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16:27:57 1

本發明涉及散熱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產業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已經由原來單一的通話功能向通話、數據、圖像、音樂、多媒體等綜合方面演變。隨著移動終端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其功率損耗也越來越大,而功率損耗的增加直接導致移動終端的發熱量增加,移動終端的發熱量增加將導致移動終端表面的溫度升高,這不僅將影響用戶的體驗,甚至還會使移動終端內的硬體設備因溫度過高而損毀。因此,必須對移動終端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處理,以降低移動終端表面的溫度。
目前,通常採用在移動終端中設置散熱材料的方式來對移動終端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這種散熱方法為熱傳導散熱,存在散熱效果差、散熱時間長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移動終端散熱效果差、散熱時間長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包括熱電轉換模塊,其中,
所述熱電轉換模塊包括高溫端、低溫端和電流輸出端,所述高溫端與所述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接觸,所述低溫端遠離所述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所述電流輸出端與所述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連接;所述熱電轉換模塊,用於將所述高溫端與所述低溫端之間的溫差能轉化為電流,並將所述電流通過所述電流輸出端輸出給所述供電裝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放大模塊,所述放大模塊設置在所述電流輸出端與所述供電裝置之間;所述放大模塊,用於將所述熱電轉換模塊輸出的電流進行放大。
進一步地,還包括穩壓模塊,所述穩壓模塊設置在所述放大模塊與所述供電裝置之間;所述穩壓模塊,用於將所述放大模塊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穩定在預設值。
進一步地,還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設置在所述低溫端上。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片的橫向截面積大於所述低溫端的橫向截面積。
進一步地,還包括導熱矽膠,所述導熱矽膠設置在所述散熱片與所述低溫端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裝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充電晶片和/或系統電源。
進一步地,所述發熱區域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中央處理器CPU、電源管理單元PMU、功率放大器PA或充電晶片所處的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熱電轉換模塊為半導體溫差發電片。
本發明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通過在移動終端內部設置熱電轉換模塊,該熱電轉換模塊包括高溫端、低溫端和電流輸出端,高溫端與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接觸,低溫端遠離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電流輸出端與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連接,該熱電轉換模塊能夠將高溫端與低溫端之間的溫差能轉化為電流,並將電流通過電流輸出端輸出給供電裝置。這樣,當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發熱時,熱電轉換模塊的高溫端與低溫端存在溫度差,熱電轉換模塊通過將該溫差能轉化為電能,不僅能夠達到快速散熱的目的,提高移動終端的散熱效果,還能夠將移動終端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實現能量的再次利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中的熱電轉換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中的熱電轉換模塊與散熱片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0:移動終端;
1:熱電轉換模塊;
11:高溫端;
12:低溫端;
13:電流輸出端;
2: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
3: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
4:放大模塊;
5:穩壓模塊;
6:散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移動終端散熱效果差、散熱時間長的問題。
下面以具體的實施例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下面這幾個具體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結合,對於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過程可能在某些實施例不再贅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中的熱電轉換模塊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包括熱電轉換模塊1,其中,
熱電轉換模塊1包括高溫端11、低溫端12和電流輸出端13,高溫端11與移動終端0的發熱區域2接觸,低溫端12遠離移動終端0的發熱區域2,電流輸出端13與移動終端0的供電裝置3連接;熱電轉換模塊1,用於將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之間的溫差能轉化為電流,並將上述電流通過電流輸出端13輸出給供電裝置3。
