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的定子、電動機以及空調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3:28:49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機的定子、電動機以及空調機。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電動機的定子,存在有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定子。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定子的特徵在於,具有:定子組件;基板,其形成有位置檢測用的傳感器電路;導線配線部件;電源導線保持部件,其裝配在導線配線部件的引出部,對電源導線進行保持;以及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其裝配在導線配線部件的引出部,對傳感器導線進行保持,電源導線和傳感器導線從引出部的正反面分成兩部分地排設至外部。根據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定子,裝配變得容易,能夠實現成本的降低和品質的提高。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73525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但是,在上述現有的定子中,由於將形成有傳感器電路的基板與傳感器導線部件進行接合的接合件從基板突出的量,而具有基板的定子與具有位置檢測用磁鐵部的轉子之間的軸向距離受到限制。此外,由於在將定子模製的模製定子的情況下,也需要對應於接合件從基板突出的量相應地設置模製樹脂,所以存在很難實現模製樹脂的薄壁化的問題。
本發明正是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的,目的在於獲得能夠實現進一步的品質的提高的電動機的定子、電動機以及空調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並達成目的,本發明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其具有:基板,其安裝有轉子的位置檢測電路;導線配線部件,其安裝於定子的軸向的一端,將傳感器導線排布至上述位置檢測電路;以及殼體,其與上述傳感器導線的終端連接,其中,上述基板裝配在上述導線配線部件的第1面側,上述殼體被設置在與裝配有上述基板的位置相對的上述導線配線部件的第2面側的位置,上述導線配線部件具有:殼體抵接部,其設置於裝配有上述基板的位置與設置有上述殼體的位置之間。
根據本發明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具有以下效果:能夠使基板與轉子之間的距離靠近,能夠實現轉子位置的檢測精度的提高和電動機的小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是從基板側觀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2是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
圖3是從反面觀察圖2所示的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5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6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7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8是基板保持部與其周邊的放大圖。
圖9是基板保持部與其周邊的放大圖。
圖10是傳感器基板的立體圖。
圖11是在電源導線被排設的狀態下的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
圖12是導線終端保持部的放大圖。
圖13是引出部件與其周邊的放大圖。
圖14是電源導線保持部件的立體圖。
圖15是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的立體圖。
圖16是模製定子的立體圖。
圖17是模製電動機的立體圖。
圖18是模製電動機的側視圖。
圖19是表示模製電動機的製造工序的圖。
圖20是內置有模製電動機的空調機的結構圖。
符號說明
1 導線配線部件
1a 主體
2 導線引出部
4 電源導線保持部件
5 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
6 引出部件
7 傳感器導線
8 電源導線
10 定子
11 基板
12 端子
13 安裝腳
