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葦渣擠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15:01:06 3
專利名稱:一種葦渣擠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葦渣擠幹機,屬於製漿造紙附屬設備,用於葦渣和其它生物質垃圾的擠幹處理。
背景技術:
非木纖維蘆葦製漿造紙需要進行備料除雜,去除葦葉、葦穂、葦髓等雜質。蘆葦含雜量一般佔整根蘆葦的15%左右,隨著蘆葦收割不打雜的普遍化,生產過程中需要除去越來越多的雜質,成為汙染環境的一大難題。以某廠生產能力200噸漿/日為例,每天需要使用蘆葦450噸(絕幹),其中需處理雜質約60多噸,這些雜質經水洗含有大量水分,不能有效回收利用,而且體積鬆散,佔用空間大,不便於裝車運送處理。葦渣是一種有用的生物質原料,由於沒有可用的處理設備,只能做為垃圾拖出去填埋,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去掉水分的葦渣用於摻燒發電,可以降低煤耗,減輕環境汙染,為企業節能降耗。生產過程中分離出的葦渣有兩種一種是幹法除出的葦渣,是一些輕飄的葦葉居多,含水量一般不高20%),可以直接送去鍋爐摻燒發電,但熱值不高。另一種是溼法除出來葦渣,含水量很高達到飽和,必須進行高效脫水處理才能有效利用,這類雜質經幹化處理後熱值較高,具有較高回收利用價值。一般2噸絕幹葦渣的熱值與1噸標準煤相當,節能降耗效益十分可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擠壓效率高,可應用於溼葦渣的脫水幹化的葦渣擠幹機。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葦渣擠幹機,由傳動電機、軸承座、擠壓螺旋軸、機殼、過濾網筒和防滑筒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螺旋軸採用變徑變螺距結構,為錐形軸。所述機殼和網筒是組合式錐形雙層濾殼結構,整個錐形機殼通過螺栓懸臂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防滑筒裝在出料口處,其筒口截面為多邊形,一般為五至八邊形。首先,溼物料從擠壓機的進料口進入,錐形擠壓螺旋軸將物料向前推進,鬆散物料被逐漸壓緊,隨著物料的不斷推進,錐形空間不斷縮小,物料被壓得越來越密實,所含水分被不斷擠壓出來,通過錐形過濾網筒從濾液排出口排出,被擠幹的物料經過防滑筒最終從乾料出口排出,從而實現擠幹的目的。本發明的主要性能參數 壓縮比3-6
處理能力5 — 10噸/時處理介質葦渣及各種生物質垃圾等脫水幹度50 - 65%經壓縮後脫除水分,便於燃燒和資源綜合利用,對環境友好。本發明的特點
①採用錐形螺旋軸設計,具有強力脫水作用,脫水效率高,幹度可達50%以上。②具有特殊的防止打滑的防滑筒,解決了螺旋擠壓易打滑的難題。③採用組合式錐形雙層濾殼結構,造型緊湊,拆卸和維修方便。本發明針對溼葦渣等生物質原料進行開發設計,結構獨特,擠壓效率高,不但可成功應用於溼葦渣的脫水幹化,而且對其它生物質垃圾如木屑、廢渣、汙泥等也可以實現高效脫水,應用範圍廣泛,為生物質資源回收利用解決了一個突出的裝備技術難題,填補了空白。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防滑筒截面圖1中1、傳動電機;2、軸承座;3、擠壓螺旋軸;4、機殼;5、過濾網筒;6、防滑筒; 圖中符號代表各個接口 A 溼料入口 ;B 乾料出口 ;F 濾液排出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如圖1所示,本發明葦渣擠幹機由傳動電機1、軸承座2、擠壓螺旋軸3、機殼4、過濾網筒5和防滑筒6構成,擠壓螺旋軸採用變徑變螺距結構,為錐形軸。機殼和網筒是組合式錐形雙層濾殼結構,整個錐形機殼通過螺栓懸臂安裝在軸承座上,防滑筒裝在出料口處, 其筒口截面為多邊形,一般為五至八邊形。。從圖2可知,防滑筒6的筒口截面為六邊形。工作時錐形擠壓螺旋軸以一定轉速朝設定的方向迴轉,物料從擠壓機入口 A餵入,錐形擠壓螺旋軸3將物料向前推進,鬆散物料被逐漸壓緊,隨著物料的不斷推進,錐形空間不斷縮小,物料被壓得越來越密實,所含水分被不斷擠壓出來,通過錐形過濾網筒5從濾液排出口 F排出。被擠幹的物料經過防滑筒6最終從乾料出口 B排出,從而實現擠幹的目的。防滑筒6具有獨特的六角形截面形狀,可以起到防止物料打滑的作用,達到提高擠壓效率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葦渣擠幹機,由傳動電機、軸承座、擠壓螺旋軸、機殼、過濾網筒和防滑筒構成, 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螺旋軸採用變徑變螺距結構,為錐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葦渣擠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和網筒是組合式錐形雙層濾殼結構,整個錐形機殼通過螺栓懸臂安裝在軸承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葦渣擠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滑筒裝在出料口處,其筒口截面為多邊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葦渣擠幹機,由傳動電機、軸承座、擠壓螺旋軸、機殼、過濾網筒和防滑筒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螺旋軸採用變徑變螺距結構,為錐形軸。本發明針對溼葦渣等生物質原料進行開發設計,結構獨特,擠壓效率高,脫水幹度達50%以上,不但可成功應用於溼葦渣的脫水幹化,而且對其它生物質垃圾如木屑、廢渣、汙泥等也可以實現高效脫水,應用範圍廣泛,為生物質資源回收利用解決了一個較突出的裝備技術難題,填補了空白。
文檔編號B30B9/14GK102154864SQ20111008133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日
發明者周海東, 邵啟超, 陳金山 申請人:嶽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