需要說明的是,熱電轉換模塊1是一種利用金屬材料或半導體材料的塞貝克效應製成的能夠將溫差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中,塞貝克效應是指由兩種不同電導體或半導體的溫度差異而引起兩種物質間的電壓差的熱電現象。下面以圖2中所示出的熱電轉換模塊為例,來簡單說明熱電轉換模塊能夠將溫差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請參照圖2,熱電轉換模塊1具有高溫端11、低溫端12和電流輸出端13,當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處的溫度不同時,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存在溫度差時,由於塞貝克效應,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之間便存在電壓,當將熱電轉換模塊1與其他裝置相連組成迴路時,熱電轉換模塊1便會通過電流輸出端13輸出直流電。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熱電轉換模塊1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的能夠將溫差能轉化為電能的熱電轉化裝置。例如,熱電轉換模塊1可以為半導體溫差發電片。此外,關於熱電轉換模塊1的具體結構可以參見現有技術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更具體地,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2可以為該移動終端0的中央處理(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電源管理單元(Power Management Unit,簡稱PMU)、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簡稱PA)或充電晶片所處的區域。
供電裝置3為移動終端0的充電晶片和/或系統電源。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能夠實現快速散熱的原理。具體地,請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包括熱電轉換模塊1,且熱電轉換模塊1的高溫端11與移動終端0的發熱區域2接觸,低溫端12遠離移動終端0的發熱區域2,這樣,當移動終端0的發熱區域2產生熱量、溫度升高時,熱電轉換模塊1的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之間會存在溫度差,熱電轉換模塊1便將溫差能轉化為電能,此時,熱電轉換模塊1的電流輸出端13與移動終端0的供電裝置3連接,熱電轉換模塊1將上述電能輸出給上述供電裝置3。這樣,不僅能夠使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2的溫度降低,達到快速散熱的目的,還能夠將發熱區域2發熱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實現能量的再次利用。
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通過在移動終端內部設置熱電轉換模塊,該熱電轉換模塊包括高溫端、低溫端和電流輸出端,高溫端與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接觸,低溫端遠離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電流輸出端與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連接,該熱電轉換模塊能夠將高溫端與低溫端之間的溫差能轉化為電流,並將電流通過電流輸出端輸出給供電裝置。這樣,當移動終端的發熱區域發熱時,熱電轉換模塊的高溫端與低溫端存在溫度差,熱電轉換模塊通過將該溫差能轉化為電能,不僅能夠達到快速散熱的目的,提高移動終端的散熱效果,還能夠將移動終端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實現能量的再次利用。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具有能量轉化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化功能的移動終端,還包括放大模塊4,放大模塊4設置在電流輸出端13與供電裝置3之間;放大模塊4,用於將熱電轉換模塊1輸出的電流進行放大。
具體地,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的放大電路構成放大模塊4。此外,關於放大電路的具體結構可以參見現有技術中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通過在電流輸出端13與供電裝置3之間設置放大模塊4,以採用該放大模塊4對熱電轉換模塊1輸出的電流進行放大,這樣,可使熱電轉換裝置1輸出的電流的電流值和/或電壓值增大,使供電裝置4的輸入電流能夠更好地滿足供電裝置4的供電要求,以進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通過在電流輸出端與供電裝置之間設置放大模塊,以採用該放大模塊對熱電轉換模塊輸出的電流進行放大,可進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穩壓模塊5,穩壓模塊5設置在放大模塊4和供電裝置3之間,穩壓模塊4,用於將放大模塊4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穩定在預設值。
具體地,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的穩壓電路構成穩壓模塊5。此外,關於穩壓電路的具體結構可以參見現有技術中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放大模塊4和供電裝置3之間設置穩壓模塊5,該穩壓模塊5可以將放大模塊4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穩定在預設值,這樣,可避免因放大模塊4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不穩定而損壞供電裝置3,以提高移動終端的使用安全性。
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通過在放大模塊和供電裝置之間設置穩壓模塊,該穩壓模塊可以將放大模塊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穩定在預設值,這樣,可提高移動終端的使用安全性。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中的熱電轉換模塊與散熱片的位置關係示意圖。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換功能的移動終端,還包括散熱片6,散熱片6設置在低溫端12上。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熱電轉換模塊1的低溫端12上設置散熱片6,這樣,通過散熱片6的散熱作用,可以提高低溫端12的散熱效果,使低溫端12的溫度降低,進而使高溫端11與低溫端12之間的溫度差增大,以使熱電轉換模塊1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升高。
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能量轉化功能的移動終端,通過在熱電轉換模塊的低溫端上設置散熱片,這樣,通過散熱片的散熱作用,可提高低溫端的散熱效果,使低溫端的溫度降低,進而使高溫端與低溫端的溫度差增大,使熱電轉換模塊輸出的電流的電壓值升高。
進一步地,散熱片6的橫向截面積大於低溫端12的橫向截面積。
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散熱片的橫向截面積設置為大於低溫端的橫向截面積,可進一步提高低溫端的散熱效果。
進一步地,還包括導熱矽膠,導熱矽膠設置在散熱片6與低溫端12之間。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散熱片與低溫端之間設置導熱矽膠,可進一步提高低溫端的散熱效果。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