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的製造方法
2023-07-07 18:40:46 1
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尤其是一種能夠適應水稻、小麥、油菜播種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屬於農林機械【技術領域】。該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包括機架,機架前部設有旋耕開溝機構和輔助開溝機構,機架中部設有施肥播種機構,機架後部設有鎮壓覆土機構,機架一側設有與外部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第一變速器,機架另一側設有地輪;施肥播種機構包括排肥器與排種器,第一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旋耕開溝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地輪通過傳動鏈分別與排肥器和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該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具有在一次作業時,同時進行旋耕、施肥和播種作業的功能。
【專利說明】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施肥播種機,尤其是一種能夠適應水稻、小麥、油菜播種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屬於農林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據 申請人: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播種機存在的不足之處:1)在播種作業前要先進行旋耕、施肥作業,增加了機具下地次數,對地面進行多次壓實不利於作物的生長,同時增加了生產成本;2)通常只能適應播一種或少數幾種粒徑相當的作物,不能夠同時適應水稻、小麥、油菜的種植的播種要求,若用於播粒徑相差較大的種子,則需要通過更換不同的排種器來實現,操作麻煩;3)在播種時播種量調節是通過改變排種器有效工作長度方式或更換不同的排種輪,調節範圍較小、精度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具有在一次作業時,同時進行旋耕、施肥和播種作業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
[0004]本發明為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前部設有旋耕開溝機構和輔助開溝機構,所述機架中部設有施肥播種機構,所述機 架後部設有鎮壓覆土機構,所述機架一側設有與外部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第一變速器,所述機架另一側設有地輪;所述施肥播種機構包括排肥器和排種器,所述第一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旋耕開溝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地輪通過傳動鏈分別與排肥器和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
[0005]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機架前部設有旋耕開溝機構和輔助開溝機構,機架中部設有施肥播種機構,機架後部設有鎮壓覆土機構,機架一側設有與外部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第一變速器,機架另一側設有地輪;施肥播種機構包括排肥器和排種器,第一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旋耕開溝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地輪通過傳動鏈分別與排肥器和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可以在一次作業時,同時進行旋耕、施肥和播種作業,減少對地面進行壓實的次數,利於作物生長,同時減少了生產成本。
[0006]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排種器,具有轉軸的殼體,所述轉軸上並排安裝位於殼體內的大、小種子排種輪,所述大、小種子排種輪分別活套和固定在轉軸上,所述殼體與位於大、小種子排種輪下方的彈性護種舌一端鉸接,所述彈性護種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小種子排種輪的下端,所述大種子排種輪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動銷的偏心銷孔,所述小種子排種輪的端面具有通孔和撥塊,所述通孔和撥塊與所述偏心銷孔處在相同的迴轉半徑上。
[0007]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制有本發明的排種器,可以根據種子大、小方便地改變排種輪的工作狀態,不僅能夠用於水稻、小麥等大籽粒種子播種,也能夠用於油菜等小籽粒種子的播種,不需要通過更換不同的排種器來實現,具有操作方便、播種精度高的優點;同時,採用了彈性護種舌,其前端的弧形曲面始終能夠抵靠在排種輪上,使充入排種輪輪周上容種空間的種子在護種段始終處於有效的護種控制狀態,因此排種精度高。