13a 孔
14 導線終端保持部
15 基板保持部
16a 殼體抵接部
16b 基板抵接部
17 接合件插入部
18 定位部
18a 插入孔
18b、22a、29、41a 突起
19 託座
21 導線配線面
22 壁
23 凹部
24 芯線保持部
25 位置偏移防止用突起
26a、26b 卡止部
27 導線折返銷
28 薄壁連結部
30 定子組件
31 爪部
32、35 槽部
34 霍爾IC
36 切口部
40 導線配線組件
41、51 腳
42 肋部
60 模製定子
70 模製電動機
71 防水蓋
72 軸
73 E形環
74 支架
80 殼體
81 銷
82 定子鐵芯
83 絕緣部
83a 絕緣外壁
83b 絕緣內壁
84 繞組
85 掛鈎部
100 空調機
200 室內機
300 室外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電動機以及空調機的實施方式。另外,本發明不限於該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
圖1是從基板側觀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組件的立體圖。圖2是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圖3是從反面觀察圖2所示的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圖5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圖6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圖7是表示導線配線部件具備的基板保持部的一個示例的圖。圖8是基板保持部與其周邊的放大圖。圖9是基板保持部與其周邊的放大圖。圖10是傳感器基板的立體圖。圖11是在電源導線被排設的狀態下的導線配線部件的立體圖。圖12是導線終端保持部的放大圖。圖13是引出部件與其周邊的放大圖。圖14是電源導線保持部件的立體圖。圖15是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的立體圖。圖16是模製定子的立體圖。圖17是模製電動機的立體圖。圖18是模製電動機的側視圖。圖19是表示模製電動機的製造工序的圖。圖20是內置有模製電動機的空調機的結構圖。
圖1所示的定子組件30包括:環狀的定子10;導線配線部件1,其在定子10的軸向的一端裝配於定子10;基板11,其裝配於導線配線部件1;以及導線配線組件40。
定子10包括:將電磁鋼板衝壓成帶狀,並通過鉚接、熔接以及粘接等沿著轉子(未圖示)的軸72(參照圖17)的軸向層疊而成的定子鐵芯82;絕緣部83;以及在絕緣部83上卷繞磁線而成的繞組84。
絕緣部83通過使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熱可塑性樹脂與定子鐵芯82一體成型或者在成型後裝配於定子10來形成。在絕緣部83設置有:向基板11一側突出的多個銷81和從外部供給電源的多個端子12。
磁線的一個終端被排設至端子12的掛鈎部85,通過熔合或焊接等進行接合。對於另一個終端,通過匯總所有相的終端形成中性點。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定子鐵芯82在軸向上的端面外側、即具有端子12的一側稱為接線側,將其相反側稱為非接線側。
構成絕緣部83的絕緣外壁83a防止繞組84倒向定子鐵芯82的外周側,在絕緣外壁83a的接線側的軸向端部設置有多個銷81,用於將導線配線部件1安裝於定子10。
構成絕緣部83的絕緣內壁83b防止繞組84倒向定子鐵芯82的內周側,在絕緣內壁83b的非接線側的軸向端部設置有突起(未圖示),其在將定子組件30模製成型時,與模具芯部在軸向上抵接止動。
另外,絕緣外壁83a的軸向端部形成為其高度稍高於繞組84在軸向上的最大高度。此外,繞組84形成為其軸向的高度從絕緣外壁83a朝向絕緣內壁83b逐漸變低。在這種結構中,在使絕緣內壁83b的非接線側的突起(未圖示)的高度與絕緣外壁83a的軸向端部的高度相同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確保到繞組84的距離。因此,在使定子10的非接線側位於下方的狀態下將定子10設置於模具芯部吋,繞組84不會接觸到模具芯部,從而能夠穩定地配置定子10。其結果,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且還提高了品質。
導線配線組件40構成為具有:對繞組84供給電源的電源導線8;傳感器導線7;以及與傳感器導線7的終端連接的殼體80。殼體80與傳感器導線7的終端中的、將定子10模製成型時處於模製內部一側的終端連接。
在基板11上安裝有霍爾IC34等電子部件,作為轉子的位置檢測電路(參照圖10)。殼體80具有接合件,該接合件用於使傳感器導線7與形成在基板11上的位置檢測電路電接合。在將基板11裝配在後述的基板保持部15且將殼體80設置在基板11的非定子側的面上的狀態下,該接合件從基板11的單個面(定子側的面)露出。通過對從基板11的單個面露出的接合件進行焊接接合,將傳感器導線7與位置檢測電路電接合。
