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愛滋嬰兒到底生沒生下來(愛滋免疫嬰兒誕生背後)
2023-08-06 23:08:21 1
據人民網報導,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該消息一經披露,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質疑。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回應,這個試驗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出生的,至於網上流傳的那張申請書,醫院也不了解情況,目前正在調查核實。
1、你覺得這項技術安全嗎? 安全 不安全 2、你會讓你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嗎? 可以嘗試絕對不會 提交
這份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CCRS基因編輯項目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上面有醫學倫理委員會成員的籤名。
上個月剛剛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根據申請書顯示的時間,他當時還在醫院任職,同時他也是倫理委員會成員,但是他並不知道醫院跟賀建奎團隊開展了該試驗,醫院也沒有開過這個會議。
「作為醫院醫務工作的負責人,如果有開展這個試驗,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項目,這個覺得很可疑。」秦蘇驥說,而且作為倫理委員會成員,他的籤名沒有在申請書上。
據介紹,申請書上的籤名都是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生:黃華鋒是口腔科主任,蘇卓娃是質控辦主任,龍宏是婦科主任,姜紅藥是劑科主任,王芳麗是中醫科主任,鄧興書是產科主任,褚振山是麻醉科主任。
秦蘇驥特地去找了籤名的幾位前同事核實情況,他們表示籤名很像自己的字跡,但是不記得什麼時候籤過這張申請書了。
同時,和美婦兒醫院倫理委員會除了醫院管理者、醫生,還有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共同組成,但是這張申請書上,並沒有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成員的籤名,「這個倫理委員會的構成也很不合理。」秦蘇驥說。
對於網上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倫理審核的爭議,記者從深圳市區域倫理審查委員會獲悉,該項科研試驗進行前並未向該部門報備,目前正開會研究此事。
記者從廣東省衛健委獲悉,2016年10月,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下簡稱為《辦法》)。 《辦法》表示,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
根據《辦法》,倫理委員會的委員應當從生物醫學領域和倫理學、法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和非本機構的社會人士中遴選產生,人數不得少於7人,並且應當有不同性別的委員。
《辦法》顯示,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登記。
醫療衛生機構還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向備案的執業登記機關提交上一年度倫理委員會工作報告。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到底是怎樣的機構?
據此前一名曾在醫學倫理委員會擔任委員的專家向南都記者表示,按照此前慣例,像基因編輯等技術等臨床研究,實際上是不需要向衛計部門進行報備,只需要醫院內的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即可。
那麼這個「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到底是怎樣的機構?南都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了解到,該醫院系由貴陽和美婦產醫院有限公司(下稱貴陽和美婦產醫院)控股92%,南都記者發現,貴陽和美婦產醫院是和美醫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而和美醫療管理諮詢分別由兩家港資企業和美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及銳昌有限公司進行控股。
南都記者還了解到,和美醫療集團旗下有港股上市公司和美醫療,據該公司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為5.08億,淨虧損2691萬元,另外南都記者還從財報中了解到,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與廣州女子醫院存在關聯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記者通過天眼查等資料查詢了解到,上述公司高管、法人均指向一名名為「林玉明」的人士,資料指出其系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擔任董事長、高管、法人的醫院及投資機構共計27家,而南都記者通過過往公開資料發現,林玉明系國內民營醫院「莆田系」的代表人物之一,並被媒體稱為「莆田系第二代」。南都記者留意到,林玉明其所擔任法人及高管機構面臨的法律訴訟為199條,法院開出公告共計36條。
【記者】向雨航 黃錦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