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21:00:31 2
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包括浮體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浮體本體採用可漂浮於水上的輕質高強耐腐蝕材料製成,所述浮體本體下部結合有儲水盒體。本實用新型的生態浮床單元體主要為消落帶岸坡防護設計,可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其結構巧妙,設計合理,既保留了生態浮床的傳統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消波護岸功能,並且具有一定的水處理功能。
【專利說明】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屬於水處理和生態護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生態浮床具有防止堤岸侵蝕和保護海岸線、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美化景觀、淨化水質、過濾及生物消毒六大功能。在水位波動大的水庫或因波浪的原因難以恢復岸邊水生植物帶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觀要求的池塘等閉鎖性水域均得到廣泛的應用。
[0003]生態浮床的防止侵蝕和保護海岸線功能多通過將其設置在垂直岸坡水面或非消落帶岸坡的水面上來實現,並通過生態浮床上水生植物的設置和搭配達到較佳的水淨化效果和景觀修飾效果。由於消落帶存在明顯水位變化,且水位的變化頻率和周期長短與水體豐、枯水期相一致,消落帶的水位變化期也較長。而溼式生態浮床若應用於消落帶,則面臨在枯水期嚴重製約生態浮床上水生植物生長的問題。因而在消落帶岸坡的防護上生態浮床的應用較少。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在現有生態浮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供一種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結構巧妙,設計合理,既保留了生態浮床的傳統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消波護岸功能,並且具有一定的水處理功能。
[0005]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包括浮體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浮體本體採用可漂浮於水上的輕質高強耐腐蝕材料製成,所述浮體本體下部結合有儲水盒體。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盒體內裝有保水材料,保水材料經海綿包裹固定於儲水盒體內底部和內壁上。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水材料包括聚丙烯酸類、纖維素類及其複合物保水樹脂。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盒體一邊高一邊低,儲水盒體較高的一邊與其上方的浮體本體鉸接連接,儲水盒體較低的一邊能夠活動開合。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水盒體較低的一邊的開合角度不超過80。。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浮體本體上設有同時作為種植孔和空氣孔的空腔,所述浮體本體的四角設有連接孔。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浮體本體採用塑料材料,通過注塑或吹塑工藝製成。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孔包括平面連接孔和側面連接孔,所述平面連接孔位於浮體本體上平面的四個角上,每個角有一個平面連接孔;所述側面連接孔位於浮體本體四個側面的兩端,每個側面上有兩個側面連接孔。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腔由兩個垂直相交的橢圓空腔組成,兩個橢圓空腔的相交部分作為主種植孔,兩個橢圓空腔的未相交部分作為空氣孔;所述兩個橢圓空腔的未相交部分可通過插入種植籃構成輔種植孔。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腔內壁的下部設有凸卡,所述種植籃的形狀與空腔形狀相適配,種植籃嵌入空腔內並通過凸卡支託。
[00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生態浮床單元體主要為消落帶岸坡防護設計,可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其結構巧妙,設計合理,既保留了生態浮床的傳統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消波護岸功能,並且具有一定的水處理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1-浮體本體、1.1-空腔、1.1a-橢圓空腔、1.1b-橢圓空腔、1.2_平面連接孔、1.3-側面連接孔、1.4-凸卡、2-儲水盒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廣圖3所示,實施例中的溼式浮島單元體主要由浮體本體I和儲水盒體2組成,所述浮體本體I採用可漂浮於水上的輕質高強耐腐蝕材料製成,所述浮體本體I下部結合有儲水盒體2,儲水盒體2內裝有保水材料,保水材料固定於儲水盒體2內底部和內壁上。
