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5:34:01 1
專利名稱: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衛生潔具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座便器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傳統的座便器,其內腔設有的S型、U型彎管為封臭管,手動打開座便器水箱衝水開關,利用直衝、斜衝、助衝、靜音形式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向座便器排汙系統衝水,將汙水排入下水管道。另一類為腳踏自封閉座便器,其利用固定在座便器殼體底座兩側凹部底面板上的自封閉腳踏閥與固定在兩側的傳動軸連接固定在座便器殼體內前方的封臭器,在腳踏的作用下,利用座便器外的低壓水通過坐便器殼體的排汙口將汙水排入下水道。以上前一類座便器是大家使用最多、時間最長的座便器,這種座便器在使用過程中,首先是用水量大,儘管各個生產廠家都作了努力,進行改進,但用水量最少也需5升,有時用水量還要加大。且座便器內腔封臭存水不乾淨,二是容易出現堵塞,排汙腔、排汙管結汙清理難度大;三是手動開關容易造成細菌交叉感染;四是維修難度大、費用高、使用效果差等缺陷。後一類座便器雖然能克服前一類座便器的某些缺陷,但因座便器殼體與腳踏自封閉排汙閥的安裝位置設計不合理(為配合成型),造成生產難度大、合格率低、生產成本高。一旦內置的封臭器出現故障,會增加維修難度,且在常壓供水狀況時,排汙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該裝置具有的可調節功能,使其易於與座便器殼體配裝,並相應提高成品率,且安裝維修方便,低、常壓水均可達到理想的衝洗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在直衝座便器後水箱下面開有的安裝口將排汙封臭器設置在座便器內腔排汙口的下端,排汙封臭器由固定在密封蓋上的伸縮調節杆、活動軸套伸長臂及伸長臂支撐杆定位支撐,伸縮調節杆與傳動軸為連動連接,在傳動軸上設有用於回位的紐力彈簧和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用於使傳動軸旋轉的腳踏連杆與傳動軸聯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構思合理,結構簡單。由於其是在直衝座便器後水箱下面設有安裝口,並由密封蓋密封;因而節水裝置可由座便器的後面安裝,方便了安裝、維修。且設置在排汙口的封臭器可通過伸縮調節連杆、伸長臂固定軸軸套、伸長臂下支撐杆實現全方位調節,從而使其與座便器殼體的可裝配性大大增強,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可根據用戶的使用要求,既可與低壓進水閥連接使用,又可與水箱的常壓排水閥連接使用,從而滿足其在低/常壓狀況下均具有較理想的衝洗效果,且節水效果明顯。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封臭機構示意圖。
圖中,1、排汙封臭器,2、伸縮連杆調節器,3、傳動軸,4、傳動軸軸套,5、傳動軸紐力彈簧,6、傳動軸銷子,7、腳踏連杆連接臂,8、腳踏連杆,9、腳踏連杆支架,10、腳踏連杆銷子,11、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2、低壓進水開關連接杆,13、低壓進水閥,14、低壓進水閥底座,15、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6、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拉線,17、伸長臂固定軸,18、伸長臂固定軸軸套,19、活動軸套伸長臂,20、伸長臂下支撐杆,21、伸長臂下支撐杆底座,22、伸長臂下支撐杆銷子,23、後置出入孔密封蓋,24、紐力彈簧固定柱,25、伸縮連杆調節器銷子,26、傳動軸連接臂,27、後置總稱出入口密封殼固定孔,28、伸縮連杆調節器調節孔,30、排汙封臭器固定銷子,31、伸長臂固定軸銷子,32、腳踏連杆支架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是在腳踏自封閉座便器後部的水箱下開有腳踏安裝口,由密封蓋23密封。在座便器殼體內的排汙口下端設置有排汙封臭器1,該排汙封臭器1由伸縮調節杆2、活動軸套伸長臂19及伸長臂下支撐杆20定位支撐,伸縮調節杆2為螺杆結構(作用是使排汙封臭器1實現前後調節),前端通過軸銷30與排汙封臭器1固定聯接,後端與固定在密封蓋23上的傳動軸3連動連接;活動軸套伸長臂19的前端與排汙封臭器1的下部通過軸銷25固定聯接(作用是通過對活動軸套的調節使排汙封臭器1實現左右調節);伸長臂下支撐杆20的上端與活動軸套伸長臂19連接,下端與密封蓋23上設有的伸長臂下支撐杆底座21通過伸長臂下支撐杆銷子22連接(作用是通過對伸長臂下支撐杆20的調節使活動軸套伸長臂19帶動排汙封臭器1實現上下調節)。在傳動軸3上設有用於回位的紐力彈簧5,該紐力彈簧5的一端與固定在傳動軸3上的紐力彈簧柱24配合使用,另一端與固定在密封蓋23上的彈簧柱2配合使用。在傳動軸3上還設置有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和傳動軸連接臂26,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為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或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經低壓進水連接杆12與設置在密封蓋23上低壓進水閥底座14上的低壓進水閥13連接;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經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拉線16與水箱內的排水閥連接。