[0008]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大、小種子排種輪的輪周上分別制有相互交錯的兩排輪齒。
[0009]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排種器還包括與所述殼體相連接的定軸,所述彈性護種舌由內套、舌體、拉簧和調節螺杆組成,所述內套制有與所述定軸固定連接的U形外臂,所述舌體與定軸鉸接,所述拉簧的兩端分別與舌體和內套的U形外臂掛接,所述調節螺杆與舌體根部螺紋連接,其前端抵靠在內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0010]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排種器還包括兩端含有軸孔的連接座,所述轉軸安放在殼體開放的半圓孔上,所述連接座兩端的軸孔分別與所述定軸和轉軸相連接。
[0011]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處設有第二變速器,所述第二變速器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輪的輸入軸、與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的輸出軸、與輸入軸相對設置且固定有調速凸輪的調速軸、超越離合器、傳動連杆以及設於輸入軸和調速軸之間且鉸接在第二變速器箱體上的調速板,所述超越離合器包括外圈和與所述輸出軸連接的內圈,所述傳動連杆的中部鉸接在外圈上,所述傳動連杆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傳動連杆的另一端設有分別與花式凸輪和調速板的一側面分別抵靠的兩個滾子以及用於將所述兩個滾子分別緊密抵靠在花式凸輪和調速板的一側面上的扭簧,所述調速凸輪與調速板另一側面接觸並用於驅動調速板轉動。
[0012]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制有本發明的第二變速器,可以通過通過調節調速軸帶動調速凸輪轉動,進而調節調速板角度,改變傳動連杆與花式凸輪之間的相對位置達到變速的目的,復位彈簧保證連杆每次脈動運動後及時復位,為下次脈動做準備,花式凸輪的特殊結構每轉一圈可以使同一根連杆有效運動兩次,輸出兩相脈動,輸出、輸入速比在O~0.4之間無級變速,可以精確調節排種器的排種輪轉速,因而能夠精確控制播種量。
[0013]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旋耕開溝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旋耕軸和設於旋耕軸中部的開溝刀盤。
[0014]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鎮壓覆土機構包括一端鉸接在機架上的相互平行的兩個拉杆,所述兩個拉杆的另一端設有鎮壓輥,所述鎮壓輥、兩個拉杆和機架構成平行四桿機構,所述機架和拉杆之間設有壓簧。
[0015]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排肥器與排種器的出口連接有塑料軟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的局部俯視圖。
[0018]圖3是圖1排種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的俯視圖。
[0020]圖5為圖3中小種子排種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圖1第二變速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
[0022]本實施例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機架I。機架I前部設有旋耕開溝機構2和輔助開溝機構3,機架I中部設有施肥播種機構4,機架I後部設有鎮壓覆土機構5。機架I 一側設有與外部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第一變速器6,機架I另一側設有地輪7。
[0023]施肥播種機構4包括排肥器8和排種器9。第一變速器6的動力輸出端與旋耕開溝機構2的動力輸入端連接,地輪7通過傳動鏈7-1分別與排肥器8和排種器9的動力輸入端連接。
[0024]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排種器9,具有轉軸10的殼體11。轉軸10上並排安裝位於殼體11內的大種子排種輪12和小種子排種輪13,大種子排種輪12和小種子排種輪13分別活套和固定在轉軸10上。殼體11與位於大種子排種輪12和小種子排種輪13下方的彈性護種舌一端鉸接,彈性護種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種子排種輪12和小種子排種輪13下方的下端。大種子排種輪12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動銷14的偏心銷孔,小種子排種輪13的端面具有通孔15和撥塊16,通孔15和撥塊16與偏心銷孔處在相同的迴轉半徑上。
[0025]本實施例的大種子排種輪12和小種子排種輪13的輪周上分別制有相互交錯的兩排輪齒。
[0026]本實施例的排種器9還包括與殼體11相連接的定軸17。彈性護種舌由內套18、舌體19、拉簧20和調節螺杆21組成。內套18制有與定軸17固定連接的U形外臂,舌體19與定軸17鉸接,拉簧20的兩端分別與舌體19和內套的U形外臂掛接,調節螺杆21與舌體19根部螺紋連接,其前端抵靠在內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0027]本實施例的排種器9還包括兩端含有軸孔的連接座22。轉軸10安放在殼體11開放的半圓孔上,連接座22兩端的軸孔分別與定軸17和轉軸10相連接。