[0022]如圖f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儲水盒體2 —邊高一邊低,儲水盒體2較高的一邊與其上方的浮體本體I鉸接連接,儲水盒體2較低的一邊能夠活動開合。並且所述儲水盒體2較低的一邊的開合角度不超過80°。這種結構使得儲水盒體2形成一微小水處理器,對浮島下方水體有一定的截留作用,有利於延長水體停留時間,同時對水體交流影響不大,有利於提高淨水效果。
[0023]如圖f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浮體本體I上設有同時作為種植孔和空氣孔的空腔1.1,所述浮體本體I的四角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平面連接孔1.2和側面連接孔1.3,所述平面連接孔1.2位於浮體本體I上平面的四個角上,每個角有一個平面連接孔1.2 ;所述側面連接孔1.3位於浮體本體I四個側面的兩端,每個側面上有兩個側面連接孔1.3。
[0024]如圖f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空腔1.1由兩個垂直相交的橢圓空腔1.la、1.1b組成,兩個橢圓空腔1.la、1.1b的相交部分作為主種植孔,兩個橢圓空腔1.la、1.1b的未相交部分作為空氣孔;所述兩個橢圓空腔1.la、1.1b的未相交部分可通過插入種植籃構成輔種植孔。所述空腔1.1內壁的下部設有凸卡1.4,所述種植籃的形狀與空腔1.1形狀相適配,種植籃嵌入空腔1.1內並通過凸卡1.4支託。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將種植孔和空氣孔巧妙結合的設計構思,所述空腔1.1也可設計為其他形狀。
[0025]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浮體本體I優選採用塑料材料,通過注塑或吹塑工藝製成。所述保水材料包括聚丙烯酸類、纖維素類及其複合物保水樹脂。圖示實施例中的浮體本體I為本公司設計的產品,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選擇市場上已有的其他同類產品,但浮體本體I的單元尺寸不宜超過35cm。
[0026]本實用新型的生態浮床單元體為配合本公司設計的軟性人工浮床生態護岸應用而設計,其可應用於水位變化大的水體消落帶岸坡,也可用於岸坡水域、禁遊區保護。
[0027]本實用新型具體組裝應用時,儲水盒體2較低的一邊安裝在岸坡較高位置,儲水盒體2較高的一邊安裝在岸坡較低位置,這樣利於儲水。
[0028]豐水期時,浮體本體I漂浮於水面上,下部的儲水盒體2浸入水中,由於自身重力與浮體本體I呈一定角度開合(0° -80° ),浮體中種植有水生植物,起淨水和景觀修飾的作用。
[0029]枯水期時,儲水盒體2直接落於岸坡上,由於重力作用,浮體本體I落於儲水盒體2之上,浮體本體I與儲水盒體2之間保持閉合狀態,浮體本體I上的水生植物可以利用儲水盒體2內的保水材料儲存的水分維持一段時間生長。若枯水期較長,則每隔一段時間需補充水分,而且儲水盒體2也可截留一部分進入雨水使用。
【權利要求】
1.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包括浮體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浮體本體(I)採用可漂浮於水上的輕質高強耐腐蝕材料製成,所述浮體本體(I)下部結合有儲水盒體(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水盒體(2)內裝有保水材料,保水材料經海綿包裹固定於儲水盒體(2)內底部和內壁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水盒體(2) —邊高一邊低,儲水盒體(2)較高的一邊與其上方的浮體本體(I)鉸接連接,儲水盒體(2)較低的一邊能夠活動開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水盒體(2)較低的一邊的開合角度不超過8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浮體本體(I)上設有同時作為種植孔和空氣孔的空腔(1.1),所述浮體本體(I)的四角設有連接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浮體本體(I)採用塑料材料,通過注塑或吹塑工藝製成。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孔包括平面連接孔(1.2)和側面連接孔(1.3),所述平面連接孔(1.2)位於浮體本體(I)上平面的四個角上,每個角有一個平面連接孔(1.2);所述側面連接孔(1.3)位於浮體本體(I)四個側面的兩端,每個側面上有兩個側面連接孔(1.3)。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1.1)由兩個垂直相交的橢圓空腔(1.la、1.1b)組成,兩個橢圓空腔(1.la、1.1b)的相交部分作為主種植孔,兩個橢圓空腔(1.1aU.1b)的未相交部分作為空氣孔;所述兩個橢圓空腔(1.1aU.1b)的未相交部分可通過插入種植籃構成輔種植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於消落帶生態護岸的溼式生態浮床單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1.0內壁的下部設有凸卡(1.4),所述種植籃的形狀與空腔(1.1)形狀相適配,種植籃嵌入空腔(1.1)內並通過凸卡(1.4)支託。
【文檔編號】C02F3/32GK203613030SQ201320705474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周麗, 董偉峰, 代克巖, 趙湘, 顏贇, 王瑩, 杜廣龍, 惠峰 申請人:江蘇美尚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