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名家抒情散文:清涼江我的母親河

2023-07-19 07:49:18

  抒情作文就是通過借物或者借景來抒發自己情感的作文類型。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欣賞吧。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清涼江我的母親河】

  故鄉的村西,有一條河,叫「清涼江」。我小的時候,那河全然不是後來一個時期經常斷流、水質發黃的樣子:水面寬闊,水流平緩,鳥飛晴空,魚遊淺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它的春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是它的夏天;秋天是「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冬天則又是「夜聞幹戟來向西,朝見冰河又松身」了。

  清涼江其實不是什麼名江大川,覽《水經注》河流千二百條,竟無一與之相類。至於「清涼江」因何得名,民間流傳一說是:明初「靖難之役」後,朱棣進行了大規模的「永樂掃北」,血雨腥風造成江淮以北「千裡無人煙」的格局。永樂帝遷都北京後,隨將山西密集人口分18批次集於洪洞大槐樹後向華北一帶遷徙。一次移民中,有劉氏弟兄3人扶老攜幼,在一個炎熱的夏季遠路而來,過真定府又東三百裡,遇一乾涸河道,隨溯源南下。一日入清河地,劉氏弟兄看看天色將晚、水囊殆盡,既欲早歇明日再行,方顧四外何處棲身,偶見小沼澤,內有白蛇不堪酷熱奄奄待息,劉氏弟兄信善,隨將僅存飲水傾囊施救,傾之蛇醒,瞻首再三作感激狀,繼而緩緩離去,劉氏是夜亦就宿枯河東岸。至中夜,忽聞潺潺水聲遠來,舉家奇而觀之,眼前竟有河水鋪槽而過,水中倒影白雲圓月,水前隱約一白龍蜿蜒而去,至天明,河槽已布滿甘冽清涼之水——「清涼江」由是得名,劉氏一家也因之就此地落戶。為便於漁耕及商賈通行,來年設一碼頭,名曰「北碼頭」,此亦即劉氏一族世代之所居也。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自耕封閉的舊中國,清涼江沿岸人群的繁衍生存,無一不與這條河休戚相關:旱靠其灌溉,澇依其排水,住仗其蘆舍,行賴其木舟。每年春暖,岸邊的成年男子就去河中打魚,撈到大的到集上「互市」、換錢,小的或吃、或曬乾備食;夏秋季節,人們就在河中打來浮萍藻草、小魚小蝦曬乾加工飼料,豢養家畜家禽,拓展生計空間;冬季封河,人們便割下河裡的蘆葦,進行一冬的手工編織,加工出的產品,除少量自用,多數銷往外地——清涼江賜予岸邊人們的最後一次福祉,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泛水,水退後約有月餘,兩河套長出滿地的紅荊棵。此後幾年中,那裡的人們利用空閒時間,打來紅荊條編制筐簍,馱往運河以東集市去賣,然後換些糧米回來,補充「大鍋飯」定量供給的嚴重不足,從而熬過了文革最後幾年的艱難歲月。

  清涼江邊的人,和他處人群最大的不同是「遊水」與生俱來,七八歲就是「賽鯉魚」,到十五六,個個就都變成「鬧江龍」了。記得小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每逢夏季來臨,除了吃飯上學就是「江裡泡」。在那裡我們可以到河邊撿貝殼、化石猴,可以到藻草葦根下面摸魚捉蟹,可以到蘆葦叢中捕野鴨、搜鳥蛋……印象中當時我們這些孩子「翻江搗海」的辦法有很多且千奇百怪,後來看真能入「基尼斯」者並非很多,其中記憶清晰的是:七八個孩子結伴來到河邊,全部脫光衣服,每人挖上一捧紫泥再圓周形直立站好,然後用紫泥把自己前邊的夥伴除眼睛外的周身上下全部塗嚴,看準淺水處哪兒魚多,就悄然弧字形將其圍住,然後迅速蹲在水中,兩腿杈開,腳丫搭著腳丫往河邊捤,一直捤上岸來,以這樣的辦法圈魚。結果不想可知,多數「魚聰明」於我們的胯下逃生,少數「魚傻子」成了我們的戰利品:小鯽魚也有,撅嘴鰱也有,有時會是嘎牙、蛤蜊、小螃蟹……