[0028]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排種器9的動力輸入端處設有第二變速器23。第二變速器23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輪24的輸入軸25、與排種器9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的輸出軸26、與輸入軸25相對設置且固定有調速凸輪27的調速軸28、超越離合器29、傳動連杆30以及設於輸入軸25和調速軸28之間且鉸接在第二變速器箱體上的調速板31。
[0029]超越離合器29包括外圈和與輸出軸26連接的內圈。傳動連杆30的中部鉸接在外圈上,傳動連杆30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32,傳動連杆30的另一端設有分別與花式凸輪24和調速板31的一側面分別抵靠的兩個滾子33以及用於將兩個滾子33分別緊密抵靠在花式凸輪24和調速板31的一側面上的扭簧34,調速凸輪27與調速板31另一側面接觸並用於驅動調速板31轉動。
[0030]本實施例的旋耕開溝機構2包括安裝在機架I上的旋耕軸和設於旋耕軸中部的開溝刀盤。
[0031]本實施例的鎮壓覆土機構5包括一端鉸接在機架I上的相互平行的兩個拉杆。兩個拉杆的另一端設有鎮壓輥。鎮壓輥、兩個拉杆和機架構成平行四桿機構,機架和拉杆之間設有壓簧。
[0032]本實施例的排肥器8與排種器9的出口連接有塑料軟管35。 [0033]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採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前部設有旋耕開溝機構和輔助開溝機構,所述機架中部設有施肥播種機構,所述機架後部設有鎮壓覆土機構,所述機架一側設有與外部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第一變速器,所述機架另一側設有地輪;所述施肥播種機構包括排肥器和排種器,所述第一變速器的動力輸出端與旋耕開溝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地輪通過傳動鏈分別與排肥器和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種器,具有轉軸的殼體,所述轉軸上並排安裝位於殼體內的大、小種子排種輪,所述大、小種子排種輪分別活套和固定在轉軸上,所述殼體與位於大、小種子排種輪下方的彈性護種舌一端鉸接,所述彈性護種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小種子排種輪的下端,所述大種子排種輪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動銷的偏心銷孔,所述小種子排種輪的端面具有通孔和撥塊,所述通孔和撥塊與所述偏心銷孔處在相同的迴轉半徑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大、小種子排種輪的輪周上分別制有相互交錯的兩排輪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種器還包括與所述殼體相連接的定軸,所述彈性護種舌由內套、舌體、拉簧和調節螺杆組成,所述內套制有與所述定軸固定連接的U形外臂,所述舌體與定軸鉸接,所述拉簧的兩端分別與舌體和內套的U形外臂掛接,所述調節螺杆與舌體根部螺紋連接,其前端抵靠在內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種器還包括兩端含有軸孔的連接座,所述轉軸安放在殼體開放的半圓孔上,所述連接座兩端的軸孔分別與所述定軸和轉軸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處設有第二變速器,所述第二變速器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輪的輸入軸、與排種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的輸出軸、與輸入軸相對設置且固定有調速凸輪的調速軸、超越離合器、傳動連杆以及設於輸入軸和調速軸之間且鉸接在第二變速器箱體上的調速板,所述超越離合器包括外圈和與所述輸出軸連接的內圈,所述傳動連杆的中部鉸接在外圈上,所述傳動連杆的一端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傳動連杆的另一端設有分別與花式凸輪和調速板的一側面分別抵靠的兩個滾子以及用於將所述兩個滾子分別緊密抵靠在花式凸輪和調速板的一側面上的扭簧,所述調速凸輪與調速板另一側面接觸並用於驅動調速板轉動。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耕開溝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旋耕軸和設於旋耕軸中部的開溝刀盤。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鎮壓覆土機構包括一端鉸接在機架上的相互平行的兩個拉杆,所述兩個拉杆的另一端設有鎮壓輥,所述鎮壓輥、兩個拉杆和機架構成平行四桿機構,所述機架和拉杆之間設有壓簧。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肥器與排種器的出口連接有塑料軟管。
【文檔編號】A01C7/06GK103535138SQ201310472023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金梅, 張敏, 盧晏, 胡敏娟, 餘山山, 袁文勝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