傳動軸連接臂26經腳踏連杆連接臂7與腳踏連杆8的一端呈傾角通過銷子10固定聯接(以保證傳動軸3的紐驅行程),腳踏連杆8的另一端與腳踏連杆支架9通過銷子10固定聯接。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當採用低壓閥門進行工作時,用低壓閥進水箱密封塞將水箱排水閥排水孔封閉,用腳踏下腳踏連杆8,通過腳踏連杆連接臂7、傳動軸連接臂26帶動傳動軸3順時針方向旋轉,使伸縮連杆調節器2向前運動,推動排汙封臭器1作向下開啟運動;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低壓進水開關連接杆12作向下運動,帶動低壓進水閥作開啟運動,使外接的低壓水經低壓進水閥13向座便器內腔衝水,把汙水通過排汙口的排汙管道連接口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排汙結束後,腳離開腳踏連杆8,在傳動軸紐力彈簧5的作用下,傳動軸3作逆時針方向旋轉,使伸縮連杆調節器2向後運動,帶動排汙封臭器1向上關閉,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低壓進水開關連接杆12作向上運動帶動低壓進水閥13作關閉運動,同時內腔進水衝水孔下餘的清水存入排汙封臭器1內,水位升至超過排汙口底面多餘的少部分水排入下水管道達到封臭效果。
當需要利用座便器瓷殼體水箱常壓存水進行排汙時,用腳踏下腳踏連杆8作向下運動,通過腳踏連杆連接臂7、傳動軸連接臂26帶動傳動軸3作順時針方向旋轉,使伸縮連杆調節器2向前運動,推動排汙封臭器1作向下開啟運動,使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拉線16、下吊式開關槓桿臂4做向下運動,使水箱內存水,通過內腔進水衝水孔,向座便器內腔衝水,把汙水通過排汙口、排汙管道連接口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排汙結束後,腳離開腳踏連杆8,在傳動軸紐力彈簧的作用下,傳動軸3作逆時針方向旋轉,使伸縮連杆調節器2向後運動,帶動排汙封臭器1向上作關閉動作,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拉線16、下吊式開關槓桿臂4做向上動作,將腳踏連動直落式排閥放下做關閉動作。同時內腔進水衝水孔下餘的清水存入排汙封臭器1內,水位升至超過排汙口底面,多餘的少部分水排入下水管道,達到封實效果。這時水箱進水閥通過浮球控制開關向座便器瓷殼體水箱供水待用。
座便器瓷殼體與後置腳踏多功能進水、排汙、封臭自開閉連動組裝時,排汙口與排汙封臭器1位置出現前後誤差時,通過伸縮連杆調節器2進行調節,出現左右誤差時,通過活動軸伸長臂19、排汙封臭器固定銷子30進行調節;出現上、下誤差時,通過伸長臂下支撐杆20、活動軸套伸長臂19進行調節。需要維修微調時,排汙口與排汙封臭器1的結合位置時,可打開伸縮連杆調節器調節孔28進行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包括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殼體,其特徵在於通過在直衝座便器後開有的安裝口將排汙封臭器(1)設置在座便器內腔排汙口的下端,排汙封臭器(1)由固定在密封蓋上的伸縮調節杆(2)、活動軸套伸長臂(19)及伸長臂支撐杆(20)定位支撐,伸縮調節杆(2)與傳動軸(3)為連動連接,在傳動軸(3)上設有用於回位的紐力彈簧(5)和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用於使傳動軸(3)旋轉的腳踏連杆(8)與傳動軸(3)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為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為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或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低壓進水開關連接臂(11)經低壓進水連接杆(12)與設置在密封蓋(23)上的低壓進水閥(13)連接;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連杆(15)經腳踏連動直落式排水閥開關拉線(16)與水箱內的排水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伸縮調節杆(2)為螺杆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腳踏連杆(8)與傳動軸(3)呈傾斜角度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後置式腳踏自開閉直衝座便器節水裝置,通過在直衝座便器後開有的安裝口將排汙封臭器(1)設置在座便器內腔排汙口的下端,排汙封臭器(1)由固定在密封蓋上的伸縮調節杆(2)、活動軸套伸長臂(19)及伸長臂支撐杆(20)定位支撐,伸縮調節杆(2)與傳動軸(3)為連動連接,在傳動軸(3)上設有用於回位的紐力彈簧(5)和用於控制進排水閥的連杆,用於使傳動軸(3)旋轉的腳踏連杆(8)與傳動軸(3)聯接。本實用新型由於在直衝座便器後面設有安裝口,因而方便節水裝置的安裝、維修;設置的進/排水開關連杆可根據用戶的使用要求,既可與低壓進水閥連接使用,又可與水箱的排水閥連接使用,從而滿足其在低/常壓狀況下均具有較理想的衝洗效果,且節水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E03D11/10GK2647945SQ0321785
公開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1日
發明者郭光堆, 趙朝林, 郭西方 申請人:郭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