  在我們村偏西北的清涼江對過,有一個球場大小的「大葦坑」,我記事時還深不見底,上邊有三間廟屋,裡面塑龍身人面像一尊,牆壁刻滿魚兵蝦將。據說當年「白龍引水,劉氏定居」後,連年風調雨順,谷豐漁豐,劉氏家族也日漸興盛,至三世,堂下已有七子,良田已達百頃。然而劉氏弟兄並未因此高枕無憂,深知水能惠民,亦可殃民,於是每年舉大半財力,築堤固壩,防患未然。明宣德年間,劉氏七子再於河對岸修建「河神廟」一座,於每年七月望日汛期到來之前大祭,屆時殺牛宰羊,鑼鼓吹打,祭者虔誠,觀者眾多。祭祀完畢,祭品擲於河中,是以水族多有前來觀盛事、享美食者。年遠歲久,影響日甚,終於一天,此舉為「東海」所知並大加讚譽,隨下文昭告將其設為治下典範,並授龍宮「免擾」牌一枚——有史記載,自乾隆初年至1963年清涼江最後一次河水泛濫,凡230年計46次,兩岸他處多有為澇災殃及者,唯北碼頭一帶,由於堤防堅實、河神相佐,洪峰每至「大葦坑」即頓然消失,故很少受大洪大澇所困累。

  1963年清涼江最後一次洪水泛濫後,國家將此河列入海河流域重點防汛工程,曾兩度進行清淤治理。然而,治理以後的清涼江,水災固然消失,但卻變成夏秋多水、春冬乾涸的季節河,完全沒有了從前那種水藍蘆綠、鴨歌魚躍的超然景致……到了21世紀初期,國家在水利建設上又實施了「引黃入衛」工程,清涼江則有幸承當了「引黃入衛」主河道,至此這條歷盡滄桑的河流,又與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產生屬種關聯,兩岸人群,生活信念也由此倍增,在葆有「淳樸善良、勤勞有為」精神品質的基礎上,又平添了幾分「勵精圖治、振興中華」的民族自豪感。

  哦,清涼江,我的母親河……

  【你是住在我文字裡的殤】

  夏天,是一個告別的季節。窗外的蟬彈揍著對時光無法挽留的哀殤,曾經年少的我們,把他鄉當做了故鄉,把故鄉當成了他鄉,青磚黛瓦的北城,便在記憶中厚厚的落了層灰。

  申城的梅雨到來的比往年晚了一點點,當我從北城風塵僕僕歸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雨季的第一場大雨,來不及收拾心情,任憑溼噠噠沉悶悶的氣息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肆無忌憚的蔓延:我不過是輾轉在這座城,無歸期?

  合上書本的那一刻,又起風,落雨了。樓下正對露臺處的合歡樹,搖落了一地的緋紅,看庭前花開花落,而我卻做不到寵辱不驚。曾在微博裡信誓旦旦的寫著不問前塵不慕來生時的豪言壯志卻沒有經得起時間的洗禮夭折在了這個霓虹流轉的細語江南。屋簷斷斷續續的雨滴,足以讓時間生鏽。我突然開始強烈的懷念兒時迷戀過的小鎮,還有那個葬著玫瑰信箋的荒丘。

  「夢想還在前行,

  卻分不清,

  這是友情,

  還是我錯過的愛情?」

  我和你的故事盛開在六月未央。如火如荼的夏天,利於萌芽而不益於生長的季節,或許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往後所有的折騰都只是為了拖延散場的時間?長安城內清晨的第一抹陽光推開厚厚的雲層,斑駁的影子透過茂密的梧桐樹,忽閃忽閃的拍打著亙古的鐵軌,兩條平行線安安穩穩的承載著列車緩緩的駛入北城。兒時那個少年長成了最初的模樣,屹立的古城牆前,白淨的面容,悠閒的神情。

  「嗨,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不遠處的茶餐廳循環著《匆匆那年》,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遠一起,那樣美麗的謠言。」我不覺啞然,我沒有紅著眼也沒有紅著臉,仿佛一切就該這般祥和,一句好久不見,便讓我有了一種好的愛情便是一見如故,再見傾慕的錯覺。那一刻我突然恍惚,遇一個對的人,尋一座愛的城,歲月情長,竹馬成雙,如此,便是冗長的一生。

