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米蘭群島遊記(北極巡遊十日談)
2023-07-05 21:18:27 2
北極巡遊--謝爾蓋.瓦維洛夫院士號在冰海裡航線
2007年6月23日,我和一位朋友從奧斯陸飛到龍宜爾比恩Longyearbyen(朗伊爾城)。城市位於挪威所屬斯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斯匹次卑爾根島上,是該群島的首府,其地處北緯78度的北極地帶,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我們此行目的是要乘船遊覽斯瓦爾巴群島,做一次10天的北極巡遊,船票是半年前就預訂好的。
這是我的第二次北極之旅,第一次是2006年的8月,我去了阿拉斯加。
2007年6月24日,陰
從奧斯陸飛到這裡已經是夜裡兩點了,但如同白晝一樣,這是北極地區的白夜。
我們到旅館裡睡下已經是凌晨了。之前在挪威近10天的峽灣之旅折騰得夠嗆,特別是前天登上了盧瑟峽灣,非常累,今天一直睡到午後才起床。餐後去街上轉轉。天氣陰沉,街上很冷清。這是一個只有千餘人的小城,產煤,街心有一個礦工的雕像十分醒目。
朗伊爾城街心有一個礦工的雕像十分醒目
下午三點多,船公司的巴士來接我們去碼頭登船。
這是一艘前蘇聯科考船改裝的極地遊船,船名:謝爾蓋.瓦維洛夫院士號 Akademik Sergey Vavilov),白色的船身嵌在深藍色的海水中,非常漂亮。
黃昏的時候,船離開碼頭出發了,我們要在船上度過10天的時間。時間過去10多年了,很多細節都忘記了,以下的內容是我根據日記、圖片和船上的行船日誌整理出來的。
上船後,在5樓酒吧間開了一個歡迎酒會,介紹船員及行程要點等。晚上6點,船駛離了碼頭向北航行,開始了北極巡遊的旅程。半個多小時後,還進行了一次救生演習。
隨船的還有幾位科學家,他們要在途中做研究,也負責給大家解答一下諸如地理、地貌、動物和植物等相關問題,有的時候還會辦講座。
船上的科學家
2007年6月25日,天氣晴到多雲
新奧勒松
船航行得很平穩,第二天早上,陽光普照,我們來到了新奧勒松島。這裡是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上的一個小鎮,位於北極圈內(北緯78°55′,東經15°56′),小鎮是世界上的「北極科考的國際基地」,很多國家都在這裡建有科考站,我國的「北極黃河站」也設在這裡。小鎮設有學校、郵局等服務設施,還有一個非民用機場。
新奧勒松
我在北極黃河站
在領隊的帶領下,我們遊覽了新奧勒松,我們還特地去參觀了「黃河站」。
小鎮上最著名的標誌是挪威極地探險家羅阿爾德·阿蒙森 Roald Amundsen (1872——1928)的雕像,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1911年12月14日),他是挪威的驕傲!