這些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使用導線配線部件1進行排布。此外,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通過由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參照圖14)、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參照圖15)和引出部件6(參照圖13)構成的導線引出部2(參照圖1),維持與導線配線部件1的位置關係。
接著,對導線配線部件1進行說明。導線配線部件1使用PBT等熱可塑性樹脂成型為大致環狀(參照圖2)。如圖2所示,導線配線部件1的外周設置有多個將其安裝到定子10上的安裝腳13。各安裝腳13具有孔13a,用於插入定子10的絕緣部83所具有的導線配線部件安裝用的銷81。在將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到定子10吋,安裝腳13與定子10的絕緣部83的配線部件的設置面抵接,實現在軸向上的定位。此時,通過將絕緣部83的銷81插入到安裝腳13的孔13a中,實現導線配線部件1在旋轉方向上的定位。在定位完成的狀態下,即在絕緣部83的銷81插入到安裝腳13的孔13a中的狀態下,例如通過對銷81進行超聲波焊接,而將導線配線部件1與定子10固定。
如圖2和圖3所示,導線配線部件1在定子內周側具有:基板保持部15,其包含用於裝配基板11的爪部31和槽部32。在該基板保持部15上裝配有安裝了轉子的位置檢測電路的基板11。基板保持部15還具有以規定的板厚與殼體80抵接的殼體抵接部16a。根據上述接合件(用於使傳感器導線7與基板11的位置檢測電路電接合的接合件)的長度尺寸調整殼體抵接部16a的板厚尺寸,由此來調整接合件從基板11突出的量,能夠減少接合件從基板11突出的突出量(朝向轉子側的突出量)。通過減少突出量,能夠使基板11與轉子之間的距離靠近,從而能夠實現轉子位置的檢測精度的提高和電動機的小型化。此外,對於將定子組件模製而成的模製定子來說,能夠不依賴於接合件的長度地對模製壁厚進行設計。
此外,通過使殼體抵接部16a成為導線配線部件1的一部分,無需為了確保殼體80與基板11之間的距離而使用其他部件,因此能夠實現低成本化。
此外,如圖2和圖3所示,基板保持部15的殼體抵接部16a在與接合件對應的位置處具有接合件插入部17。通過具有接合件插入部17,能夠避免殼體抵接部16a與接合件之間的幹擾,並且能夠增加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的接觸面積。通過增加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的接觸面積,能夠抑制導線配線部件1與基板11在裝配時在定子的軸向上的位置偏移。
接合件插入部17隻要是設置在與接合件對應的位置即可,可以為任意形狀。例如,可以為圓孔、多邊形和長孔,也可以為長方形的貫通槽。只要滿足能夠避免與接合件的幹擾的條件,則可以為任意的形狀。
此外,基板保持部15在其與殼體80抵接的殼體抵接部16a相反的面具有基板抵接部16b。通過使基板保持部15具有該基板抵接部16b,以使基板抵接部16b與基板11抵接,能夠減少基板11與基板抵接部16b的間隙,並抑制對導線配線部件1、基板11和導線配線組件40進行裝配時在定子的軸向上的位置偏移。此外,在對定子組件30進行模製成型時,由於基板11與基板抵接部16b的間隙被減少,所以能夠抑制模製成型時的孔隙(void)等的發生,從而能夠實現品質的提高。
導線配線部件1的基板保持部15在其與殼體80抵接的殼體抵接部16a的相反面、即基板抵接部16b的一側具有空間部(未圖示)。該空間部設置為用於防止殼體80與基板11的接觸。通過設置防止殼體80與基板11的接觸的空間部,能夠抑制從導線(傳感器導線7、電源導線8)向基板11的滲水,從而能夠實現品質的提高。
與殼體80抵接的殼體抵接部16a和接合件插入部17的形狀能夠為如圖4至圖7所示的任意的形狀、任意的組合。
雖然在殼體80、殼體抵接部16a和基板11的裝配時,以使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相接觸的方式進行裝配,但是在對定子組件30進行模製成型的情況下,有時模製樹脂也會由於成型壓力而進入到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的間隙,在兩者之間形成樹脂層。此外,在殼體80與基板11的焊接時,有時在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之間也會形成間隙。因此,由於製造的偏差,在成為產品時,殼體80與殼體抵接部16a未必接觸而兩者成為非接觸的狀態。但是,即使在兩者為非接觸的情況下,也由於設置於導線配線部件1的殼體抵接部16a位於基板11與殼體80之間,以及殼體抵接部16a的厚度所以從殼體80露出的接合件相對於基板11的突出量、即接合件從基板11的轉子側的面突出的突出量能夠減少。因此,不會影響以下效果,即「通過減少接合件的突出量,能夠使基板11與轉子之間的距離靠近,從而能夠實現轉子位置的檢測精度的提高和電動機的小型化。以及,能夠不依賴於接合件的長度而對模製壁厚進行設計」。
