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的發展現狀(共享書店與街道書吧)
2023-07-07 10:07:37 8
2017年是中國實體書店「主力軍」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在電子書、kindle、手機閱讀盛行的今日,中國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如何?在上海書展期間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上,黑龍江新華書店副總經理張琳在報告中稱,2016年中國圖書網上渠道零售的銷售額首次超過實體書店,實體書店面臨的情況並不樂觀。「儘管2016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依然延續了2015年的增長勢頭,實現了12.3%的同比增長,但實體書店渠道同比增長率為-2.23%,出現了小幅下降。 2016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為701億元,實體書店渠道達336億元,網上書店零售365億元。」
面對困境,實體書店應當何去何從?又有怎樣的創新之舉?在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上,來自四川、安徽及深圳等全國各地的新華集團負責人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舉措。
四川:
智能書店不打烊,晚8點到11點座無虛席
「在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全民閱讀不是簡單的文化現象,它變成了一種生活常態。而原先我們書店提供的圖書服務、閱讀內容和閱讀體驗都比較差,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新華文軒出版傳媒副總經理陳大利說,針對以往實體書店的種種問題,新華文軒集團耗時5年提出了解決方案,創建了名為「文軒雲圖」的智能實體書店, 「這個書店24小時不打烊,基本功能是借書、薦書、查書、還書、IP推送和信息發布。」 2016年9月21日,第一家「文軒雲圖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四川省委辦公大樓一樓大廳正式開館運行,佔地不足8平方米,由一個自助借還主機和3個智能書櫃組合而成。
時至今日,這樣的智能書店在四川的社區、機關、學校遍地開花。「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智能書店非常受歡迎」,陳大利說,「一個剛開了三個月的智能書店,它的自動計數流量為18000多人次,尤其是晚上8點到11點鐘,幾乎座無虛席。」未來,文軒雲圖書店將在兩到三年的時間裡,在四川建500個B端用戶點(針對公共服務體系和校園等文化環境)和500個C端用戶點(社區以及商業商務環境)。
安徽:
共享書店30天,以借書帶動銷售量
今年7月16日, 「全國首家共享書店」 落戶安徽新華書店三孝口店,引起網絡熱議——書店也共享,不就成了圖書館嗎?在安徽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傑看來, 「共享書店」的意義正在於「拆除了閱讀的門檻」,進而改變書店的職能。
「過去到書店就是買書,現在我們就是借書,不用花一分錢可以拿走,甚至閱讀也不花錢。99塊錢押金,免費借10天,不限品類,不限次數,可以無限借、重複借。超過10天,每天每本收取1元。」曹傑說,除了可以免費閱讀圖書,共享書店還將成為讀者的社交閱讀平臺,「現在已經有300萬人在線,並通過閱讀量,把書、作者、出版社、90後、家長、文藝青年等各個群體融合起來。書店甚至還設置了獎學金計劃,三個月內讀完12本書就返還押金的8%作為閱讀獎學金;你的閱讀量達到多少、有多少影響力、能倡導大家閱讀多少,我們分別都有不同程度的獎勵。」
從共享書店這30天的實踐看來,曹傑認為,讓讀者在書店 「借書」只是一個開始,「共享書店開始運營之後,周均客流增加了53%,超過12萬次借還,復借率達到63%,書店的營業收入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長。」曹傑表示,共享書店下一步會在安徽全省各個城市展開,並計劃在2020年左右實現免費服務。「未來三年,如果我們不免費,行業外的大鱷進來之後就很可能會免費,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深圳:
27家書吧解決了家長接孩子的時間差問題
2014年起,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實踐「一區一書城、一街一書吧」的戰略部署,在深圳的學校、社區、公園、醫院、商業中心之中引入建設書吧,現已建成27家,還有5座書城正在建設運營。據深圳新華發行集團總編輯陳新亮介紹,這些深入街道、廣泛開設的書吧不僅有綜合書店的經營功能、圖書館的查閱借還功能,還將引入公益類的講座活動、展覽、話劇活動,以及與教育部門合作的「四點半課堂」。
「四點半是小學生下課的時間,在家長去接他們之前,中間還有大概兩小時的空檔。這個空檔在我們書吧裡可以利用起來,讓孩子參加一定的活動,同時解決下課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的時間差。」 目前書吧的運營模式主要依靠集團運營以及政府支持,「政府承諾十年內免租金、免水電費、免物業管理費」。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