挪威極地探險家羅阿爾德·阿蒙森的雕像
在我們的每次登陸前,都會有一個穿紅色衣服背著槍的警衛先去偵查是否安全,然後,大家要在他的帶領下登陸行走,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北極熊的突然出現傷害到遊客。
穿紅色衣服背著槍的警衛
新奧勒松附近的峽灣裡是著名的「利莉胡克冰川」(Lilliehookbreen glacier),它的長度有22公裡,非常壯觀。船在冰川前停留很久,我們在這裡一邊用晚餐,一邊欣賞遠處的冰川。
利莉胡克冰川
利莉胡克冰川
2007年6月26日,天氣多雲到晴
富格爾桑根島
我們今天到達了富格爾桑根島(Fuglesongen),這是個面積約僅為 4.1 平方公裡的小島,以有大量的海鳥而出名,最多的那種海鳥是小奧克斯 (Alle alle),我們一個上午都在觀賞拍攝海鳥,小奧克斯有黑白相間的身體,盤踞在巖石上,憨態悠然,顯得有點笨拙,很可愛,但敏捷的起飛又顯得十分矯健。
小奧克斯有黑白相間的身體,盤踞在巖石上
小奧克斯敏捷的起飛又顯得十分矯健
午餐後,我們的船來到了斯米倫堡(Smeerenburg),或稱作「布魯布伯鎮」,這是一個廢棄了的荷蘭捕鯨站,建立於1619年,1660 年左右被廢棄。我們結隊上島,去尋找捕鯨站的遺蹟。海灘上散落著很多的木板、棍,它們之前應該是房屋的組件。
斯米倫堡
淺水處的泥沙呈現出赭紅色,這或許是泥土中的礦物質顏色,亦或是被鯨魚的血所染紅——這只是我的假想。
海灘上散落著很多的木板、棍
淺水處的泥沙呈現出赭紅色
晚上,船向東北航行越過了北緯80度。
2007年6月27日,多雲
北極風光
船一直在向北航行,我們在船上欣賞北極風光,陰沉的天氣,讓周邊的景色呈現出蒼涼的景色。
陰沉的天氣,讓周邊的景色呈現出蒼涼的景色。
今天第一次看到了北極熊——一隻遊在海中的北極熊,幾隻海鳥在伴隨著它,顯得孤單無助。
這批海域有很多的海鳥,不時地在空中掠過。幾隻海鳥在船的驚擾下快速地起飛,在水面上留下了長長的一串腳印。
幾隻海鳥在船的驚擾下快速地起飛
幾隻海鳥在船的驚擾下快速地起飛,在水面上留下了長長的一串腳印。
下午乘橡皮舟去懸崖邊欣賞海鳥,成群的海鳥盤踞在懸崖絕壁上,它們的鳴叫聲震耳欲聾。
乘橡皮舟去看懸崖上的海鳥
乘橡皮舟去懸崖邊欣賞海鳥
浮冰海鳥和我們的船
2007年6月27日,霧轉晴
菲普索亞島
今天來到了斯瓦爾巴群島北端的菲普索亞島(Phipps Island),早晨的「晨霧彩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灣裡布滿了浮冰,水霧籠罩水面,浮冰若隱若現,是一幅很美的畫面。
晨霧彩虹
晨霧彩虹
今天看到了兩隻北極熊——一個熊媽媽和一隻小熊在船舷邊遊過。能看到它們都很瘦,日益惡劣的氣候環境讓它們的食物鏈近乎斷裂,能看到它們前面的浮冰已經快融合了,很薄,但那裡曾經是北極熊賴以歇腳的港灣。據說,很多北極熊因在海上找不到歇腳的浮冰而被活活淹死。
遊水的北極熊
遊水的北極熊
午後的陽光讓浮冰晶瑩剔透,這是令人興奮的一天,很多人去劃獨木舟在布滿浮冰的海灣裡穿行,盡情享受身邊的冰海世界。
劃獨木舟在布滿浮冰的海灣裡穿行
我們的船停在海灣裡
2007年6月28日, 晴轉小雨
船向東,清晨我們到達了莫芬島Moffen。
莫芬島
島上的四不像
沒有安排登島,今天是乘橡皮艇去就近欣賞摩納哥冰川(Monaco Glacicr )。摩納哥冰川是 斯瓦爾巴群島最美麗、最雄偉的冰川,是接近北緯 80° 的最後一座冰川,它以水手摩納哥王子阿爾貝一世的名字命名。冰川像是一堵無法穿透的藍色鋸齒狀牆壁,一直延伸到斯匹次卑爾根的愛福特(Liefdefjorden)。原始的藍色冰川沿海岸緩緩延伸,周圍是丘陵、白雪覆蓋的山脈和黑色巖石,展現出令人讚嘆的美 。
