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壓噴槍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2:40:22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噴槍領域,特別涉及智能高壓噴槍。
背景技術:
目前,園林綠化的噴灑灌溉、高速隔離帶植物灌溉、路邊景觀的噴灌主要用灑水車或直接人工噴灑實現。灑水車噴灑的話一般採用側噴或是在車後面配備噴灑工人,採用側噴的方式使得噴灑位置及面積受到限制,不能實現全方位噴灑,在車後面配備噴灑工人或是直接由人工噴灑的方式雖然可以實現全方位的噴灑,但是需投入較多的人力,增加了人工勞動成本,使用不方便。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專門設計了智能高壓噴槍,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智能高壓噴槍,不僅可以實現全方位噴灑灌溉,且節約了人力成本,使用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智能高壓噴槍,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噴頭和控制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活動連接,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活動連接,第二管道的進水口設置在第一管道的出水口外部,第二管道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三管道的進水口內部,第一軸承設置在第二管道的進水口外部,第一軸承的內圈與第二管道連接而外圈與第一齒輪連接,第一電機的驅動軸上設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第二軸承設置在第三管道的進水口外部,第二軸承的內圈與第三管道連接而外圈與第二齒輪連接,第二電機的驅動軸上設有第四齒輪,第四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分別與控制器連接,噴頭以可伸縮的方式設置在第三管道的出水口處,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為彎管。
所述第一軸承包括兩個,兩個第一軸承分別設置在第一齒輪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第二軸承包括兩個,兩個第二軸承分別設置在第二齒輪的上部和下部。
智能高壓噴槍還包括推力裝置,推力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三管道的出水口外部,推力裝置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噴頭包括外殼和內殼,內殼活動套設在外殼的內部,內殼內設有萬能杆,萬能杆的一端伸出內殼的出水口,推力裝置與外殼連接。
所述推力裝置為氣缸。
智能高壓噴槍還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軸承、第一齒輪和第三齒輪均設置在第一蓋體的內部,第二軸承、第二齒輪和第四齒輪均設置在第二蓋體的內部。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實現噴頭橫向和縱向360度自由旋轉、靈活調整方向、擴大了噴灑面積、使用更加方便,且由駕駛人員一人控制,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人力資源,降低成本,伸縮改變噴頭出水口的口徑間隙大小實現霧狀、水花、水柱的灑水作業。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一軸承;5-第二軸承;6-第一齒輪;7-第二齒輪;8-第一電機;9-第二電機;10-第三齒輪;11-第四齒輪;12-噴頭;121-外殼;122-內殼;123-萬能杆;13-推力裝置;14-第一蓋體;15-第二蓋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智能高壓噴槍,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第一軸承4、第二軸承5、第一齒輪6、第二齒輪7、第一電機8、第二電機9、噴頭12和控制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活動連接,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活動連接,第二管道2的進水口設置在第一管道1的出水口外部,第二管道2的出水口設置在第三管道3的進水口內部,第一軸承4設置在第二管道2的進水口外部,第一軸承4的內圈與第二管道2連接而外圈與第一齒輪6連接,第一電機8的驅動軸上設有第三齒輪10,第三齒輪10與第一齒輪6相嚙合,第二軸承5設置在第三管道3的進水口外部,第二軸承5的內圈與第三管道3連接而外圈與第二齒輪7連接,第二電機9的驅動軸上設有第四齒輪11,第四齒輪11與第二齒輪7相嚙合,第一電機8、第二電機9分別與控制器連接,噴頭12以可伸縮的方式設置在第三管道3的出水口處,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均為彎管。
為了實現較佳的噴灑效果,所述第一軸承4包括兩個,兩個第一軸承4分別設置在第一齒輪6的上部和下部,減小第二管道2旋轉過程中的摩擦阻力,使第二管道2的橫向旋轉更順暢。
同樣地,所述第二軸承5包括兩個,兩個第二軸承5分別設置在第二齒輪7的上部和下部,有效地減小第三管道3旋轉過程中的摩擦阻力,使第三管道3的縱向旋轉更順暢。
所述的智能高壓噴槍還包括推力裝置13,推力裝置13設置在所述第三管道3的出水口外部,推力裝置13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噴頭12包括外殼121和內殼122,內殼122活動套設在外殼121的內部,內殼122內設有萬能杆123,萬能杆123的一端伸出內殼122的出水口,推力裝置13與外殼121連接,通過推力裝置13推動外殼121上下移動,從而改變噴頭12出水口的孔徑,實現霧狀、水花、水柱的灑水作業,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外殼121的最大孔徑43mm,最小孔徑35mm,萬能杆123錐度的最大孔徑34mm,最小孔徑18mm,推力裝置13工作時,推力裝置13向外伸出時,帶動外殼121向前推進,這時出水口的口徑就由大逐漸變小。
所述推力裝置13可以有多種,具體可以為氣缸。
在本實施例中,智能高壓噴槍還包括第一蓋體14和第二蓋體15,第一軸承4、第一齒輪6和第三齒輪10均設置在第一蓋體14的內部,第二軸承5、第二齒輪7和第四齒輪11均設置在第二蓋體15的內部。
工作原理:
使用時,第一電機8橫向轉動,並通過第三齒輪10帶動第一齒輪6,第一齒輪6通過第一軸承4帶動第二管道2橫向旋轉,水從第一管道1的進水口進入,依次經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最後從噴頭12的出水口噴灑出來;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9時,與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機8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實現噴頭12橫向和縱向360度自由旋轉、靈活調整方向、擴大了噴灑面積、使用更加方便,且由駕駛人員一人控制,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人力資源,降低成本,伸縮改變噴頭出水口的口徑間隙大小實現霧狀、水花、水柱的灑水作業。
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