如圖10所示,基板11呈大致長方形,並對其對角線上的角進行倒角,在其一條長邊上具有用於卡止導線配線部件1的槽部35,在其另一條長邊上具有一部分被切掉而形成的切口部36,使得在安裝於導線配線部件1時用於定位。
此外,導線配線部件1的基板保持部15具有用於與基板11的槽部35卡止的爪部31、以及在基板11的裝配時使基板11的一部分被切除的長邊嵌入其中的槽部32。通過使基板11的切口部36和基板保持部15的槽部32嵌合,能夠抑制由於模製成型時的成型壓力而導致的導線配線部件1和基板11的移動或變形,而能夠實現模製電動機的品質提高。此外,通過在將基板11的一部分被切除的長邊插入至導線配線部件1的基板保持部15具有的槽部32的同時將基板11裝配在導線配線部件1,能夠將基板11容易地裝配在導線配線部件1。通過採用上述構造,由於不需要在基板11上設置較大的定位部件,所以能夠縮小基板11的面積,增加基板11的模穴數,從而能夠實現電動機的低成本化。
另外,在製造時,在裝配完基板11後,對從基板11露出的接合件進行焊接接合。其結果,傳感器導線7與基板11的位置檢測電路被電接合。傳感器導線7在與排布有引出部件6的電源導線的面相反的面上朝向引出部件6進行排設。
如圖2或圖13所示,用於裝配基板11的爪部31通過多個薄壁連結部28與導線配線部件1的環狀的主體1a連接。因此,在模製成型時能夠使基板11所受到的成型壓力分散。
薄壁連結部28具有形成為向非定子側突出的突起29,通過在模製成型時使突起29與模製模具抵接,能夠實現基板11的軸向定位並防止位置偏移(參照圖2、圖13)。
對電源導線8的配線進行說明。電源導線8經由導線引出部2,沿著導線配線部件1被排設到定子10的端子12。即,構成電源導線8的、3相的電源導線分別被排設至配置成間隔大致120°的定子10的端子12。3相的電源導線,通過使包覆層被剝離的終端抵接至導線終端保持部14的壁進行定位,在將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到定子10時,沿著導線配線部件1的定子10側的面(導線配線面21)和在其內周具有的壁(壁22)排設(參照圖3)。另外,壁22設置有用於防止電源導線8的位置偏移的多個突起22a。此外,電源導線8通過設置於引出部件6附近的導線折返銷27向引出部件6方向彎曲地被排設,並通過嵌入到設置於引出部件6附近的電源導線保持突起(未圖示)來保持。另外,導線折返銷27是具有防止導線的位置偏移的作用的突起。
3個導線折返銷27中兩端的2個導線折返銷27形成為與正中間的銷相比高出規定高度。由此,能夠防止電源導線在導線引出部附近沿軸向發生位置偏移,從而能夠實現品質的提高。
3根電源導線8經由電源導線保持部,分別被排設至不同的導線終端保持部14,該電源導線保持部由引出部件6及其下級所具備的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形成。排設至位於距離引出部件6最遠的導線終端保持部14(第1導線終端保持部)的電源導線8被排設至引出部件6所具備的中央的槽(參照圖3),進而被排設至第1導線終端保持部。被排布至引出部件6兩側的導線終端保持部14(第2導線終端保持部)的電源導線8分別被排設至引出部件6所具備的外側的槽(參照圖3),進而被排設至第2導線終端保持部。這裡,被排布至第2導線終端保持部的2根電源導線8的任一方被排設至排布至第1導線終端保持部的電源導線8的外側(參照圖11)。圖11是表示在電源導線8被排設的狀態下的導線配線部件1(定子側)的圖。
包覆層被剝離的電源導線8的芯線,被與各導線終端保持部14相距規定距離的芯線保持部24保持,以在將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到定子10時使定子10的端子12和芯線靠近。
此外,為了確保夾入端子12和芯線的電極空間,導線配線部件1設置有用於避讓電極的凹部23(參照圖12)。為了在將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於定子10後對芯線和端子12進行點焊接作業,用於將端子12和芯線夾入的電極空間是必要的。另外,通過設置凹部23,電源導線8被排設地與導線配線部件1的導線配線面21(參照圖3)相比更靠定子10側。此外,位置偏移防止用突起25設置在用於避讓電極的凹部23附近。通過該位置偏移防止用突起25,能夠實現電源導線8在軸向上的定位。
此外,如圖2所示,導線配線部件1在非定子側的面上具有多個呈大致梯形的託座19。通過在模製成型時使這些託座19的非定子側端面與模具抵接,能夠實現定子組件30在軸向上的定位。此外,通過使託座19呈大致梯形,不僅能夠使託座19露出至模製定子的外部的面積減少,而且能夠提高託座19的抗彎強度。
