所述閥塊上設有多個油口。上述結構的閥組,由於溢流閥、減壓閥、單向閥及換向閥等閥體都安裝於閥塊上,因此,閥組的體積相對較小,佔用空間小,適用於空間較小的場所,尤其適合在礦井中使用,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更為方便等優點。最後,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包括上述閥組或液壓系統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
【專利說明】一種閥組、液壓系統及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閥組、液壓系統及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礦用機械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已廣泛運用於經濟建設中。
[0003]目前所使用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在功能方面,具備正泵、反泵及停泵功能,正泵、反泵及停泵通常由一個三位四通換向閥、一個兩位四通換向閥及手動溢流閥實現,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工作在礦井中,因此,需進行防爆及防電處理,因此,換向閥通常為手動換向閥,工作過程中,需由操作人員不斷的搬動手動換向閥來實現正泵、反泵及停泵功能。
[0004]此結構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存在以下不足:
[0005]首先,操作複雜,勞動強度大。換向閥及溢流閥需由操作人員操作,因此,操作相對比較複雜,並且,需要不斷變換工作檔位,勞動強度較大。
[0006]其次,維修不便,成本較高。目前所使用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液壓系統中的液壓元件相對較為分散,因此,閥塊體積較大,故障判斷和維修均不方便,且成本相對較高。
[0007]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體積較小、維護及成本相對較低的閥組、液壓系統、以及含有該閥組或液壓系統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成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基於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如何提供一種體積和佔地空間較小的閥組。
[0009]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之二是如何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的液壓系統。
[0010]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之三是如何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閥組或液壓系統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閥組,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所述閥組包括閥塊以及安裝於閥塊上的溢流閥、減壓閥、單向閥及換向閥,所述閥塊上設有多個油口。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閥組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溢流閥為先導式溢流閥,所述先導式溢流閥安裝於所述閥塊的一側;所述減壓閥為先導式減壓閥,所述先導式減壓閥設於所述閥塊的另一側。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閥組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換向閥包括第二換向閥及第三換向閥,所述第二換向閥及所述第三換向閥為液控換向閥。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閥組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第二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換向閥,所述第三換向閥為兩位四通換向閥。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閥組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閥組還包括用於控制第二換向閥的第一先導閥,用於控制第三換向閥的第二先導閥。
[0016]上述結構的閥組,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包括閥塊及安裝於閥塊上的溢流閥、減壓閥、單向閥及換向閥,由於溢流閥、減壓閥、單向閥及換向閥等閥體都安裝於閥塊上,因此,閥組的體積相對較小,佔用空間小,適用於空間較小的場所,尤其是適合在礦井中使用,優勢明顯。
[0017]為解決上述問題之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液壓系統,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包括閥組及與及與所述閥組連通的第一換向閥,所述閥組為如上所述的閥組,所述第一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系統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通過油路與所述第二換向閥連通。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系統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油缸還包括第一擺缸和第二擺缸,所述第一擺缸和所述第二擺缸通過油路與所述第三換向閥連通。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系統在一方面的改進,所述液壓系統中的第一先導閥和第二先導閥與所述第一換向閥連通,第一先導閥和第二先導閥均為兩位四通換向閥。
[0021]上述結構的液壓系統,包括如上所述的閥組及與閥組連接的第一換向閥,第一換向閥置於便於人工操作的位置,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更為方便等優點。
[0022]為解決上述問題之三,本實用新型提出一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所述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如上所述的閥組或如上述的液壓系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系統的原理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液壓系統閥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圖1的主視圖;
[0027]圖4為圖1的後視圖;
[0028]圖5為圖1的左視圖;
[0029]圖6為圖1的右視圖。
[0030]圖1至圖6中附圖標記的對應關係為:
[0031]I溢流閥2減壓閥 3單向閥
[0032]4第一換向閥5第二換向閥 6第三換向閥
[0033]7閥塊8第一油缸 9第二油缸
[0034]10第一擺缸11第二擺缸 12第一先導閥
[0035]13第二先導閥
【具體實施方式】[0036]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7]如圖2至圖6所示的閥組,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上,包括閥塊7以及安裝於閥塊7上的溢流閥1、減壓閥2、單向閥3及換向閥,具體而言,溢流閥I為先導式溢流閥,設於閥塊7的一側;減壓閥2為先導式減壓閥,設於閥塊7的另一側。換向閥包括第二換向閥5及第三換向閥6,第二換向閥5和第三換向閥6均為液控換向閥,進一步地,第二換向閥5為三位四通換向閥,第三換向閥6為兩位四通換向閥。
[0038]上述技術方案中,閥塊7的形狀為一長方體,閥塊7的長、寬、高的尺寸優選為250mm, 180mm, 145mm,需要說明的是,如在一定範圍內改變閥塊7的尺寸,也能實現相同功能,因此,閥塊7的尺寸優選為上述尺寸,但不限於上述尺寸。