  我開始莫名思念長安河邊夜半的月影和那些淳樸的鄉音。只因為那些鄉音裡,有一個你。

  然而一切並不浪漫,

  僅僅是因為我們更為孤單。

  正如我期待春暖花開的時候,

  冬天走來告訴我,

  那是我的一廂情願。

  漏沿的雨沒完沒了的拍打著夏天,落在推窗上,吧啦吧啦,那是夢碎的聲音。

  你有你的荒城,寸草不生,我有我的孤獨,欲禁冢丘。當白晝渾渾噩噩退去,我開始思索我的詩和遠方,卻敗給了眼前的苟且。我無法去定義忙於不忙之間到底有任何的差別。就比如說我一條訊息發出去,杳無音訊,我可以理解你在忙,或者沒看見,但我無法接受一個個蒼白的辯解和無力的謊言。

  別離時,我總是在騙自己,怕什麼,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到後來,當謊言一個一個的被揭穿,我知道我再也無法按照自己的預設的進行編排了,呵呵,傻的可以。陽光終於在這個午後衝破了雲層,依舊刺眼,而我,依舊偏執。我記住了今生的地址和前世的暗語,一直在啟程,不敢停留。

  【江南味道】

  微微發黃的那些過去的寧遠時光,總是給人閒雲悠然般的美麗感受。

  江南漫天煙雨的寧靜古鎮,深深的巷陌裡隱匿著怎樣淡然寂遠的別致性情。那個年代的一爐香,一個木質梳妝匣,一方繡花的絲巾,一件半舊的旗袍……總給人以悠長的懷念。

  那江南的女子,撐著油紙傘,穿過煙風霧雨,在青青的石板路上留下默然的細碎步子。她們穿著各式旗袍,擁有通俗易記的名字,猶如淺色的筆墨划過紙張的平淡人生。再平淡,也還是有那麼多故事似的。她們是靜美的,引人無限遐思,迷失在若有若無的霧氣裡,落下遲遲不肯忘得念想。她們或許是那坐在半開的西窗前,借著悠悠的午後時光,就著一盞淡茶,品上一兩卷詩句或散文的嫻靜女子,或許是那天真爛漫、為愛而生的性情女子……

  江南的雨似乎更給江南平添了一分嫻靜,一分柔美,也就更有些惆悵的思緒。恰若那江南嬌小靜美的女子,又有情致,給人獨特的味道。

  古鎮是寧靜的,青石板路、深深巷陌,以及那若有若無的煙霧,都給江南綴出了別有的情態。不管是古鎮的牆,那蜿蜒曲折的巷陌,那石板路上留下的種種印記,都讓人浮想聯翩,思緒也變得如那深靜無盡的小巷一樣綿長,沒有盡頭……

  似乎時光的腳步,總是願意停駐在那江南寧靜的雨巷,那錯落有致的小閣樓,那清冽月光傾灑的木製窗格……這裡的日子悠遠而漫長。不需要更多的聲響,不需要跟多的言語,寧靜就是這裡自始以終最好的味道。

  偶爾小販的叫賣響徹了巷子,餘音拉得老長,卻也有與這江南巷陌別樣的和諧,頗有滋味。

  其實並不了解江南,只覺得江南詩情畫意,純淨安寧,或許,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古鎮,也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味道,一切都還那麼靜,橋是安靜的,水是安靜的,廊棚是安靜的,亭閣是安靜的,沉醉在細碎溫暖的金色夕陽裡……

  我也才知道,原來江南還有這麼一番別致的美。

  還是這麼能讓人心平氣和。

  也許生活所有的煩躁和紛雜,都會被這裡的寧靜洗淨,讓人從容不迫,讓人心靜如水,讓人明淨淡泊。

  洗盡鉛華,才有浮華後的靜美。

  收到朋友的明信片,我很歡悅。其實我從未到過這個地方,以上都是我的印象中的景象。生命到你這裡,也是一處美好。

  我也好想,和你一起遊遊這個美麗的地方,在這裡享受在世不可多遇的悠悠時光。

同类文章
手心裡的愛作文500字

手心裡的愛作文500字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爸爸媽媽非常疼愛我,他們對我的愛就像空氣和陽光,看不到,卻能時時刻刻感受得到。我是一個粗心、馬虎的小姑娘,寫作業時,經常會把「7」寫的像「1」,把「目」看成「日」……,所以我常常和100分無緣。但每次拿著不理想的成績回家時,爸爸總是心平氣和地給我講解,從來沒有表現出
三尺講臺一生情誼作文700字