摩納哥冰川
摩納哥冰川
上午的天氣晴朗,我們的橡皮艇靠近冰川緩緩行駛,讓我們就近欣賞冰川的壯美景色。很多北極燕鷗在這裡盤旋、降落、鳴叫,它們似乎是這裡的管家或領主,讓寂靜的冰川煥發著生命的活力。
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
下午下雨了,有一部分人冒雨上島去看看,但沒走多遠就被警衛帶了回來,據說遠處有北極熊出現。
漂亮的浮冰
2007年6月29日,陰雨,大風
2007年6月29日的景色
今天是最令人失望的一天,有雨而且風很大,船搖晃得很厲害。由於天氣不好,原定向東南環群島的線路做了調整,是最令人失望的往西按照原路返回,這也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去北極熊最多的東部區域的機會。
2007年6月29日的景色
沮喪加上惡劣的天氣,在船艙睡覺,迷迷糊糊度過了一天。
2007年6月30日,天氣陰沉,下雪了
一個不知名的島
我已經不知道船是沿著什麼樣的線路航行的了,今天來到了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東南端岬角處,登上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在這裡的沙灘上看到了幾隻海象,公海象有長長的牙齒。
海象
今天最大的收穫是拍到了海面上鯨魚的尾鰭,漂亮,清晰,這是我幾次專程去看鯨魚所拍到的最好的圖片。
鯨魚翹起的尾鰭
鯨魚翹起的尾鰭
2007年7月1日,陰天
早上看了船上的航行日誌,我們來到了斯瓦爾巴群島東南部的伊斯布克塔Isbukta。
伊斯布克塔景色
伊斯布克塔景色
我們乘橡皮艇遊覽了島邊的一處瀑布,瀑布不大,但頗為壯觀。
乘橡皮艇遊覽了島邊的一處瀑布
之後,我們乘橡皮艇去了伊斯布克塔島的西面的瓦西裡耶夫冰川(Vasil'evbreen),冰川正面寬闊,面向斯匹次卑爾根島東岸和伊斯布克塔灣,其綿延約二十公裡,它是以俄羅斯天文學家亞歷山大·謝梅諾維奇·瓦西裡耶夫的名字命名的。
瓦西裡耶夫冰川
冰川上的北極熊
遠遠能看到有兩隻北極熊在冰川的下面和頂端漫步,儘管我們的橡皮艇儘量地靠近了冰川,但仍然太遠了,我用600MM的鏡頭拍下來的北極熊也很小,但在高大的冰川襯託下,北極熊顯得威風凜凜,更有北極獸王的風範。
冰川下的北極熊
冰川下的北極熊
今天海上有彩虹,彩虹的半圓弧環不太大,但色彩絢麗,清晰明亮,我找到了塊浮冰座前景,拍了一張浮冰彩虹的圖片。
浮冰彩虹
浮冰彩虹
2007年7月2日,晴
遊覽胡爾森德峽灣
今天開始返程了,返程途中,遊覽了胡爾森德峽灣(Hornsund),這是斯匹次卑爾根島最南端西側的一個峽灣,其寬度為12 公裡,長 30 公裡,平均深度90 米,是垂直於斯匹次卑爾根的主要區域裂縫。由於冰川退縮,胡爾森德峽灣的海岸線呈現出多樣化。
遊覽胡爾森德峽灣
天晴了,船在峽灣慢慢航行,陽光的溫度讓峽灣的山峰雲霧繚繞,美輪美奐,我們站在船舷欣賞峽灣的風光,度過了輕鬆享受的一天。
遊覽胡爾森德峽灣
遊覽胡爾森德峽灣
今天是我們在船上的最後一次晚餐,晚餐非常豐盛。很多人都換上了漂亮的衣服,晚餐中,船上的領隊和船長分別講話,餐廳裡不時傳來掌聲、笑聲歡呼聲……。
2007年7月3日,陰天
清晨,我們回到了出發地——朗伊爾城。
返回朗伊爾城
#朗伊爾城# #斯匹次卑爾根島# #斯瓦爾巴群島# #莫芬島# #北極黃河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