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名士節目觀後感300字
2023-08-02 16:09:33 1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篇一: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欲作家書意萬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親射虎,看孫郎」多麼美妙的詩句呀!我仿佛穿梭在歷史畫卷中,感受詩人著作時的情懷。比賽現場,學長們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著實讓我羨慕。
傳承國學經典,學習傳統文化,踐行流傳至今的君子之道,做到以和為貴的品行修養,是我們少先隊員勤奮好學的目標,更是指引我們的方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之所以至今讓我們崇敬、學習,依然散發著晶亮的光輝,從盤古開天闢地,秦時漢武,大唐盛世,中華上下五千年,我沿著歷史長河尋找傳統文化的足跡,熟讀國學經典,學習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懂得了文明的進步,如何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贏得尊重,做一名真正真實講誠信的君子。
我們的國家是禮儀之邦,山東更是孔孟之鄉,泉城名士多,所以我們要更加認真地學習中國文化,踐行傳統美德。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我們學習知識中,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問題,只要勇敢地去提問,在問題中學習,才會明白真正問題所在,就會一點一點地提升自身的修養,領悟論語的內涵,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
看完了比賽視頻,我對國學經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長們的答題速度更是讓我目瞪口呆,看清了自己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差距,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篇二: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際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掌握和熟悉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處。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國學中可謂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學小名士中》的一個環節,考驗的便是選手們平常的禮儀。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扶或不扶,撿或不撿都只是一瞬間的決定,其結果也不會是怎樣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你可曾想過,如果這次聽而不聞,下次視而不見,長次下來,無論你的外表是如何的光鮮,到底只讓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的事種自私自利,「以小善而不為」的人格。國學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所謂由外而內,是說將國學中的抽象的道理,具體方法記在心裡,是知識得到豐富;所謂由內而外,便是將從國學中學到的道理、方法融入進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華。然而「由內到外」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輕鬆。要將方法徹底地融入生活,就要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該怎樣做。也就是循著道理、作者方法。這兩個階段是缺一不可的:倘若無前者,只憑一腔熱血去做事,有時候倒會適得其反;若午後這,記在心中的至善方法不過是一堆空文。
學習國學,最重要的便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使我們國家的文化傳承下去。
更多熱門觀後感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