三尺講臺一生情誼作文700字

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題記老師就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老師是春蠶,吐盡銀絲只為他人御風寒。六年的年輪如流水般稍縱即逝,一去不復返,令我獲益匪淺的一位老師就是她——劉老師。我和她在一起的
幸福的禮物作文1000字

幸福的禮物作文1000字

「叮鈴鈴」放學鈴響了,從教室裡飛跑出來一群小學生,第一個便是小文同學,臉上洋溢著笑嘻嘻的表情,興奮地不得了!因為她今天考試得了第一名,她還記得,媽媽答應過她,只要她得第一名,就會送給她一個禮物,想到這兒,小文的腳步不由得加快了,為的是趕快回家領禮物。回家的路上,她一直美美的想著:向媽媽要什麼
半份禮物作文450字

半份禮物作文450字

母親的生日快到了,我和我的哥哥想給母親一個驚喜,我和哥哥想到母親看到我們的禮物笑的那麼燦爛時,我和哥哥高興死了。我們把這好消息告訴了爸爸,爸爸笑著摸我們的頭。「這真是個好主意」爸爸說,「你們媽媽知道了,肯定高興得不得了。」從爸爸的語氣中,我們知道他想什麼。生活中,爸爸給予媽媽的東西太少了,媽
一個珍貴的蝴蝶結作文650字

一個珍貴的蝴蝶結作文650字

在我家木頭柜子裡,有一個蝴蝶結靜靜地躺在那,這個蝴蝶結雖小,但它見證著一段美好的回憶。表姐比我大兩歲,是姨媽家的女兒,因為姨媽要去美國,所以表姐暫時住在我家,這一住就是兩年。表姐在我家住的期間,我們在一起玩,一起鬧,一起哭,一起笑。有時,我們一鬧彆扭,爸爸媽媽就不管誰對誰錯,張口就吵我、罵我
未來的祖國母親作文600字

未來的祖國母親作文600字

21世紀,我們生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我們的母親是那樣的美麗。鬱鬱蔥蔥的樹木是她的一根根秀髮;清潔的河水是她的血液;大地是她的皮膚;欣欣向榮的草地和花朵是她的衣服;而我們則是她的孩子。可是,在22世紀的今日的祖國母親……今日的祖國母親在哭泣,當你再看一眼我們的祖國時,你會震驚。為什麼會這樣?
藍天綠水中國夢作文700字

藍天綠水中國夢作文700字

中國夢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而我的中國夢就是讓環境更美好,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但現在中國的環境並不是那樣美好:空氣汙染,水源汙染,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大問題。原來霧霾鮮為人知,但在20xx年的冬天,霧霾已成了人人談論的話題。在我的記憶裡,那個冬天是灰色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收音機裡的天氣預報
永別的禮物作文800字

永別的禮物作文800字

那年冬天,與往常一樣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我卻看到了爺爺虛弱中帶著些許欣慰的笑容和奶奶含著淚花的眼眶,這幅畫面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太好了!太好了!終於等到爺爺85歲大壽的日子。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提前為爺爺準備的生日禮物來到了爺爺家。三步,二步,一步!離爺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終於走到了爺爺的身
黎明·夕陽·星夜作文700字

黎明·夕陽·星夜作文700字

禮物,不在於多少,不在於奢華,而在於一份真心,一份情。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的生活已經被手機、電腦、電視、玩具、遊戲、佔據了整顆心,與此同時,我們正忽略著大自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從日出到日落,從燒雲流過到黑夜覆蓋,每個鏡頭,都是大自然給我們最美的享受。「百日一照,浮雲自開。」看,天邊出現了
最珍貴的禮物作文900字

最珍貴的禮物作文900字

今年暑假在家看了歐·亨利的一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故事的情節深深打動了我,德拉為了給丈夫心愛的金表配上一副精巧的表鏈,忍痛賣掉自己一頭美麗的頭髮。那「美麗的頭髮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瀉閃亮」,丈夫吉姆非常喜愛妻子這頭美麗的褐發。他深知愛妻為了裝扮頭髮對百老匯路上一家商店櫥窗裡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