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8:58: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迷宮,尤其是涉及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
背景技術:
煙霧報警器作為安防領域內的火災探測器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取得了廣泛的應用。迷宮是煙霧報警器的重要功能部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煙霧報警器的質量。現有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通常包括光學暗室、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光學暗室能使煙霧進入其內並阻止外界環境光進入其內,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設置在光學暗室內,並且紅外發射管的發射光進入紅外接收管的折射角度大於90度(通常在135℃角左右),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
但是現有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存在以下問題:黑煙的吸光率較白煙大,使得從紅外發射管折射到紅外接收管的光線強度更小,另外黑煙的粒徑較白煙大,黑煙對光的反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折射角度區域內(前邊區域),當黑煙處於折射角度區域外時,紅外接收管難以接收到光信號,由此導致現有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靈敏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靈敏度較高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包括光學暗室、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射管和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設置在所述的光學暗室內,所述的紅外發射管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的紅外接收管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的紅外接收管的外部設置有罩體,所述的罩體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鈍角,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二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通過所述的第一通孔或者所述的第二通孔後折射到所述的紅外接收管上。
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95度~155度,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二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5度~60度。該結構保證較大的煙霧感應覆蓋面。
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35度,所述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所述的第二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度。
所述的光學暗室包括環形殼體、設置在所述的環形殼體底端的底板和設置在所述的環形殼體頂點的蓋板,所述的環形殼體上從上到下間隔設置有多層煙霧通道,每一層所述的煙霧通道由多個「倒V形」的進煙口沿一圈間隔排列而成,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設置在所述的底板上。該結構中,「倒V形」的進煙口在阻止外界環境光進入光學暗室內的基礎上可以使煙霧順利進入光學暗室內,進一步提高靈敏度。
所述的環形殼體由分體設置的第一環形殼體和第二環形殼體組成,所述的第二環形殼體位於所述的第一環形殼體內,所述的底板設置在所述的第一環形殼體的底端,所述的蓋板設置在所述的第二環形殼體的上端,所述的「倒V形」的進煙口由從外到內向上傾斜的第一方形孔和從外到內向下傾斜的第二方形孔組成,所述的第一方形孔位於所述的第一環形殼體上,所述的第二方形孔位於所述的第二環形殼體上。該結構製作工藝簡單,安裝方便。
所述的蓋板正對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處向下凹陷。該結構可以使進入光學暗室內的煙霧儘可能的進入紅外感應區域,進一步提高靈敏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將紅外發射管沿水平方向設置在光學暗室內,紅外接收管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光學暗室內,,紅外接收管的外部設置有罩體,罩體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通過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後折射到紅外接收管上,由此在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區域內和紅外發射管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區域內均可以感應到煙霧,靈敏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分解立體圖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分解立體圖二;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煙霧報警器的迷宮的分解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如圖2~圖4所示,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包括光學暗室1、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光學暗室1內,紅外發射管2沿水平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沿豎直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的外部設置有罩體4,罩體4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通過第一通孔41或者第二通孔42後折射到紅外接收管3上。
本實施例中,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55度,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5度。
本實施例中,光學暗室1包括環形殼體、設置在環形殼體底端的底板5和設置在環形殼體頂點的蓋板6,環形殼體上從上到下間隔設置有多層煙霧通道,每一層煙霧通道由多個「倒V形」的進煙口7沿一圈間隔排列而成,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底板5上。
本實施例中,環形殼體由分體設置的第一環形殼體8和第二環形殼體9組成,第二環形殼體9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內,底板5設置在第一環形殼體8的底端,蓋板6設置在第二環形殼體9的上端,「倒V形」的進煙口7由從外到內向上傾斜的第一方形孔10和從外到內向下傾斜的第二方形孔11組成,第一方形孔10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上,第二方形孔11位於第二環形殼體9上。
本實施例中,蓋板6正對紅外接收管3處向下凹陷。
實施例二:如圖2~圖4所示,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包括光學暗室1、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光學暗室1內,紅外發射管2沿水平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沿豎直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的外部設置有罩體4,罩體4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 角為銳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通過第一通孔41或者第二通孔42後折射到紅外接收管3上。
本實施例中,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35度,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度。
本實施例中,光學暗室1包括環形殼體、設置在環形殼體底端的底板5和設置在環形殼體頂點的蓋板6,環形殼體上從上到下間隔設置有多層煙霧通道,每一層煙霧通道由多個「倒V形」的進煙口7沿一圈間隔排列而成,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底板5上。
本實施例中,環形殼體由分體設置的第一環形殼體8和第二環形殼體9組成,第二環形殼體9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內,底板5設置在第一環形殼體8的底端,蓋板6設置在第二環形殼體9的上端,「倒V形」的進煙口7由從外到內向上傾斜的第一方形孔10和從外到內向下傾斜的第二方形孔11組成,第一方形孔10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上,第二方形孔11位於第二環形殼體9上。
本實施例中,蓋板6正對紅外接收管3處向下凹陷。
實施例三:如圖2~圖4所示,一種煙霧報警器的迷宮,包括光學暗室1、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紅外發射管2和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光學暗室1內,紅外發射管2沿水平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沿豎直方向設置,紅外接收管3的外部設置有罩體4,罩體4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通過第一通孔41或者第二通孔42後折射到紅外接收管3上。
本實施例中,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一通孔4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95度,紅外發射管2發射的光線與第二通孔4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60度。
本實施例中,光學暗室1包括環形殼體、設置在環形殼體底端的底板5和設置在環形殼體頂點的蓋板6,環形殼體上從上到下間隔設置有多層煙霧通道,每一層煙霧通道由多個「倒V形」的進煙口7沿一圈間隔排列而成,紅外接收管3設置在底板5上。
本實施例中,環形殼體由分體設置的第一環形殼體8和第二環形殼體9組成,第二環形殼體9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內,底板5設置在第一環形殼體8的底端,蓋板6設置在第二環形殼體9的上端,「倒V形」的進煙口7由從外到內向上傾斜的第一方形孔10和從外到內向下傾斜的第二方形孔11組成,第一方形孔10位於第一環形殼體8上,第二方形孔11位於第二環形殼體9上。
本實施例中,蓋板6正對紅外接收管3處向下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