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擋泥板衝壓成形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03:03:46

本發明涉及衝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擋泥板衝壓成形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工件的日趨複雜化,模具產品生成呈現的多品種、少批量、複雜、大型精密更新換代速度快發展。模具生產製件所表現出的高精度,高複雜程度,高生產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製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來,從而有好的經濟效益。
模具是製造業的重要工藝基礎,在我國模具製造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衝壓模具,是在冷衝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衝壓模具。衝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衝壓模具是衝壓生產必不可少的工藝裝備,是技術密集型產品。衝壓件的質量、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等,與模具設計和製造有直接關係。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製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擋泥板是安裝在車輪外框架後面的板式結構,零件結構複雜,形狀不對稱,既有溝槽又有懸臂,因此在傳統生產過程中,需要經歷折彎、壓筋、成形等 多次工藝,不僅不能保證生產出的擋泥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而且生產效率低,人員和能耗成本都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通過連接衝壓模具一次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產品成形精度以及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投入的汽車擋泥板衝壓成形模具。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汽車擋泥板衝壓成形模具,本模具為連接衝壓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與下模之間設有若干個成形工位,所述上模自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和脫料板,所述下模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模座、下墊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座上分布著若干個抬料板,所述上模座上根據工件成形工位分別設有若干塊脫料板,脫料板上均設有用於工件成形的成形衝,所述下模座上根據工件成形工位分別設有若干塊下模板,下模板與脫料板相配合,每塊下模板上開設有與上方成形衝相配合的下模板入槽。
進一步地,所述下夾板上設有衝孔衝頭。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下端設有若干個廢料滑槽,廢料滑槽與上端的成形工位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座與下模座上設置有若干個相互配合的上定位銷和下定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座兩側設有定位塊,所述下模座上設有與定位塊相配合的定位槽。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座設有外導套,所述下模座上設有與外導套相配合的外導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出的擋泥板成形模具為連接衝壓模具,可以使傳統的多工序變成一次成型,與傳統的多工序生產模式相比,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時,提高了產品成形過程中的精度,避免了因連續換模造成的生產誤差,而造成的生產不合格,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工作過程中穩定性強,可以批量產出,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上模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下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上模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下模座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脫料板的結構分布圖;
圖6為圖1中成形衝的結構分布圖;
圖7為圖2為下模板的結構分布圖;
圖8為圖2中抬料板的結構分布圖。
其中:1、上模,2、下模,3、上模座,4、下模座,5、抬料板,6、脫料板,7、成形衝,8、上定位銷,9、外導套,10、定位塊,11、定位槽,12、外導柱,13、廢料滑槽,14、衝孔衝頭,15、下定位塊,17、下模板,18、下模板入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8所示,一種汽車擋泥板衝壓成形模具,本模具為連接衝壓模具,其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與下模2之間設有若干個成形工位,上模1自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和脫料板6,下模2自下至上依次包括下模座4、下墊板和下模板17,下模座4上分布著若干個抬料板5,上模座3上根據工件成形工位分別設有若干塊脫料板6,脫料板6上均設有用於工件成形的成形衝7,下模座4上根據工件成形工位分別設有若干塊下模板17,下模板17與脫料板5相配合,每塊下模板17上開設有與上方成形衝7相配合的下模板入槽18。
在本實施例中,下夾板上設有衝孔衝頭14。
在本實施例中,下模座4下端設有若干個廢料滑槽13,廢料滑槽13與上端的成形工位相配合。
在本實施例中,上模座3與下模座4上設置有若干個相互配合的上定位銷8和下定位塊15。
在本實施例中,上模座3兩側設有定位塊10,下模座4上設有與定位塊10相配合的定位槽11。
在本實施例中,上模座3設有外導套9,下模座4上設有與外導套9相配合的外導柱12。
本發明提出的擋泥板成形模具為連接衝壓模具,可以使傳統的多工序變成一次成型,與傳統的多工序生產模式相比,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時,提高了產品成形過程中的精度,避免了因連續換模造成的生產誤差,而造成的生產不合格,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工作過程中穩定性強,可以批量產出,提高了經濟效益。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