此外,導線配線部件1具有用於在安裝於定子10後實施的模製成型時進行定位的定位部18(參照圖2、圖3)。在將導線配線部件1安裝於定子10而成為定子組件30的狀態下,定位部18位於與定子10的內徑相比更靠內側的位置,並且設置在與從進行模製模具的徑向定位的中心軸突出的銷或突起等相對應的規定位置。定位部18具有插入孔18a,通過將從進行模製模具的徑向定位的中心軸突出的銷或突起等插入到該插入孔18a中,來實現定子組件30在旋轉方向上的定位。此時,被固定於模製模具的引出部件6和定子組件30的導線(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定位於大致相同的直線上。因為定位於大致相同的直線上,所以既能夠防止定子10以在旋轉方向上偏位的方式設置於模製模具,而導致的與引出部件6的角度偏位,又能夠抑制因傳感器導線7被拉緊而對基板11的焊接部施加負荷。並且,定位部18在由於模製成型時的樹脂壓力而對定子10施加了旋轉方向的力時,起到防止轉動的作用。
此外,定位部18可以設置在導線配線部件1的環狀的主體1a上,也可以如圖2或圖3所示那樣,與主體1a連結地設置。在與主體1a連結地設置的情況下,從導線配線部件1的主體1a開始到定位部18為止,採用薄壁連結形狀,由此能夠抑制定位部18因為成型時的樹脂壓力而變形、而在模製內徑部側露出,從而能夠實現模製定子的品質的提高。
此外,導線配線部件1的定位部18在非接線側(定子側)具有與模製模具的徑向定位用的中心軸的軸向端面抵接的、有規定高度的突起18b(參照圖3)。因為具有突起18b,模製成型時突起18b能夠與中心軸的軸向端面抵接,從而實現軸向定位。由此,能夠抑制定位部18由於成型時的樹脂壓力而變形、而在模製內徑部側露出,從而能夠實現品質的提高。
此外,導線配線部件1的定位部18位於與基板保持部15呈180°相向的位置。在將具備本實施方式的定子組件30而構成的模製電動機,例如相對於空調機的室外機單元以軸向為水水平的方式設置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向模製電動機的滲水,而以使引出部件6位於下側的方式進行安裝。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在室外機單元的上側配置有定位部18,所以在水分滲入到模製電動機內部時,在能夠抑制水從模製成型時與模製模具的中心軸抵接的面滲入,從而能夠實現品質的提高。
如圖13所示,引出部件6具有從圓周方向末端朝嚮導線配線部件1在圓周方向上延伸規定長度的突起。通過設置該突起,引出部件6在定子的徑向上的投影面積增加,模製成型時施加於引出部件6的徑向的成型壓力也增加。由於徑向的成型壓力增加,配線部件被相較以往大的力向徑向推壓,其結果是與模製模具抵接,從而能夠進行徑向定位。
此外,引出部件6具有用於保持2種導線保持部件的卡止部、即用於保持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的2個卡止部26a、以及用於保持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的2個卡止部26b。2個卡止部26a設置於引出部件6的徑向兩端附近,形成朝向引出部件6的中心開口的開口部。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從引出部件6的中心側朝向外側被插入並裝配。2個卡止部26b設置於引出部件6的徑向兩端附近,形成朝向與引出部件6的中心相反的一側開口的開口部。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朝向引出部件6的中心被插入並裝配。
圖14所示的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具有能卡住引出部件6的卡止部26a的腳41以及肋部42,並且在腳41的前端設置有突起41a。通過使突起41a與卡止部26a抵接,來實現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的軸向定位。在電源導線8被排布至引出部件6後,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使腳41卡止於引出部件6的卡止部26a而被裝配。在將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卡止於引出部件6時,通過使肋部42與引出部件6抵接,將電源導線8固定於引出部件6。通過將電源導線8固定,在模製成型時,能夠抑制電源導線8由於模製樹脂的壓力而發生位置偏移。
圖15所示的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具有能卡住引出部件6的卡止部26b的、呈L形的腳51。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在將傳感器導線7排布於引出部件6後,卡止於引出部件6的卡止部26b而被裝配。
