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30年變遷感受(大學畢業後紮根南寧)
2023-07-19 04:33:58
這十年來,南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舊貌與新顏的不斷更替中,城市高度、廣度、深度、速度不斷刷新。403米的廣西「第一高樓」華潤大廈A座更迭刷新城市發展高度,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為廣西文化產業地標,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新橋飛架邕江南北……這背後,離不開城市建設者們的堅守和付出,他們精心雕琢一磚一瓦,繪製南寧市民的幸福底色。中建八局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總工程師莫凡便是其中一員。大學畢業十年來,他一直堅守在南寧城市建設一線,為多個重點民生工程建設貢獻力量。
莫凡在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換乘大廳工作中。記者 程勇可 攝
見證城市顏值品質提升
2012年,莫凡從廣西大學畢業後便在南寧工作,先後參與南寧吳圩國際機場T2航站樓、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地理信息小鎮等項目的建設。
「這十年來,南寧的城市變化日新月異,越來越有大都市的感覺。」在莫凡眼中,如今南寧不僅樓宇高度不斷刷新,城市設施功能日趨完備,文化藝術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就以他曾經參建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為例,猶如島嶼般的底部基座在碧水中央託起宛若喀斯特地貌的三座「山峰」——大劇院、音樂廳和多功能廳,相應形成「山、水、岸」景致,不僅提升了城市的氣質,也為南寧市民在家門口欣賞世界頂級演出提供了便利。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三座建築的腰部被白色的雲棚圍攏,仿佛一片白雲在山峰間飄蕩。由鋼構件與玻璃幕牆組成的拋物線山體,線條豎向圍合成三座建築的外立面。拋物線從地面流暢地滑向上空在頂部形成凹凸有致的圓弧。一根根錯落排列的拋物線像極了山體的紋理。該項目榮獲被譽為中國建築工程界「奧斯卡」的魯班獎。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線條充滿張力和活力。
攻堅克難破解建設難題
項目上的工作不分寒暑,也沒有節假日的概念,莫凡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除夕便是在工地度過的。莫凡說,在工地上工作,忙碌是常態,尤其是在項目建設高峰期,更是抽不開身。不僅如此,項目建設各有各的特點和難度,他和同事們勇啃「硬骨頭」,力搏「攔路虎」,在項目建設一線衝鋒陷陣,任勞任怨地揮灑青春和汗水。
「很多市民乘坐飛機時會留意到南寧機場航站樓前傾斜的幕牆造型,其實,我們進行幕牆施工時沒有任何的技術參考,相當於摸著石頭過河。」莫凡回憶起T2航站樓建設初期,在整體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遇到多處技術難點,這些難點的突破變成了航站樓的亮點。
其中,弧面傾斜的單向索幕牆形式複雜、實施難度大,施工技術當時在國內首屈一指。複雜的三維屋面造型施工難度也非常大,這項技術的運用當時在全國也不多見。經過莫凡和同事們不斷的攻堅克難,最終順利完成施工,建成簡潔優美的「雙鳳還巢」造型。2014年9月25日,T2航站樓正式運營,翻開了廣西民航發展的新篇章。T2航站樓的建成,擴大了機場規模,提高了旅客吞吐能力和通關能力。
堅守一線築起城市美好
十年來,南寧市全面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態宜居城市。在老百姓對「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的美好期盼下,交通的發展從過去的追求速度和規模向著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轉變。
如今,莫凡又將見證一個新項目的投用。2019年10月,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年內將正式投入運營。這三年來,莫凡作為項目總工程師,見證了項目從無到有的過程。莫凡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工程體量大、工程業態廣、地處環境雜等難點。由於項目位於機場航站樓前,施工面涉及大量地下管線,直接關係到機場的安全運營;高鐵、地鐵、隧道、房建等多項工程同步施工,檢查作業面大,機電調試難度大。此外,項目部只有一側有施工道路。為此,項目部進場時將整個項目按照「三橫四縱」進行規劃,把所有板塊分為384個板塊進行施工,將難點一一克服,最終如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項目建設,於10月19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是自治區重大項目,是廣西首個集民航、高鐵、地鐵和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填補了廣西『空鐵聯運』的空白。」莫凡說,工作多年來雖然忙碌辛苦,但這份職業也給他帶來了滿滿的成就感,能夠通過參與南寧的建設,助力南寧經濟社會發展,莫凡倍感光榮。他期待著,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後,為市民遊客出行帶來更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同時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進機場與產業、城市融合發展。(記者 廖欣 通訊員 李澤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