[0039]閥塊7上還設有多個油口,如I所示的液壓系統,包括上述閥組及與閥組連通的第一換向閥4,第一換向閥4為手動換向閥,具體而言,第一換向閥4為三位四通換向閥。液壓系統的油口包括主進油口 P 口、主回油口 T 口、回油口 T』 口和T」口、先導信號油口 X 口及Y口、X』 口及Y』 口、X」 口及Y」 口、蓄能器油口 P』 口、第一油缸8進油口 A、第二油缸9進油口 B、第一擺缸10進油口 Al及第二油缸9進油口 BI。上述油口中,主進油口 P、主回油口T、回油口 T』、回油口 T"、先導信號油口 X"、先導信號油口 Y"、蓄能器油口 P』、第一油缸8進油口 A、第二油缸9進油口 B、第一擺缸10進油口 Al、第二擺缸11進油口 BI均設於閥塊7上。
[0040]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一油缸8和第二油缸9,此外,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一擺缸10和第二擺缸11,以及用於控制第二換向閥5的第一先導閥12和用於控制第三換向閥6的第二先導閥13。
[0041]閥塊7的各油口與各液壓元件的油口連通,具體地,減壓閥2的出油口與單向閥3的進油口連通,單向閥3分別與第一換向閥4、第三換向閥6及蓄能器油口連通。第二換向閥5分別與第一油缸8、第二油缸9連通,第三換向閥6分別與第一擺缸10、第二油缸9連通。第二換向閥5的兩端與第一先導閥12連通,第一先導閥12用於控制第二換向閥5,第三換向閥6的兩端與第二先導閥13連通,第二先導閥13用於控制第三換向閥6。具體而言,第一先導閥12與第二換向閥5的外控油口 X 口及Y 口連通,第二先導閥13與第三換向閥6的外控油口 V 口及Y』 口連通。第一先導閥12和第二先導閥13均為兩位四通換向閥。第二換向閥5的X 口、Y 口及第三換向閥6的X』 口、Y』 口在閥塊7內相互連通為X」 口及V』 口。進一步地,第一換向閥4與X」 口及Y」 口連通,同時,第一換向閥4與油箱連通。
[0042]上述技術方案中,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油缸8和第二油缸9內均設有活塞及活塞杆,活塞可在液壓油的推動下來回移動。第一擺缸10和第二擺缸11內也設有活塞及活塞杆,且第一擺缸10內的活塞杆的一端與第二擺缸11內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如第一擺缸10內的活塞向油移動,在其活塞杆的推動下,第二擺缸11內的活塞也隨之向右移動。
[0043]當上述液壓系統運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上時,第一換向閥4設置於方便操作的地方,第一換向閥4的一端設有手柄,液壓系統工作時,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此手柄來控制油缸或擺缸的運動方向。
[0044]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0045]啟動電機後,當第一換向閥4處於中位時,P口的壓力油通過第二換向閥5洩荷,此時,混凝土輸送設備處於停止狀態。
[0046]啟動電機後,當第一換向閥4處於左位時,單向閥3出口的壓力油通過第一換向閥4左位,分別通過第一先導閥12進入第二換向閥5右位,P 口的壓力油通過第二換向閥5進入第一油缸8,推動第一油缸8內的活塞移動,同時,帶動第二油缸9內的活塞移動,第二油缸9無杆腔中的油液經第二換向閥5流回油箱。
[0047]經過單向閥3出油口的壓力油通過第三換向閥6進入第一擺缸10,推動第一擺缸10內的活塞杆移動,同時,第一擺缸10內的活塞杆帶動第二擺缸11內的活塞杆移動。此時,第二先導閥13處於右位,在第二先導閥13的控制下,第二換向閥5處於左位,壓力油經第二換向閥5的左位進入第二油缸9,並帶動第二油缸9內的活塞杆移動,從而帶動第一油缸8內的活塞杆移動。如此往復,實現正泵的自動循環。如需實現反泵,只需操縱第一換向閥4上手柄,使第一換向閥4的右位工作即可實現。
[0048]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閥組或如上所述的液壓系統。
[0049]上述結構的閥組、液壓系統及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具有如下優點:
[0050]首先,閥組的體積小,佔用空間少。由於溢流閥1、減壓閥2、單向閥3及換向閥等閥體都安裝於閥塊7上,因此,閥組的體積相對較小,佔用空間小,適用於空間較小的場所,尤其是在礦井中使用,優勢明顯。
[0051]其次,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上述結構的液壓系統及含有該液壓系統的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操作人員只需操作第一換向閥4,改變第一換向閥4的工位,即能實現混凝土輸送設備的正泵、反泵以及停泵。相比現有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需要多個手柄聯合操作才能實現正泵、反泵及停泵,上述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的操作較為簡單,維護也較為方便,工作可靠性更高。
[005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閥組,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組包括閥塊(7)以及安裝於閥塊(7)上的溢流閥(I)、減壓閥(2)、單向閥(3)及換向閥,所述閥塊(7)上設有多個油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流閥(I)為先導式溢流閥,所述先導式溢流閥安裝於所述閥塊(7)的一側;所述減壓閥(2)為先導式減壓閥,所述先導式減壓閥設於所述閥塊(7)的另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換向閥包括第二換向閥(5)及第三換向閥(6),所述第二換向閥(5)及所述第三換向閥(6)為液控換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閥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換向閥(5)為三位四通換向閥,所述第三換向閥(6)為兩位四通換向閥。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閥組,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組還包括用於控制第二換向閥(5)的第一先導閥(12),用於控制第三換向閥(6)的第二先導閥(13)。
6.一種液壓系統,用於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包括閥組及與所述閥組連通的第一換向閥(4),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組為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閥組,所述第一換向閥(4)為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8)和第二油缸(9),所述第一油缸(8)和所述第二油缸(9)通過油路與所述第二換向閥(5)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缸還包括第一擺缸(10)和第二擺缸(11),所述第一擺缸(10)和所述第二擺缸(11)通過油路與所述第三換向閥(6)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系統中的第一先導閥(12)和第二先導閥(13)與所述第一換向閥(4)連通,第一先導閥(12)和第二先導閥(13)均為兩位四通換向閥。
10.一種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煤礦用混凝土輸送設備包括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閥組或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
【文檔編號】F15B11/16GK203655770SQ20132068256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劉立仁, 孔其林 申請人:飛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