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20:48:11 1
專利名稱: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自動排汙功能的儲水、蓄水池,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
背景技術:
儲水、蓄水池,一般居民區裡蓄水作用,有些還是水廠生產工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儲水和配水的結構。在工業與民用建築中,儲水、蓄水池是一種比較常見而又特殊的建築物,它的施工需要特別精心和講究技藝,如果施工質量不好,輕則造成永久性滲漏水,重則報廢不能使用。儲水、蓄水池內儲水分在長期沉積下會含有一定量的汙物,傳統儲水、蓄水池在排汙時,不僅需要人力控制池子排汙,而且汙染物無法聚集,在排汙時只能排除小部分的汙物,同時,大量的水會順著排汙管排除池外,導致排汙不徹底,浪費水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現方便的具有自動排汙功能的儲水、蓄水池。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包括水池主體,設置在水池主體上的進水管、出水管,以及設置在水池主體底部用以排汙的排汙通道,在所述水池主體上設有一端伸入其內部並靠近排汙通道、另一端位於水池主體外部的虹吸排汙管,且在該虹吸排汙管一端的端部還設有過濾層,其底部還設有網層,在該網層上鋪設有毛細透排水帶,在水池主體的頂部還設有一個伸入其內的水位探測器,在所述排汙通道內還設有一個電磁閥,且所述水池主體的底部呈錐形。進一步的,所述毛細透排水帶的進水口靠近進水管的出水口。再進一步的,在所述虹吸排汙管頂部設有排汙開關。更進一步的,所述排汙開關包括分別位於虹吸排汙管兩側的小孔。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進水管的出水口與水平面平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I)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實現方便;(2)本實用新型在水池主體的底部還設有網層,在該網層上鋪設有毛細透排水帶,利用毛細透排水帶具有毛細力主動吸水,使得水與汙染物分離,汙物由於自重沉積,並通過網層沉積在水池底部,有效地避免了汙物與所儲水分相混合,大大地方便了排汙作業;(3)本實用新型在水池上還設有一根虹吸排汙管,當水池被灌滿後,虹吸排汙管開始工作,自動將池中汙物以及少量的水分吸入,並排除池外,當水位下降至排汙開關位置以下,排汙開關破壞虹吸排汙管的虹吸作用,停止排汙,從而實現自動排汙功能;(4)本實用新型在該虹吸排汙管一端的端部還設有過濾層,該過濾層用以過濾掉水中的大型汙物,防止這些汙物被吸入虹吸管內堵塞排汙管道,進一步保證了排汙工作的順利進行;(5)本實用新型在水池主體的頂部還設有一個伸入其內的水位探測器,該水位探測器用以探測池內水位的高度,當探測水位不滿足虹吸管自動排汙時,工作人員可根據探測結果即時地進行人工排汙,有效地保證了排汙的及時性和高效性;(6)本實用新型在排汙通道內還設有一個電磁閥,通過對電磁閥的控制,可以在水位不滿足虹吸管自動排汙的情況下,實現水池排汙,有效地保證了排汙工作;(7)本實用型中水池主體的底部呈錐形,當水從進水管的出水口進入水池後,水則沿著錐形底部圍繞水池轉動並向錐形底部的中心聚集,從而實現旋流,這樣可以使得水與汙物快速分離,保證了排汙的順利進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I一水池主體,2—進水管,3—排汙通道,4一虹吸排汙管,5—毛細透排水帶,6-排汙開關,7-小孔,8-過濾層,9-水位探測器,10-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述案例。
實施例如圖1所示,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包括水池主體1,設置在水池主體I上的進水管2、出水管,以及設置在水池主體I底部用以排汙的排汙通道3,在所述水池主體I上設有一端伸入其內部並靠近排汙通道3、另一端位於水池主體I外部的虹吸排汙管4,其底部還設有網層,在該網層上鋪設有毛細透排水帶5。其中,水池主體I的底部呈錐形,當水從進水管的出水口進入水池後,水則沿著錐形底部圍繞水池轉動並向錐形底部的中心聚集,從而實現旋流,這樣可以使得水與汙物快速分離,保證了排汙的順利進行。本實施例中,所述毛細透排水帶5的進水口靠近進水管2的出水口,利用毛細透排水帶具有毛細力主動吸水,使得水與汙染物分離,汙物由於自重沉積,並通過網層沉積在水池底部,有效地避免了汙物與所儲水分相混合,大大地方便了排汙作業。本實用新型在該虹吸排汙管4 一端的端部還設有過濾層8,該過濾層8用以過濾掉水中的大型汙物,防止這些汙物被吸入虹吸管內堵塞排汙管道,進一步保證了排汙工作的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在排汙通道3內還設有一個電磁閥10,通過對電磁閥10的控制,可以在水位不滿足虹吸管自動排汙的情況下,實現水池排汙,有效地保證了排汙工作。本實用新型在水池主體I的頂部還設有一個伸入其內的水位探測器9,該水位探測器9用以探測池內水位的高度,當探測水位不滿足虹吸管自動排汙時,工作人員可根據探測結果即時地進行人工排汙,有效地保證了排汙的及時性和高效性。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施例,在所述虹吸排汙管4頂部設有排汙開關6 ;該排汙開關6包括分別位於虹吸排汙管4兩側的小孔7。另一方面,所述進水管2的出水口與水平面平行。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包括水池主體(1),設置在水池主體(I)上的進水管(2)、出水管,以及設置在水池主體(I)底部用以排汙的排汙通道(3),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水池主體(I)上設有一端伸入其內部並靠近排汙通道(3)、另一端位於水池主體(I)外部的虹吸排汙管(4),且在該虹吸排汙管(4) 一端的端部還設有過濾層(8),其底部還設有網層,在該網層上鋪設有毛細透排水帶(5),在水池主體(I)的頂部還設有一個伸入其內的水位探測器(9),在所述排汙通道(3)內還設有一個電磁閥(10),且所述水池主體(I)的底部呈錐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毛細透排水帶(5)的進水口靠近進水管(2 )的出水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虹吸排汙管(4)頂部設有排汙開關(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汙開關(6)包括分別位於虹吸排汙管(4)兩側的小孔(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2)的出水口與水平面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儲水、蓄水池無法自動排汙、排汙不徹底的缺陷。自動排汙多層過濾機構包括水池主體,設置在水池主體上的進水管、出水管,以及設置在水池主體底部用以排汙的排汙通道,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水池主體上設有一端伸入其內部並靠近排汙通道、另一端位於水池主體外部的虹吸排汙管,且在該虹吸排汙管一端的端部還設有過濾層,其底部還設有網層,在該網層上鋪設有毛細透排水帶,在水池主體的頂部還設有一個伸入其內的水位探測器,在排汙通道內還設有一個電磁閥,水池主體底部呈錐形。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且實現方便。因此,適合推廣運用。
文檔編號B01D36/04GK202844749SQ2012204687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晏仁容 申請人:成都益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