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盤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01:12: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驅動盤總成,屬於發動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驅動盤專用於自動擋車型,用於連接曲軸、AT的液力變矩器,傳遞發動機扭矩,並在啟動電機的帶動下啟動發動機。部分驅動盤因結構功能需要,還需在驅動盤上布置曲軸信號齒,以便傳感器採集曲軸位置信號。
如授權公告號CN202926995U、專利名稱為汽車發動機用驅動盤總成,其公開了一種汽車發動機用驅動盤總成,包括盤體和齒圈,且盤體和齒圈為分體式結構,齒圈固定設置在盤體外圍。該結構採用分體式,齒圈固定設置在盤體外圍。即盤體和齒圈採用厚度對應的材料單獨加工成型,而後將齒圈固定設置在盤體外圍。該結構設計製作簡便,對設備以及工裝的要求大大降低;在工序操作上,普通工人即可完成;在批量生產下,不僅降低了初期的投入成本以及中期的維護成本,且大大地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但在實際應用中,該結構還可進一步優化。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驅動盤總成,其結構簡單,穩定可靠,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加工及裝配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及市場競爭力,適宜推廣。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驅動盤總成,其包括有驅動盤本體及焊接固定於該驅動盤本體外圈上的齒圈本體,該齒圈本體一端端面與所述驅動盤本體一端端面相平齊,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盤本體由板材一體衝壓成型盤狀結構,所述齒圈本體端面與該驅動盤本體的盤狀邊沿相平齊;所述驅動盤本體中部位置具有曲軸連接主孔及圍繞該曲軸連接主孔一周且用於連接固定所述曲軸的數個固定孔,其中,所述驅動盤本體中部位置具有與所述曲軸連接主孔同中心軸線且呈圓形凹槽狀結構的加強部,在該加強部上焊接定位有加強板,所述曲軸連接主孔、固定孔均一體貫穿該加強板與所述驅動盤本體。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盤本體與所述齒圈本體之間具有數段呈弧形設置的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該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數量為八段,該八段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均勻設置於所述驅動盤本體外圈上,且每段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的弧形角為10°~15°。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板與所述驅動盤本體之間具有數個點焊焊點,該數個點焊焊點均勻設置於所述驅動盤本體端面上,且該數個點焊焊點處於同一圓周上。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盤本體上具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加強部形狀結構相同且同中心軸線的凹槽部,該凹槽部、加強部一體成型於所述驅動盤本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盤本體上具有數個減重孔,該減重孔均由一主圓孔及兩副圓孔併集成型,其中,兩副圓孔直徑相同且均小於所述主圓孔直徑,兩副圓孔分別位於所述主圓孔兩側並以該主圓孔一直徑呈對稱設置;兩副圓孔與所述主圓孔之間呈弧形線過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穩定可靠,通過驅動盤本體與齒圈本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並在驅動盤本體中部位置,即與曲軸固連位置進行加強板設置,以提高整個總成的使用結構強度,並降低了生產加工及裝配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及市場競爭力,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如圖1、圖2所示的驅動盤總成,其包括有驅動盤本體1及焊接固定於該驅動盤本體1外圈上的齒圈本體2,該齒圈本體2一端端面與驅動盤本體1一端端面相平齊,該驅動盤本體1由板材一體衝壓成型盤狀結構,齒圈本體2端面與該驅動盤本體1的盤狀邊沿相平齊;驅動盤本體1中部位置具有曲軸連接主孔11及圍繞該曲軸連接主孔11一周且用於連接固定曲軸的數個固定孔12,其中,驅動盤本體1中部位置具有與曲軸連接主孔11同中心軸線且呈圓形凹槽狀結構的加強部13,在該加強部13上焊接定位有加強板3,曲軸連接主孔11、固定孔12均一體貫穿該加強板3與驅動盤本體1。
本實用新型中的驅動盤本體1與齒圈本體2一端面相平齊,該齒圈本體2另一端面處於驅動盤本體1的外圈上,也可以描述為該齒圈本體2另一端面投影於驅動盤本體1的外圈上,或者該齒圈本體2另一端面直接垂直於驅動盤本體1的外圈上,一方面保證該驅動盤本體1與齒圈本體2之間的使用結構強度,另一方面保證驅動盤本體1與齒圈本體1之間的焊接關係,以減少打坡口等焊接工序,降低焊接強度及成本。該驅動盤本體1與齒圈本體2之間具有數段呈弧形設置的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21,該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21數量為八段,該八段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21均勻設置於驅動盤本體1外圈上,且每段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段21的弧形角為10°~15°,經試驗證明,該連接形式穩定可靠。
同時,加強板3與驅動盤本體1之間具有數個點焊焊點31,該數個點焊焊點31均勻設置於驅動盤本體1端面上,且該數個點焊焊點31處於同一圓周上,本例中,該點焊焊點31數量為四個。因加強板3本身不會產生剪切應力或扭曲應力,因此採用簡單的點焊即可保證其與驅動盤本體1之間的連接強度,當焊接完成後,去除焊接飛濺物及焊渣後,進行平整校驗,使得整個總成滿足相應的形位公差,焊縫需充滿、完整、不得有凹坑、裂紋、咬邊等焊接缺陷,並不得降低齒圈本體2的齒面硬度。
驅動盤本體1上具有至少一個與加強部13形狀結構相同且同中心軸線的凹槽部14,該凹槽部14、加強部13一體成型於驅動盤本體1上,該凹槽部14、加強部13均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整個驅動盤本體1的使用結構強度,並配合加強板3滿足對整個驅動盤總成的結構強度要求。
驅動盤本體1上具有數個減重孔4,該減重孔4均由一主圓孔及兩副圓孔併集成型,其中,兩副圓孔直徑相同且均小於主圓孔直徑,兩副圓孔分別位於主圓孔兩側並以該主圓孔一直徑呈對稱設置;兩副圓孔與主圓孔之間呈弧形線過渡連接,經試驗,如圖1中六個減重孔4即可滿足整個驅動盤總成的平衡要求。如個別例外情況,允許在驅動盤圓周上鑽孔去重,但需避開原有銷孔,該去重孔孔徑需小於等於8.5mm,數量小於等於8個,且相鄰去重孔孔邊距大於等於20mm,在滿足平衡性要求的前提下,並滿足整個驅動盤總成的使用結構強度要求。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