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筐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9:41: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熱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退火筐。
背景技術:
在傳統鐵芯生產工藝中,經過對矽鋼條料的卷繞、夾裝、退火、浸漆、切割、研磨等流程完成整個鐵芯的生產,在這一傳統生產過程中,進入退火爐進行退火去應力前,需要對卷繞的鐵芯進行裝配和固定以達到鐵芯進入退火爐退火,使鐵芯尺寸、外觀性狀得到定型控制。
傳統加工工藝中對鐵芯的尺寸、外觀形狀定型控制主要是採用先將多個卷繞好的鐵芯進行疊加、排列,再用打包機將鋼帶捆綁在疊加排列好的鐵芯上,對鐵芯進行打包固定,最後送入退火爐進行退火操作,由於鋼帶捆綁固定鐵芯的操作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由於鋼帶在退火爐中受熱斷裂的問題,導致鐵芯摔落在退火爐內影響到鐵芯外形尺寸、電性能,從而造成部分鐵芯的報廢,影響產品合格率和製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退火筐,該退火筐能夠進行對鐵芯的固定,防止鐵芯在退火過程中出現摔落的情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退火筐,包括用於放置鐵芯的筐體以及與所述筐體相匹配的蓋體,所述筐體豎直設置有若干固定板,所述蓋體上設置有供若干所述固定板穿過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卡接孔以及與所述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銷,所述卡接銷設置為尖端狀,所述筐體的底面等距離設置有若干放射狀的底面透氣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工作人員能夠將若干的鐵芯放置於退火筐內,使得退火筐內充滿鐵芯,退火筐充滿鐵芯以後,並且通過設置在筐體內的固定板與固定孔的配合,將蓋體蓋在筐體內,使得蓋體的表面抵接在鐵芯的上表面上並進行壓實,使得筐體的鐵芯能夠緊固的放置在筐體內,避免鐵芯在筐體內發生晃動,工作人員再將卡接銷穿進卡接孔內,由於卡接銷為尖端狀,所以卡接銷在進入卡接孔時會逐漸的增大卡接銷與卡接孔之間的抵設力以及摩擦力使得卡接銷最終能夠卡緊於卡接孔內,隨後可將筐體放置於退火爐內進行加熱,而在筐體底面設置的底面透氣孔能夠使筐體內的鐵芯更好的受到溫度的傳遞,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筐體的外周面上沿圓周均勻設置有四個把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筐體上設置的把手能夠使得工作人員便於進行對筐體的攜帶以及運輸。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四組側壁透氣孔,每組所述側壁透氣孔位於相鄰所述把手之間。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筐體的側壁上設置的四組側壁透氣孔能夠使筐體的鐵芯在被加熱時受熱更加的均勻,從而提高退火的效率,並且四組側壁透氣孔均設置在相鄰的把手之間,也能夠保證筐體整體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每組所述側壁透氣孔的數量為4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每組所包含的四個側壁透氣孔能夠使筐體的鐵芯在被加熱時受熱更加的均勻,從而提高退火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筐體的內壁上以及蓋體的表面塗有MgO隔離劑。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筐體的內壁以及蓋體的表面塗有的MgO隔離劑能夠在高溫加熱退火時防止筐體和蓋體兩者與鐵芯之間發生粘連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蓋體上設置有若干蓋體透氣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蓋體上設置的蓋體透氣孔能夠使筐體內的鐵芯在受熱時更加均勻,提高退火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蓋體的圓心處設置有承重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蓋體圓心處設置的承重塊能夠提高蓋體整體結構的強度,並且在將蓋體放置在筐體內以後,能夠通過向承重塊施加壓力,從而能夠使得蓋體壓緊在鐵芯的表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人員能夠將若干的鐵芯放置於退火筐內,使得退火筐內充滿鐵芯,退火筐充滿鐵芯以後,並且通過設置在筐體內的固定板與固定孔的配合,將蓋體蓋在筐體內,蓋體的表面抵接在鐵芯的上表面上並進行對筐體內的鐵芯壓實,使得筐體的鐵芯能夠緊固的放置在筐體內,避免鐵芯在筐體內發生晃動,工作人員再將卡接銷穿進卡接孔內,由於卡接銷為尖端狀,所以卡接銷在進入卡接孔時會逐漸的增大卡接銷與卡接孔之間的抵設力以及摩擦力使得卡接銷最終能夠卡緊於卡接孔內,隨後可將筐體放置於退火爐內進行加熱,而在筐體底面設置的底面透氣孔能夠使筐體內的鐵芯更好的受到溫度的傳遞,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退火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爆炸圖。
圖中:1、筐體;11、把手;12、底面透氣孔;13、側壁透氣孔;2、蓋體;21、承重塊;22、蓋體透氣孔;3、固定組件;31、固定板;311、卡接孔;312、卡接銷;32、固定孔;4、MgO隔離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退火筐,如圖1所示,包括用於放置鐵芯的筐體1以及設置在筐體1上的蓋體2,為了能夠使得蓋體2與筐體1之間實現固定,所以在蓋體2以及筐體1之間設置有固定組件3。
固定組件3包括豎直在筐體1內的四個固定板31以及設置在蓋體2上供四個固定板31分別穿過的固定孔32,當筐體1內充滿有鐵芯以後,將蓋體2壓實在鐵芯的上表面上,固定板31會通過固定孔32露出,固定板31上開設有卡接孔311,卡接孔311內穿設有卡接孔311相配合的卡接銷312,卡接銷312呈尖端狀,通過將卡接銷312插入到卡接孔311內,接銷312在進入卡接孔311時會逐漸的增大卡接銷312與卡接孔311之間的抵設力以及摩擦力使得卡接銷312最終能夠卡緊於卡接孔311內,使得蓋體2與筐體1之間實現固定。
為了能夠使得工人人員便於運輸筐體1,所述在筐體1的外周面上沿圓周均勻設置有四個把手11,如圖2所示,為了能夠提高筐體1內的鐵芯的受熱效果,所以在筐體1的底面設置有呈放射狀的底面透氣孔12、在筐體1的側壁上設置有四組側壁透氣孔13,每組所包含的側壁透氣孔13為4個,並且每組側壁透氣孔13分別處於相鄰的把手11之間,這樣能夠保證筐體1整體的結構強度,在蓋體2上也設置有蓋體透氣孔22,同樣能夠起到提高筐體1內的鐵芯的受熱效果。
由於蓋體2在放置到筐體1時會抵接在鐵芯的表面上,為了能夠保證筐體1內的鐵芯處於固定的狀態,所以需要對蓋體2進行壓實,為了能夠保證蓋體2具有一定的強度,所以在蓋體2的圓心處設置有承重塊21。
為了避免在高溫加熱退火時防止筐體1和蓋體2兩者與鐵芯之間發生粘連,所以在筐體1的內壁上以及蓋體2的表面上塗有MgO隔離劑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