在本實施方式的定子組件30中,將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在導線配線部件1的不同的面上分別排設。即,將傳感器導線7在導線配線部件1的非定子側(圖2所示的一側)的面上排設,將電源導線8在導線配線部件1的定子側(圖3所示的一側)的面上排設。由此,裝配變得容易,能夠實現降低裝配所需要的成本,並且由於裝配變得容易而提高品質。此外,因為採用設置於定子側的面的突起22a保持電源導線8,來防止軸向偏位,所以能夠提高品質。
此外,導線配線部件1具有2種卡止部26a和26b,卡止部26a保持電源導線8,卡止部26b保持傳感器導線7。因此,能夠將各導線牢固地裝配於導線配線部件1,從而能夠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時,提高品質。並且,通過將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的腳41也用於保持傳感器導線7,從而能夠實現裝配變得容易,並且降低成本。此外,由於裝配變得容易而能夠提高品質。
將通過如上述這樣的結構排布有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的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在電動機的定子10,並對從導線配線部件1的安裝腳13突出的、定子10的絕緣部83的銷81實施熱熔接、超聲波焊接等進行固定,由此能夠得到裝配有傳感器導線7和電源導線8的定子組件30(圖1)。
此外,在用BMC(BulkMoldingCompound,塊狀模塑料)等熱固化性樹脂的模製樹脂將圖1所示的定子組件30模製成型後,能夠得到圖16所示的模製定子60。進而,通過將轉子(未圖示)和支架74裝配在模製定子60的開口部62,能夠得到圖17和圖18所示的模製電動機70。
在圖17和圖18中,利用支架74將轉子的軸72、防水蓋71和E形環73裝配於模製定子60。防水蓋71用於防止水從軸72與支架74之間滲入。由此,能夠得到生產效率高且品質良好,並且能夠實現成本降低的模製電動機70。
接著,利用圖19對模製電動機70的製造工序進行說明。
(1)步驟1:製造定子鐵芯82。並且,製造導線配線組件40和導線配線部件1。
(2)步驟2:在定子鐵芯82上卷繞繞組84。並且,將導線配線組件40的電源導線8排布於導線配線部件1。此時,電源導線8的芯線排設至芯線保持部24。並且,製造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
(3)步驟3:將電源導線保持部件4裝配於導線配線部件1。並且,製造基板11。
(4)步驟4:將基板11裝配於導線配線部件1。將殼體80的接合件焊接在裝配於基板保持部15的基板11上。並且,製造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
(5)步驟5:將傳感器導線保持部件5裝配於導線配線部件1。
(6)步驟6:將導線配線部件1裝配於定子10,將從導線配線部件1的安裝腳13露出的銷81熱熔接,對定子10的端子12與電源導線8的芯線進行點焊接。
(7)步驟7:將定子組件30模製成型,來製造模製定子60。並且,製造轉子、支架74等部件。
(8)步驟8:將轉子等裝配於模製定子60,來製造模製電動機70。
圖20表示內置有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模製電動機70的空調機100。空調機100具有:室內機200和與室內機200連接的室外機300。在室內機200和室外機300中設置有模製電動機70作為鼓風機的驅動源。此外,當將模製電動機70設置於室內機200和室外機300時,使用從模製定子60的外周側向徑向外側延伸的多個安裝腳61(參照圖16)。這樣,通過使用模製電動機70作為空調機100的主要部件的鼓風機用電動機,能夠抑制水滲入到鼓風機用電動機的定子內部,從而獲得低成本且品質良好的空調機100。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具有:基板11,其安裝有構成轉子的位置檢測電路的電子部件;導線配線部件1,其排布有向定子10的繞組84供給電力的電源導線8以及與基板11連接的傳感器導線7;以及基板保持部15,其設置於導線配線部件1,並裝配有基板11。基板保持部15具有在裝配定子組件30時供殼體80抵接的殼體抵接部16a。由此,能夠減少接合件從基板11突出的突出量。即,通過減少接合件的突出量,能夠使基板11與轉子之間的距離靠近,能夠實現轉子位置的檢測精度的提高和電動機的小型化。此外,能夠不依賴於接合件的長度地對模製壁厚進行設計。
另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電動機的定子表示本發明內容的一個示例,顯然也能夠與其他的公知技術組合,並且也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省略一部分等進行變更而構成。
如上所示,本發明作為電動機的定子、電動機以及空調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